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太子在年代文吃瓜看戲 第1節
本書名稱: 廢太子在年代文吃瓜看戲 本書作者: 壽南山 本書簡介: 今天早6點正文完,休息兩天開始寫番外哈 蘇諭兢兢業業干太子三十年,能文能武,聞雞起舞,助父皇安定朝堂,幫母后穩住后位,護幼弟平安成長,結果父皇厭他不恭順,母后與他離心,幼弟仇視他,一朝被廢,蘇諭萬念俱灰,吐血而亡。 再睜眼,他穿成了七十年代北方山村的3歲奶團子。 家徒四壁,破屋漏風,寡婦娘和年幼的兄姐孤苦無依,奶團子病弱沒用傻乎乎,是這個家里最大的負擔。 蘇諭兩眼一閉,累了,愛咋咋地吧。 他躺平扮演廢物小傻子,可不僅沒受到家人們的嫌棄拋棄和放棄,還被寵成了無憂無慮的快樂小寶貝。 寡婦娘是老實面疙瘩,卻會為了他,紅著臉跟碎嘴的鄰居大聲爭辯。 9歲的大姐重生后,沒著急去報仇和搞錢,最先干的事,反而是想發設法的給他養好身體。 7歲的二哥沖動沒頭腦,被母親勒令不許打架,但只要有人敢欺負他,二哥即便是冒著被打屁股的風險,也要幫他找場子揍回去。 5歲的三哥膽小死摳搜,可會把從牙縫里省下來的,好不容易弄到的吃的,專門留給他。 蘇諭上輩子沒能體會到的溫暖親情和快樂童年,被這輩子的家人們通通給補回來了。 他的厭世被治愈,決定不再躺平,和家人們一起努力過好生活! 可他剛邁動自己的小短腿,pia嘰,摔倒了。 小蘿卜頭蘇3歲握緊自己軟綿綿的小拳頭,看來他現在最先要努力的,就是趕緊長大! 山里的生活雖然清貧,但家長里短和熱熱鬧鬧的雞毛蒜皮可一點也不少。 蘇諭平時最愛干的事,就是兜兜里揣上把瓜子,看大姐收拾村里的極品,山上城里的各處撿漏,抓住時代的機遇,帶領全家走向輝煌,這后世的躺贏日子,簡直太有意思啦! 【食用指南】 溫馨治愈,養崽,歡樂抓馬山村生活,微群像 不是純爽文,主親情,感情線稀薄 雙主角:女主是重生大姐蘇穎,男主是古穿今小弟蘇諭 初始文案梗創作于2023.6.22 內容標簽: 古穿今 種田文 重生 爽文 年代文 治愈 搜索關鍵字:主角:蘇家人 ┃ 配角:青山村眾人 ┃ 其它: 一句話簡介:70年的快樂童年,治愈人生 立意:吃飯不積極,思想有問題 作品簡評 蘇諭上輩子嘔心瀝血做一個卷王好太子,卻到死都沒能得到家人的認可和關愛。死后他穿成了七十年代的3歲奶團子,蘇諭決定躺平做個小廢物,但是沒想到這次沒有努力,就被新的家人們給寵成了無憂無慮的幸福小寶貝,蘇諭的厭世被治愈,他決定在這里開啟新的快樂生活。 作者文筆流暢,劇情感人,山里的生活雖然清貧,但家長里短熱熱鬧鬧,讓讀者領略到溫暖親情,值得一讀。 第1章 蘇諭是被耳邊幾道凄慘的哭聲給吵醒的。 他皺了皺眉頭,費力的睜開雙眼,入目的就是一間從沒見過的破爛茅草屋。 茅草屋沒有窗,房內陰冷昏暗,他身下是硬邦邦的冰冷土炕,而哭聲正是來自他身旁的一個年輕婦人,以及三個年紀不大的小童。 年輕婦人與小童的衣衫破舊,補丁上覆著補丁,不知穿了多久。 蘇諭疑惑,這是怎么回事? 他不是死了么?就在父皇身邊的大太監,于東宮當眾宣讀廢太子圣旨的那一刻,心如死灰的泣血而亡。 突然一陣眩暈感襲來,蘇諭腦內快速閃過了現在的這具虛弱的身體,在過去三年內的記憶。 稍微緩了片刻,蘇諭明白了。 他當下的這種情況,應該算是畫本子里寫的借尸還魂! 曾經皇宮里的那個—— 為了父皇帝位安固而多次與群臣激辯,甚至不顧自身安危代父御駕親征,披掛上陣遠赴邊疆戰場; 為了母妃后位穩定和幼弟能在深宮中平安長大,而勤奮刻苦不敢言棄,而嘔心瀝血晝夜不休,把自我完全拋諸于腦后; 實際上只是感動了自己,完全沒有得到任何摯親之人的真心關愛,可憐又可悲的愚人——廢太子蘇諭,是真的死了。 他死之后,魂魄來到了一具近千年后的身體上,借尸還魂了。 這具身體的名字也叫蘇諭,當下只有3歲,身體消瘦,手短腳軟,極度的營養不良。 正是前兩天的一場初雪,帶走了小蘇諭的性命。 蘇諭再次睜開雙眼,發現身邊的年輕婦人和三個小童,其實沒比小蘇諭的身體要強上多少。 他們是小蘇諭的新寡婦母親,以及三個年幼的兄姐。 四人身上也是一樣的干枯瘦削,破衣服不大,卻能在寒風中亂晃蕩,臉頰上沒有rou,骨骼的輪廓格外親的清晰,抬頭時,暗淡的雙眼大得嚇人。 好似再來一陣寒風,就能繼續帶走這剩余一家四口的脆弱性命。 看來,這后世的平民生活,也并沒比他那個朝代要好到哪里去。 