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重生黑化后,被團寵小公主萌翻了! 第137節
皇上自己又不是沒孩子,按說也不是沒經驗啊,居然能把孩子肚子吸成這樣…… 父子倆都心疼壞了,端王爺臉上寫滿“我要鬧了”,大聲道:“不行!我要告假!我要照顧我閨女!我要告十天,不,二十天假!” 結果剛說完沒多大會兒,到了端王府,一下馬車,宮里人過來了,宣了口諭:“明天大朝,把珠珠抱來!” 端王爺:“……???” 他覺得才幾個月沒回京城,就有點跟不上時代了,愕然重復:“大朝,把珠珠抱去上朝?上金鑾殿?我沒聽錯吧?” 盛明麟迅速打發了太監,拉著他爹進門:“爹,爹,你別急,我大概知道是怎么回事?!?/br> 他跟霍沉昭兩人揮了揮手,跟著他爹回了主院,然后端王爺又跟媳婦兒黏糊了一會兒,說了好半天話,才抱著珠珠坐下:“說說,怎么回事兒?這些日子,到底發生了什么?” 盛明麟剛剛叫小廝跑了一趟,取了幾張記錄過來,就問他:“你要聽兩刻鐘的簡明扼要版?還是聽一個時辰左右的總結版?還是要聽兩三個時辰左右,按著時間講的流水帳版?” 端王爺:“……” 第203章 國之祥瑞帝之福星 端王妃噗的一下笑出聲,直笑得前仰后合。 關鍵盛明麟并不是在開玩笑,態度還挺嚴謹的。 端王爺道:“你先等等,你先告訴我,為什么皇兄要我抱珠珠去上朝?!?/br> 這時說的大朝,并不是真的大朝,真正的大朝,只在正旦、冬至和萬壽圣節舉行;而平時說的大朝,是指朔望朝,是初一十五舉行的,這種早朝不議事,只是一種百官朝賀的禮儀性早朝。 但也正因為如此,文武百官齊集,端王爺抱珠珠去上朝,才顯得格外不妥……御史除非是死了,不然非得參死他,就算皇帝同意了又如何,諫君啥的,大盛朝的官員們都是熟練工。 所以端王爺是真的很納悶。 結果盛明麟道:“我不講前頭,我回答了你也聽不懂?!?/br> 大聰明端王爺不服:“你先說,別故弄玄虛?!?/br> “刷積分,”盛明麟迎著他爹的眼神兒,淡定重復:“刷積分,朝堂上的人分值高,方便珠珠刷積分?!?/br> 端王爺聽不懂又不好意思說:“……” 然后端王妃且笑且道:“麟兒,你講那個總結版吧,好些事我其實還糊涂著呢,我也想聽個現成的?!?/br> 盛明麟笑道:“好?!?/br> 他就對著記錄,把事情從頭到尾地說了一遍。 就連親歷其事的端王妃都聽得津津有味,更別說連細桶都不知道是啥桶的土著端王爺了。 他本來還埋怨他們不跟他說,但一聽……這些事兒,還真不敢往信上寫,太匪夷所思了,牽扯太大了,他人在外頭,天天出門,萬一哪一封信落到別人手里,就平生是非。 說是一個時辰,中間端王爺三問兩問的,說了快兩個時辰,等盛明麟說完了,珠珠早就睡得呼呼地,還把手塞進爹爹衣襟里頭,生怕爹爹偷偷把她放床上了。 盛明麟收起記錄,過去抱起meimei,團子扭了扭要醒,感覺到熟悉的氣息,就又睡著了,盛明麟輕聲道:“爹爹娘親晚安?!?/br> 端王爺道:“你回頭再把那流水帳也給我說一遍?!?/br> 盛明麟點點頭,就抱著meimei走了。 這會兒都快亥正(22點)了,大盛朝的早朝,一般寅初(3點)就要到午門,卯初(5點)進宮門,就算端王爺鉆個空子,假裝剛剛回京,卯初之前趕過去,那也睡不了多大會兒。 好在離得近,早上提前兩刻鐘,盛明麟就起來,哄著珠珠起床,洗了臉,穿好衣裳梳好頭發。 