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醫院都穿了 第163節
所以,“飛來學?!背闪撕⒆觽冏钕矚g的地方,有特殊的小伙伴“學神王一一”和盲童“明明”,還有許許多多的客座老師們,每天都歡聲笑語。 自從“飛來學?!苯ǔ刹⒉饺胝?,孩子的家長們連續好幾晚做夢都笑醒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孩子們的求知欲和探索欲爆棚,還怕以后學習不好嗎? 因為麻醉科每天的手術量都不足,也沒有急診手術,所以麻醉科段主任找到鄭院長,建議各科室的手術盡量安排在每周一。 鄭院長同意了,段主任又和護士長一起給醫護重新排班,除了手術日以外,只留三分之一的人手,其他人都休假。 而之前待在門診臨時病房的病患們,都被送入相應科室的病區,門診護士和護工將臨時病房恢復成原樣,一切如常。 四月初五是第一個手術日,早晨七點半,麻醉科護工推著車到監護室接殷富,核對床位號、人名、手術名稱等等,確認無誤后送到外科樓的麻醉科。 一路上,平躺的殷富望著頭頂和四周不斷變化的場景,驚嘆聲就沒停過,看什么都好奇,見什么都驚訝,進入麻醉科的大門后,震驚得人都麻了。 7號手術間,殷富躺在推車上,看著巨大的無影燈、手術臺、麻醉機等設備,驚得張大的嘴巴可以塞進一個鴨蛋。 臺上護士和巡回護士,麻醉醫生,普外科的主刀醫生和助手……一個個穿著綠色刷手服的醫護們,在手術間內有條不紊地準備著。 殷富看著這架勢,心里只有一個念頭,有這么多醫仙為自己忙碌,手術怎么會失敗呢?如果還是失敗了,那一定是命中劫數。 麻醉科今天有十二臺手術,除了殷富,盲童明明的身體調養得很好,要接受“義眼”植入手術。 明明再懂事,也還是孩子,所以義眼手術只能選擇全麻,小小的身體躺在寬大的推床上,右手緊握著一一的手。 除了哥哥王一一,學校的孩子們和手語老師也來送他,把麻醉科外面的一方空間擠得滿滿當當。 “明明,我們都在外面等出來喲?!?/br> “明明,別怕?!?/br> “明明……等你手術好了以后,還和我們一起玩?!?/br> “好的,我不害怕!”明明高聲回答,只是聲音發顫。 護工把明明推進去后,一群孩子就這樣眼巴巴地望著,直到被老師勸回去,但王一一非常堅定地坐在等候區,誰勸都不行。 老師沒辦法,只能把其他孩子帶回學校去。 王一一拿出一本童話書安靜地翻看,因為王強爸爸下山前,他答應過一定會看好明明弟弟。 除了殷富和明明,雙肩關節習慣性脫臼的王七娘也是今天手術,經過這么長時間的調養,瘦削的臉龐上有rou了,蠟黃的臉色也有了血色。 骨科女醫生古靈陪她一起進手術室,在推床轉過來的瞬間,王七娘從護欄的間隙里看到端坐翻書的王一一,腦海里冒出一個念頭,這孩子生得真俊俏。 但王七娘還沒來得及看第二眼,就進了麻醉科的大門,滿眼都是各種綠色。 盧祭酒的三個老友經過門診檢查確診白內障,可以手術治療,也是今天被推進手術室。 趙國公坐在簡易輪椅上,由孫女趙月推著,送第一位手術的老博學到麻醉科,一路上,兩位老人家互相加油打氣,說得特別熱絡。 三位老人家的手術同意書也都是潤和帝簽的,活脫脫一個簽字工具人。 一輛又輛推車帶著核對過的病人,送進各個手術間,八點整,九位病人已經躺在手術臺上。 各個手術間,一盞又盞無影燈亮起,術前核對的聲音、麻醉醫生與病人說話的聲音、鋪cao作臺的聲音,核對紗布縫針數量的聲音……以及高頻電刀切開皮膚時輕微的焦糊味兒,彌散在整個樓層。 