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節
書迷正在閱讀:女尊:重生紈绔王女,奪嫡追嬌夫、回到現代后,我成了學神、風月窈窕、暴發戶女兒的導演路、蔫兒玉、天朝仙吏、我爹我娘分居七年后、古代流放日常(穿書)、重生暖寶:霍六爺的心肝兒嬌寵!、朕豈可為炮灰攻乎[穿書]
不同于夢中,能夠自由活動的江玉珣在這一刻爆發出了巨大的能量。 他突然向前一步,雙手緊緊地握住了應長川的手掌,企圖阻止對方后面的動作。 方才換上狐裘的江玉珣還沒有來得及戴手套。 觸到應長川的那一刻,淡淡的暖意便自手心傳了過來。 手背上的傷處竟在此刻發起了燙。 江玉珣愣了一下。 不等他抽手,應長川竟用另一只手反握回來,一點點暖熱了江玉珣凍僵的關節。 他微微蹙眉,問出了句完全不在江玉珣意料之中的話:“為何不戴手套?” 江玉珣心跳忽然快了半拍,他不由心虛點頭:“臣現在就戴?!?/br> 說著便要低下頭去找。 然而還不等江玉珣從衣袖中取出手套,長街另一邊忽然響起一陣熟悉的聲音。 “阿珣!”身披狐裘的莊有梨低著頭,小心翼翼地貼著墻壁滑了過來,“先別急,我們兩個一起走!” 江玉珣:?。?! 他看一眼莊有梨,再低頭看一眼自己和應長川交握的雙手,心中突然升起了一陣不妙之感。 江玉珣努力想要松手,可就在同一時間,貼著墻滑過來的莊有梨已經抬起了頭,并高聲道:“等等,我——” 話還沒有說完,他便突然沒了聲音。 我…… 我的天,這是什么情況?! 剛才還在小心扶墻的莊有梨瞬間將手挪了開來,他用力揉了揉自己的眼睛,不可置信地向前看去。 ……粉墻黛瓦的太守府與學堂間,是一條落滿了雪的長街。 細雪還在隨著風輕輕飛舞。 如一陣云煙飄飄蕩蕩。 長街盡頭的辰江似銀河道泄直連著天際。 江玉珣與應長川面對面站在長街中央,他們不但雙手交握,甚至于直至此刻陛下的視線都還未從對面人的臉上移開。 兩人之間的距離近得不能再近,天子只消低下頭便可以…… 長街之上一片寂靜,太守府內的官兵于此刻清理起了墻上的積雪。 高高的竹竿從院墻上掃過,將一塊硬雪推了下來,正巧砸在莊有梨的頭上。 他瞬間倒吸一口涼氣。 江玉珣發絲上的龍涎香,和他近來古怪的態度再一次浮現于莊有梨心底。 “有梨——”江玉珣開口想要解釋,才發現自己的聲音不知何時變得沙啞。 而見他半晌不拿手套,應長川竟然取出他自己隨身攜帶的手套輕輕為江玉珣戴好。 似乎并不覺得這一幕有什么不妥。 暖意再次將江玉珣包裹。 然而他腦子里卻只剩一個念頭:洗不清了,這下徹底洗不清了! “我,臣…呃……”莊有梨結結巴巴,半晌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還能是什么情況! 阿珣和陛下這不是明擺著正在沒人的小巷里談情說愛嗎?! 完蛋了,我是不是壞了他們的氣氛? 莊有梨心中當下一陣絕望。 從小聽莊岳講“為官之道”長大的他一時間竟然不知道自己是該行禮,還是立刻轉身回太守府去。 爹娘也沒有教過??! 幾息后,莊有梨終是咬著牙舉手加額,準備向天子行禮。 然而就在他站直身的那一瞬,莊有梨重心不穩腳下忽然一滑,整個人都再次失去平衡狠狠地坐在了雪地上:“啊——” “有梨,沒事吧?” 見狀,江玉珣總算將手抽了出來,并快步向前借著扶莊有梨的名義擺脫了應長川的注視。 俯身拽人的那一瞬,江玉珣強裝鎮定地小聲道:“方才只是意外,你千萬不要多想?!?/br> 然而視線相交的那一刻,他卻只從莊有梨無比幽怨的目光中讀出了一句話: 江玉珣,你再裝可就沒有意思了。 - 這一年的冰災雪災尤其嚴重。 溪口城內的小河徹底凍結,沒有辦法繼續行船。 不幸中的萬幸是——如今辰江以南廣大地區開發不久,境內人口較少,并且相對比較集中。 剛剛移至桃延郡內的北方移民,更是統一居住在官府統修建的“閭”內。 