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節
書迷正在閱讀:重生暖寶:霍六爺的心肝兒嬌寵!、朕豈可為炮灰攻乎[穿書]、我和虐文霸總離婚了、玄學真千金在綜藝爆紅了、八零之從擺攤開始、小鯊魚后媽娃綜反向帶娃后、刑偵卷王九零升職記、八零淡水魚女配、年代文里二丫鯊瘋了、小寡婦
唇畔的笑意逐漸粲然。 第88章 八十八章 虞瀅平緩心緒后才出行館, 循著昨日從行館下人所指的集市方向而去。 她在賣胭脂水粉的攤子前查看口脂,便宜和貴的都仔細察看一遍,隨后再買幾小罐在手腕上分別試用。 再一辨認后才知這些口脂皆是動物脂肪做的, 便宜的是糊狀的,貴一些的才略微凝固。 虞瀅認真回想古代口脂的發展,好似用蜂蠟做口脂是唐朝之后的事情,而現在像是唐朝往前推的朝代,所以要是找到蜂巢做蜂蠟,便能做出不一樣的口脂。 而這些口脂小小一小罐,估摸著差不多是后世口紅量的兩倍。 這口脂最便宜的為八文錢, 無論是陶罐還是口脂都很是粗糙, 且顏色還抹不勻。 好一些的是十五文錢左右, 但也只是比八文的好一些。 在鋪子中成色更好些的則二十五文一罐, 而更貴的則往上,上千文的都有。 虞瀅對口脂的品相和定價, 心中也有了數, 便開始尋找制作的材料。 口脂不需要太多的材料,但要用到的都有些小貴。 茶油, 紫草, 還有干花, 最后是制作蜂蠟的蜂巢。 干花在香料鋪子有,虞瀅選的是玫瑰。 玫瑰有香味,且也美容養顏的效果、 這干花較貴, 五十文一兩, 好在一兩也能做得好些口脂, 貴便貴一些。 紫草能加深口脂的顏色,也有效防止嘴唇干裂, 更有修復的作用,與茶油,蜂蠟,玫瑰搭配,顏色既好看,修復保濕的效果更好。 再說這茶油,她找了很多地方,在多番詢問過之后,才知在醫館有售。 她也去先前的仁善醫館去買茶油和紫草。 茶油精貴,一兩油便要三十文。 紫草在藥店就買到了,按兩來算,是十文一兩。 畢竟只是試一試,還有半個月就過年了,虞瀅不打算做太多的口脂,所以除卻四兩茶油外,其他各要二兩,共花去二百二十文。 待藥童裝好茶油,包好紫草,虞瀅拿過東西準備離去時,正巧遇上了吳大夫。 吳大夫看到余娘子,也是愣了一瞬。 虞瀅露出笑容,朝著吳大夫一頷首,然后才轉身離去。 看著婦人離去,吳大夫略一猶豫,還是追了出去。 “余娘子請留步?!?/br> 虞瀅聞言,轉身望去:“吳大夫可有事?” 吳大夫道:“先前的面脂,我想與余娘子再談一談,不知余娘子可方便到偏室一坐?” 虞瀅著實是沒想到這吳大夫還會再找她談面脂的生意,琢磨片刻后才應下。 入偏室坐下后,小藥童端上茶水。 吳大夫道:“我與館長之前再次商議過,余娘子的面脂,我們可以出到四十五文一罐,定一百罐,罐子我們醫館提供,” 吳大夫算是明白了,給的價錢低,這余娘子說不賣就不賣,堅決得離譜。 而且他也聽說了,這余娘子的人早在郡治擺上了攤子,藥童去打探過,得知那面脂生意與口碑都很好。 琢磨過后,他清楚要是價錢低于余娘子先前所言,估摸著她還是不肯,心想還不如自己去擺攤。 如此,吳大夫索性也不談那幾文錢了,而是直接定下她之前說的價錢。 況且攤子上的面脂賣五十文一罐,就那罐子也起碼要花去十文錢左右,四十五一罐,醫館出罐子,他們還算是賺的。 說實話,換做一個多月前,虞瀅肯定會立刻點頭應下,時下她卻猶豫了。 看見余娘子猶豫,吳大夫繼而道:“到醫館買面脂與去攤子上買面脂的客人到底是不一樣的。能到醫館買面脂的人,幾乎算是中等以上的富戶,再說價錢也不同,只會更貴,絕不會便宜,這樣更不會影響你的生意?!?/br> 確實,醫館四十五文買進來的,再翻倍來賣出去,當然影響不到他們的生意。 便是兩者都用過的人,沒準還覺得五十文的面脂就有八九十文的效果,如玉坊的口碑也因此會更好。 吳大夫不怕余娘子不答應,他又接著道:“余娘子這裝面脂的陶罐精致,買來的價錢想必很高。而我們仁善醫館有合作許久的陶瓷坊,不管這次與余娘子的生意做不做得成,我都會介紹給余娘子,就當是我給羅掌柜的面子?!?/br> 虞瀅聽到這,很難不動搖。 雖然把面脂換成了醫館的,賣得好,名聲也不是自己的,可這與賺錢沒有任何的沖突,與她自己經營的面脂生意也沒有任何的沖突。 斟酌片刻后,虞瀅思索的眼神頓時清明,有了決斷。 