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配沉迷學習2(快穿) 第208節
可以說這一年多,徐太妃將少年養的很好。 “太后?!壁w盛對著喬微恭敬地請安。 喬微看著地上的趙盛,人人都說閔王世子風采秀雅,天資聰穎,有君子之德,可只有喬微知道這人已經從狼崽子變成了孤狼。 “你怎么過來了?”喬微沒有叫人起來,聲音淡漠。 “弘文館的先生讓寫治河策論,先生說臣寫得好,所以臣想要請太后看看,若能指教臣一些,臣必當受用無窮?!壁w盛跪在地上,恭聲道。 “呈上來吧?!眴涛⒌故菦]有拒絕。 趙盛將策論恭敬地呈上,然后跟著喬微一起進了勤政殿。 能進入這勤政殿,是他奮斗了一年的結果,他使出了渾身的力氣去討好喬微,結果他發現喬微很難討好,他甚至猜不出喬微的心思。 后來趙盛發現,唯一能讓喬微對他有些特殊的便在于他的功課。 對于這篇被先生夸贊極好的治河策論,喬微只有八個字:“華而不實,空言無補?!闭f得更明白一些,就是紙上談兵。 這讓趙盛的心一下子就沉了下去。 “弘文館的先生大多都只是儒生,一輩子呆在弘文館編纂修書,讓他們教你治河之道本就是紙上談兵,你的這些觀點大多和他們一脈相承?!眴涛⒄f道,其實也不怪趙盛,畢竟什么師傅教出什么徒弟。 本朝的治河大家要不然為政一方,要不然任職中樞,這些人怎么可能去教藩王世子?喬微對藩王世子的待遇就是多讀圣賢書,多灌輸一些君臣之道,就可以了。 弘文館的先生讓學生寫治河之道,他們自己本身就不懂,更不可能教出合格的水利大臣。 原本趙盛還有些不服,但是聽到喬微后面的話心里又舒坦 了一些。 “娘娘的學識自然比那些先生要好,所以臣特來請教娘娘,若是娘娘能指點臣幾句,臣必當受益無窮?!壁w盛趕緊道。 喬微卻將趙盛的文章扔到了一旁:“你想去治河?” 趙盛當然不想。 “臣只想當娘娘最忠心的臣子?!壁w盛道。 對這句話喬微嗤之以鼻,甚至笑出了聲:“你不用說這么違心的話,挺無趣的?!?/br> 趙盛臉上一囧,他知道自己又猜錯了喬微的心思。 “你想報仇,所以拼命討好吾?!眴涛⒅苯咏掖┝粟w盛的心思。 趙盛到底年少,被喬微揭穿了心思,心中很是恐慌,甚至都沒法掩蓋自己的恐慌。 “你應該知道你是所有的藩王世子中唯一一個住在宮中的?!焙挖w盛一樣的甚至比趙盛還要小的藩王世子不是沒有,可他們都住在宮外。 這點趙盛自然明白:“娘娘對臣的恩典,臣銘記在心?!?/br> “你若是不明白吾的心思,你就可以回去了?!眴涛⑹虑槎?,她沒太有心思多人生導師。 趙盛咬咬牙道:“娘娘想要讓臣奪了閔王兵權?!边@個道理他很早就明白,可是他奪了閔王兵權之后呢?他又會是什么下場? 他不僅要報仇,更要活下去。 “吾許你報仇,你還有什么想說的?”喬微又問道。 “臣忠于娘娘,臣奪權后愿將所有兵權敬奉娘娘手中?!壁w盛說道。 喬微見到趙盛的樣子,輕笑道:“你不甘心?!边@就是頭狼! “臣……”趙盛心中發顫,他自覺將野心掩飾地很好,可是上首的喬微卻能將他一眼看穿,而他卻看不穿喬微的心思。 “臣的一切都是娘娘給的,若無娘娘,臣早已死在閔王府,臣對娘娘誓死以報?!壁w盛叩首道。 