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寵夫郎 第110節
書迷正在閱讀:小說大綱里的女主覺醒后(NPH)、炮灰滅世后穿進娛樂圈了(NP)、他是淹沒我的那片海、野性叛變(夾心餅干h)、熱吻凜冬、與和尚的婚后生活(古言,1v2)、成為廢人后仇家全都找上門(NPH)、人間傳奇,但含羞草、魁星亂(女尊np)、不配
現在這位了不得的大官竟然特意見了黎蕎,他又激動又開心又羨慕。 黎蕎聽了莊文的話,不由恍然:“盛平元年的二甲進士,這么說圣上一即位,他便考上了進士?!?/br> 盛平是當今圣上的年號。 而江知縣瞧著有四十余歲,這么說,江知縣也是讀了二十余年書才考上了科舉。 再加上當今圣上破例讓他一個二甲進士入了翰林院,那怪不得江知縣說話時愛引用圣上的小作文。 這是知遇之恩。 這是改變命運比山重的大恩。 “知縣大人說話時,總是引用圣上文章里的話,這其實算不算在變相的劃重點呢?” 他又道。 縣試的主考官便是一縣的知縣大人,也是批卷人之一。 這是所有書生踏上科舉之路的起點,所以摸清楚這位知縣的喜好挺重要。 但莊文卻是道:“這個你就先別考慮了,江大人的三年任職期快要期滿了,若是他不調動,你再研究他的喜好也不遲。你明年又不參加縣試?!?/br> 他倒是沒想過江知縣能在科舉上給予黎蕎什么幫助。 “……也是?!?/br> 黎蕎抬手拍了拍額頭,他倒是把這事給忘了。 不過,只要江知縣還在平城一日,那就是平城的老大,老大交代的事兒,必須得辦妥當。 尤其是對方還要拿著粉條和青團送禮。 他可不能在這上面出差錯,不然他科舉未起步就要胎死腹中了。 還有掛靠之事。 之前黎蕎真把這事給忘了,因為他和陶竹現在每日所掙的銀子看似多,但仔細算一算,距離一萬兩還很遠。 現在紅薯作坊一天大概能做五六百斤的粉條,一斤粉條他只拿四文多錢。 就算是按照六百斤、五文錢算,那靠著粉條,他一日也只能掙三兩銀子。 再加上玉米、點心、烤腸這些,他一天的日收益在十八兩左右。 一天十八兩,一個月才五百四十兩,一年也不到七千兩,距離一萬兩還有很長的距離。 更關鍵的是,粉條的收入很快就會沒了,因為過了年之后,紅薯要么被做成了紅薯干,要么壞掉了,到時候紅薯作坊就要停工了。 所以,今日江知縣提及此事,是尷尬之下沒話找話? 還是真的為了他好? …… 算了,甭管是哪種情況,既然江知縣提了,那他肯定要照辦。 早辦理早安心,保不齊他今后又折騰出了什么新錢路,趁著江知縣要拿他的吃食做年禮,他還是抓緊辦了此事。 按照盛朝律法的規定,不算自家田地的產出,只算販賣貨物的收益,一年盈利超過一萬兩的,就會被劃定為商籍。 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若是不想被劃定為商籍,那可以把自家的鋪子掛在別人名下。 這個掛靠的人選,必須得好好選擇,不然的話,掛著掛著,自家的生意可能就真成對方的了。 所以,這個掛靠之人,選誰好呢? 黎蕎思考了一路,也沒確定好人選。 牛車到三柳村時,天已經黑了,冬日本就黑的早,更何況今日還飄了小雪花。 但幸好雪沒有下大,不然這路上就難走了。 和莊文道了別,黎蕎趕著牛車回了新房子那邊。 黎大山、黎春桃和王小啞都在。 晚飯在鍋里溫著。 王小啞牽著牛車回老房子,黎蕎這邊幾個人開始吃晚飯。 大盛這邊對商籍的限制不算嚴苛,不像是前朝似的,對衣服、住宅、出行的車子等各方面都打壓。 當然,還是有一些打壓的,但黎蕎覺得不算嚴重。 最嚴重的一條是一旦入了商籍,那三代內不能科舉。 按理說,尋掛靠之人,最安心的便是找自家的親戚,但不能科舉這一條讓黎蕎無法對自家親戚開口。 因此,他瞧著飯桌上的黎大山和黎春桃兩人,并沒有提及此事,只說了縣太爺特意見他的事兒。 如同莊文那般,黎大山和黎春桃先是嚇了一跳,然后就是激動和高興。 