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醫院都穿了 第16節
太子不以為然:“日子難過也要過,關關難過關關過,只要不死就不怕。醫館那邊就只能拜托賢妻了?!?/br> 太子妃抬頭給了自家夫君最明亮的笑容。 …… 長樂宮寢殿 地龍燒得很暖,寢殿門窗關得很嚴還加了封皮,保證一絲寒風都吹不進來。 尚藥局奉御白涿,兩名直長,兩名侍御醫,五個人圍在龍床旁一愁莫展,身后還站著愁得更明顯的內侍官。 潤和帝平躺在龍床上,厚軟的被褥蓋得嚴嚴實實,湯藥和水都能進,呼之不應,金針不醒。 最衷心的內侍官明鏡走到白涿身旁,很小聲:“白奉御,閣老們問……” 白涿熱得出汗:“陛下脈相不穩,時沉時浮,陰陽失衡……”這么危險的病情,還能進食灌入湯藥已經是萬幸,什么時候能醒真是天知道! 明鏡當然知道,但回話必須從白涿嘴里出來才行,走到殿外回話去了。 進宮聽傳的閣老們聽了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也無濟于事,聽到外面有不小的動靜,閑著也是閑著,先后出去張望,然后就看到了熠斷生輝的飛來醫館。 古籍中提到的種種神跡,仿佛就在眼前。 錢閣老思來想去,說:“不如在國都城廣張醫榜?” 云閣老聽了直搖頭:“錢閣老,國都城內四處游走的閭閻醫工,凡是醫術精湛的,不是進尚藥局,就是進了太醫署,哪還能招到更好的?” 錢閣老看向飛來醫館:“還能有更好的法子?” 王閣老不能在宮里說“死馬當活馬醫”這種大不敬的話,可是眼下,確實沒有更好的法子,忽然計上心來:“聽說,桃莊里正手中有飛來醫館的拜貼,是真是假,拿來一看便知?!?/br> “如果小小里正敢撒醫仙邀請上山這種彌天大謊,必不輕饒?!?/br> “王閣老,消息靈得很吶?!?/br> “唉,錢閣老,陛下因此而喜傷,當臣子的必定要多加打聽才是,免得陛下空歡喜一場?!?/br> 云閣老點頭同意,其他閣老們也紛紛同意。 “來人,待破曉時分,命人快馬加鞭趕去桃莊,將里正與拜貼一起帶至京兆府,算好時辰,我們出宮去旁聽?!?/br> 錢閣老一錘定音:“事不宜遲,速速準備?!?/br> “是!”宮中行走立刻領命而去。 閣老們上至八十,下至六十九,有須眉花白的,也有全白的,雖然這幾日折騰得夠嗆,但個個精神矍鑠,神色一致眺望遠處,希望陛下能順利醒來,希望大郢國運正隆。 命令一道又一道傳到宮外,京兆府的武侯們不受夜禁限制,揣上一包馎饦、背上水囊,給快馬的蹄子包上毪布,一甩馬鞭,徑直向城外駛去。 馬蹄踏雪無聲,連人帶馬融入最深的夜色。 第18章 第三項任務 醫院里的歡呼聲持續了不少時間,每個人都第一時間給手機充電,望著手機界面的充電標記,都放下心來。 現下除了部分老年人,不帶手機出門真是寸步難行,更難的是每次打開手機,看到更少的電量還不能及時充電,這份焦慮和精神內耗與日俱增。 關機? 不行,在這看不清方向的時刻,手機相冊里的視頻和照片是精神支柱。 更何況,飛來醫館系統是通過手機短信發送的,不刷手機怎么知道行程? 開機? 越看電量越低,電量越低越焦慮,惡性循環,很多人的手機在第一晚就只有余電了,精神內耗空前嚴重。 反倒是某些功能簡單的老年機,以超長的續航時間一騎絕塵。 第一項任務是所有人在自己手機上看的,第二項任務都是在老人機上看的,終于……充上電以后,第三項任務又可以在自己的手機上看到。 