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億萬美元保姆 第360節
但是,大法官們真的是以“民意”來做參考的嗎? * “民意?”肯尼思隨口問:“怎么想起來問這個?” “我看卷宗里有一些意見書會寫到,‘根據民意’balabala,法官們真的會參考民意嗎?” “有時候。你要明白, 民意只是工具,需要用到的時候, 民意很重要,畢竟, 民意要如何量化呢?” “民意調查?” “法院審理案件的時候又不能以調查數百人或是數千人來判定輸贏?!?/br> “陪審團算是民意的體現嗎?” “一部分吧。陪審團也要聽取雙方律師的辯護、研究證據是否能支持雙方的辯護, 跟普通意義的‘民意’不太一樣?!?/br> “其實民意是可以被cao縱的,對吧?” “——對。但要小心,因為有時候事情是不受控制的, 人數越多就越難控制?!?/br> 這倒是。 想想那些網上熱搜, 所謂“帶節奏”,你在帶節奏,也有別人在帶節奏,一件事情發酵起來很容易, 但走向的控制就是數學家也無法控制的事情了。最難控制的是人心, 人數越多, 變數越大。 比如墮胎權, 一個保守的清教徒會認為每一個生命都值得感恩,不可反自然的去墮胎,但他她也同樣可以認為,如果明知一個胎兒有基因缺陷,生下來會十分痛苦,那么他們也會同意這種情況下應該允許孕婦墮胎。 持槍權亦然,都是具有兩面性的,同一個人的觀念也會是靈活的或者說是流動的。 而民眾的觀念也是可以改變的,今天你力捧一位“戰斗英雄”,群眾說好好好,戰斗英雄滿賽;明天你又說搞錯了,此人不但不是戰斗英雄,還是個騙子——于是人們紛紛拿出石頭,砸死這個人。 社交網站還沒有出現,但要不了幾年就會出現,其實,要是想做一個有良心的地球人,就該在社交網站出現的時候買下來,然后弄得半死不活。不過想想,cao作性也不大,比如你是可以買下剛起步的facebook,但社交網站的形式已經被人知道你不占領市場,自然會有別的社交網站來占領市場。 所以時代的洪流是無法阻擋的,你要么順應習慣,要么掌握它的妙用。 有意思,要更多的去思考“民意”這個工具。 張文雅又想到,肯尼思這樣的男人會接受新事物:社交網站嗎?也許會玩的很溜也說不定。 * 大法官們不在,最高法少了許多嚴肅,多了很多隨意。 因為保密協議的原因,張文雅還是不能跟肯尼思討論具體案件,但可以隨便問一些技術細節,比如某個案子為什么會這么判,為什么會那么判。案件遞交到最高法的申訴理由五花八門,有很多角度都非常清奇,就是明知翻不了案,但我要遞交到最高法,萬一哪個大法官看上了,我就能上最高法走一圈,即使敗訴也沒關系,重點是去了最高法。 匪夷所思! 張文雅目瞪口呆,嘆為觀止! 美國人真的仿佛有什么大病,各種意義上的。 這么說有些案件壓根也沒想過能真的被大法官選中,一年六七千個案件,只選一百件左右有些年份甚至不到一百件案件來審理,能被選中的案件都可以稱得上是“天選之子”了。于是能上最高法走一遭就成了一些律師們刷履歷的追求。就是金斯伯格,在擔任法官之前在aclu干了十年,一路做到總律師,也只有六個案件到了最高法,這當然也成了她履歷中光輝的一頁,必須拿出來專門說說。 這也很考驗律師的專業水平,要挖空心思找出申訴的點。 “帕特里克案”恐怕被告律師也沒有想到真的會被最高法選中——想到這兒,張文雅開始后悔了,要是這個案子她干脆不往上提交呢?大法官反正是不可能自己挑選案件的,從卷宗進入最高法,直到上大法官團開始投票是否接受,中間有很多環節,隨便哪一個環節都能壓下這個案子。 不過,被告律師會來查詢,我遞交的案子是打回來了,還是被接受了;書記員也會把分配過來的卷宗過一遍,看看是否有哪個沒有查看過。 好吧,想要在最高法動點小手腳其實還是可以的,就是比較麻煩,意義也不大。最高法無論怎么判決,對實際的生存環境改變的都不是很大。反向論證一下,帕特里克如果維持原判被判死刑,會震撼那些禽獸不如的男人嗎?也許,但作用不大,如果作用真的很大,就不會有那么多謀殺罪犯了。 但會好一點嗎?會好一點,會讓潛在罪犯想想值不值得用命換一時的“愉悅”。 說白了,還是“震懾力”。 就是這個案件有點可惜,如果前幾年提到最高法可能更好一點。 1996年,美國上映了一部電影《殺戮時刻a time to kill》,電影的一開始是一件慘案:一個非裔小女孩塔尼亞去鎮上的雜貨店買東西,回家路上被兩個窮白人紅脖子強|jian,遍體鱗傷,身體受損,小小年紀就失去了做母親的資格;塔尼亞的父親怒火中燒,在庭審的時候持槍射殺了兩個禽獸,主角就是為這個父親辯護的律師。結案陳詞寫的很好,演員的表演也很出色,法學院教授建議學生們都看這部電影。 電影根據作家約翰·格里森姆的同名小說改編,格里森姆是九十年代好萊塢最喜歡的作家之一,有多部暢銷小說被翻拍成電影,演員都是當時紅極一時的明星。 這部小說節奏緊張,電影拍的也很不錯,有很多群眾關注的點:紅脖子、強|jian|幼|女、持槍權、血親復仇、種|族|主|義、3k黨,紅脖子素質低下潛在罪犯,強|jian|幼|女罪大惡極,持槍權才能保護群眾自己,血親復仇則是快意恩仇。 電影上映后觀者如云,很多觀眾都看哭了,先是為塔尼亞的遭遇,其次為電影結尾的結案陳詞。好萊塢找了性感偶像明星大眾情人馬修·奧康納出演男主角,配戲的是明艷爽朗的典型美村大妞桑德拉·布洛克,用偶像愛情劇的主角來拍一部律政罪案電影,反響熱烈,是1996年全美票房前十的大片,票房高達一億八千萬美元。 馬修·奧康納首次出演嚴肅劇情片,效果也非常好,他長得很英俊,而且也具有罕有的真誠的相貌,法學院教授說如果馬修真的當了個律師,在法庭上也會很討陪審團成員的喜歡。當然,一張真誠的臉可能并不能讓你打贏訴訟。 帕特里克案要是配合《殺戮時刻》,應該可以讓多數大法官決定維持原判。 * “你在問我怎么看這部電影?你想讓我從什么角度來看?” “普通人?!?/br> “我會說,血親復仇有時候是得到正義的唯一途徑。但我現在是立法者,我不能說這是正確的事情?!?/br> “這個意思是,你支持血親復仇?” “不,這個問題是你能否‘感同身受’?!笨夏崴家部催^這部電影,“就像結案陳詞說的,你把這個女孩換成白人女孩再來看看。杰克——男主角是叫杰克,是吧?——杰克為了自己的女兒感到憂心,同樣的事情會發生在黑人小姑娘身上,也有可能發生在他的寶貝女兒、一個白人小姑娘身上,是個男人都不會允許這種事情有發生的可能。