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靠抽卡君臨天下[基建] 第191節
書迷正在閱讀:豪門養女找錯爸爸后爆紅了、外室女(作者:菜汪汪)、重生:刑少嬌寵白月光無下限、七零年代文中醫不是沙雕[古穿今]、意外攻略瘋批反派、胭脂痣(重生)、低劣真心、榮耀巔峰[電競]、被渣后漂亮alpha跑路了、死皮賴臉纏上反派后(1v1)
※※※ 荊湖水寨。 大堂內,大當家梁渠坐在上首聽著屬下的回報,滿臉怒容:“你說劉家村那個阿環送不過來是什么意思?” 那個叫阿環的少女年芳十八,是附近幾個莊子里最水靈的,梁渠早就心癢難耐等著送來給自己享用的這天,沒想到那戶人家不識好歹,竟然寧可獻祭河神也不肯送來寨子! 現在可好,又來了一大群朝廷治水的官差,更不好下手了。 看大當家因欺負不了一個小女子在這無能狂怒,二當家陸返暗自不屑地翻了個白眼。 手下小弟苦著臉道:“大當家的,消息咱們兄弟們都聽說了,朝廷派人來剿匪治水,咱們水寨怕是有大麻煩?!?/br> 梁渠背著雙手來回走了幾趟,不屑一顧道:“治河?改道?放他娘的屁!朝廷要是有這能耐,咱們還能在荊湖吃香喝辣十幾年?” 他目光看向坐在一旁沉默不語的二當家,道:“老二,這個堤不能讓他們建起來,否則咱們沒了出去的水路,如同自斷一臂?!?/br> “荊湖就這么大,這么多水寨全擠在這里出不去,以后的日子還怎么過?” 陸返皺了皺眉:“大哥的意思是?” 梁渠撫摸著手里的連環大刀,狠辣道:“他們不是要修堤嗎?他們修,咱們就趁夜偷偷去決,看他們修到猴年馬月!” 陸返大驚:“萬萬不可!聽說今年可能有大水,萬一發了水,咱們也討不了好?!?/br> “更何況,水寨大多都是過不下去的漁民,和淹了土地的老百姓,若是朝廷這次真的把河治好了呢?” “那以后大家就可以安心過日子,不用再干刀口舔血的買賣了?!?/br> 陸返暗暗嘆口氣,他原本在幽州也是良家子,他的兄長還曾在幽州軍中當總旗,若非走投無路,誰愿意當水賊,整日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提心吊膽過活? 梁渠大怒:“陸返,你腦子進水了嗎?攔河改道,簡直天方夜譚,老子在這里生活了幾十年,長寧河是有河神的,豈容凡夫俗子胡來?” “再說,你可別忘了,當初你流落荊州,是誰救了你?想在水寨里逍遙快活,就要講兄弟義氣,老二,你莫非要背叛我們八百弟兄,投靠朝廷嗎?是誰害的你家破人亡?” 陸返氣得臉色漲紅:“我當然沒有忘!” 梁渠冷哼一聲:“記著就好!” ※※※ 隨著蕭青冥的命令不斷傳回京城,一場舉國動員的治水工程就此拉開了序幕。 各大州府,有錢出錢,有人出人,有工出工,定額五百萬兩的水利國債銷售一空。 數日后,以工部尚書彭越為首的第一批治河官員抵達,隨行而來的,還有皇家技術學院方遠航和一眾專供水利工程和地質勘探的學子。 同時,皇家禁衛軍后勤營指揮使陸知,率領五千工程部隊趕到。 幾天之內,從京州、寧州各地趕來的工匠和運輸工人也陸續抵達,正式開始為治河工程做準備。 依然是一個滴水未下的晴天,正午烈陽高照。 南岸河堤之上,蕭青冥和江明秋一行人正在沿河視察。 “陛下,臣已經讓勘探局的人在這一帶,反復測量過河床寬度和高度了,比百年前稍有出入,但還在可以接受的范圍內?!?/br> 江明秋指著前方河流拐彎處狹窄的頸口水道,道:“這條通道,最窄之處僅只一里寬?!?