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節
書迷正在閱讀:女尊:重生紈绔王女,奪嫡追嬌夫、回到現代后,我成了學神、風月窈窕、暴發戶女兒的導演路、蔫兒玉、天朝仙吏、我爹我娘分居七年后、古代流放日常(穿書)、重生暖寶:霍六爺的心肝兒嬌寵!、朕豈可為炮灰攻乎[穿書]
江玉珣心中又不禁打起了鼓來。 - 初秋,怡河兩岸的水漸漸大了起來。 幾場秋雨瞬間帶走了平原上積攢一夏的暑氣,不過三兩夜怡河的水位便已漲至警戒線附近。 此時河頸處的“引河”已挖成部分。 天子將主持怡河修建工作的尹松泉召至仙游宮中。 仔細商討幾日后最終決定——將本該在今年冬陸續開始的炸堤工作提前至秋季,盡最大可能減少洪水沖垮堤壩的可能性。 旨意下達之后,丹師們被玄印監帶至服麟軍營中,并與不久前自民間征集來的數術人才一道反復計算,并進行多次爆炸試驗。 各方面均無誤后,朝廷打算提前“切穿”怡河部分河壩的消息終于傳了出去。 雖然已經做過周密的計算和布置,但此事事關重大,容不得半點馬虎和意外。 炸堤開始前三天,玄印監便已封鎖了幾片危險區域。 而在更早之前,生活在危險河道附近的百姓,已在官兵的組織下提前向安全地帶撤離。 到了將要炸堤時,就連住在下游更遠處的百姓也撤到了高處。 和一年多以前不同,這些生活在怡河兩岸的百姓如今不但學了如何巡查河道與護堤,甚至還從官府派來的老師處學到了不少基礎的水文知識。 只有年歲尚小的孩童還將下巴搭在母親的肩上,一邊打哈欠一邊疑惑地問:“娘親,我們今天為什么要離開家呀?” 母親揉了揉她的腦袋,并小心地為她戴好帽子: “近來多雨水,怡河河道曲里拐彎,朝廷擔心洪水順著河道直沖而下,來不及拐彎沖出河道,便打算提前將河堤切穿。若洪水真的來了,排走的速度也會更快,我們這些住在怡河下游的人啊,連帶著能安全許多?!?/br> 此時一行人已經走到了高處。 女人一邊說,一邊抱著孩子轉身看向如巨龍一般曲折盤踞在平原上的怡河。 “看,就是那里,”她指著新挖出的河道說,“未來河流便會順著新道一瀉萬里?!?/br> “這樣啊,”小姑娘的表情格外認真,“若要人去挖豈不是很危險?” “的確如此,”深知怡河威力的女人喃喃道,“也不知道朝廷這次打算如何做……” 隨著她的動作,同鄉的百姓也不由遠眺怡河。 并三三兩兩聚在一起聊起了切堤之事。 “你們有所不知,”說話的人面孔稍有些陌生,他一邊極目遠眺一邊對周圍人說,“我聽說這一次朝廷并非以人力切堤?!?/br> 他的語氣頗為神秘,看上去好像真的知道什么一般。 “那還能是什么?”百姓一邊向山上的避險處走,一邊疑惑地問,“總不能是借畜力吧?” 那人又神秘兮兮地說:“我聽人說啊,朝廷是打算借‘雷’之力?!?/br> “雷?!”他的話將周圍人嚇了一跳,“這話可不敢亂說,雷電乃玄天之力,哪里是人能夠隨便借來的?” 走在他身旁人瞬間緊張起來:“就連巫卜大人都借不來?!?/br> 說話的人并沒有和他們糾結這個問題,只是神秘兮兮地說:“到時候你們就知道了——” 語畢便加快腳步融入人群之中,眨眼間就沒有了蹤跡。 - “江大人,借‘雷’炸堤一事已經照您所說傳了出去,”身著便裝的玄印監向江玉珣行禮道,“現在百姓都在等著看巨雷如何切堤呢!” 正在最后一次檢查河道地圖的江玉珣笑著抬起了頭:“那就好,對了……還有那幾名貴客,也千萬別忘記請,總之聲勢越浩大越好?!?/br> 玄印監當即道:“您就放心吧!費大人已經將此事接了過去,由他安排定然不會出錯?!?/br> 聽到此處,同在這間殿上的莊有梨有些不解地問,“阿珣為何要這樣做?”說完他又忍不住壓低了聲音道,“這種大殺器難道不該保密嗎?” 殿上幾人雖知道江玉珣的打算,但前幾天實在太忙沒有時間細問。 聽莊有梨提起此事,紛紛好奇地看了過來。 好不容易閑下來的江玉珣一邊繼續檢查地圖,一邊輕聲說:“按照原本的計劃,大周要在這幾年期間內培養出將近十萬騎兵,加上后備力量,這數目可達十五萬人之多?!?/br> 見他打算細說,莊有梨放下手中工作耐心聽了起來。 江玉珣仔細道:“這些騎兵在上戰場之前,必須學會配合。既要與傳統的步兵兵陣配合,更要與火器配合。最為重要的一點便是讓戰馬盡可能脫敏?!?/br> “這需要一點點訓練與適應?!睍r常去往服麟軍駐地,并已現場見過騎兵訓練的顧野九補充道。 “對,”江玉珣緩緩卷起手中地圖,“此事涉及人數眾多,折柔遲早會知道。與怡河兩岸百姓的平安比起來,此事何時傳出便沒有那么重要了。