作為首邑的溪口城內建筑較為結實,甚至還有糧倉支撐。 相比之下,首邑之外的地區要更值得關注。 一行人本想第二天一大早便出發,前往桃延郡深處遠離辰江的幾縣查看情況。 但無奈于官道被傾倒的樹木堵死,要想出發恐怕還要再等上大半日。 …… 女工已經連夜趕工制出了第一批棉衣。 天剛蒙蒙亮時,這批棉衣便被裝車運向城中。 溪口城內另一座學堂內。 無數百姓正攜家帶口地在這里打著地鋪。 原本只能容納二十余人的教室,撤掉桌案后硬是住進去了五六十名百姓。 擔心打擾到他們休息,江玉珣只在門口遠遠地向內瞄去。 誰知只一眼,他便看出了問題所在。 房間里面的人實在太多,用來取暖的炭盆也擠在人群之中,看上去非常危險。 江玉珣趕忙轉身小聲提醒道:“梁大人切記,無論屋內有多冷燒炭的時候都要開門窗通風。最近這段時間風也比從前更大,人離開房間之后,定要第一時間將火滅掉以防意外發生?!?/br> “是,大人!”來自桃延當地,名叫“梁志為”的官員立刻點頭,把江玉珣的話記了下來。 溪口城內能燒炭的東西幾乎都集中在這里,除了最常見的炭盆以外,還有一種名叫“燎爐”的取暖用具。 它由“蓋、釜、罩、爐”四個部分組成,除了取暖以外還能用來燒水做飯。 此時立在學堂另一角的燎爐上便“咕嘟咕嘟”地燒著熱水,爐上的水蒸氣被風吹著散向屋內。 看到這里,本打算離開此處的江玉珣不由停下腳步。 水蒸氣是向屋內飄的,這便證明燎爐處于房間的上風頭。 江玉珣趕忙再提醒他,“還有這個燎爐也要換個位置放,不能落在上風口。炭火里的毒氣無色無味,百姓若是中毒很難發現?!闭f著他便緩步離開了此處。 往年的桃延郡還冷不到用炭火取暖的程度。 當地官員也對“燒炭容易中毒”這件事沒有太大的概念。 聽到此處梁志為不由后怕起來,他趕忙行禮說道:“往后下官每天晚上都會派人定時去屋內檢查?!?/br> 說著兩人已經重新走回了雪地中。 江玉珣一邊注意腳下雪地小心保持平衡,一邊與他掰著指頭細細數道: “中毒后人非常容易頭暈眼花、惡心想吐,再嚴重一點還會胸悶氣短,意識錯亂。檢查時若遇到百姓睡覺不起,定要再仔細觀察情況,絕對不能坐視不理。一會我再將太醫叫來,詳細講述一下癥狀與應對的措施?!?/br> 古代交通并不發達,大部分人一生都生活在固定的地區。 常常會出現“身邊即世界”情況。 比如說此次從昭都來的眾人,便默認了桃延郡眾人懂得炭盆應該如何使用。 想到這里,江玉珣不禁有些慶幸。 ……還好自己來這里詳看了一番。 “好!謝江大人提醒!”梁志為立即轉身向江玉珣行了一個大禮,同時忍不住吸了吸鼻子,“若江大人不說,或許真的會有人中毒出事釀成大禍?!闭f到這里,他便不由自主地后怕了起來。 梁志為的年紀看上去與莊岳差不了多少,見他在雪地里向自己躬身,江玉珣連忙把人扶了起來:“梁大人不必行此大禮,南北氣候有異,我們這次來桃延為的便是此事?!?/br> 對面的人笑了一下,有些不好意思地輕輕搖頭道:“江大人來,我們心里也是有了底?!?/br> 江玉珣連忙擺手推辭了起來。 梁志為所言并無半點夸張,江玉珣年紀雖輕,但自南巡開始眾人便已對他心服口服。 見他和天子同來桃延,原本慌亂不已的眾人忽像吃了一顆定心丸般平靜了下來。 而他也的確如主心骨一般,支撐著眾人繼續前行。 ※ 官道還有一個多時辰才能清理出來。 除了還在處理軍務的應長川外,其余人都選擇在船上短暫休整、回溫。 而江玉珣則帶著幾名玄印監,還有梁志為一道慢慢地朝遠離太守府的地方而去。 他原本只是想看看城內那些垮塌房屋還有沒有修整的可能,但沒想到離開太守府后沒多久,竟見一駕馬車緩緩地駛過了長街。 桃延郡所處地區百姓生活相對艱難。 全郡上下只有零星幾人能夠駕得起馬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