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室女(作者:菜汪汪) 第204節
書迷正在閱讀:重生:刑少嬌寵白月光無下限、七零年代文中醫不是沙雕[古穿今]、意外攻略瘋批反派、胭脂痣(重生)、低劣真心、榮耀巔峰[電競]、被渣后漂亮alpha跑路了、死皮賴臉纏上反派后(1v1)、情劫(強取豪奪)、偏執戀你
她從來就不信那些所謂的皇帝冷落大皇子是為了保護他。 一個皇帝,用綠帽子來保護兒子? 會這么想的人,那可真夠天真的。 “固國公今日也是閉口不言?!比钣⒄行α私o沈昳就夾菜:“看來,他們也選好了?!?/br> 沈昳吃菜,只是笑而不語。 是想好了,還是沒得選? “那怡康侯呢?他支持誰?” “他要聰明,就該知道誰也不要選?!比钣⒄械?。 沈昳挑眉,心想阮英招對這個便宜爹,確實也是觀感復雜。 開春,西北的戰事又升級。 大秦是國庫豐盈,但是打仗也確實燒錢。不是輕松的事。 而隨著氣候漸漸變暖,東陵國內的局勢也越發不好了。 蒼擎王與松山王接連兩場大戰,死傷無數。 而隨著春日干旱,東陵國內北邊都無法耕種。 直到這一年四月里,都沒下一滴雨。 有地方沒下雨,就有地方下很多雨。不幸的是,這個下雨多的地方,正是大秦中部。 從三月起,就暴雨不斷,如今的土屋子經不住這樣的雨量,導致無數農田被毀,房屋倒塌,無數人被迫成為災民。 四皇子第一時間請旨,就去了滁州府賑災。 西北戰事還在繼續,雖然大秦兵強馬壯,可北狄人打起仗來也是不要命。 北狄內部更是亂成一鍋粥。 接連的兩個國內都這么亂,大秦是不可能不受波及的。 這也算是這幾年來,最不好過的一年了。 二月底的時候,沈汐妍生下了四皇子的次女。四皇子府二姑娘。 母女平安。 三月初一,瑞王妃生的也是女兒,正是瑞王府嫡女。 陛下沒有給爵位,所以也只能是大姑娘。 四月十九這一日,宮中陳婕妤終于發動了。 她肚子大了之后,人越發憔悴。太醫們輪流照顧,可她還是十分艱難。 終于等到這一日,她自己也松口氣。 哪怕進產房也很危險,可再多一日,她都撐不住了。 光是懷孕這九個多月,她就已經不復以往容貌。 等這個孩子生了,不知要過多久才能恢復。 要是恢復不了,恩寵只怕就到如今了。 一大清早進了產房,陛下得了消息,就在紫宸宮候著。 連綿的雨也影響了寧京城,雖然這里雨勢不大,但是也常有雨,今日也是雨天。 所有人都在等著這一胎消息。這對很多人來說,都是重要的。 從清晨,直到入夜,才有人來報,陳婕妤終于生了。 “是皇子?”沈昳看驚春。 驚春點頭:“正是,但是……陳婕妤娘娘歿了?!?/br> 沈昳挑眉:“歿了?怎么歿的?” “產后血崩。說是還沒徹底生出來,人就不成了,嬤嬤們為保住皇嗣,也不曾顧及她?!斌@春道。 沈昳輕輕搖頭:“知道了,那這位皇子,看來是康???” “奴婢聽的消息就是還好?!?/br> 沈昳點頭:“可惜了陳婕妤?!?/br> 各處得了消息,說的話都差不多。 皇后親自主持,叫人將小皇子伺候好。 親自去紫宸宮請旨:“陳氏年輕,伺候陛下也極好。如今還生下了八皇子,有功勞。她可憐……求陛下追封個好位份,叫她安心去吧?!?/br> 貞慶帝沉默許久后道:“既如此,就追封怡妃。孩子……暫時先送去太后宮中撫養,等送走怡妃后,再說住處?!?