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官子的科舉青云路 第183節
陸譫:“可是錢莊開分號的事,不能光靠姜大人,還得出個咱們自己的人去著手經辦才行?!?/br> 姜聽雖是個好官,卻不知能不能和他們在錢莊這件事情上看法一致。 衛景平:“嗯?!?/br> 他也想到了這一點兒,新昌府那邊須得有自己的人去辦事。 “我倒是有個人選,”他道:“只是人現在在翰林院,等著年底授官補缺了才能動身?!?/br> 徐泓那小子不是想外放嗎? 還說不挑地方,隨便哪個坑扔他進去就行。 衛景平心道:新昌府那地方還行,他這不算坑朋友吧。 陸譫:“這好辦?!?/br> 對于這件事,他這個前帝師只有多進宮兩次約摸就能辦到了。 …… 到了十二月初,朝廷忽然下旨,命翰林院庶吉士們提前授官補缺,選定官職后即刻上任。 毫無懸念地,衛景平官授正三品的戶部侍郎,張永昌和段鳳洲補了正六品的戶部主事,顧世安升為正五品的工部郎中,徐泓外放新昌府,任通判,管錢谷事…… 圣旨一下,京城……動靜不大。 蓋因鄭王叛亂,朝廷正在對外用兵,像往年那種擺宴設酒沒日沒夜的來往互賀沒有了,眾士子們都在盯著戰事,心思敏感甚至在想是不是要改朝換代了。 想多了嚇病的嚇癱的老大人們不在少數。 赴任新昌府通判前,徐泓拎了一壺酒來找衛景平,淡笑道:“衛四,咱們怎么個道別法?” 衛景平苦哈哈:“除了作詩,其他都行?!?/br> 徐泓笑道:“你給我說個媒吧?” 找個媳婦兒。 衛景平:“……” 這事兒真不好辦。 “也許你的姻緣不在京城呢,”他只能不走心地寬慰徐泓:“說不定去了新昌府桃花運就來了?!?/br> 徐泓:“衛四,你一點兒都不像心疼哥打光棍的樣子?!彼粗l景平腰里的金龜說道:“你這下可真成姚家的金龜婿了,給媳婦兒掙了個誥命夫人……丈母娘那邊很寶貝你吧……” 衛景平:“……當下哪有這份心思?!?/br> 都緊繃著呢。 他也想徐泓娶上媳婦兒,奈何認識的姑娘少,手邊沒資源,牽不了線,沒法子啊。 眼看著天色不早了,徐泓坐上馬車啟程去往新昌府。 “徐兄,”送到城門外,衛景平對他作了一揖道:“錢莊的事就拜托幫忙了?!?/br> 在授官之前,他和徐泓就促膝長談過錢莊的事,徐通判高興地道:“太好了,這事兒辦好了有前途,衛四,我就指著你發達了?!?/br> 說得衛景平哭笑不得:“是我拜托徐兄?!?/br> 徐泓客套回來:“總之沾你的光,我這次補了個肥缺?!?/br> 肥不肥另說,但通判是正五品的官階,官是夠大的,算是外放里頭最好的一個缺了,不知道多少人眼紅呢。 衛景平:“你是沾了錢莊的光?!?/br> 先前徐泓老去錢莊晃悠廝混,等授官時他們一群庶吉士被召進宮中面圣的時候,只有他能說出錢莊,“發商生息”那里面的道道來,不選他選誰呢。 “我走嘍,”他揮揮手:“衛四你快回吧?!?/br> 眼看著風雪又要來了,也沒有柳條給他們折來送別,不趕緊走在這兒吹啥子冷風。 衛景平對他擺擺手:“到了給我捎個口信?!?/br> 而后,他站在漫天風雪里目送徐泓的馬車漸行漸遠,直到徹底消失在視線中,才翻身回去。 …… 次日風雪停了,京城之中卻彌漫著另一種蕭瑟壓抑的氣氛。 陸熹吃了敗仗,沒有阻攔住鄭王十萬大軍的逼近,已經退回冀州關閉城門堅守不出了。 “鄭王的小呂布太過于悍勇,”消息傳到京城,茶樓酒肆里憂國憂民的人說道:“陸大將軍手下無人可擋,重重地搓了銳氣……” “不是聽說朝廷已經在羽林衛和北衙六軍中挑人了嗎?” 有人嗤笑一聲:“那里頭能挑出什么人?除了草包不缺,其他都缺著呢?!?/br> “朝廷本來打算起用豫州宿將白不仕的,”又有人道:“你們猜怎么著,白老將軍得了尿急的毛病,聽說一盞茶的功夫要如廁三五次……” 就算提得動刀,在戰場上一出來叫人先聞著一股尿sao味兒,不把朝廷的顏面給丟光了啊。 還有徽州宿將霍義,有人舉薦,但是老將軍都七十多歲的人了,大冬天天寒地凍的不忍心讓他重新上戰場受那個罪啊。 原本是要調龍城府的關琦老將軍去支援的,可是老將軍入冬時得了風寒,也是快七十的人了,年輕時戍邊落下的一身傷痛經不住奔波,這陣子連戍守龍城府的重任全落到了昭武將軍衛景明身上,更別說再調他去打呂無疾了。 鄭王秦似專挑這個時候起兵,說不定就考慮到了朝廷中可用的武將都已年邁,到了冬日嚴寒天兒,以前征戰時落下的舊傷容易發作,幾乎無人可用…… 真一步步都算計到位了。 