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靠抽卡君臨天下[基建] 第81節
書迷正在閱讀:豪門養女找錯爸爸后爆紅了、外室女(作者:菜汪汪)、重生:刑少嬌寵白月光無下限、七零年代文中醫不是沙雕[古穿今]、意外攻略瘋批反派、胭脂痣(重生)、低劣真心、榮耀巔峰[電競]、被渣后漂亮alpha跑路了、死皮賴臉纏上反派后(1v1)
寺廟之內一座高塔上,幾個身著便服的中年男子撫須微笑著。 片刻,一人臉色微變,極目山腰之處,兩排蜿蜒的皇家禁衛軍隊列,裝容整肅,帶著凜然肅殺之氣,遠遠而來。 明黃色的華蓋和飄揚的龍旗,在翠綠的青山石道之間,尤為醒目。 作者有話說: 蕭:磨刀霍霍ing :) 第54章 大破皇覺寺【小修】 皇覺寺內廂房之中, 以右丞相梅如海、禮部尚書崔禮和戶部尚書錢云生等人為首的幾位大臣,正圍著一桌精致的酒菜,一邊淺酌, 一邊談笑風生。 崔禮面帶笑容,對錢云生舉杯:“還是錢大人有辦法, 能說動皇覺寺替咱們出這個頭?!?/br> 錢云生毫不客氣地飲下一杯:“這么多年皇覺寺名下田產日益膨脹,哪個寺僧不是吃得滿嘴流油?” “背后若非有太后,還有我等通融, 哪里有皇覺寺今日的香火鼎盛?” “與其說是替我等出頭,倒不如說是為將來做打算。否則,即便有先帝和太后背書, 以咱們這位皇帝和喻攝政的斂財之心, 這把清田的火,遲早也會燒到皇覺寺頭上?!?/br> 崔禮笑道:“京城那么多百姓虔誠禮佛, 皇覺寺擁躉眾多, 哪里容得了幾個差役和稅吏撒野?” “便是那喻行舟親自前來,也是一個鎩羽而歸的下場!” 另一位大臣輕輕敲一敲筷子,贊嘆道:“妙極, 如果今日的沖突再有人流血, 甚至逼死一兩個人,無論是差役還是那群刁民, 必定引起眾怒?!?/br> “再有我等推波助瀾一番,一定能逼得陛下收回清田命令, 說不定, 還要攝政大人辭官, 罷免攝政之位, 方能平息這場大火!” 唯獨前丞相梅如海有些擔憂地嘆口氣:“只怕此事沒那么簡單, 咱們這位陛下,哪里是會坐以待斃之人?” “依我之見,只要陛下肯把被清田牽連的官員,壓低在四品之下,不要牽連太廣,大家各自退一步,相安無事豈不是更好?” “那位陛下可不是按常理出牌的,若是逼迫過甚,誰知道他會干出什么事來?” 很顯然,梅如海還對幾個月前在清和宮門口逼宮一事,心有余悸。 崔禮冷笑道:“梅丞相,你怎么如此糊涂,本朝自開國以來,一直奉行君王與士大夫共治天下?!?/br> “三代以來,哪位皇帝不是垂拱而治,虛心納諫,處處依靠我們士大夫治國??扇缃衲??” “自逼宮那日,陛下一步步收攏權利,恨不得把整個朝堂變成他的一言堂,讓我們這些重臣都成他的應聲蟲?!?/br> “每每制定國策,根本不與我等商量,也不顧我等反對,更不聽我們的諫言?!?/br> “現在倒好,跟喻行舟兩人也不知怎么看對了眼,讓他成了手里一把鋒利的刀,絲毫不把我等世家重臣放在眼里?!?/br> “我等若是一退再退,今后別說是安穩坐在這個位置上,恐怕就是想回鄉養老,都不一定能夠!” 錢云生重重點頭,沉聲道:“崔大人所言極是,這次勢必要叫陛下知曉我們的力量?!?/br> “就算是皇帝,也不能任性胡來,肆意妄為!” 梅如??纯磧扇?,只好沉默。 “砰”的一下,廂房的門突然被撞開,一個侍郎匆匆進來,臉色微白:“陛下、他……” 錢、崔二人皺眉看他:“慌什么慌?陛下怎么了?” 侍郎擦了把汗,惶急道:“他竟然親自來了!還帶著皇家禁衛軍!” “什么?!”