盤桓在許多人心頭的沮喪和混亂,忽然消散了許多,畢竟生活在逐步走回正軌。 因為對急診和醫護人員的真心感激,醫院內部和諧了許多。 破曉時分,醫院外墻的裝飾燈自動關閉,路燈也熄了,緊接著就是每天不得不聽的、海浪般的鐘鼓聲,真就是風雨無阻地精準報時。 這響亮的鐘鼓聲聽第一回 格外暴躁,聽第二回只覺得吵鬧,被迫聽了三回四回以后就無奈了,鐘鼓聲停止以后,該起就起,該睡就睡,畢竟現代人都缺覺,更何況現在還很無聊。 反正手機可以充電,人心就踏實一些,現在有水有電的,該洗漱就洗漱,該沖涼就沖涼……只求溫飽的話,生活還是很美好的。 很快,大家就發現了新問題。 病區也好,急診也好,每天都按時來取分類垃圾袋的護工們,今天沒有出現,不管哪兒的垃圾桶和垃圾袋都滿滿當當。 很快,醫院每個區域的護工們被主任或護士長召見,回答都一樣:“醫院的垃圾房堆滿了,沒有垃圾車來運走?!?/br> 啊這……萬萬沒想到,地下污水系統以后,還有垃圾處理這樣的頭等大事! 鄭院長每天早晨都是從老年病房陪金老洗漱開始的,當然也發現垃圾桶堆得滿滿當當,而且這個問題比污水系統更棘手。 醫院除了日常生活垃圾以外,還有需要特別處置的醫用垃圾—— 比如一次性醫療用品,注射針頭、picc置管、各種引流管,輸液器等等;還有麻醉科沾血的紗布、病理科各種送檢的標本等等;甚至于檢驗科、病理科送檢的人體組織、□□、血液等樣本。 這些都需要經過特殊處置,比如清洗、消毒和滅菌甚至于一次性醫療用品還要銷毀。 生活垃圾都不可以隨意丟棄,更別說醫療垃圾。 飛來峰是貨真價實的青山綠水,往醫院外面扔是絕對不可能的! 這可怎么辦? 鄭院長慢條斯理地刷著牙,看著似笑非笑的金老,吐掉嘴里的泡沫再漱口,抬頭就發現主任們都擠在小小的盥洗室里盯著自己,還有沒擠進去站在門外的。 金老難得笑出聲,又覺得自己不太厚道,鄭老頭可太難了。 鄭院長把牙刷放進漱口杯,特別淡定:“別急,看看第三項任務是什么?” 這話一出,仿佛一針強心劑。 正在這時,手機短信提示音響起,每個人都下意識摸口袋拿手機,卻發現都在科室里充著電,只見金老慢悠悠地掏出老年機,點開看時臉上浮出不易察覺的笑容。 主任們恨不得脖子能伸長并自由彎曲,就為了能看清金老的手機短信。 金老很清楚輕重緩急,念出聲來:“飛來醫館系統恭喜您!第二項任務已完成,無限電源系統已開啟使用?!?/br> “飛來醫館第三項任務,救治二十四名病人,醫院垃圾房將開啟無限垃圾無害化處理系統,該系統符合生活垃圾與醫療垃圾處理的每一項國家標準?!?/br> 鄭院長聽完,又想了想:“這意思就是,如果完成任務,護工們還是把垃圾扔進垃圾房,不用cao心垃圾去哪里,就像下水系統一樣?” 主任們點頭如搗蒜,一定是這樣的。 鄭院長特別和藹地看了看:“建國啊……” 大家東張西望后發現,只有急診科的蔣建國主任不在。 金老收好老年機:“鄭老頭,先吃早飯,然后去急診?!?/br> 主任們立刻退出小小的盥洗室,給金老讓路,每個人的眼神里都是滿滿的恭敬與佩服,這位可是醫院與大郢溝通的橋梁。 鄭院長從來就沒有慌張的時候:“照這樣的趨勢,大家早晚都要直面大郢病人,你們回科室重新排班,分組派人來急診學習大郢語?!?/br> 金老從電動輪椅的儲物盒里取出一份手繪教材:“多復印幾份,以后用得著?!?/br> 主任們立刻伸手,可眼前只有一份哪夠分??? 鄭院長當機立斷:“最近去急診會診的科室先復印,其他科室等一等,對了,先拿去檔案室掃描存檔,然后就可以大量復印了?!?