麻醉科段主任和護士長走在長長的走道上,仿佛又回到了穿越前的忙碌生活。 …… 各科手術時間長短不一,白內障手術病人最先被推出大門,直接送去了眼科病房。 等三臺白內障手術完成以后,盲童“明明”也手術完畢,被送進麻醉科復蘇室。 各個手術間的手術都進行得非常順利,除了7號手術室。 即使術前拍了腹部ct,但殷富的手術情形復雜,連劉秋江“劉一刀”都頭皮發麻的程度: 肝臟腫瘤很大,搶奪了健康肝臟的大量養分,血管非常多,不僅如此還發現了死去的寄生蟲。 當劉主任把一條又一條死去的寄生蟲挾到彎盤里時,凡是見到的人都倒吸一口涼氣。 現代大城市的醫院,除了偶爾遇到裂頭蚴、管圓線蟲引發的寄生蟲病,很少見到這么大的寄生蟲,在場的醫護人員只覺得渾身汗毛根根豎起。 劉主任冷靜思考后又果斷下刀,用了四小時十分鐘才將腫瘤分離摘除,又快速切片送檢,測量為20x15x30厘米的巨大腫瘤,半小時后,病理科打來電話,切片結果是良性。 醫護悄悄松了一口氣,劉主任也閉了三秒雙眼。 中午一點二十,手術結束,殷富被送進麻醉科復蘇室,劉主任要求留觀72小時。 餓得前胸貼后背的麻醉醫生、護士和普通外科的手術醫生,都坐在休息室吃午飯,邊吃邊討論手術中的危險時刻。 洗完手的劉主任從更衣室的衣柜里取出一瓶辣椒醬,往保溫飯盒里挖了一大勺,把醬均勻拌在飯菜里,吃得津津有味。 殷富是罕見病例,所以劉主任在手術前征得他的同意,手術全程錄像,錄像經過剪輯也會成為珍貴的教學視頻。 下午三點,完全蘇醒的盲童“明明”被推出麻醉科,送去眼科病房,王一一拉著推車護欄,跟了一路。 下午四點,殷富也醒了,睜開眼的瞬間,覺得自己從鬼門關轉回來了。 第153章 皇后上山 殷富望著帶花紋的天花板, 光線柔和的頂燈,視線慢慢向下,看到寬大的監護床, 床頭柜上的心電監護儀, 手指上的血氧儀, 胸口貼著的導聯,以及不知道是什么的管子,有粗有細,有些管子里還有血…… 眼前的一切都讓他震驚, 這就是劉醫仙說的,如果能活著下手術臺,就算闖過了第一關。 雖然后面還有許多關要闖,可能有傷口滲血或者出血、愈合不良、并發感染等等, 但殷富還是松了一口氣。 麻藥效力退去以后,殷富感覺到了疼痛, 又因為人高馬大的,一直躺著覺得骨頭縫里都癢,哪兒哪兒都不對勁。 睡慣了高枕頭的殷富,現在處于沒枕頭、還要頭偏向一側的狀態, 總覺得全身血液向腦袋里沖,非常不習慣。 但醫仙說的手術注意事項,殷富都記得, 也認真地做。 只因為劉主任說,所有的危險因素他們都考慮了,接下來就是病人的體質和配合程度。 為了盡快康復, 以及最大程度地恢復健康,殷富照著術前宣教的要求, 小幅度活動四肢,深呼吸…… 眼科病房里,三位做完白內障手術的老人家,雙眼部位都貼著紗布,羅絹告訴他們,24小時以后就可以去掉紗布睜開雙眼。 三位老者秉持著不能更壞的想法,內心充滿期待。 而盲童明明,雖然“義眼”不能讓他恢復視力,但可以保護眼周,王一一守在床邊,握著明明的一只手:“別怕?!?/br> 明明平躺在床上,一手抱著“飛來學?!毙∨笥阉偷耐婢咝?,咧嘴笑得很開心,有哥哥在,真的什么都不怕;有這么多好朋友真開心,雖然眼睛有點疼,但沒關系。 …… 骨科病房,王七娘的雙肩習慣性脫臼手術做得很成功,但因為病程拖得太長,術后需要固定至少一個月的時間。 因為她孤身一人,下山后連棲身之地都沒有,所以醫護們商量決定,照顧她到完全康復。等她康復后,在科室做保潔來償還診費手術費。 