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節
書迷正在閱讀:風月窈窕、暴發戶女兒的導演路、蔫兒玉、天朝仙吏、我爹我娘分居七年后、古代流放日常(穿書)、重生暖寶:霍六爺的心肝兒嬌寵!、朕豈可為炮灰攻乎[穿書]、我和虐文霸總離婚了、玄學真千金在綜藝爆紅了
“我記得你提前批次去了國防?!本伴L嘉理所當然地說,“雖然不知道你學什么,但你要是對你救過的每一個人都這么上心,你的時間安排不過來?!?/br> “你意義不同?!狈庹找昂唵蔚?,“等你開學了會很忙,你自己對自己上點心?!?/br> “放心,我很重視我的健康?!?/br> 景長嘉倒也沒胡扯。到了醫院后,他全程無比配合,連那些很累很繁瑣的復健測試也都聽話的做了。 等到所有檢查結束,天上的太陽已經偏西。 景長嘉看了一眼天色:“你今天是不是超時了?!?/br> “今天休息日。打個報告可以晚一些回去?!狈庹找罢f。 景長嘉好奇道:“多晚?” “晚九點前?!?/br> “那我們現在去吃個飯!”景長嘉愉快拍板。 要是高中時的景長嘉,他無論如何都不會想到,自己也有邀請封照野一起吃飯的一天。 但現在,在經歷過種種巨變的云中郡王眼中,封照野已經是一位難得的,不帶絲毫雜質的朋友。 更別說和這人吃飯的感受,還出乎意料的愉快。 他倆口味相近,專業相近。同一個初高中六年下來,竟然還有許多相同的回憶。 那些早就封存的記憶被對方隨口提起,就在瞬間變得鮮活而多彩。而景長嘉也隨著這些記憶的復蘇,對這個世界也有了更明確的、腳踏實地的感覺。 一頓飯的功夫,竟讓他對封照野有了些晚來知己的味道。 只可惜他這個知己一個月只有兩個小時的空閑。 是以吃過飯,封照野把景長嘉送回家,就頭也不回地走了。 景長嘉回到書房,他盯著已經布置好的電視與投影儀半晌,開口道:“系統,我們直播吧?!?/br> 第21章 入v通知 弘朝今日乃是大朝。 平日里無需上朝的京中官員們,也都穿戴整齊的出現在了大殿之外。 趁著陛下還未來,時不時就有人抬頭看向天上明瓦。 這云中郡王搞出來的玩意最近幾日很是安靜,但他們總覺得,這東西就像一把懸在頭頂的利劍,說不定什么時候就冷不丁地給他們來上一下。 因此站在它的下方,就總覺得陰風陣陣,渾身發冷。 還是何大人穩重。 站在后方的大臣們凝視著最上首的那個挺拔背影,忍不住悄聲嘀咕:和云中郡王翻臉成那樣,也不怕云中郡王做點什么。 看看,這才是當朝閣臣應有的氣魄! 管他是神仙,是鬼神,只要當了他的路,都該一劍斬之! 下一刻,就聽天上明瓦突然傳出一道聲響,那傲然挺立的背脊在眾目睽睽之下,突然打了個哆嗦。隨后何清極仰天望去,久久沒有收回視線。 他們飛升的云中郡王,再一次出現在了所有人的視線之中。 他穿了一身雪白的,看不見絲毫布料縫合痕跡的奇怪衣服。頭發依然那么短,但氣色卻好了許多。 或者說,飛升之后的每一次露面,他的氣色都會更好上一分。 想起民間關于云中郡王的種種傳言,大殿之外不少人心中腹誹:這哪里是看不過眼招他上去受罰?這分明是看云中郡王受了苦,招人回天上安撫了。 那一貫就好看得不似凡人的云中郡王,隔著一道長天,竟真有些天人模樣了。 “近日秋收,也不知大家收成如何?!?/br> 那個飛升成仙的云中郡王,第一次在天上與他們講了話。 他眉目溫和,眼眸含笑,身邊有繚繞的云霧蒸騰。隨著他的話語,“秋收”兩字就從云霧中顯現而出。 “荀子有云: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時?!彪S著他的話音,這句《荀子·王制》中的話語,也從云霧中凝了出來。 而后就見云中郡王伸手一點,兩個“秋”字都跳了出來,合成了一個更大的“秋”。 “禾谷熟也,需燃火以備荒,此為秋?!?/br> “禾”與“火”都不約而同的亮了起來。它們又從自己的語句里跳出,合成一個顏色不同的秋字。 明瓦之下的大臣們面面相覷,一時間竟然都不知道說什么才好。 “這……這是在教人,識字?” “荒謬!黃毛小兒都知,識字開蒙當從三字經起!”禮部尚書張叔禮振振有詞,“孩童學字,便知了禮。他這東一榔頭、西一棒子,能讓人識得幾個字!” “張尚書言之有理。于百姓而言,識不識字,是次要的?,F下是秋收時節,有幾人能聽那位在天上……講學?!倍Y部的張栝力挺頂頭上司,“那位在云端久了,不知民間之苦樂?!?/br> 有人看著他倆,慢悠悠地開口:“識字倒是其次??