況且此前火器的實驗規模都太小,朝廷也需要一個機會去做大規模的實驗,以驗證其威力?!?/br> “說的也是……”莊有梨不由點頭。 說話間江玉珣已經整理好地圖,從桌案前站了起來:“況且折柔就算知道炸堤一事,短時間內也不會將它與武器聯系在一起,更別說在意了?!?/br> “我知道了!”莊有梨重重擊掌道,“炸堤之物名為‘地雷’,乍一聽我還以為它又是聆天臺鬼鬼神神那一套。折柔人向來自大,就算聽說此事也會將其當成與過往一樣的逸聞,或是百姓編出來的神話,絕對不會太過在意?!?/br> 江玉珣頓了頓道,“差不多就是這樣……”他忍不住笑了起來:“按照他們的個性,恐怕只有真正挨打之后才會相信世上還有此物?!?/br> 說著,少府費晉原也從殿外走了進來。 他朝江玉珣笑了一下說道:“聆天臺已經收到了信,明早商憂便會親自來此地觀禮!” 聆天臺認為風雨雷電皆是玄天之力,并堅信人力渺小,只能被動接受“洪水”之類的困苦,或是通過祭祀去討好玄天。 雖說“地雷”只是借名而已,但若能借此機會再滅一滅聆天臺的氣焰,那便再好不過了。 朝廷可不會白白錯過這個機會。 江玉珣趕忙回禮:“辛苦費大人了?!?/br> “誒,這是我分內之事!”費晉原笑著說道,“火器既要露面,那必須風風光光才是。除了商憂外,那個自克寒來的使臣也收到了通知。屆時這里定比江大人想象的還要熱鬧?!?/br> 江玉珣放下整理好的地圖與費晉原一道朝殿外走去。 他一邊說話一邊抬眸深深地看向遠方的怡河。 怡河還在緩緩向東流去。 遠觀如一條長長的白練,包裹著深棕色的土地。 平原上的寂靜將在明日被巨響所打破。 ——江玉珣比任何人都要期待那一刻的到來。 - 寅時天還沒有亮,位于怡河北岸的春皓山上已經熱鬧了起來。 大周的文武百官受皇帝之邀攜家眷齊聚此處。 起先想要盡快離開昭都去往北地的邢治聽聞此事后也多留了幾日,甚至還借著“宗正之子”的身份來到了春皓山上,與眾人一道圍觀“切堤”。 觀禮者個個彩飾華服,衣著華麗而正式。 在眾人的襯托之下,身著鉛白色法衣的商憂與隨行人等,看著便有些過分寡淡了。 伴隨著一陣“萬歲”之聲,天子也出現在了春皓山上,并落座于提前修好的觀禮臺正前方。 切堤的時間還沒有到,宮女們先將早膳端到了每個人的桌案上。 “這是香瓜?”同樣受邀觀禮的克寒使者次嘉一臉驚訝地看向盤里的東西,“……不是說它多產于春夏之交,且放不了幾天嗎?” 自幼學習大周官話的他,對周地的特產、風物也有一定了解。 來到昭都以前他便很想嘗嘗“香瓜”的滋味,只可惜過了季節未能吃到。 說著,次嘉便忍不住用筷子夾起一塊切好的香瓜,并放在鼻間深深地嗅了起來。 聽到背后的聲音,坐在不遠處的江玉珣轉過身去說:“這是在溫室內養成的,哪怕不當季也能成熟?!?/br> “……原來如此!”次嘉當即恍然大悟。 他忍不住將香瓜放入口中,清甜的滋味立刻將還在發困他喚醒:“果然好吃!” 前幾日次嘉已被眾人科普了“溫室”,并知道了牡丹于冬日盛放一事。 但次嘉還真不怎么了解,在最近這近一年的時間里,大大小小的溫室已經遍布怡河平原。 如今花卉培育只占溫室種植小小一角,大頭則是各種各樣的蔬菜、瓜果。 不止各大田莊,許多有余力的百姓也已嘗試著自己修起了簡易溫室。 食物的誘惑下,“玄天”也暫時被他們拋到了一邊。 昭都甚至整個大周的飲食習慣,已經逐漸產生了變化。 ※ 切堤的時間被定在了卯時。 早膳將用完時,遠天顏色已一點點變亮,定好的時間將要來了…… 江玉珣原本輕輕搭在膝蓋上的手,不知道什么時候緊緊地攥在了一起。 此事雖然已經過反復的推演,但是江玉珣心中的緊張并沒有因此而減少半分。 無論從哪個角度看,炸堤都不是一件小事。 無論是大周百姓還是今日來觀禮的官員,皆默認江玉珣為此事的主要負責人。 這個時候他一定不能顯露出半點的驚慌。 等待天亮的這段時間,周圍不斷有人與江玉珣暄,他只得強行裝出鎮定,并打起精神一一應對。 直到桑公公緩步走來輕聲道天子有事叫他去前方,周圍的官員這才四散開來。 …… 江玉珣向天子行了一禮:“陛下,您叫臣有事?” 應長川沒有說話,而是緩緩將目光落向怡河。 猶豫片刻,江玉珣也正坐于天子身邊,與他一道看向春皓山下。 晨霧漸漸散去,怡河平原上如棋盤一般整齊的田地也現出了它的模樣。 負責修鑿河道的工匠們早早撤離河道,此時正在春皓山山腳的空地上等待一會的結果。 修鑿好還未貫通的河道,此刻正如一條藏于云霧背后的巨龍般若隱若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