一個好父親會保證他的孩子活在法制健全的國家,出去玩耍的時候不必擔心會遭遇什么危險,這才是我們應該為我們的孩子、我們的后代創造的美好的世界?!?/br> 他越說越激動,以至于放下了鍋鏟,關了煤氣灶。 “honey,這個世界是男人的世界,法律是男人們制訂的,社會規則是男人們制訂的,壞事也都是男人們干的,這個社會對女孩一點也不友好,女孩從出生之后就生活在一個糟糕的世界里,危機四伏?!?/br> 這個男人當了立法者之后對于世界的見解簡直有了質的飛躍,以前他可說不出這種話。 “以前我意識不到,卡羅琳是女孩,但她從出生后就是個明星,全國人民都喜歡她,她實際上遭受的危險比你、比其他女孩少得多,但她跟我仍然遠遠不能相比。我能看到,我不是傻瓜。我之前告訴你,我喜歡女孩,喜歡我們的女兒,但對于還沒有出生的女兒,我甚至開始不舍得她將遭遇到的這些,我現在倒寧愿你只生個男孩,別用女孩來折磨我?!?/br> 作者有話說: *《殺戮時刻》這部片很有意思,背景是南部州密西西比州,小說原著1989年出版,密西西比州仍然種|族|歧|視嚴重。 作者約翰·格里森姆法學院畢業,當過律師,還當過密西西比州州議員,轉行當作家后成為暢銷書作家,有11本小說被拍成電影,90年代好萊塢最愛的暢銷書作家。 第387章 ◎王子的自信◎ “你說的什么話?”張文雅有點氣憤, “我以為你會說,你將成為一個好父親、一個立法斗士,為我們的女兒打造一個更好的、更健康的社會環境?!?/br> “我當然是這么想的, 如果連我都選擇退縮, 還會有誰比我更適合成為改變社會規則、改善法律的人?” 她簡直想笑:這個人的自信真是整體的、始終如一的。很好。 “我能”應該是他從小的自覺,王子殿下不接受“我不能”或是“我做不到”。 “所以,”他抱住她, 親親她,“我們什么時候能有個女兒呢?” * 他們的女兒還不知道在哪里,周六,克莉和科莫帶著三個女孩兒來了。 雙胞胎卡拉和瑪麗婭95年一月出生, 現在四歲半;米凱拉97年八月出生,快滿兩歲。三個小姑娘長得都很可愛, 金發圓臉,葡萄似的水靈靈的大眼睛。 華盛頓的肯尼思們都來了, 約瑟夫二世帶著兩個異卵雙胞胎兒子, 馬修和約瑟夫三世;卡羅琳;帕特里克;泰德叔叔。 馬修和約瑟夫三世今年十月即將年滿十九歲,他倆剛從波士頓一家私立男子高中畢業,兩個男孩都沒有選擇肯尼思家族的傳統大學哈佛, 都選擇了斯坦福大學, 馬修對商業金融感興趣,約瑟夫三世想學工程學。 異卵雙胞胎長得不像,兄弟倆感情很好,干什么都要一起, 也對姑姑家的三個meimei很有耐心, 帶著三個小姑娘玩兒, 很有趣。 張文雅不想下廚, 家庭聚會要肯尼思做菜也太難了一點,對大家的味蕾也不太友好,于是雇了一名法國料理大廚。 肯尼思得意的對兄弟們提到下個月國會假期要帶張文雅去南極洲旅游,為此做了什么準備,從哪兒出發、途徑何處、最遠到達何處,旅游攻略搞的明明白白;侄子們聽到了,頓時來了興趣,嚷嚷著也要一起去,被叔祖父鎮壓了,要他倆以后自己去,或者帶自己的女朋友去,不要去當叔叔的電燈泡。 科莫有點酸溜溜,關切的說:“南極很冷,到處冰天雪地,沒有什么好看的,更不好玩。我看你帶她去迪士尼樂園就足夠了?!?/br> 這話說的怪怪的,意思說她是個小女孩,可以隨便打發? 