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節
書迷正在閱讀:女尊:重生紈绔王女,奪嫡追嬌夫、回到現代后,我成了學神、風月窈窕、暴發戶女兒的導演路、蔫兒玉、天朝仙吏、我爹我娘分居七年后、古代流放日常(穿書)、重生暖寶:霍六爺的心肝兒嬌寵!、朕豈可為炮灰攻乎[穿書]
但是武將出身,此前沒有做這類似經驗的喬育達,心里還是有些忐忑。 江玉珣來蘭澤郡后,便應邀給了喬育達幾則建議。 讓兒童一道識字便是其中一項。 “學習精耕細作之法固然好,可是學認字能做什么?”有人不解道。 另一名郎官撓了撓腦袋:“……呃,好歹讓那群小孩靜下來?” 話音落下,他便從最前方的桌案上撿起一張紙看了起來。 同時認真思考道:“紙上都是數字……可能就算種地,也要會記賬目?” 大周目前的選官制度,仍然以察舉制為主。 大部分百姓一輩子也不會想到要“識字做官”,更沒什么閑情逸致去學著寫字、讀書。 了解這一點的江玉珣便打算借“托管”之名,先讓來學習精耕之法的百姓成為習字掃盲班的第一批學生。 ——他們并不在意孩子能學到什么。 只要有人能在忙碌時替自己看管小孩便是萬幸。 眾人七嘴八舌地猜測了起來。 同時還有人被窗外的景象吸引了注意力,欲邀人和自己一道去院內看看。 量天樓內瞬間變得極其嘈雜。 就在江玉珣想著如何委婉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耳邊忽然傳來了一陣腳步聲。 轉身就見——一襲玄衣的天子,帶著玄印監來到了此處。 年輕的郎官們被嚇了一跳,立刻閉嘴行禮,努力縮小存在感。 應長川將量天樓環視一周,同時令圍觀的莊有梨等人退下后,這才再一次把視線落在了江玉珣的身上。 他瞇了瞇眼睛問:“愛卿為何要教他們識字?” 提問的人是應長川,剛才還在組織語言的江玉珣只得停止思考,直白回答:“臣以為……陛下早晚都要改變選官制度?!?/br> 量天樓內空蕩一片。 他的聲音也因此變得尤為清晰,并一遍又一遍地在眾人耳邊回蕩起來。 縱是已經“適應”了的玄印監,也不由為江玉珣捏了一把汗:江大人就不怕猜錯嗎? 天子不由挑眉,他沒有問江玉珣為何會產生這樣的想法,而是笑著向對方看去,顯然是在等他繼續。 江玉珣只得硬著頭皮道:“而在那之前,朝廷最先要做的便是讓普通百姓也加入讀書、學習的隊伍之中。絕對不能讓知識被高門大族壟斷?!?/br> 建立學堂教授百姓“精耕之法”只是第一步,下一步則是掃盲。 二者既然能夠同時進行,那為何還要再浪費時間? 江玉珣原本打算改造完神堂后,再邀應長川過來仔細查看,屆時鄭重介紹自己的后續計劃與打算,沒料到他今天就來了…… 想到這里,江玉珣咬牙道:“如若不這么做,無論怎么變換制度,選上來的官員仍只有世家子弟?!?/br> 應長川沒有說話,量天樓里安靜得有些過分。 他不開心了嗎? “怦怦,怦怦——” 江玉珣甚至覺得,自己的心臟已經跳到了嗓子眼。 玄印監也低頭不語很是緊張。 說出去的話,潑出去的水。 不知過了多久,江玉珣終于心一橫小心抬眸向應長川看去,并猶豫著說:“陛下,臣……” “如何?” 江玉珣:?。?! 能不能不要突然插話提問? 等我組織完語言好不好…… 然而此刻木已成舟。 江玉珣只得再次直白問道:“臣方才的話算不算是妄圖揣測圣意、狂妄自大、自作主張?” 好家伙?! 江大人這是什么情況? 