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zai12.com
書迷正在閱讀:炮灰滅世后穿進娛樂圈了(NP)、他是淹沒我的那片海、野性叛變(夾心餅干h)、熱吻凜冬、與和尚的婚后生活(古言,1v2)、成為廢人后仇家全都找上門(NPH)、人間傳奇,但含羞草、魁星亂(女尊np)、不配、玫瑰花保養手冊(戀與深空同人)
視頻三天后正式開始拍攝,連北兮懶得再來回奔波,就在t市酒店暫時住下,趁這個間隙熟悉熟悉整座城市。 她玩得很盡興,還買了一堆特產禮物快遞回j市。 而視頻的拍攝也比連北兮想的要更容易。也許是接二連三的故事線或多或少磨練了她的演技,導演希望表現出來的東西她完成得很好,成功給生科院刷了一波聲望值。 沒等成品出來,連北兮就先回j市了。事后,何曼怡把編輯好的視頻鏈接發給她,表示后臺顯示點擊率相當不錯,很多人都在底下留言夸她。 連北兮懷著一種奇異的心情看完了整個視頻和相關評論。 雖然有“王婆賣瓜,自賣自夸”的嫌疑,但不可否認攝影師把她拍得非常好看—— 誰能拒絕得了朝氣蓬勃的漂亮學姐呢? t大的事就此告一段落,連北兮正好把心思放在最后幾門課以及畢業論文上。 時間如流水,轉眼大半年過去了。 連北兮已經修完所有學分,畢業論文也定了終稿,四年大學生涯只剩下答辯和畢業典禮。 龔玫留校,楊青青和梁鈺成功上岸……寢室里所有成員也都算是得償所愿。 剛開始感覺到離別惆悵的連北兮再次意外地接到了何曼怡的電話,和上次一樣,對方這回又讓她盡快來t大一趟。 連北兮以為是他們要更新招生視頻,叫她來重拍一遍,不料卻驚訝地從何曼怡口中得知,喊她其實是為了一場尚在籌劃中的綜藝節目。 說是綜藝,更確切地應該算是紀錄片《大學伴你行-第二季》的衍生品。 這就不能不提到《大學伴你行-第一季》了,它是國家電視臺前兩年推出的一部十集紀錄片,每集分別介紹華國的一所高校,內容囊括它的起源、發展、現狀、特色等方面。 單從片名不難看出國電臺野心很大,明顯后頭還會有第二季、第三季……事實也是如此,國電臺的計劃里有百所高校,誓要把這個系列拍成經典。 第一季的前幾集剛播出時市場反饋很好,無論是電視臺收視率還是網播點擊率都遠遠高于創作團隊的預期。 但隨著播出集數的增多,觀眾數量的增幅漲勢明顯疲軟下來,官微下面的負面評論也逐漸變多。 原因很簡單——初時大家多是受好奇心驅使,想一睹頂級高校的廬山真面目,可紀錄片畢竟是紀錄片,趣味性娛樂性少得可憐。 而創作團隊為了突顯歷史文化的厚重性,又在旁白的講解中添加了不少說教內容。 這樣一來,本就平淡無奇的敘述越發顯得乏味無聊。大多數網友都在吐槽這一點——想要科普大眾的原意是好的,只可惜表達方式錯了,愣是給拍成了各大高校的校史教學視頻。 好在創造團隊非常聽勸,當即決定對紀錄片的拍攝手法進行大刀闊斧的整改。 他們將原來旁白講解的時間縮短一半,多出的時間則交給知名人士和該校學生代表,由他們聯手向大眾進行科普。 知名人士的定義很廣,企業家、運動員、演員、學者……凡是在社會上具有一定正面影響力的人士皆可。 至于學生代表如何選拔,創作團隊把決定權交到了高校手里,他們僅負責敲定每集參與解說的“嘉賓”。 甚至另外半集“紀錄片”該怎樣拍攝,創作團隊也堅持不過問不插手,只單純提供攝影團隊。 因此,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與大學同行-第二季》是國電臺的試水之作。他們如今完全是摸著石頭過河,試圖盡快從網友的反饋中弄清當下市場的偏好。 t大排在第二季的第三集,前兩集創作團隊分別請了一位院士和一位運動員,反響不好不壞。 大家似乎都覺得這種紀錄片模式很新奇,值得一看;但又因為嘉賓和學生的配合及表演中規中矩,所以節目的口碑并沒有得到大幅度改善。 為了迎合年輕人的喜好,創作團隊決定冒險把第三集里原定的國家一級演員換成現今娛樂圈中又紅黑料又少的明星。 流量明星不難請,難的是得找個不會塌房的,否則萬一將來出了事,不僅影響紀錄片名聲,他們還得一幀幀人工換臉。 創作團隊做好了費力費時的準備,畢竟國電臺資源再厲害,也很難把明星們私下的言行舉止都調查得清清楚楚。 萬萬沒想到的是,他們要查的第一個男明星,居然在事業單位的系統里找到了記錄! 此人正是當紅小生殷爵風。 他們排除了同名同姓的可能,確認那個已經通過a省歌舞團舞蹈演員面試、正在等待體檢和公示的殷爵風和這幾年在娛樂圈中爆紅的流量明星是同一個人。 按照招聘流程,今年六月將從電影學院畢業的殷爵風確實符合報考條件,問題是他一個粉絲幾千萬的明星考編制做什么? 關鍵圈內還一點風聲都沒有,可見他并非想借此炒作自己的“學霸人設”。 導演等人想不明白就不想了,正如殷爵風若是真考上了,他要怎么平衡上班和當明星兩份“工作”,亦不是他們該cao心的事。 殷爵風敢考事業編,足以證明他身上沒有待爆的大瓜,于是創作團隊立馬聯系對方的經紀人,詢問殷爵風是否愿意簽約第三集,來當t大的紀錄片嘉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