下班后的譯語人組在集體宿舍聊天,被搶救大廳輪值的崔樹聽到,轉達給潤和帝。 潤和帝頓時老臉一紅,立刻找來鄭院長,王七娘連同桃莊百姓們在醫院的花銷都算一下,需要多少米面糧油,盡管報上帳目。 鄭院長秉持“升米恩斗米仇”的想法,讓會計科送來清單,鄭重交到潤和帝手上,同時也沒忘記“斷油囧境”,笑著說:“這些不著急?!?/br> 潤和帝立刻吩咐聯系太子,把帳單拍了傳到永樂宮,然后又躺回病床;身為君王,把事情派給最合適的臣子,然后就可以靜待結果。 而經過最近的線上早朝,潤和帝也比較放心,因為太子也深諳此道,累誰都可以,保重自己最要緊。 似乎這些日子,唯一累得沒喘氣機會的只有魏璋,每天永樂宮和國子監兩頭跑,黑眼圈一天比一天重。 潤和帝作為大徹大悟、連帝陵都停止修建的帝君,已經把一切看淡,眼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盡可能地給太子留下賢良之臣。 鄭院長交出帳單以后還是挺愉悅的,潤和帝這人能處,米面糧油是真付,這就非常好。 偏偏正在這時,鄭院長的手機響,一看來電是王強,趕緊接起來:“喂?什么事?” 王強語速快而且嗓門很大:“鄭院長,皇后肚子疼得厲害,臉色蒼白,滿頭大汗的,那些個什么醫師一點辦法沒有,是不是立刻送上山?” 鄭院長隱約還能聽到手機里忙亂的腳步聲,不假思索地回答:“立刻上山!快!” 潤和帝的視線盯著譯語人。 譯語人緊張地咽了一下口水,湊到潤和帝耳畔,小聲翻譯。 潤和帝聽完,整個人晃了一下:“鄭醫仙,皇后怎么了?” 鄭院長掛掉手機,又打給劉秋江:“一刀,皇后腹痛得厲害?!?/br> 劉秋江當時梗了一下:“禁食禁水,趕緊上山,最近救護車不是能用嗎?趕緊接上來?!?/br> 皇后這個年紀,慢性膽囊炎、膽石癥急性發作,或并發急性膽管炎都是非常危險的;但是,按皇后的配合程度不應該呀。 …… 永樂宮 皇后額頭的發絲被汗水浸透,疼得皺眉咬牙,整個人蜷縮成一團,女官圍在床榻旁,替皇后拭汗。 尚藥局白奉御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針灸和薰艾都上了,皇后的腹痛半點未減,反而愈發嚴重。 白奉御急了,沖著外面喊:“太子殿下,可否打電話給飛來醫館的鄭醫仙?” 太子可以隨意出入任何宮殿,但王強不行,只能候在殿門外,說話全靠喊。 王強掛了手機,大聲吼道:“劉醫仙說了,禁食禁水,什么都不要喂了,立刻送上山去,越快越好?!?/br> 太子立刻吩咐:“來人,準備馬車?!?/br> “是!” “來人,給阿娘更衣,收拾物品,準備上車?!?/br> “是!” “太子殿下,奴已經傳令下去,清了宮門到延平門的道,保證能在最短時間內送皇后殿下上山?!眱仁坦倜麋R一溜小跑著進來稟報。 女官分派婢女替皇后更衣的、梳發髻的、收拾物品的,忙作一團。 好不容易把衣服換好,皇后就再也忍不住吐了出來,新衣服上全是穢物。 婢女們立刻清理干凈,再換新衣服。 太子腦袋里嗡嗡的,等皇后收拾得能出殿門的程度,沖進去一把將她抱起,大步走向馬車,驚得女官、婢女、內侍官明鏡追著跑。 王強把手機塞口袋里,硬著頭皮追。 把皇后安頓在馬車上,白奉御跟著上了車,王強上了第二輛馬車。 東宮冼馬駕車一路駛出宮門,在肅清了馬車和行人的朱雀大街上急馳,禁軍一路相隨,即使這樣,馬車駛出延平門也花了三刻鐘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