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模擬器 第395節
因為周成發現了,自己的這個醫學模擬器,雖然能夠讓他提前獲得一定的學術突破和認知,但是,畢竟那些東西都只是在模擬世界里面的。 如果要把里面的理論還原,一定是要基于現實才行。 而且,他的記憶只有大方向上的認知,并沒有細節上面的數據支持。 就比如說,在髖關節和膝關節置換的時候,放置引流管與不放置引流管,對預后的影響并不大;關節感染后一期清創關節置換與一期清創二期關節置換的預后,是相同的。 但是具體的數據,卻是不曉得的。 這種理論,是脫離了現實數據支撐的,雖然它是一定時限性的真理,但是它并沒有在現實中得到證實,就只能算是正確的猜想,還必須要去驗證才行。 因為只有能夠實打實地驗證了,從客觀的角度把它證明了,它的意義才更加深刻,也更加有說服力。 …… 丁點把數據拷給了周成之后,就交待道:“周成,這里面的數據,你一定不能夠給除了你之外的任何人看?!?/br> “記住,是任何人!”丁點說得是格外地正式。 “好的,丁師姐?!敝艹梢卜浅UJ真地回復,然后周成便走進了電梯,往樓下去了。 丁點則是進了實驗室…… 其實啊,不管丁點交待與否,周成也不可能去做這樣背叛的事情,這是丁點在用她自己的數據,來提升周成的履歷,說起來啊,這有一種吃軟飯的嫌疑。 文章、數據,那是很珍貴的,學媛、學術妲己的誕生、以sci作為‘嫁妝與聘禮’的,都不在少數。 學術,在華國,從古至今都存在。 學術的定義就是指系統專門的學問,也是學習知識的一種,泛指高等教育和研究,是對存在物及其規律的學科化。 在近現代,學術越來越被重視。 學術界,就有學術地位的區別。 學術地位,指一個人或一個團體在學術上的貢獻,以及在學術界受到的評價。貢獻越多、貢獻越大,受到的評價就會越高,反之會低…… 其實啊,當一名單純的醫生,是不用去理會這些的。 就好像,去做一個普通的建筑工人,去工地干活的,也是不用理會這些的。 但是醫生做得再好,手術做得再好,你搬磚搬得再好,都會有一個上限,那叫單純的技工。 單純的技術工人,他能夠達到的上限,就是他所認知的上限。 他如果不去深入的研究,不去拓新的話,那么他的天花板就已經是既定了的,但是,做學術,其實并沒有所謂的門檻之分,只要是通過科學的方法去進行研究的話,都可以做。 高中生可以,本科生可以,研究生也可以。 …… 周成回到了出租的房子里后,并沒有先急著去把丁點給自己的數據給打開,而是先再好好地看了幾篇sci論文,并且對其進行了細致的拆分,主要是為了厘清文章的結構。 為什么文章很重要? 因為文章,是你用來表述自己所做的一切努力,所得到的結果和發現的一種呈現方式。 簡單來講。 在簡介的部分,就是我通過閱讀、積累、前期的研究,發現有可能會是什么樣,或者是我對什么樣的結果比較感興趣,因此,我們采用了什么方法,做了哪些事情,得到了什么樣的結果,把這些東西,以嚴謹的邏輯結構,表現出來后,就是一篇比較簡單的文章了。 甚至,一篇文章的核心部分,就是結論中的一句話而已。一個結果而已。 就比如,水是無色無味的。 這是一個結果,而且是一個比較正式的結果。 但是,要得到這樣的結論,你還是要用方法去驗證的。 水,是先要進行一個定義的,是什么樣的水? 礦泉水、自來水、雨水、茶水還是純凈水是無色無味的? 當然,肯定要是純凈水,甚至是天然界最為純粹的水,才是無色無味的,否則的話,就會出現一個悖論。 如果你喝的是海水,那就是咸的,糖水是甜的,茶水可能是苦的,雨水是澀的,自來水有消毒液的味道,礦泉水還帶有點甘甜的味道。 那么,你如何得到純凈水,就是你需要在文章里面介紹的方法。 比如,在極為密閉的空間,甚至是真空中,氫氣燃燒產生的化合物,就是純凈的h20了。這樣的水,才是無色無味的。 那么,得到了實驗對象,也就是純凈水后,你要通過觀察它的顏色,品嘗它的味道,并且還要重復一定的次數,的確如此,才能夠得到這樣的結論。 而且,如果要有足夠的可信度的話,你一個人去看,去嘗,是存在誤差的。 萬一你是色盲呢?看不出來任何的顏色呢? 萬一你的味覺喪失或者是部分味覺喪失了,你嘗不出其中一種味道呢? 那么,重復、多次的實驗就會讓實驗的結果更加具有說服力。 得到純凈水的方法、實驗的設計,就是實驗方法部分,而得到的結果,就是你所記錄的實驗結果了。 當然,比較簡單的實驗結果,就是人去嘗,人去看! 但是,如果要得到更加官方的實驗結果的話,那么,你首先要定義什么叫無色,什么叫透明。 什么叫無味,什么叫酸甜苦辣咸。 這么一來,水到底是不是無色,到底是不是無味,這個問題,就難了! 學到深處人自微! 無知者無畏! 周成在慢慢地拆解自己所看的文獻的時候,忽然覺得頭很大,因為他發現啊,真要去好好地搞學術研究的時候,一些基礎性的,理論性的東西,其實啊,都沒那么基礎了。 反而是存在在了其他人給出的定義上面,來進行的后續研究的。 