她露出笑意,應道:“這買賣我做了?!?/br> 吳大夫聞言一笑,與她道:“醫館會先給一千文做定金,等面脂送來后,再結算,余娘子覺得如何?” 虞瀅點頭應下沒問題,隨而道:“只是我在郡治待得不久,做面脂要人工和時間,所以能否先送五十罐過來,等過十日后,我再讓人送來五十罐?” 吳大夫:“這也是可以的,而裝面脂的罐子,明日我派人送去給余娘子,不知要送去何處?” 醫館也做面脂,所以陶坊有存貨,就是需在底部蓋上這款新面脂名字。 虞瀅直接說了攤子的地點,讓他送到那處。 吳大夫點了頭,給她拿來定金后,再喊來藥童,吩咐:“你把余娘子帶去顧記陶坊,就說是仁善醫館吳大夫讓過去的,讓他盡量按照給醫館供貨的價格給這位娘子?!?/br> 虞瀅站起,朝著吳大夫微微躬身:“多謝吳大夫?!?/br> 吳大夫笑道:“不過是舉手之勞而已?!?/br> 面脂到底是好的,與余娘子合作,不過是互利而已。 虞瀅收起定金,隨而與藥童從醫館離去,去了那顧記陶坊。 到了陶坊后,虞瀅選了與現在差不多的兩種陶瓷罐子,因有熟人介紹,哪怕沒有降太多,但也讓面脂的成本各降下三文。 好的是九文一個,一般的五文一個。 她各定下了一百個。 最后她又挑選了兩種樣式不一樣的小罐子來裝口脂,這種小罐比較好看,得六文一個。 虞瀅做的口脂少,就只先各定三十個。 看完這些后,她向陶坊伙計詢問最小的陶瓶。 伙計卻告知她,這最小的就是那裝口脂的小罐子,若是要再小的便要定做,至少要兩日才能做好。 虞瀅要做贈送的口脂,沒法子用竹筒裝,而且她也要提升一下贈送的檔次,讓客人覺得買面脂送口脂很值。 量不多,所以在這裝口脂的器皿上,必須得精致起來。 贈送口脂,量一定要少,省成本的同時,也能讓人早些用完,早些回購。 虞瀅打算用面脂成本省下的三文錢來定做更小的器皿。 約莫一寸的直徑,內里更窄,而加上蓋子的高度也就只有一寸的三分之一高。 到時候,只需要在里邊倒入淺淺的一層口脂,就是省著用,最多也就只能用個十來回。 虞瀅定了一百五十個,也是要兩日后才能取。 這些陶器共要花費兩千五百文左右而,昨日得的錢,減去陶罐和口脂成本后,就得花去近乎一半。 果然,錢不好掙,好在那醫館也付了一千文做定金,才讓她有本錢去買做面脂的材料。 虞瀅給完定金后,便繼續去逛市集,希望找到蜂巢蜜。 這個朝代應是有人養蜂的了,但主要還是少。 逛了許久,虞瀅才看到有一檔攤子掛著賣白蜜的。 虞瀅快步過去,攤子上有現成的白蜜,牌子掛著是十五文一兩。 攤子上還有未壓出白蜜的蜂巢蜜,一旁的壇子則放著已經壓榨過的蜂巢。 蜂蠟的材料就是蜂巢,虞瀅要的就是這個。 虞瀅想到伏危還需在郡治待四日,免不得還要喝酒,蜂蜜水能讓他舒服一些。 想到這,她就讓小販打了二兩蜂蜜,用竹筒裝著。 買了蜂蜜后,才問小販這壓過的蜂巢渣怎么買。 這個朝代雖還未用蜂蠟做口脂,但應該會用來做蠟燭,想必這蜂巢也不便宜。 一問,才知確實不便宜。 按斤來賣,八十文一斤。 虞瀅以前做過蜂蠟,這一斤的蜂巢渣,一般只能得十進制的三兩左右。 玉縣難找到這蜂蜜巢,以后還得繼續做面脂,也不能托人買回去,而且這蜂蠟也能存放許久,虞瀅琢磨后,要完了陶罐里面的巢渣。 共是三斤十二兩,弄一斤的蜂蠟是沒問題的了。 付了錢后,虞瀅又去買了一些紗布,最后才去攤子找宋三郎,把昨日算好的銀錢給他。 蘇姑娘的工錢,虞瀅一并給了宋三郎,讓他來給。 蘇姑娘顯然從宋三郎口中聽說了年底可能有賞的事,所以見到虞瀅的時候,格外的熱情。 在攤子處停駐一刻后,虞瀅與宋三郎說起與醫館合作的買賣后,再與他囑咐說醫館明日會送去來陶罐。 陶罐到后,直接帶回他住的地方,到時候面脂也是會在他那處做。 囑咐完后,虞瀅便動身回行館。 回到行館,伏危不在屋中,詢問過行館的衙差,得知伏危與知縣又去了郡府。 伏危不在,虞瀅草草吃過中食后,就開始用紗布縫制小袋子,做好后便去庖房借用陶灶和鍋碗,還有小蒸籠,在屋中去捯飭蜂蠟。 用水煮蜂巢,煮至沸騰后再過一會,就靜置涼透。 等到蜂蠟凝固與水徹底分開后,再撈起凝固的蜂蠟掰成幾塊放到紗布袋子中,繼而把包好的蜂蠟放到大碗里邊,最后放到蒸籠里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