/br> 貞慶帝還是挺舍不得陳氏,可惜……陳氏終究紅顏命薄。 皇后一福身:“臣妾替怡妃謝恩?!?/br> 玉藻宮中,云貴妃蹙眉:“怎么就血崩了?” 她可沒敢下手。 “也是她命不好,女人生孩子,本就是一條腿進了鬼門關……萬幸八皇子安康?!鼻逶碌?。 云貴妃嘆口氣。 一個陳氏,活著就活著,倒是這孩子才礙眼啊。 “如今朝中請立太子這般當頭,一個健健康康的八皇子生出來了……”云貴妃嗤笑一聲。 “娘娘,您何必擔憂?要說擔心,有人比您更擔心。東宮里兩位還等著呢?!鼻逶碌?。 云貴妃笑出聲:“就你會說。不過陛下叫人將這孩子送去太后娘娘那,想來也是防備那一位吧?” 清月心說那倒也不一定。 大概不是防備她害孩子,而是防備她養這個孩子。 “娘娘,八皇子喪母,定是需要一個母妃的。趁此機會,您何不跟陛下提起?” “我提起有什么用?我都兩個皇子了,陛下怎么會叫我養著?”貴妃蹙眉。 “娘娘不能養,容妃娘娘可以啊。她也是早年進宮,多年來恭敬陛下與您。您不也夸過她本分?她在陛下那,也是有些恩情在的。這孩子給她,還不是向著您?”清月道。 “一來,她感恩您,二來嘛,容妃娘家沒人。這孩子養在她那,不怕心大了,也好約束控制?!鼻逶乱埠芮宄?,如今不能再叫皇子過世了。 第0267章 七皇子 陛下這歲數,再能有不能有都難說,如今要是陳氏母子皆亡故,那就太打眼了。 貴妃點頭,認真琢磨起這事來。 沈昳暫時不想管這些事,她擔心的是阮環。 阮環這一胎,也快要生了。 不是月底,就是下月初。 她叫繁星親自去看過,繁星回來說阮環看起來身子挺好的。面色紅潤。 不過這年頭生孩子不是簡單的事,總歸是危險的。 為了避嫌,臨王府的人徹底沒有去莊子上看她。 甚至,或許除了臨王夫婦,別人還不一定知道她有了第二個孩子。 朝中如今只有兩件事,一就是邊關戰事,二就是立太子。 也算是內憂外患了。 而還有一件事被大家忽略的就是,楚老將軍……不年輕了。 他只是生育子嗣晚了些,楚黎還年輕,可他本人,如今,也六十出頭了。 或許依舊老當益壯,可做將軍沖鋒陷陣,就很是勉強了。 楚黎呢,雖然也是小小年紀就在軍中長大,但是畢竟沒有經歷過這樣的大戰。經驗不足,也難服眾。 幸虧楚老將軍還有一群副將們,都是四十來歲,正當年的猛將。 他們基本不認什么朝廷,只看軍令,只聽楚老將軍的。 好是好,有凝聚力,說打就沖出去了。 可……哪個皇帝能接受? 派去西北督軍的文官胡廣成,是太后親戚。 自己也算有些才干,可還是靠著裙帶才上位的。 他去歲就去了西北軍中,至如今,密信都送回來好幾封了。 他是一心忠君,難免就看不慣軍中種種。 尤其是,西北苦寒,他在那呆著也是折磨。文官看不起武將,武將也看不起文官。 可自古,都是文官更容易取信于君王。 貞慶帝本就對楚家有防備之心,如今胡廣成幾封密信下來,一點好都看不到了。 越發忌憚了起來。 戰事還在繼續,貞慶帝自然也不能自毀長城,只是這一場仗打完后,他是怎么都不會叫楚家繼續在西北了。 這些事隱秘,知道的人極少。 貞慶帝不想動搖軍心。 他叫來了阮英招,在御書房里說話。 “如今朝中都嚷嚷立太子,你如何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