幾人都是大驚。 梅如海驚慌之下,連筷子都握不住,啪的掉到地上:“壞了,我就說陛下不按常理出牌,竟然從皇宮跑到這里來……” 按照他們的算盤,最不利的情況就是喻行舟親自過來,以他的威望和能耐,事情會不會順利發展,很難預料,因而一手策劃了他今日遭刺殺事件。 不管皇帝接著派誰來處理皇覺寺的事,他們都有信心把水越攪越渾,叫對方吃不了兜著走。 萬萬沒想到,皇帝竟然紆尊降貴,親自來與這些寺僧和刁民面對面,甚至還帶上了禁軍,其決心之大,可見一斑。 “慌什么慌?”錢云生是最快沉住氣的人,他飛快掃一眼幾人,道:“皇覺寺離京城不不遠,你們快把所有我們的人都叫過來?!?/br> “擇日不如撞日,就照我們事先商量好的那樣,提前行事?!?/br> 他起身,猛地一拍桌子: “從今往后,是繼續作為朝廷重臣,與皇帝共治天下,還是就此成了陛下手里的提線木偶,隨他搓扁揉圓,成敗就在今日一舉!” ※※※ 皇覺寺正門口,兩只威風凜凜的石獅子蹲坐在大門兩側,一座三米高的巨石,深深刻著“皇覺寺”三個大字。 銅鑄鐵澆的大門之上,一塊金箔鑲邊的牌匾,落款處赫然是先帝的名諱。 除重大節慶或者太后等宮中貴人前來,正門不開,每一位進來上香的百姓,都只能從側門進出,不允許跨過正門門檻,以示先帝題匾之莊重。 此刻,武僧領著數百百姓信徒,不斷向著來丈量土地的差役和稅吏們逼近。 也不知人群誰喊了一句:“打死這些狗官差!” 宛如一點火星點燃了爆竹,立刻噼里啪啦燃炸起來。 雙方混戰在一起,武僧的棍棒不斷地落在差役身上,官差們平日往往都是被人敬畏,幾時吃過這樣大的虧? 他們起初還顧忌著京城天子腳下,不能對百姓動手落人話柄,只好被動挨打,卻也漸漸被打出真火來。 也不知是誰,第一個拔出刀來,一把將武僧的禪棍砍去一截! “你們這些刁民妖僧,就是要造反!快回去稟報官府,派人來捉拿這些亂臣賊子,一個個砍頭!” 越是失去理智,越是火上澆油,百姓們聽到要殺頭,愈發群情激奮,怒火中燒: “官差殺人了!” “就算反了,那也是官逼民反!” “你們這些jian臣狗官!我們上京告御狀去!” 皇覺寺本就是天下第一大國寺,每日來進香的百姓多如牛毛,這樣激烈的群體對抗事件,早就一傳十十傳百,傳得附近的百姓人盡皆知。 有的怕事者嚇得抱頭逃竄匆忙離開,有的好事者甚至主動想四周散播消息,前來圍觀熱鬧。 聚集而來的百姓越來越多,大波似是而非的流言蜚語不斷朝京城涌去。 就在雙方的沖突即將升級一發不可收拾時,一陣凜然的腳步齊齊踏著寺門口的青石板而來。 隨著飄揚的軍旗,兩隊皇家禁衛軍快步隔開混亂的人群,如同兩排挺拔的松柏,筆直立在一階階臺階之上。 太監尖細的唱喏聲回蕩在被清空的廣場上:“圣上駕到——” 無論是差役稅吏,還是皇覺寺的武僧,亦或者被蠱惑而來的信徒百姓們,聽到這個聲音,無不大驚失色,下意識不斷退后,一步步退到皇覺寺大門口。 象征著至高無上皇權的明黃華蓋,一點點出現在眾人視野之中,差點見血的沖突與亂戰,猶如被傾盆大雨兜頭澆下,一下子澆滅了。 眾人震驚地看著刻有龍紋徽記的車輦,靜靜佇立在廣場對面,短暫的寂靜后,竊竊私語之聲逐漸響起。 書盛一掃拂塵,立在眾人之前,冷聲道:“皇覺寺寺僧,見到圣駕還不速速放下武器,跪迎接駕!” 眾人這才如夢初醒,手里的棍棒和刀紛紛落地。 皇覺寺的主持,圓空大師這時終于姍姍來遲,帶領一眾寺僧行禮,口誦佛號:“阿彌陀佛,不知圣駕蒞臨,老衲有失遠迎,還望陛下恕罪?!?