就好比純凈的水是無色無味的,無色的定義就是我們看不到它的顏色,無味,就是我們嘗不出它的味道。 目前的學術界里面的文章,都是這樣一個個基于其他人定義的一種引申驗證,所以,需要比較多的參考文獻,這也是參考文獻存在的意義,而并非是單純的,我就是為了參考而參考,為了水文字而參考…… 如此一來,要寫文章的時候,結構就更加清晰了! 第一個,明確實驗對象,第二,明確實驗的目的,第三,根據已有的實驗方法去獲得結果,第四,撰寫文章! 周成在草稿紙上,慢慢地寫出來了這幾個步驟之后,然后才翻開了丁點發給他的那些數據。 然后啊,周成才發現了其中的一個坑點,那就是,丁點發給他的,全都是基礎性的數據,完全就沒有加以任何的處理,甚至于啊,每一種數據,只是進行了分開,而不是分類。 分開的意思就是,這是一組數據,是什么的結果,沒給你說,似乎是要你自己去找出它到底是什么樣的東西的基礎性數據似的。 分類的數據,那就更好處理了,比如說,這個數據就是腫瘤細胞在經過了一定的處理后,測出來的培養液內剩余葡萄糖的濃度。 那就好處理了啊,只要能夠知道初始培養液內的葡萄糖濃度,減去最終的葡萄糖濃度,就知道了一定時間內的葡萄糖濃度的消耗量,是有所不同的。 然后根據不同的消耗量,在反推出實驗組、實驗對照組、空白對照組或其他處理組…… 但是,丁點沒給。 這明顯就是丁點故意給周成留的一個難題啊。 周成看了好幾遍數據之后啊,稍微苦笑了一陣,他其實是有一定的統計學和流行病學的基礎的,如果丁點給他的數據是現成的,那么他很快就能夠把實驗結果弄出來。 當然,實驗結果除了要整理出計算結果外,還要用一定的軟件進行可視化處理,降低文章的閱讀難度,這就是數據處理的全過程了。 只是,丁點沒這么做,那么,周成也就明白了,丁點這是在給他加大難度,要周成必須自己去慢慢體會,這些個不同屬性的數據,到底是產自哪里! 這也是有跡可循的。 濃度,單位不一樣,表達式子不一樣。 細胞的數量,沒有單位,表達式是不一樣的。 而與醫學實驗基礎相關的其他實驗,比如說,細胞常用的劃痕實驗、wb等,也都有相應的數據區域和表達式是不一樣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周成必須要非常熟悉,醫學細胞實驗學中不同的實驗步驟,到底能夠得到哪些哪樣的結果,才能夠反推出來,這些數據,到底是哪一個實驗方法的結果。 在這個過程中,周成就必須把所有的實驗方法都熟悉一遍,熟悉它的原理,清楚它的過程,明晰它的結果是怎么來的,然后才好進行分類,然后再根據其他已經發表的文章處理模式,一一對數據進行處理。 處理之后,再可視化,然后再去把相應的實驗模塊,用比較官方的實驗流程,撰寫進實驗方法里面…… 這可不是一件小工程??! 周成頗為無奈地搖了搖頭。 “果然啊,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丁點師姐看似是給我一份實驗數據直接去寫文章的,其實就是要我去練習和熟悉所有的實驗流程?!?/br> “不過啊,丁點師姐不給這些數據,自己如果以后要做實驗的話,也得去慢慢熟悉這些流程的??偸且冻鲆恍┑??!?/br> “可惜啊,好像模擬器里面就只能夠獲得臨床的技能,沒有這樣的基礎實驗技能包。不然的話,以前也進行過那么多的基礎實驗,不可能一種這樣的可選擇技能類型,都不出現啊?!?/br> 周成喃喃自語,有些后悔。 書到用時方恨少,周成是真的有這樣的感覺。 后悔之前看的書少了,對實驗相關的了解太少了。 而且這還只是醫學基礎的細胞實驗,并不涉及到小鼠、豬、狗等體內實驗…… 實驗,是了解一門學科,從已知到未知的過程,中間的辛苦自然不容多說,但不管怎么樣,這種方法,還是要掌握的,周成也不認為,自己就單純地做一下手術,或者搞一搞臨床,就能夠真的成為醫學大手。 臨床很重要,但是科研也同樣重要。 …… 大概晚上十一點,周成感覺有些心煩意亂,這都是些啥啊,怎么一套數據還能夠搞出來這么多條數據??? 周成算了一下,第一組數據里面,至少有他媽的八九百條莫名其妙的東西,不知道是什么,反正就是指數級,周成一開始以為是細胞數量,但后來發現,好像細胞數量,說不通??! 是什么東西都沒搞明白,你怎么能夠找出來這是什么實驗呢? 算了,先不想了,還是先模擬一下吧。 畢竟啊,科研方法也好,其他的什么也好,再怎么好,也比不得過后一段時間即將發生的事情更加重要。 周成可還沒忘記,在昨天的模擬過程中啊會發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 而即便是把今天的模擬次數都用完了,還是沒能夠找到其中的原因和關鍵節點,所以,剩下的一個小時,周成打算好好地再重新組織一下模擬的思路,看看能不能找到破局之法。 可不能眼睜睜地看著這些意外發生啊,能避免則避免掉。 …… 凌晨的十二點一到,周成就馬上開始了新一輪的模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