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第一輪是一百人,第二輪淘汰一半剩下五十人,第三輪半決賽又是半數淘汰,剩下二十五人,最后參加決賽的只會剩下十個人,角逐最后的前三名,以及個別曲目上的最佳獲獎者。 路加·劉固然是這次比賽的奪冠大熱門,但他不會是這次晚宴的主角。他參加的比賽多,自己也開過獨奏會,評委們對他太熟悉了,也早就有了各自的看法,不必過多交流。 “技術還是一如既往的漂亮?!?/br> “作品的線條感太弱了?!?/br> “他老是想復刻衛叢演奏舒曼的那種感覺,當然弱化了作品的線條感?!?/br> “本來不同作曲家的處理方式應該要有變化的?!?/br> “不過他的舒曼確實很有衛叢的味道?!?/br> “你聽了最近衛叢和王曦的四手聯彈了嗎?幾年不見,衛叢對舒曼又有了新的理解?!?/br> “我也去了,確實很精彩!” 大概就這么簡單的幾句,他們的話題就從路加轉到了衛叢身上,又從衛叢轉到了他學校的幾個選手身上。 “聽說都晉級了?!?/br> “那確實很不錯?!?/br> “不過那五個孩子里面,三個男生的實力都偏弱,倒是兩個女生不錯?!?/br> “俄國那個學生演奏很有干勁,音符處理得也利落?!?/br> “她實力確實很不錯,而且那種力量感在這個年紀當中的孩子都是少見的,就是不知道她彈德奧作曲家的作品怎么樣,我稍微有點擔心她的肖邦?!?/br> “第二輪她好像也沒選肖邦那類的作家,不過半決賽就逃不掉了?!?nbsp;說話的評委意識到自己的話容易引來歧義,后面又補充道:“我的意思是,如果她能晉級半決賽的話?!?/br> 和他關系比較好的評委哈哈給他打圓場:“正常發揮的話,她的實力足夠上半決賽了?!?/br> 比賽正常發揮本身就是個偽命題。 就連久經舞臺多年的演奏家都不敢說自己在臺上一定能正常發揮,更別提這么年輕在臺上,面對眾多評委和聽眾正常發揮了。 “聽說她是王曦的學生?!?/br> “怪不得?!?/br> “確實有王曦演奏的感覺?!?/br> 一聽師承,就有更多的人應聲,有更多的評委對她感興趣了。 其中有人問:“聽說衛叢的學生也來了,你們知道是哪個嗎?剩下的那個女生?” 臨音大有老師也在評委當中,她卻故意不說話,想聽聽其他人的評價。 臨音大早就把簡一鳴當成了他們的學生,聽了他好幾次的演奏大課,對他充滿了“自己家的崽”的感情,可惜這次她所在的比賽點不是簡一鳴比賽的那個,沒能聽到他的第一輪演奏,因此她現在特別想知道其他評委對他的評價,但現場評委們的反應和她的想法大相徑庭。 “林茗,我記得是叫林茗。她確實讓人印象深刻,在第一輪里除了路加之外演奏得最好就是那個孩子了吧,表現的又穩又好?!?/br> “就是個子和手都太小了?!?/br> “太小了,很多作品都彈不了呢?!?/br> “不過衛叢大概不會在意這個?誰知道他收學生會是什么標準?!?/br> “說得也是?!?/br> “很符合衛的性格?!?/br> 臨音大的老師不得不插句話問道:“其他男生表現得怎么樣?” “其他男生啊……”聽過的評委們都努力回憶了一下?!氨?,不太記得了?!?/br> “不錯是不錯,但是沒什么記憶點?!?/br> “第一個上臺那個是不錯的?!庇袀€評委看了臨音大的老師一眼,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回復道:“不過好像水土不服還是緊張,我覺得很多地方都沒有表現好,中規中矩,如果第二輪還是這樣的話,恐怕很難晉級半決賽了?!?/br> “??!你說的那個我也記得,他是不是上臺前拉肚子了?” “有可能?!?/br> 評委們開始吐槽自己的學生賽前總像蹲在了廁所兩天兩夜剛出來的軟腳蝦,琴聲總是軟趴趴?;旧纤欣蠋煻加鲞^類似的糟心問題,聊起來很有共鳴。 臨音附中的老師在這里就不再好插話了,心里也微微有些失望。 畢竟簡一鳴平時考試什么的表現得那么好,結果上臺卻只有這個水平,其中落差真的誰聽誰知道,可是臺上演奏和平時演奏有差距,在古典音樂圈里也是大概率事件。 她本來以為簡一鳴會有例外的。 很快她又想,要是簡一鳴有花賽拿獎的實力,也不會那么早就決定要報考臨音大了吧? 論實力,國內首都音大才是最好的音樂高等學府。而臨音大,看看這次來當花賽評委的只有小貓兩三只就知道差距了。 …… 每個國際比賽辦賽都有自己的辦賽特色,比如奧賽就有最早的現代國際音樂比賽名號,比賽以“寧缺毋濫”出名,舉辦至今一共有二十多屆,過半數的比賽沒有冠軍?;ㄙ悇t以“鼓勵選手”出名,具體表現就是選曲的自由。 花賽的第一輪和第二輪只對選曲時期有要求,要包含古典主義、浪漫主義、現代主義、民族主義音樂四個重要音樂時期,對作曲家和作品都沒有具體要求,讓選手盡可能地根據自己的理解來表現技術和特點,評委將根據選手的作品難度、基本功及技巧、作品的完整程度、作品的完成程度、藝術表現力幾個維度打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