/br> “還有,大家的手機都充滿電以后,輪流去急診室錄金老的大郢語課,帶回科室先學起來?!?/br> “是,院長?!逼つw科主任捧著手繪教材,和骨科兒科等科室的主任一起,沖去了檔案室。 金老笑而不語,平時最冷清的老年病房,一大早忽啦啦來一群大主任,現在又退潮一樣走了,不得不說,醫院內部平時勾心斗角,關鍵時刻還是很團結的。 鄭院長陪著金老在單人病房里吃過早飯,收拾一下,就一起去了急診大樓,一路上邊走邊聊:“幸虧醫院花了不少錢安裝了全自動中心供氧系統,不然按以前的供氧量,又是一次危機?!?/br> 金老點頭:“是啊,可那么多病人從哪兒來?再讓保安隊長下山請病人嗎?” 鄭院長看了一眼周遭的群山雪景,每次看著這些都覺得心胸也跟著開闊起來:“也只能這樣了,幸虧保安隊長是王強,犟歸犟,不犟的時候真讓人放心?!?/br> “我之前被他氣得肝疼血壓高,也是值了?!?/br> 金老不太相信:“竟然有人能氣到你?真不容易?!?/br> “他六處骨折,肝脾破裂大出血,也是運氣好,劉一刀和幾個大主任開會剛回醫院,通宵聯合做手術,不然早重新投胎去了?!?/br> “手術很大,輸血六千毫升,手術室空輸血袋用塑料框裝的。一昏迷就是大半個月,醒了以后就要下床……全身上下只有嘴巴最硬,還敢和劉一刀頂嘴?!?/br> “劉一刀那暴脾氣能忍?”金老有些無奈,他們仨小時候是一個村子里的皮猴子,性格差別很大。 “劉一刀在全院大早會的時候抓狂,但王強是部隊少有的人才,院長找我談心,然后我就捏著鼻子收到大內科病房里……他如果是我兒子,早被我抽不知道多少次了!” 好巧不巧的,王強、大熊貓飼養員張竹、小熊貓飼養員王平平三個人剛好站在轉角,毫無防備地聽了一通暗話,王強剛要換路開溜,可偏偏轉角遇到有驚無喜。 金老除了腿腳不方便,哪里都非常好,打趣:“說曹cao,曹cao到。真是白天不說人,晚上不說鬼?!闭f完笑瞇瞇地向王強豎起大拇指。 鄭院長望著王強,明人不說暗話,難得磨了磨牙:“對,說的就是你?!?/br> 張竹和王平平突然對王強更加敬重了,強哥真漢子有沒有! 王強恨不得當場挖個地洞鉆進去,但真男人敢做敢當,硬著頭皮給鄭院長鞠了個躬:“謝謝院長?!?/br> 鄭院長拿出金老的老年機扔給王強:“給你瞧瞧?!蹦贻p人的手機都在充電,眼前這三位一看就是手機關機扔一邊的。 王強打開老年機看完任務,特別淡定:“院長,我們剛好要去砍竹子,現在是白天,陶五認得路,你們讓他再帶村民上山就是了?!?/br> “院長,您放心,以后找病人的事情,就包在我們保安隊的身上?!逼鋵嵤窃谧约荷砩?。 “說話算話?!编嵲洪L和金老徑直通過走廊,向急診大廳走去。 鄭院長邊走邊盤算,急診的搶救大廳里床位滿了,二樓的留觀室還空著,就算再收二十四位病人也放得下,畢竟目前為止留觀室的醫護人員被抽調到病房里當幫手。 要人有人,要設備有設備,要床位有床位,鄭院長胸有成竹地和金老一起進入搶救大廳。 搶3床小男孩身上的麻疹都退了,主動站在搶救大廳的自動門旁當門童,脆聲聲地打招呼:“鄭院長早,金爺爺早,你們吃過早飯了嗎?” 金老和鄭院長相視一笑,好吧,兩個完全不同的空間和時間意外交疊,衣飾不同,語言不通,但中華民族的傳統卻始終貫之,見面先問吃了沒? 金老先向陶五交待送康復的村民下山、再帶其他村民上山的事情。 陶五一口應下,并承諾會盡快帶葉里正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