修仙:從就職德魯伊開始 第349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在冥府賣能源、救命索(年上 強制 調教 H)、想分手的第327天、高門庶女的生存指南、腳踏三條船(1v3)、太子妃的八零創業路、退場、得寸進尺、奪性食者(黑道強娶豪奪)、你有一筆新的喂了么訂單(產乳,校園H)
只有秦、楚兩國動過要取周國而代之,成為新的天下共主的念頭。 然而若是周國欲要重新冊封八百諸侯,不說會被全天下群起而攻之。 以周國如今岌岌可危的國運,只怕封不了幾位公爵,就將徹底崩散。 “這好辦,太子可以再仔細看看那玉牌?!?/br> 姬延聞言又仔細的看了看那道法門,果然發現了與之前有所不同的地方。 第三百八十二章 重封八百侯 先前靈青給姬扁的法門,只是說如何將自身所主宰國家的國祀祈念凝為護國神。 而此時這功法,卻可以令其將“宗主”權柄夾雜在功法之中。 任何修煉這功法之人想要將神明真身煉作護國神,都需要向周國朝貢來換取凝聚護國神的資格。 如此一來,就能夠制約實力強大的,諸如齊秦魏楚等各大戰國,收束其國運加持在周朝之上。 除此之外,當今天下雖然諸侯國減少,但像靈國之前那般作為附屬國的國家可不算少。 就如同薛城一般,其實可以稱之為齊國的附屬國薛國。 若是田嬰得了周王室的冊封,就能將原本的神明真身修煉法門,化作薛國獨有的護國神,從而獨立于齊國之外。 而冊封所需要消耗的國運,自然是讓請封的諸國自己來支付了。 同時,冊封之時周國不僅能收受一定的國運作為貢奉。 日后還能將所封諸國的國運集于自身,壯大己身。 成為名符其實的宗主國。 既然有此好處,姬延自然不肯放棄。 當下和靈青兩人商量了一番,該如何行事才能以最小的風險,最快、最安全的達到目的。 一直到了天色昏暗之后,他才告辭離去。 離開之后,他也沒回觀星臺,而是直奔靈明學宮明稷堂而去。 找到許行之后,將靈青的打算向其和盤托出。 “看著情形,就算你祖父不同意這交易,靈公也不會放棄這個打算的?!?/br> 許行沉默了一會后,才開口說道。 “既然如此,那索性就全力與其共同推行此事。 日后若是周朝能夠重振國運,一整中原正朔,那也是萬民之福。 若是失敗……” 頓了頓后,他又說道:“那就當是新生前的陣痛了。 總是要破而方能后立?!?/br> “唯!” 姬延聞言也沉默了一下,方才拱手應道。 “那弟子這便啟程前往洛邑,向祖父說明此事?!?/br> “去吧?!?/br> 許行揮了揮手,將注意力重新放在面前的卷宗上。 其上記載著靈國各地作物收成情況,他正對比其中的異同,然后找出一個更加高效的種植方法。 姬延見狀,默然行了一禮,退出堂外轉身向城門而去。 他要趁著城門還沒關閉之前出去,然后盡快趕回洛邑。 而許行則一直在專心的研究著,并未再分心去想靈青分封諸侯之事。 既然已經拿定了主意,那就不必再猶豫,做好當下才是最重要的。 他如此,靈青亦是如此。 當送走姬延之后,他就將這事拋之腦后了。 后續的發展,就看當今的周王姬扁如何cao作了。 而姬扁到底是當了四十多年周王之人,倒也沒讓他失望。 他先是將這法門偽裝成文王傳承下來的秘法。 以王室堅困難支的理由,以這法門向齊、趙、魏、韓等諸侯王換取大量的物資和兵卒。 在諸侯王看到這道法門的時候,就能明白其中所蘊含的巨大好處。 一個國家的興衰成敗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君主的能力。 