蘇諭雖然有了原身小蘇諭的三年記憶,但其實沒得到太多有用的信息。 小蘇諭由于營養不良,大腦和身體發育遲緩,整個人看起來有些呆呆的,被村里人戲稱是廢物小傻子。 這導致了蘇諭借尸還魂后,繼承的記憶模糊且斷斷續續。 蘇諭目前知道的重要情況,就是這個家里的男主人前段時間去世了,停靈過后,上午剛下葬,寡婦娘帶著四個小娃娃艱難度日,連保暖的冬衣都還沒有著落。 而且這后世好似已經沒有皇帝了,他那對權力近乎偏執的父皇,機關算盡了一輩子又有什么用,還不是和他一樣一杯黃土埋人間罷了。 所謂的輝煌王朝,所謂的英武帝王,早就不知被人給遺忘到歷史的哪個犄角旮旯里去落灰了。 想到這里,蘇諭的嘴角似笑似哭般諷刺的抽動了下。 但很快,剛剛的用腦過度使他的身體不堪重負,渾身的虛脫無力和寒冷眩暈再次襲來。 蘇諭用盡了全身的力氣,才艱難的把左手搭放到了自己的右手腕子上。 他粗通一些醫理,檢查出自己現在仍舊發著低燒,但最根本的原因還是饑餓和寒冷。 身旁,年輕小寡婦哭的撕心裂肺,三個小童哭的嗚嗚咽咽,可蘇諭實在沒精力管了。 他甚至連自己都懶得管了。 什么活不活,死不死的,愛咋咋地吧。 他現在的小身體要是沒能熬過去,大不了再去地府走一遭,只希望地府的鬼官,這次別再忘了給他喝孟婆湯了。 誰愿意記著上輩子的糟心事啊,礙眼至極! 而且這個家里情況如此困苦,也許沒了他,小寡婦能拉拔活剩下三個還算健康的娃。 或許,他們心里也正暗自的這么想著呢吧。 畢竟食物有限,給他這個廢物小傻子多分一口,他們豈不是就得少吃一口了? 不過無所謂了,蘇諭不想在乎了,累。 他瞪著圓溜溜的大眼睛,沒什么聚焦的盯著正上方的漏風茅草屋頂發呆。 “媽,小弟好像醒了,我去煮鍋白薯湯吧,地窖里還有幾個的,您和二弟三弟也吃些?!?/br> 蘇諭右側傳來了一道哭啞了的女童聲音,正是來自小蘇諭9歲的大姐蘇穎。 前陣子是村里秋季搶收,蘇穎的父親蘇老三就是在搶收的過程中累死的,停靈加上村里搶收和晾曬糧食,正好昨天過了頭七,今天一大早,在村里人的幫助下,蘇老三這才剛下葬完成,埋到了七八年前就去世的蘇爺爺和蘇奶奶的墳頭旁。 此時正值深秋的半下午,一家人剛從山上回到家沒多久。 原本在山上就哭嚎了大半天,回家沒忍住又哭了一回,到現在,一家五口連飯都還沒顧得上吃一口。 父親死了,家里的頂梁柱沒了。 蘇老三跟蘇大伯和蘇二伯早都分了家,誰家的日子都難,沒人會平白幫扶她家。 是以除了發燒得迷迷糊糊的3歲小蘇諭,就連5歲的老三蘇誠都知道,這個家里現在正面臨著巨大的困境,或許他們一家五口,全都活不過這個冬天了。 也正因為這樣,小蘇諭不清醒,其余清醒的人哇哇哭,誰也沒想起來做飯吃。 這會蘇穎瞅見小蘇諭醒過來了,擔心他的身體,才想起來去地窖拿僅剩下的一點兒糧煮湯水,好歹給肚子灌個水飽,多少能好受些。 但他們不知道,這會兒睜開眼的小蘇諭,身體里待著的已經不是原來的小蘇諭了。 其實也不怪家里人不上心,現在村里的娃都養的糙,偶爾感個冒發個燒,沒人會專門帶著上衛生所看病拿藥去,那不得花錢呀,誰家有那個閑錢啊。 多數都是看情況差不多,就自己在家養著,一般糊弄糊弄也就過去了。 但壞就壞在,小蘇諭出生的時候原本就先天不足,后天又營養不夠,底子虧空得不行。 前幾天還眼睜睜的看見父親,一頭栽到在田地里再也沒能起來,嚇著了。 再加上深秋的風雪降溫,小蘇諭反反復復的發燒,最終就沒能熬過去。 聽大女兒蘇穎提起做飯這茬,新晉小寡婦劉蘭香這才停下了哭聲。 她用袖子抹了抹眼角,開口應道:“你去吧,媽去把炕燒起來,今天在山上大家都凍得夠嗆,尤其是老四,好不容易好轉了,可別再嚴重了?!?/br> 說著話,劉蘭香就穿鞋下了地,朝著院子里的小廚房走去。 小廚房里的灶臺子底下砌了煙道,直通茅草屋里的小土炕,只要灶臺子燒了火,屋里就能暖和許多,雖然在這漏風嚴重的破茅草屋里,也就是聊勝于無的程度吧。 原本每年的這個時候,該是蘇老三拿干稻草各處的查漏補缺,糊墻搭房頂,保證冬季的大雪不會壓塌了屋頂。 可今年,蘇老三人沒了,這活兒還不知道怎么弄呢。 劉蘭香很快出了屋,家里的老二蘇茂跟老三蘇誠說:“我去幫媽燒火,你看著小弟!” 老三蘇誠用力點了下頭:“嗯!” 這時候燒火麻煩極了,實心的木頭不好點燃,得劈開了再用干燥的細草木枝子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