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節
書迷正在閱讀:女尊:重生紈绔王女,奪嫡追嬌夫、回到現代后,我成了學神、風月窈窕、暴發戶女兒的導演路、蔫兒玉、天朝仙吏、我爹我娘分居七年后、古代流放日常(穿書)、重生暖寶:霍六爺的心肝兒嬌寵!、朕豈可為炮灰攻乎[穿書]
他想了想,便將自己從前畫的圖紙拿了出來,并交到了傭客們手中,讓他們照著圖紙去制作灌溉工具。 ——眼前這條“渴烏”便是自此而來。 長長的竹制水管一邊連接河流,一邊翻過山腰連接田地。 今日的灌溉便自此處引水。 年歲較輕的曹申鳴只顧著仔細看,并時不時低下頭去擺弄渴烏。 莊岳則忍不住再一次同江玉珣確定:“賢侄確定這水管能將水吸上山來?” 江玉珣輕輕點頭對他說:“傭客們前幾天已經試過了,莊大人就放心吧?!?/br> “……那就好?!?/br> 莊岳今日來田莊其實是有正事要做的。 如今的江家田莊,還肩負著“實驗基地”的重任。 所有新東西皆要在此地試驗成功后,才能向別處推廣。 莊岳和曹申鳴這一趟,就是為了親眼看看“渴烏”究竟像不像江玉珣說的那樣神奇。 趁著中午到來之前,江玉珣帶著莊岳和曹申鳴兩人在山上繞了一遍,確定竹制水管沒有漏洞后,又下山向臨水的那一頭走去。 太陽已經在不知不覺間升至半空,巳時即將過去,隨著氣溫的慢慢升高澆水的時候也到了。 雖然已經做過實驗,但傭客仍不免緊張。 正在江玉珣身邊的傭客抬頭看了一眼天色,稍微有些忐忑地問:“公子,現在開始嗎?” “開始吧?!苯瘾懴蛩c頭。 “是,公子!” 五六名傭客走向一旁的空地,將早早放在那里的秸稈抱到了這里。 并把它們堆在竹制管道的開口處,彎腰點起了火來。 江玉珣的耳邊生出“轟”一陣悶響。 晾曬干燥的秸稈在剎那間燃起熊熊大火。 江玉珣被嗆得咳了幾聲,帶著眾人向后退去:“當心火燎?!?/br> “是,公子?!?/br> 一時間田地邊只剩下秸稈燃燒生出的聲響。 所有人皆屏息凝神,一邊繞著山向田地邊走去,一邊仰頭看向架設在山上的渴烏。 灌溉是種田的重要一環,若是水跟不上開再多的荒田也沒有意義。 怡河兩岸方便灌溉的荒地,或是已經被開墾出來,或是早已分配下去。 剩下的多是被山丘阻擋的破碎田地,不但開墾難度更大,灌溉水渠也很難修到那里去。 假如渴烏真的有用,那等它推廣開來后便可以隔山取水,屆時將又有一批荒地能夠盡早得到開墾。 ——此刻,眾人不約而同地想到了這一點。 不過轉眼,田里邊的竹管已經被熏得漆黑。 路人也繞過矮山,走回了田地所在的那一邊。 有一批傭客早早的等在了這里。 他們手持農具,緊緊地盯著水管的開口處,隨時等待著大水的到來。 不知過去多長時間,年紀較輕一點的曹申鳴第一個沉不住氣:“江大人,渴烏需多久才能將水吸至山上?” 他雙手緊攥,看上去極為擔憂。 相比起曹申鳴,江玉珣的神態要輕松很多,他抿了抿唇說:“快了吧?!?/br> 幾乎是他話音落下的同一時間,不知是誰大聲說了一句:“我聽到了!” 說完就抱緊了手中的鐵鍬。 曹申鳴不由瞪大了眼睛:“哪里!” 所有人都將視線從高處移下,于第一時間看向田地邊的竹管。 秸稈燃燒的噼啪聲繞過矮山傳到了這里,稍有一些吵鬧。 但江玉珣卻在這一刻,聽到了水滴自竹管落下生出的“滴答”聲。 他下意識向前走了一步。 “當心——”莊岳正要伸手去拉,卻見一陣流水從竹管內涌了出來。 他當即瞪大了眼睛:“成了!渴烏真的成了!” 下一刻,又激動地抬頭再一次朝矮山上看去。 鋪設在地面上的竹質管道,被流水撞擊得輕輕搖晃,并生出清脆的聲響。 管道口的水流越來越大,不多時便順著田埂間的小渠,朝著麥田內涌了過去。 