然后端王爺打著哈欠過來,抱起來就走,一邊還吐槽,“丁點大的小人兒,受這罪!其實你們急什么,慢慢地刷不行嗎?隔上三五個月刷出書來,趕緊找人抄,抄完了,趕緊還回去,再換藥,兩全其美?!?/br> 盛明麟一路送他出門,一邊道:“大家都會這樣想,但系統應該沒這么笨吧,要不然所有的書不就等于不花積分了?萬一還不回去呢?再說了,珠珠又不是穿越者,藥柜隨時會消失,萬一到時候積分不夠,書兌不出來,藥也沒時間一一兌呢?” 端王爺哼了一聲,不跟兒子爭,主要是他說的有道理。 他就直接上了馬車,荔枝等人也在后一輛馬車里,隨時等著主子回來。 但上朝這會兒,就是端王爺自己帶娃。 團子雖然被洗了臉,勉強叫醒了,也沒有哭鬧,但眼兒惺忪,根本沒精神,端王爺往懷里這一抱,就又迷迷糊糊要睡著。 端王爺覺得睡著了,總比一會兒在朝上哭起來強,也就沒吵她。 這會兒,大臣們早就在午門外排好隊等著了,端王爺一過來,大家拱手拱到一半兒,就驚住了,一個個眼珠子瞪得老大,就這么看著端王爺懷里抱著個娃娃,走到了最前頭。 輪值的御史正來回走動糾察,一見他,也驚呆了,快步過來:“王爺你這是?” 要是平時,端王爺還會幫皇兄掩飾一二,但現在,想想胖閨女被吸青的小肚肚……他就一臉震驚地道:“我也不知道??!皇兄特意傳口諭叫我帶女兒來上朝,哎,我懷疑自己聽錯了,足足問了兩遍才確認,劉大人可知這是為了什么?我許久沒回來,是不是發生了什么事?這到底是為什么?為什么???” 御史被他迫切的詢問給搞蒙了,下意識道:“下官也不知道啊,下官怎么會知道……” 鐘聲響起,宮門開啟。 御史來不及多說,迅速往前走,好等百官進了門之后整隊。 端王爺施施然走在最前頭,后頭一點聲音也沒有,但端王爺毫不懷疑,這會兒百官肚子里頭,已經開始為噴皇上打腹稿了。 但是呢,今天是大朝,不議事,除非皇上主動提,否則,這些人再想噴,也得憋到明天,不然他們也失禮。 進了殿,行禮畢。 文武百官還沒說話呢,明熙帝就道:“眾卿!你們可知昨日出了何事??!” 早有官員迅速搭臺子:“陛下,不知出了何事?” 明熙帝捂著胸嘆了口氣,搖了搖頭,似乎十分傷心,又嘆了口氣。 所有官員默默等著,明熙帝做足了態度,才道:“昨日宮里,竟有幾個小太監,商議著要刺駕??!” 大家紛紛大驚:“圣躬安否?” “朕安!”明熙帝道:“多虧了珠珠!” 并不是每一個官員都知道小郡主的名字,但是,這時候說起來,一聽就知道是在說誰。 大家正要細問,明熙帝已經離了御座,把珠珠抱了過來。 珠珠睡成一坨坨,抱成啥樣就啥樣,哪怕被抱得乍著兩個小胳膊,小臉卡在皇上胳膊上,也仍舊睡得很熟。 端王爺正要不動聲色的上前給閨女調整一下姿勢,明熙帝已經抱著她往下走,一直走到最下頭又走上來……然后動情地道:“珠珠,真乃國之祥瑞、朕之福星??!” 等等! 怎么就國之祥瑞帝之福星了?精明的大臣們可不是那么好糊弄地。 早有人上前施禮:“陛下,不知太監何故要刺駕?又不知郡主小小年紀,又是怎么救下皇上的?” 明熙帝深深嘆了口氣:“說起來,真叫人不敢相信!那幾個小太監,竟然只是為了區區的月銀!就因為一點銀子,便生出了刺駕之心,真真叫朕寒心??!” 一聽這話,所有大臣們,當場就共鳴了。 大盛朝的官員不好干,太祖皇帝鐵腕肅貪,動不動就來個剝皮揎草,再一不小心九族都進去了,而當今,比太祖皇帝略好些,可也好不到哪兒去。 可他們也不想貪??!俸祿是真的低??! 