/br> “我們先挖通舊河道,讓河水同時從長島兩側經過,再把最窄的頸口道堵起來,最后在上面修堤壩。從理論上講,是行得通的?!?/br> 蕭青冥望著遠處一眼望不見盡頭的長河,笑道:“從實踐上來講呢?” 江明秋沉默片刻,長嘆一聲:“難如登天?!?/br> 蕭青冥倏而笑了,灼灼日光下,他的雙眼熠熠生光:“登天有何難?” “世人皆稱朕異想天開,朕偏要登這天,給天下人看!” 第121章 階段性勝利 朝廷派來河道總督和大隊人馬來荊州修堤治水的事, 短短幾天內傳遍了荊州兩岸。 看到荊庭城內貼出的皇榜,以及時不時有大量外地士兵和匠人們出現的身影,荊州百姓并沒有對將來治理水患的期待, 反而漸漸蔓延出一股恐慌感。 荊州北岸。 幾個佃農三三兩兩聚在一起小聲議論。 “聽說了嗎?荊庭城里已經貼出了告示,要征民夫修堤壩呢!” “我家上有老下有小, 我要是被官府抓去服徭役,他們怎么辦?何況是修堤這么危險的事,一個不小心, 說不定就要獻祭給河神了?!?/br> 幾個佃農紛紛點頭,大戶家的管事聽到議論聲,背著手走過來, 哼哼兩聲笑道: “又在這偷懶不干活?你們應該慶幸你們在咱們府上種地, 瞧瞧南岸那些人,早就被抓去修河堤了!” 不等眾人點頭哈腰作鳥獸散, 外面的街道上突然響起一陣銅鑼聲。 有差役拎著大鑼邊走邊敲:“朝廷治水修堤招工, 管一頓飯,一日五錢,名額有限, 先到先得!” “治水保堤, 辛苦一時,惠及子孫!” 差役渾厚的大嗓門不斷地重復著嚷嚷這幾句話, 一條街走下來,左鄰右舍全聽得一清二楚。 有百姓驚訝地探出頭:“什么?竟然不是強征徭役?還給工錢?” “一天五個錢, 可不少哇, 聽說那些進城打短工的都沒有這么多工錢?!?/br> “廢話, 修堤一個不小心就要祭河神, 能是一回事嗎?不過還能管一頓飯, 豈不又省了一筆飯錢?” 附近聽到消息的百姓立刻議論開來,不少家里快窮的就揭不開鍋的人家,連修堤的危險也顧不上了,咬著牙就去找差役報名。 有了一個大膽的帶頭,又三三兩兩走來幾個青壯,不為別的,就圖那一口飽飯。 大戶家里幾個佃農,眼饞那幾個工錢補貼家用,不顧管事在后面氣得跳腳,也爭相去報名。 趕去府衙一看,這才發現報名當修堤民夫的隊伍,竟排滿了整條街,大部分都是在過去幾年的水災里失去了家園和土地的流民和乞兒。 他們早已不在乎危不危險,只要有飯吃,有工錢拿,干什么都愿意。 ※※※ 荊州河段,來往的運輸船只在河面不斷往返,將土石樹木和各種所需礦石匯集在港口碼頭,再由當地民夫組建的運輸隊運到治河工程駐扎的大本營。 新鋪好的水泥路面上,運輸小車和民夫們熙攘來往絡繹不絕。 營地里,由文興鐵廠的工人班子搭就的臨時冶煉小高爐已經開始投入使用,附近就是長寧河,只要把原本的整套水利冶煉設備直接仿造幾座,就能開工。 驕陽之下,營地人來人往,熱火朝天。 主帳之內,蕭青冥、喻行舟和江明秋等人都聚在一起議事。 皇家技術學院除了已經升職為“副院長”的方遠航,還來了不少專攻地質勘探和水利工程的老師與學子。 他們與工部的幾位水利專家整日在河堤兩岸測繪,一連數日,終于將附近的地形和河床大體數據摸透。 “諸位大人,”一位測量人員用袖子擦了擦額角淋漓的汗,將一副荊州河段地形圖在桌面上鋪開,舔了舔干燥裂口的嘴唇,開始向眾人講述他們連日來的工作成果。 “假若將北岸看做一只大鳥的身體,北岸延伸出河中的這片島,就好比是鳥的一只翅膀?!?/br> 他比劃一下,伸出手在北岸和島中間劃出一道平直的線:“我們需要把翅膀和鳥身中間連接的部分挖通?!?