方才還一臉緊張的曹申鳴瞬間無比激動:“太好了!仙游宮附近那一批荒地今年便可著手開墾!” 說話間他終于松開了緊攥著的雙手。 莊岳重重點頭:“的確如此!” 曹申鳴不由拍了拍手說:“未來可以用麻漆封裹管道,這樣比黃泥更密實一些!” “曹大人說得對,”江玉珣隨之附和,“能吸水只是第一步,未來大范圍投用,還得繼續改良才好?!?/br> 曹申鳴點頭如搗蒜,他從袖子里拿出一個本冊,一邊四處觀察一邊寫寫畫畫:“江大人家這座山較矮,山坡也比較和緩。但是怡河平原上的矮山大小高低各有不同……夏種和開墾田地前,還得測一測這渴烏能將水吸至多高處?!?/br> 說到這里,曹申鳴便小聲念叨起了數字來,似乎是忽然沉浸在了自己的世界中。 江玉珣跟著點了點頭:“曹大人說得是?!?/br> 雖認識不久,交流也不太多。 但一個上午便足夠看出:曹申鳴的個性非常嚴謹,的確是“籍田”一職的不二人選。 他由莊岳推舉,最終應長川親自拍板任職。 想到這里,江玉珣忽然恍了恍神。 ……不知從什么時候起,大周朝堂上可用之人似乎多了起來? - 雖然早就知道前朝留給大周的是一個實打實的爛攤子。 但是具體有多爛,江玉珣直到最近才有了深刻體會。 最直觀的一點是——昭都附近最大的一座糧倉,竟然建在怡河附近,去年那場大水直接淹沒了整片倉儲區。 不幸中的萬幸是,那座糧倉已經空置了十余載,就算是被淹也不大打緊。 夏收的時間說近不近,說遠也不遠。 舊的糧倉顯然已不能再用,修建新倉迫在眉睫。 前段時間負責此事的官吏選好了幾個地點。 現如今江玉珣要做的,便是代替忙于練兵的皇帝,將這些地點一個個看過,并記錄其優劣送至御前。 糧倉選址均在昭都附近,江玉珣沒用幾天時間便挨個看了過去。 仙游宮,流云殿上。 負責選址的幾名官員,與莊岳一道靜候于此,等待著天子的決定。 殿外流水滴答作響,春意從窗內漾了進來。 江玉珣一邊看自己手中的本冊,一邊對應長川說: “啟稟陛下,為防止為內澇還有潮濕,此番糧倉選址均在地勢較高的位置。其中有三處位于山前,外表看去雖然干燥,但離地下水太近,及其容易在看不到的地方返潮?!?/br> 天子輕輕點頭:“另外三處可有什么問題?!?/br> 江玉珣稍稍猶豫了一下說:“臣以為其中一處離官道有些過遠,運輸起糧草來不太方便,應當第一個排除?!?/br> “而還有一處……則離城鎮有些近,相較于其他幾個位置更容易遭到偷盜、毀壞,”他一邊說一邊將桌上的奏報交到了應長川手中,“最后還剩一處各方面條件都比較均衡,這是詳細情況?!?/br> 應長川把奏報接了上來。 見狀,周圍幾名大臣均屏住了呼吸。 這幾人為官多年,深知天子事必躬親的習慣。 早在來流云殿前,幾人早早就準備好了應答的話語。 應長川接過奏報后,他們當即打起精神隨時準備回答問題,甚至打算帶天子現場查看。 沒有想到……應長川竟然拿著奏報一邊看一邊問起了江玉珣,完完全全把他們忘到了一旁。 江玉珣不但對答如流,且像早就習慣了這一點。 ……這是什么情況? 大臣們心里雖疑惑,卻不由松了一口氣。 唯有莊岳一臉欣慰地揚起唇角——看來陛下是真的器重阿珣??! - 轉眼就到正午。 桑公公帶著內侍官等在了流云殿外。 聽完江玉珣的匯報以后,天子抬眸看了一眼天色,便將桑公公一行人喚了進來。 ——糧倉之事下午才能定,皇帝這是要把眾人留在流云殿上共用午膳。 身著褐衣的內侍官捧著云紋漆盤步入殿內。 他們小心正坐于桌案對面,替殿上的官員布菜。 身為侍中的江玉珣坐在天子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