喬微看著下面的趙盛,馴狼這種事情她不知道做過多少,所以她不覺得趙盛會對她有什么威脅。 “對吾誓死以報的朝臣多了去了,他們個個都這么說,可是又有幾個是忠心的呢?”喬微聲音淡漠。 趙盛咬牙道:“臣愿做娘娘手中的一把刀,為娘娘肅清宗室?!边@是他宗室子身份唯一的便捷之處了。 “吾為何要肅清宗室?”喬微道。 “娘娘已經稱制,朝中已經有大臣上書讓娘娘著袞衣祭天了?!壁w盛說完后頭都不敢抬。 何為稱制?自始皇帝起所有皇帝的命令專稱“制”、“詔”,布告公文稱“誥”,后妃掌權后代理皇帝職責,其命令自然上升到皇帝的級別,所以叫“稱制”。 稱制是大部分輔佐幼帝的太后都會用的,可是袞衣祭天就不一樣了。 袞衣是帝王才能用的服飾,祭天之禮上帝王要著袞衣。 喬微和大多數臨朝攝政的太后都不同,她是真正的手握大權,便是以前不忠于她的大臣,在廣明帝去世后也快速倒向喬微,身為會昌帝的外家安都侯府本來應該借機更上一步,結果安都侯本人唯喬微之命是從,根本不結黨,這讓所有人都明白喬微才是實際上的帝王,她離帝王就只差一個名號。 袞衣祭天是禮部的大臣為討喬微歡心提出來的,也是在試探喬微的意思?,F在很多人都想要知道喬微是只打算做攝政太后還是想要更進一步。 所以能看出喬微野心的不只是趙盛,整個朝堂都很在猜測喬微的心思。 “臣可代閔王支持娘娘袞衣祭天?!壁w盛道,“所有反對娘娘的人,臣都可以為娘娘肅清干凈?!弊谑业娜耸撬挠H戚,可皇室哪里來得親情?他要活下去,還要好好活下去,就只有討好喬微這一條路。 他情愿做皇后的佞臣,也不想做為人刀俎的宗室子弟。 喬微看了看趙盛,道:“你覺得吾需要宗室的支持嗎?”宗室子弟因為廣明帝的做法已經十不存一,就是閔王掌握的那些兵力,對她來說也沒有什么威脅。 可以說喬微并不在乎這些宗室的想法,因為這些人手中無權,對她根本沒有任何威脅。 這一句話就讓趙盛原本挺拔的肩膀塌了下來。 他明白了,他需要皇后但皇后不需要他。 喬微想讓趙盛明白,她需要對方做什么。 沉默了許久之后,趙盛再次開口:“臣愿以閔王世子的身份舉報閔王意圖謀反?!彼練⑺?,扶正妾室,又總讓繼妃毒殺他,他早已不將閔王視為自己父親了。 他之前一直覺得喬微是想要自己回去和閔王爭奪兵權,可是現在他又覺得自己想錯了。 他要從他爹手里奪權實在是太慢了,而構陷他爹謀反是最快弄死他爹的辦法。 三日后,喬微下旨召閔王進京,結果閔王稱病無法進京,朝廷派太醫前往閔州為閔王診治。 之后喬微同意了吏部提議的袞衣祭天,一個月后穿上袞衣代替會昌帝祭天。 祭天后,喬微再次召閔王入京,閔王依舊稱病,喬微派閔王世子回閔州探望其父。 三個月后,喬微再次召閔王入京,閔王依舊稱病,隨后閔王世子告密言閔王意圖謀逆。一日后,閔王果真打著清君側的旗號帶領手下一萬士兵起事。 只是這場起事并沒有讓成功,不過一個月臨近三座折沖府都尉就剿滅了閔王,將閔王押送入京。 閔王被處斬,閔王全家下獄,唯有閔王世子不僅沒有被問罪反而被喬微封為長平郡王。 “閔王之死不冤,閔王本身在閔州就僭越行事,娘娘三召他入京不從,不是有謀逆之心是什么?”郭慈評價道,他不覺得皇后心狠,相反皇后已經很心慈了,給了閔王三次機會。 閔王在當地閔州就是土皇帝,閔王府修得都快趕上皇宮了,而且對封地內的百姓盤剝很厲害。 