/br> “事實上,百年前,這里才是長寧河原本流經的故道,是一條平直和緩的河床?!?/br> 花漸遇展扇扇著風,有些不解:“那為何會成現在這個樣子?放著寬闊平直的河道不走,偏要走狹窄的彎道?!?/br> 江明秋頷首:“這是因為這段北岸故道地勢略高,加上河道平直,流速較緩,河流攜帶的泥沙,積年累月淤積在這里?!?/br> “又沒有得到頻繁有效的疏通,漸漸抬高河床,時間一長,就造成堵塞?!?/br> 他指了指圖上的南岸現在的河道:“而南岸狹窄的頸口道地勢略低,又有夾角,導致水流湍急沖擊力大,北岸堵塞,自然就把南岸沖出了新口子,時常決口泛濫?!?/br> 蕭青冥看著地圖,點了點頭。 放在從前,這么大的工程,需要靠民夫一點點挖,這條故道大約有七八里長,把它挖通起碼就要耗上一兩個月時間。 不但耗時耗力,而且挖到最后只剩一線薄弱土堤時,北岸的河水就會開始滲水,隨時都可能沖開,那些留守到最后的民夫極為危險,稍慢一步就會集體被水流沖走。 如今情況就不同了。 蕭青冥看向方遠航,玩笑道:“你說你的‘伏火’又有了新進展,威力更大了?” 雖然陛下戴著面具,對其他人隱瞞了身份,他們這些天子近臣還是知曉的。 方遠航在蕭青冥面前終于有了表現的機會,立刻跳出來,臉色如春風拂面,藏不住的得意: “回肖將軍,我們最近從硫酸、硝石,以及甘油還有食鹽等原料中,得到了一種新的膠化狀‘伏火’?!?/br> “這種伏火非常危險,一個不小心就會爆炸,威力比從前那些用木炭硝石混合的黑色顆粒,大得多了!” “就那么一丁點,因為保存不好,差點把我們實驗室都炸塌了,幸好當時沒人,要不然后果不堪設想?!?/br> 方遠航想想當時爆炸震天動地的情況都心有余悸。 他尷尬地搓了搓手:“這玩意產量比較低,還不能批量生產用于軍用,不過用來爆破淤土,挖掘引水道,綽綽有余?!?/br> 蕭青冥環視眾人一周,向江明秋點點頭,后者立刻道:“既然萬事俱備,事不宜遲,挖掘工作立刻開始吧?!?/br> ※※※ 收到命令,無數的工程兵和匠人民夫們立刻開始行動起來。 按照以往的挖河經驗,河道可分為上中下三層,上面是泥沙和浮土,最松也最容易挖掘,中間是夯實的泥土層,最下端則是堅硬的土石層。 鄉間用來引水灌溉的水渠,從最上面挖掘即可,但是河道不行,一旦從上面挖出了口子,河流會立刻沖出來把周圍全部淹沒,下層就無法繼續深挖。 工程部隊的士兵們,按照測繪人員選好的挖掘地點,跟民夫一起,先斜著朝下,往“鳥翅”中段挖出一條通道,向下探入地底二十多米深處,再沿著東西方向拓寬通道。 這個深度,基本同長寧河原本的河床深度相當,一旦完全破開,河水就會立刻如同開閘泄洪般,在新通道源源不斷奔涌而出。 工程兵與民夫,從“鳥翅”兩側分頭開挖,一邊挖,一邊將方遠航提供的新型炸藥,在通道里埋好。 挖一條七八里長的大水渠要一兩個月,但只是挖一條通道,才五六日的功夫,就挖的差不多了。 這條通道的頭部,距離西邊的河岸越薄,爆破的效果越好,但那些挖掘人員也越危險。 民夫們早已撤走,只剩下最后的工程兵“敢死隊”還留在通道里,做最后的挖掘和爆破準備工作。 聽說今日就要在北岸決口,挖出引水道,荊庭城周圍的百姓們通通跑到河段南北沿線看熱鬧。 長長的北岸河堤,已經被官兵盡數圍起來,不讓附近百姓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