張文雅心里冷笑,但沒說話,要看看未婚夫會怎么應付,有沒有聽出來科莫的嘲諷。 “阿妮婭喜歡特別的事情,”肯尼思看了一眼姐夫,“愛她當然要滿足她的任何心愿、一切都為她考慮。你對我的jiejie是這樣嗎,安德魯?” 科莫是個很會說話的家伙,“我對克莉很好,我對她的任何要求都會滿足她??死?,親愛的,你說是嗎?” 在一旁照看孩子們的克莉走過來,“說什么呢?” 科莫對她微笑,“約翰問我有沒有好好照顧你,我說,當然??旄嬖V你親愛的弟弟,我是不是什么都答應你?” 克莉有點驚訝的瞥了一眼堂弟,“……是的,安德魯對我很好?!?/br> 才怪! 兩個人的身體語言十分僵硬,科莫想親吻妻子,克莉卻躲開了,馬上借口米凱拉該換紙尿褲,過去抱走米凱拉,帶她去了洗手間。 張文雅跟著她們母女進了洗手間,“抱歉,沒有專門給孩子換紙尿褲的臺子?!?/br> 克莉勉強一笑,“以后……你最好在浴室里安裝一個專門換紙尿褲的臺子,這樣方便一點?!?/br> “裝在哪里比較合適?” “可以安裝在抽水馬桶上面,定做一塊擱板,翻下來就是一個高度適中的平臺,這樣你不用總彎下腰?!笨死蚝軅?,“生孩子不像你想象的那么容易,照顧孩子更難?!?/br> 張文雅驚訝的問:“你沒有保姆嗎?” “有保姆,保姆照顧卡拉和瑪麗婭。安德魯不喜歡家里有太多仆人,他說母親怎么可以不親手照顧孩子呢?” 可真見了他的鬼! 克莉解開米凱拉的紙尿褲,將積滿尿液的紙尿褲疊好,放在一邊。給米凱拉擦干小屁屁,穿上一條新的紙尿褲。美國孩子通常穿紙尿褲到三歲,不會過早進行排泄訓練。美國家長認為孩子到了三歲也就知道按時解手,能說出來自己的需求,不必過早訓練。 她倆還沒有走出洗手間,卡羅琳帶著卡拉和瑪麗婭進來了,“她們要上廁所??死?,她倆就交給你了。這個給我?!睅ё吡诵∶讋P拉。 四歲半的女孩嘰嘰喳喳,一會兒mama我要這樣,一會兒mama我要那樣。四歲半的孩子也已經懂事了,不能在她們面前提到她們的父親怎么怎么樣。 張文雅深感即使是個有錢人也得按照社會規則當個“好母親”,更別說丈夫也會隨時用語言拿捏你??死蛞彩欠▽W院畢業的執業律師呢,怎么也得待在家里做家庭主婦? 真的很不可思議。 這也是她跟艾爾溫關系改善之后,艾爾溫對她說過的一些大無語事情。艾爾溫認為張文雅結婚后就會待在家里當家庭主婦,就像肯尼思的jiejie們一樣——辛辛苦苦讀三年法學院結果就是為了當家庭主婦、生兒育女照顧丈夫?這是極大的浪費!你們這些有錢人可以不要去占法學院的名額,把這些寶貴的名額讓給那些想成為職業女性的其他女生好嗎! 孩子們是很可愛,三個小姑娘是三倍的可愛,但一想到她們的糟心老爸,一想到她們的老媽也得束手束腳被丈夫pua,就覺得女孩子們也不怎么可愛了。 * 家庭聚會結束后,其他人都告辭走了,卡羅琳留了下來。 “瞧,你們看到了吧?科莫這家伙很會偽裝,”卡羅琳皺眉,“克莉還不能說他不好,確實他做的不能算差勁,但克莉可是鮑比叔叔的女兒!” “要看克莉想怎么樣。我實話說,科莫這個人很糟糕,克莉可能意識不到被他控制了?!睆埼难耪f。 “有這么嚴重嗎?”肯尼思琢磨著,“我看他很尊重克莉?!?/br> 呵,愚蠢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