心里想想也就罷了,他竟直接說出口……是唯恐陛下想不到怎么定他的罪嗎? 玄印監被江玉珣這番話驚得目瞪口呆。 而方才環視四周的應長川,也在這個時候把視線落在了江玉珣的身上。 他先是一頓,末了忽然似笑非笑道:“愛卿既已經想到這一點,那可有想好要領什么罰?” 聽到這里,玄印監總算松了一口氣。 看來陛下這是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 一會江大人只要意思意思,小懲過后這件事便能翻篇。 江玉珣自然也知道這個道理。 但是他實在沒有辦法違背本心——如果可以的話,誰想受罰??? 量天樓上,一身晴藍的尚書猶豫了一下,繼而看向皇帝的眼睛認真回答道:“不如……扣了下臣這個月的俸祿?” 聞言,一貫認真嚴謹、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玄印監統領齊平沙,終于忍不住震驚地朝江玉珣看去。 俸祿? 江大人最近三年的俸祿,不是早就被扣光了嗎? 秋風吹來一陣稻香。 應長川移開視線向量天樓外走去。 半晌過后,終道:“好?!?/br> 他竟然說“好”。 江玉珣忍不住和齊平沙對視一眼。 這一刻,兩人均從對方眸底看到了隱藏不住的疑惑。 并不約而同地想道: 俗話說“貴人多忘事”。 難不成陛下最近這段時間太過忙碌,忙到忘記了自己曾經罰過臣子什么了? ※ 擔心驚擾百姓,應長川一行人并沒有太過靠前。 好在圍觀百姓皆很認真,他們全都盯著空地上那一小片水田,沒有任何人竊竊私語。 朝廷派來的講解耕作方式與農具的官員,正用蘭澤郡的方言,介紹著手中的東西。 聲音穿透空地,清清楚楚的傳到了兩人耳邊。 江玉珣一邊聽,一邊用官話小聲對應長川說:“陛下,那名農官手上拿著的東西叫做‘耘耙’,可以破碎土塊,是整理水田的工具。用它耙過田后,再拿‘耖’來細化田泥、打混泥漿,屆時田地就可徹底平整下來?!? 應長川輕輕點頭。 說話間,公牛拖著耘耙走過水田。 地里的土塊瞬間被碎了個干凈。 原本靜立在一旁的百姓紛紛歡呼起來。 “果然比鋤頭快多了!” “碎了——” “大人,我們如何才能買它回家?” 這樣的情緒也傳染給了江玉珣。 秋光落在眸底,照亮了他眼中的興奮與喜悅。 乍一眼看去,耘耙只是個安裝了刀片的巨大木框,不起眼至極。 但就是這樣一個又一個不起眼的農具,被耕牛拖著耘出了嶄新的世界。 它的價值江玉珣再清楚不過。 千年之后,眼前這些不起眼的農具將會與帝王將相的珍奇異寶一道,被放在華國博物館之中。 甚至于擺放的位置,比那些金翠更為顯眼。 ——真正改變歷史的就是眼前這些灰禿禿的木、鐵,而非帝王將相專有的杯盞羅綺。 遠處,站在水田正中央的農官賣起了關子。 “這個……只學精耕還不夠,”他牽著牛,一邊思考一邊緩聲說,“往后你們還得學習官話,不過這個并不著急,慢慢來就好?!?/br> 蘭澤郡位于帝國一隅。 這里的百姓遇到戰亂之后,不像其他郡人一樣逃向昭都,而是南下去海灃國等地。 整整一郡都沒有幾個人會說“毫無用處”的官話。 可是今日,農官的話一落下,百姓便立刻激動道:“學!我現在便學!” “可有人教習此話?莫晚了一步耽誤春耕??!” 農官被他們團團包圍,一時間竟有些難以招架。 周圍的情景瞬間熱鬧得令人無所適從。 應長川在一旁看了半天,等眾人散去以后才與江玉珣一道離開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