艾瑪,縣太爺都知道他小叔/堂哥了! “吃了晚飯就開始做粉條,縣太爺要買八百斤粉條,先把粉條做出來再說?!?/br> 黎蕎道。 幸好他之前一直在讓黎大山、黎春桃、王小啞做淀粉,不然的話,還真無法很快完成縣太爺的單子。 黎大山和黎春桃自是沒意見,縣太爺的訂單誒,再沒有比這個更重要的事兒了! 晚飯后,他們幾個人正要開始做粉條,莊豐收來了。 莊豐收是來找黎蕎說粉條的事兒的。 “這幾天有不少鄉親和外村的人找上我,說咱們做粉條的速度太慢了,一旦過了年,那就沒法做這生意了,所以我想著,要不雇人專門做淀粉?” “淀粉能長期保存,先把紅薯做成淀粉,這樣作坊那邊就能長期做粉條了?!?/br> 黎蕎聽了此話,立馬點頭:“我也有這個打算,今日見著了王掌柜,王掌柜也催我,希望一年四季都能吃到粉條?!?/br> “一年四季?”莊豐收皺眉,若是想一年四季都能吃上粉條,那所消耗的淀粉可不是他們村之人能做出來的。 但若是讓外村的人做淀粉,那粉條的做法能藏多久? 萬一粉條的做法泄露出去,明年的粉條就不如今年好賣了。 但是,此時在紅薯作坊里干活的人,真的能保密到明年么? 就算他制定了嚴酷的懲罰措施,但萬一有人為了銀子鋌而走險呢? 粉條背后的利潤太大了,大到他無法想象,萬一真的有人為了錢選擇一人蹲大牢幸福一家子,那明年村人的利益還是會受損。 “既然這么難選,那就讓所有人投票好了?!?/br> 黎蕎自然也是無法下決斷。 既然決定不了,那就交給所有人。 莊豐收嘆氣:“行吧,讓所有人投票?!?/br> 這樣即便是有什么壞的結果,那也是所有人一起承受,少數服從多數,到時候誰也別埋怨。 于是,當黎蕎幾人連夜做粉條時,莊豐收則是在搞投票。 莊豐收一向是雷厲風行,這個投票,除了十歲以下的小孩子,其他的村人都有投票權。 不僅作坊那邊要參與,沒有去作坊干活的人也要參與。 這個投票一日之內就出了結果,選擇今年多做淀粉好過了年也能繼續做粉條的人,足足占了九成。 村人的想法很簡單,雖然他們自己不會泄露方子,但保不齊旁人會泄露,既然如此,還不如趁著今年狠狠賺他一筆。 現在一日就能掙五十文,一個月就是一千五百文,一家有兩個人,那就是三千文。 若是這個活兒持續到明年麥收,那就是足足掙了七個多月的銀子。 也就是二十兩。 管他以后如何,先把這個銀子掙到手再說。 況且,現在因為作坊里的人要做淀粉,所以一日只能做五六百斤的粉條。 若是不做淀粉,只做粉條,那這個數字肯定要翻一下,他們每日掙的銀子也能翻一下。 若是半年就能掙四十兩銀子,那還要啥自行車啊。 四十兩銀子能一口氣把人生中的大事都給辦了:蓋房子,娶媳婦/夫郎。 所以,先掙錢! 村人投出了這個結果,黎蕎和莊豐收自然是按照這個結果去做。 莊豐收先是讓村里沒去紅薯作坊干活的人做淀粉。 他又去附近幾個村子,找這幾個村子的村長,教他們如何做淀粉。 他還去鎮上,找三里鎮另外一邊的村子,讓這些村子也做淀粉。 這還不夠,趁著黎蕎去給江知縣交貨,他也跟著去了縣衙。 光是一個鎮子怎么夠呢,若是讓全縣的人都做淀粉,那他三柳村的紅薯作坊能從現在運行到明年紅薯成熟。 江知縣把粉條和青團的銀子給了黎蕎,原本想打發這兩人走,但沒想到黎蕎和三柳村竟然整出了這么一個決定。 確認黎蕎和莊豐收的確是這么個意思,他立馬讓衙役去把各村的村長叫到縣衙。 這是一個皆大歡喜的事情。 種紅薯的人家能拿紅薯賣錢,三柳村這邊也能掙錢,他治下的百姓都能掙到錢,那他自然大力支持。 咳,原本吧,他想托關系,明年好調去他看中的縣城。 平城這邊雖然有山,但不是名山,山上也沒特色的動植物。 也沒有水。 總之,這只是北方一個平平無奇的縣城。 百姓說窮吧,那也不至于,凡是勤快的都能掙口飯吃,不至于餓死。 他每年在不欺壓百姓的情況下,也能收到足額的糧錢賦稅,能給朝廷交一份合格的成績單。 但是,說富吧,那也絕對稱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