缮洗问恰渡袝?,這次是《王制》,也不知我們這位云中殿下,到底懷著什么心思?!?/br> 張叔禮聞言,還未開口,就聽殿上傳來一道涼颼颼的聲音:“我卻不知秋收之秋,還能做何解。李大人既然心憂,不若說給我聽聽?!?/br> 眾人回神一看,卻發現楊以恒不知何時已經坐在了龍椅之上,更不知他悄無聲息地觀察了眾人多久! 御座之下,大臣們冷汗津津,不約而同俯首山呼。 楊以恒聽著他們山呼萬歲,眼睛卻不由自主地落在了景長嘉身上。 你知道了罷?他想,所以才會在今日大朝來講秋收。 你既知道,又為何不來找我?既擔憂,又為何不來訓斥我? 你以為高高的在天上說一些沒人在乎的話,就救得了他們嗎?! 還是說,你教人讀書、習字、知王朝興替、明典籍謀略……是真如下面這些人所說,想要引百姓不定嗎? 你想造反嗎,嘉哥。 楊以恒眉頭一皺,他冷眼看著底下拜倒的群臣,久久沒喊平身。 比起宮內的五心六意,忙于秋收的百姓們想得要簡單得多。 他們一邊收著谷子,一邊樂呵:“我今兒也認識了一個字!” “沒想到識字還怪簡單的么,我認得三個字咯!” “咱們也能當一回讀書人啦?!?/br> 全叔聽得眉頭一皺,厲聲道:“你們一個個的莫要小瞧讀書之艱辛!今兒是識得兩個字了,那殿下講的幾句話,又能拿來作文章了?” 田里的漢子摸了摸鼻子,尷尬地說:“叔,我們也就是嘴里說說……就認那么兩個字兒,哪里能做文章了?!?/br> “不過大子的媳婦兒是不是快生了?”另有人從田里抬頭喊道,“今兒學的這兩個字兒,倒是可以給孩子起個不那么俗的名兒?!?/br> “那咱們村豈不是全都叫秋子了?!?/br> 眾人哈哈大笑,笑聲過后,有人嘆道:“殿下能來教咱們認字兒,也不知天上的神仙,會不會也要秋收?!?/br> 話音一落,就見那天上畫面陡變。 云中郡王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廣袤的田野。 有從未聽過的男聲在說:“根監測顯示,蝗蟲已進入孵化期,最高蟲口密度為每平米八只,局部地區情況嚴重。預計重點危害區域為……” 還未聽到區域名稱,下面的百姓們齊刷刷的變了臉色:“蝗蟲!” 這是他們最害怕的蟲災。一旦發生,田野里什么都留不住。每一次出現無不是群飛蔽天,餓殍萬里! 可往年里都是旱季才來蟲,這都秋收了,怎會有蝗蟲?! 惶惶間,就聽天上明瓦繼續道:“已檢測到蟲群動向,無人機群起飛?!?/br> 緊接著,他們就看見在上一次出現過的那種巨大黑色蜻蜓再一次出現在了田野之上。 只是這次它們噴出的不再是云霧一般的細雨,而是一簇簇鮮紅的火焰。黑色蜻蜓撞入蟲群之中,將烏云一般的蝗蟲群撕開一道道裂口。 明瓦之下的眾人已經看呆了。 這就是神仙手段嗎?無需誰出馬,也無需去田地里,只有幾個長得像蜻蜓的東西,就能解決一切? 那可是蝗蟲群啊……竟就這般輕易就變作了灰飛? 他們眸中火光熾熱,再一次的想念起云中郡王。 若是……若是郡王沒有回天,是不是他們也就不用害怕蟲災了?云中郡王是天上的神仙老爺,當然可以輕易的解決蟲患! 云中郡王縱使有些貪婪,可他到底是哥哥,還養大了圣人。他有這樣的神仙手段,圣人忍著些,又如何不好? 他與圣人,到底是有何矛盾?才激得他提前歸了天! 明瓦之中無人機群落地,再一眨眼,天上田地也到了秋收的時刻。 神仙的秋收,當然也與眾不同。 一望無際的田野里不見人影,只有碩大的、無需牛馬拉動,自己便會行走的車。它慢悠悠地駛過,田野里的稻谷就一叢叢地消失。 有這樣的手段,秋收何須搶? 神仙們只需安穩的過著自己的日子,就有無盡的食糧。那話本子里說的幾百年一生的蟠桃,是否也是這般長成的? 他們看得心熱不已,思緒轉來轉去,最終留下的,唯有“郡王若在”幾個大字。 那神仙的仙家法器,凡人定然肖想不來。 可郡王若在,今年的秋收,日后的秋收,是否都會輕松許多? 便如那地里的新糧種…… 沒看柱子只種了三年,家中的房屋都有余錢修繕了嗎? 圣人何苦要與郡王鬧那不愉快! 天上秋收的法器走向了遠方,明瓦漸漸黑了下來,又重歸那半透明的模樣。 次數多了,他們也已知道這就是結束的意思了。眾人念念不舍地收回視線,一時間嘆息聲此起彼伏。 里正全叔嘴里要了根稻谷,聽見嘆息聲,就喊道:“認幾個字兒就覺得自己是讀書人,看點神仙,神仙的東西你們也敢惦記!這地里再不收,虧的不還是自個兒?” “就想一想嘛……”有人答道,“難怪都想做神仙呢,那天上可真是萬般好?!?/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