坊間都在細數誰家能出個對抗呂無疾的武將時,朝廷看著陸熹發回來的一份份請求派遣能打的武將過去支援的奏折也在發愁,云驍帝一上朝就問:“眾愛卿都能想起誰來?” 呂無疾一路北上,駐守各地的府兵不是他的對手,直奔京城勢如破竹,都打到冀州了,離京城沒多遠了。 小呂布還有一個高明的地方,叛軍所到之處,他嚴格約束,決不讓將士擾民,這么一來,那些文官知府聽說他領兵來了,抵抗都不抵抗,直接開城門放人過去…… 反正京城里的云驍帝和鄭王都是姓秦的皇家子孫,誰坐天下不是坐,愛誰誰,有他們什么事兒呢。 …… 逼得朝廷已經到了不挫叛軍的氣勢不行的地步了。 眾公卿紛紛舉薦了幾名青壯年武將。 有名將白不仕之后白之禹,霍義之孫霍涼…… 他們先后上陣后,雖然武藝高強,但仍然不是呂無疾的對手,據說小呂布這人,不光有勇,還非常有謀,排兵布陣無一不精,站在鄭王的角度上來說,他還真是一名難得的良將,這大約就是鄭王敢起兵造反的原因之一吧。 這群初出茅廬的新瓜蛋子根本不是他的對手,都灰溜溜地敗下陣來。 請求援將的奏折一封封飛來,云驍帝在朝堂上潸然:“朕的朝中,難道就沒有人能抗衡一個呂無疾了嗎?” 眾臣噤聲。 這時候殿外送來一分奏折,太監李桐念道:“河北府云州知州謝回上奏:……縱觀朝中武將,唯昭武將軍衛景明身經百戰,臣以為能破小呂布者非衛將軍,……” 他請皇帝調衛景明去打叛軍,且假惺惺地說愿意去龍城府戍邊,要是那邊再有戰事,謝回說他就效仿紀東風大將軍,拼著一死守城,寧可殺身成仁,絕不茍且敗退…… 大殿之中霎時落針可聞。 當上戶部侍郎后,衛景平算是位列公卿,每日晨起不去戶部點卯,而是穿著緋色官服,腰中掛著金龜,手持笏板,趕到皇宮麟德殿上早朝了。 聽到謝回所上的折子后,他一瞬有點炸毛,心里開罵:呸,謝開陽你怎么不去打鄭王的叛軍,把我大哥推出來算什么本事。 后悔當年沒進一步落井下石弄死謝回這個混賬玩意兒了。 云驍帝卻問大臣:“眾愛卿意下如何?” 他似乎對謝回的提議還挺動心。 眾臣緘默不語。 從龍城府調衛景明去打呂無疾,他一走,關琦正病著,少了胡人懼怕的神箭手衛將軍鎮守,那龍城府豈不危矣。 這時,有幾位老大人說話了:“龍城府有關老將軍在,再添一個謝大人,二人一文一武防備胡人不成問題……” 這就是表態要調衛景明過去打呂無疾了。在京城和龍城府二者之間,他們選了京城,哪兒管邊關死活。 開了頭,附和他們的人越來越多。 眼看著云驍帝下一句話就要開金口下圣旨了:“朕……” 衛景平忽然說道:“陛下,萬萬不可?!?/br> 第209章 父子仨 ◎“這是你三叔的兒子,囡囡的弟弟小水兒,衛泱?!薄?/br> 云驍帝打住話頭, 不悅地看了他一眼:“衛愛卿?!?/br> “陛下,”衛景平說道:“從龍城府調兵, 沒十天半月到不了冀州, 遠水解不了近渴啊?!?/br> 更何況戍守龍城府的只有區區三萬兵馬,人少,再抽走一員猛將換個文官謝回過去充數,拆東墻補西墻, 不正給了北邊的胡人趁虛而入的機會嗎。 到時候內有鄭王叛亂, 外有胡人蹦跶擄掠, 百姓沒活路了。 再說了, 即便胡人不趁火打劫, 他大哥衛景明抽出身來去打呂無疾,朝廷能給他多少兵馬, 調哪里的府兵……新接手后不得cao練一陣子兵馬,上來就跟呂無疾干架, 不是自個兒送人家跟前找死嗎? “那近處也沒水啊?!币粋€干瘦的兵部老大人齊昭這么說道:“照衛大人的意思, 就讓小呂布一把火燒到京城?” 經他這么一帶頭, 幾名主張調衛景明去平叛的老臣開始責怪衛家不肯為朝廷出力……并再一次勸說云驍帝從龍城府調兵, 另派謝回去輔助關琦守邊。 其實云驍帝一開始就更傾向于這個方案。 衛景平沒功夫和他們爭辯,他生怕云驍帝就此拍板:“陛下, 臣的長兄沒讀過書,跟胡人打仗拼悍勇尚可,聽說小呂布排兵布陣樣樣精通,臣的長兄不是他的對手……” 沒辦法,只能黑他大哥了。 “衛大人的意思是自己精通排兵布陣就行?”還是剛才竭力要勸服云驍帝的齊昭:“衛大人十八歲就高中狀元, 想來一夜讀通兵書不在話下, 那么敢問衛大人明日敢領兵跟小呂布抗衡嗎?” 衛景平:“……” 拳頭硬了, 真想上去捶他一頓。 戶部尚書梅清敏立刻反駁道:“齊大人,衛大人另有眾任在身?!?/br> 戶部余下的官員也都反駁了齊昭。 云驍帝大抵想要平息爭吵,說道:“眾位愛卿莫要爭了,朕看……”就調衛景明去打呂無疾吧。 青壯年武官里頭,也就他有沙場征戰的經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