而君主本身所煉的神明真身,其能力也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國民對其的感官。 如此一來,基本上君與民基本上是一種相互成就的關系。 然而,在很多時候,民自賤而君自貴,產生了很多錯誤的認知。 這種錯誤在很多時候,并不是認識到就能夠改變的了的。 再加上祈念對于真身的影響,一旦君主不能終日乾乾,夕惕若厲。 產生了錯誤的念頭之后,將會在錯誤的道路上一去不回。 而當君主發現一個辦法,不僅能夠免除國民祈念對于自身的影響,還能從中獲得更大好處的時候。 又如何能夠忍受的了其中的誘惑。 當此時,基本上除了秦、楚兩王之外,其他的諸侯王并沒有想要推翻孱弱的周國,自立為主的念頭。 畢竟對于他們來說,想要的不過是制霸諸侯而已。 因此對于其中需要尊周王朝為共主的要求,并沒有太過在乎。 再向周國遞交了國書,并供奉了相應的寶物、兵卒之后。 發現果然能夠毫無阻礙的修煉這法門,就迫不及待的修煉了起來。 不過短短兩個月的時間,靈青就將星河圖再次點亮二十余個星辰。 與此同時。 周朝的國運也一掃往夕日暮西山的景象,猛然暴漲,顯出一片繁花似錦的氣象。 隨之而來的變化,就是姬扁在諸侯王送來的兵士之中發現了不少的人才。 同時無論他執行什么樣的命令,都有種天地同力、心想事成之感。 于是他趁熱打鐵,將各國貢奉的寶物拿出來一些。 專門招攬一些縱橫家、名家之徒散往各國。 讓他們游說那些與其國國君不合的封君。 以真身煉神之法和封爵,來令他們自立并尊周國為天下共主。 在秦始皇沒有統一全國,并設立郡縣制之前。 中原大地之上實施的乃是分封制。 那就是一個城池的邑宰就相當于這個城池的君主,而且基本上都沒有什么任職期限。 除了需要遵從主家的命令外,整個城池就是以邑宰為尊。 若是沒有什么大的變動的話,這塊地他還可以傳于子孫。 依舊以原本的薛城舉例。 薛城在田嬰和田文父子的治理下,甚至有一套自己的法律、制度、度量衡等。 就差一個名正言順的理由,就能獨立出去自立一國了。 天下間,像薛城這樣的地方不在少數。 像他們這般有野心的封君也不在少數。 因此沒用多久,齊、楚、魏、秦等國就發現自家國運正在不斷的減少。 然而有那種野心勃勃的封君,就有忠心耿耿的。 特別是經歷了商鞅變法之后的秦國,基本上算是將分封制半廢除了。 而且一些起于毫末、通過軍功晉升的新進勛爵,對于秦國的忠誠度更高。 有一些人先是假意答應了姬扁的要求,等使者走后轉手就稟告給秦王嬴蕩,將其賣了。 不獨獨是秦國,其他諸國也是如此。 因此沒過多久,姬扁欲要分裂諸國的目的就被各國國君所知悉。 直到此時他們才發現,姬扁的目的并不只是想要名譽上共主尊榮那么簡單。 而是實打實的想要重新令周朝,再現先前一聲令下諸侯朝奉的盛況。 第三百八十三章 共主與棋局 諸侯在齊秦等各大戰國的串聯下,本想共會洛邑推翻周國的統治,摘掉其天下共主的頭銜。 然而等實際行動起來,才發覺為時已晚。 先是各國中接受姬扁冊封的封君,改旗易幟共尊周天子。 舉起旌鉞以不道之名討伐自己原本的宗主國,使得其內部紛亂不休,無暇他顧。 而當他們騰出兵力,趕至洛邑之后,卻發現周國竟然在短短小半年內變得強大了很多。 將洛陽周邊各關隘守得嚴嚴實實的,竟然令他們無法在短時間內將其攻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