大盛朝官員俸祿,分為本色俸和折色俸,本色就是祿米,折色就是把祿米折算成等價的別的實物,如今折的就是大盛寶鈔。 可問題是,大盛寶鈔這玩意兒,發的時候一貫頂一貫這么發,可花的時候,一貫只抵一百多文!貶值十倍還沒人要! 所以他們是真的窮!歷朝歷代的官員,就從沒有把日子過成這樣的! 不能提,一提就是一把辛酸淚,要不是他們自己知道自己,還以為這幾個小太監是他們派過去的,干了他們想干不敢干的事??! 第204章 護國公主 明熙帝眼神兒掃過百官,一看就知道他們在想什么,心里不由冷哼了一聲,然后開始大倒苦水:“難道咱不想給大家多發銀子么?可大家不是不知,國庫是真沒錢!哪年不餓死幾只老鼠?要是咱窮奢極欲了,要是咱大興土木了,那是咱的錯,可是咱沒有??!咱的日子過的咋樣,眾卿家難道看不見?” “你們說寶鈔不好花,咱出禁銅禁銀令,你們說俸祿低,咱削減宮中用度,咱沒納諫嗎?咱沒聽勸?咱該干的都干了,國庫沒錢,眾卿家當集思廣益才是,怎能怪到咱的頭上…… 四皇子站在那兒,靜靜看著他爹表演。 陳善服下靈光一閃之后,倒也說出來一些有用的信息。 譬如,她說太祖皇帝在后世名聲不錯,對百姓是出了名的體恤,但,有一個最大的黑點,就是殉葬制度,大開歷史倒車。 這一點是后世深惡痛絕的,每一次提及都會被罵的。 另一點就是令婦人裹腳,據說也是一個經常被人罵的黑點。 還有一點,則是經常被人嘲笑的。 說太祖皇帝的小農意識影響深遠,一家子全都不懂經濟。 建國初期國庫沒錢,于是太祖皇帝一拍腦袋想出來一個“天才”主意,自個兒印錢……發行大盛寶鈔。 可是,發行貨幣,不曉得進行經濟核算,太祖時期,僅一年寶鈔的發行量,就有六百多萬錠,超過國民財富總值……所以貶值是必然的。 可笑的是,如此巨大的錯誤,居然還延續了很多年,所以在后世經常被當成經濟學的反面例子,從爺到孫,從君到臣,不懂經濟,貽笑大方。 所以,父皇今天搞這一出,估計也是想改革寶鈔了。 而百官們,也自覺猜到了“真相?!?/br> 估計刺駕是真的,但為了月錢是假的,皇上這是趁機敲打他們呢! 大家不樂意聽皇上哭窮。 主要是因為他說的都是真的。 皇上的日子確實簡樸,也確實沒有大興土木,可是動不動就要打仗啊,打仗才是吃錢的老祖宗! 于是就有官員適時地打斷:“陛下說的對……所以,小郡主是如何救了皇上的?” 明熙帝不爽地嘖了聲,但還是接著自己計劃中的戲往下唱:“珠珠三歲生辰的時候,出了個事,咱叫度厄大師去瞧了瞧,度厄大師說道:珠珠是天生祥瑞,且能福澤身邊親人。當時咱其實也就半信半疑,但是,咱沒想到,珠珠真能幫到咱!” “她做夢夢到這幾個人刺駕,咱叫人去看了看,正好抓到這幾個人正在密謀!這可都是宮中太監??!若不是珠珠,咱沒防備,說不定就得出啥事兒!珠珠這是救了咱的命?。?!” 大家都不太信。 但因為明熙帝一邊說,一邊在走來走去,所以大家下意識,就瞧了幾眼小郡主。 明熙帝抱孩子姿勢不怎么好,兩只手臂一上一下的橫攔著珠珠,于是珠珠兩條小胳膊乍著,腦袋歪在他胳膊上,小臉都擠扁了,軟萌的小樣兒,瞧著有點好捏。 然后皇上宣布:“朕要封她為護國公主!” 眾人:“……” 救了皇上,改封公主,也合理,雖然封護國公主確實稍過了一點,但說白了,這是皇上自家的事情,有必要抱著個娃娃來上早朝嗎? 我們咋就這么不理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