/br> 書盛打開御輦車門,蕭青冥一身玄黑云錦龍袍,紋有青龍暗紋的衣擺垂落,靴子踏在青石板上,迎著眾人心懷鬼胎的神色,一步一步緩緩行至皇覺寺門前。 見到天子親身駕臨,一個被毆打的極慘的官差立刻膝行上前,哭訴道: “陛下,小臣乃是附近縣衙稅務官,身負皇命前來組織丈量田畝一事,不料這里的刁民非但不肯配合,甚至叫來皇覺寺的武僧毆打我等……” 蕭青冥沉冷的視線落在這名差役明顯紅腫的臉上,又緩緩掃視過在場眾人的臉,沒有說話。 不等那名差役繼續訴苦,皇覺寺主持圓空大師,朝著身邊的小和尚使了個眼色,立刻有幾名僧人帶著上十名百姓,來到廣場前。 那十數名百姓,一個個都衣著粗糙,卷起的袖口滿是挨過打的傷痕,他們集體跪在地上,向蕭青冥叩首,其中一個漢子指著對面的差役稅吏,抬起頭大聲道: “啟稟陛下,我等有冤情要呈與陛下!” “草民們家住皇覺寺附近,日前有胥吏上門,強行要求我們上報田畝數額,還要催繳糧稅,我們都是皇覺寺的佃農,田地都是寺廟田產,哪有土地?” “這些稅吏便毆打草民,草民不服,多虧皇覺寺的大師們出面,為草民做主,這些胥吏眼看盤剝不成,就帶人打上門來,方才,還威脅我們要下獄砍頭!” “大家都聽見了,對不對?” 這一聲喝問,立刻引來周圍百姓同仇敵愾大聲回應。 漢子越說越理直氣壯,向四周看了看,舉起雙手,手中一份長長的卷頁,同其他人一同展開,竟赫然是一份以鮮血書寫的“萬民血書”! “青天在上!草民們素聞陛下帶領禁衛軍,親臨城頭,打退燕然大軍,保全百萬京城百姓,必然是圣明天子!” “既然是圣明天子,定然不會不管我們老百姓的死活,奪田逼稅!” “今日我等代表身后成百上千的窮苦老百姓,以血書聯名上奏,跪求陛下體恤民間疾苦,停止惡政,懲治不良胥吏,廣開言路,不要被身邊jian臣蠱惑蒙蔽??!” 此人言語之間聲情并茂,說到動人處,竟潸然落淚,就差沒有痛哭失聲,他周圍不斷有人應聲附和,數十名農人連連叩首,額頭都磕紅了。 被禁衛軍們擋在外圍的百姓們見此情景,看著那血染的“萬民血書”,無不被觸動憐憫和同病相憐之心,紛紛跪下,一同向天子請命。 一時之間,要求停止清田催稅亂政、懲治jian臣的呼聲喧囂塵上,就連完全被收服,忠誠于蕭青冥本人的皇家禁衛軍,都忍不住生出惻隱之心。 無數雙期待的眼神,灼灼的聚焦在中間的君主身上,幾乎把蕭青冥架在火上烤。 仿佛只要他開口說個“不”字,立馬就要從“圣明天子”變成與民爭利的“無道昏君”。 “陛下,我們沒有毆打他們??!明明是那些武僧先動的手……”那些差役和稅吏此刻都嚇懵了,手足無措地望著皇帝。 可惜此刻根本不會有人理會他們,也不會有人去關心事情的真相。 大家眼中只看見,可憐無辜的貧苦百姓被胥吏欺凌,申訴無門,血書字字喋血,而那些可惡的差役還敢惡人先告狀。 差役們心里發沉嘴里發苦,只能跪在地上訕訕請罪,這下完了,無論他們是否真的有罪,鐵定要被皇帝推出去平息民憤了。 蕭青冥冷漠地俯視這一出好戲,嘴角泛起一絲冷笑:“可還有人要站出來,為百姓請命嗎?” 聽到皇帝似乎有納諫的跡象,眾人陳情之聲越發起勁。 廣場上一陣sao動,主持圓空大師微微一笑,和身邊幾位僧人點點頭,便有人悄悄往里快步離去。 不到片刻,一群穿著官袍的大臣們,紛紛趕到寺門口廣場之前,整整齊齊向皇帝跪下行大禮。 過來的大臣們越來越多,以戶部尚書錢云生、禮部尚書崔禮,以及前右丞相梅如海為首,從當朝二品大員,到七品御史,涉及官員足有二三十人之多。 “臣等給陛下請安,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