至于閔王真的想要謀反嗎?應該沒有,這位就是想在當地當土皇帝,還不受朝廷管制的那種。單單一個不受朝堂管制,就足以讓朝廷官員忌諱了,這在郭慈等人眼中就是不臣的行為,和謀逆無異。 閔王不愿意入京,就是怕失去權力和榮華富貴。 如果閔王當初入京,喬微絕對不會要了對方的命。即便是閔王謀逆后,喬微也只是下獄后將閔王的兒子貶為庶人,沒做其他的事情,可以說已經十分仁慈了。 閔王之死,可以說宗室對喬微再也沒有了威脅。 會昌二年,喬微稱朕。 會昌三年,會昌帝滿五歲,其母欣太妃拿出先帝平宗遺旨,言會昌帝因出生時被批命幼年有大災,必須女扮男裝到五歲才能換回公主身份,辭去帝位。 此舉朝野震驚,甚至不少朝臣大呼荒唐,但大家也更明白會昌帝并不是給二皇子讓位,而是給喬微讓位。 之后二皇子生母崔太嬪直言二皇子年紀尚幼,不堪匹配帝位,甚至二皇子更是當著朝堂重臣的面說絕不當皇帝。 帝位懸而未決,同中書門下崔洺、門下省侍中郭慈,尚書左右丞和中書令等人共同上書,言國不可一日無君,崔太后為女中堯舜,至圣至明,受命于天,宜繼大統。 崔太后看后不受。 三日后朝臣再次請崔太后繼位,崔太后依舊不愿。 又三日,會昌帝和二皇子和朝臣一起跪在勤政殿前半日請求崔太后繼位,崔太后才應下。 會昌三年,會昌帝禪讓于嫡母崔太后,崔太后繼位后并未改國號,國號依舊為燕,封會昌帝為安國公主,封二皇子為楚王,宗室依舊享受尊容,朝野稱贊。 第二年,改年天授,史稱天授帝。 第146章 士庶之爭,女帝之路 天授八年, 弘文館 大燕沒有皇太子,崇文館不得開,但是自從藩王世子入京后, 還是皇后的天授帝就已經開了弘文館給這些藩王世子讀書。 隨著這些藩王世子的年紀越大,再加上各地藩王實在是蹦跶不起來,喬微就免了一些年長的藩王世子進學, 也讓這些藩王世子們松了一口氣,畢竟他們中有很多人都過了而立之年, 有一些過兩年連孫子都有了, 再和一些半大孩子一起讀書實在是丟人。 比起從古至今的其他帝王的改朝換代, 天授帝是大家公認地和平過渡的皇帝,天授帝對趙家宗室也不趕盡殺絕,已經算得上十分仁慈了, 所以這些藩王世子也很識趣地老老實實地當個富家子弟, 不惹麻煩,也不想著復國啥的。 畢竟現在國家還叫大燕,國都沒滅,復啥國? 如今的弘文館還是很熱鬧的, 安國公主和楚王都在弘文館進學,就連清河王嫡長孫崔景如今也在弘文館進學了。 清河王是天授帝給娘家崔氏的加封,清河本就是崔氏的祖地, 所以喬微就將清河賜給了崔氏作為封地。 一邊是廣明帝和天授帝的庶子庶女, 一邊是天授帝有血緣關系的嫡親外甥,朝堂上對下一任儲君的人選都猜測紛紜。 弘文館聚集了這三人,可以說熱鬧非凡。 如果說之前的朝代大家對儲君之位的下注大部分都有些眉目, 最起碼都是皇子, 可本朝卻是混亂至極。 庶子和外甥究竟哪一個和天授帝更親近先不論, 就說在這兩人之前還有一個當過三年皇帝的安國公主,曾經的會昌帝。 不管會昌帝的皇位是不是朝臣受欺騙得到的,還是有其他原因,安國公主確確實實當過皇帝。如果不是這位年幼又主動退位,這位都可以算得上是廢帝甚至是前朝末代皇帝了。 總之如今的皇室怎一個亂字了得! 被眾人下注的三人,如今都老老實實地待在位置上讀書。如今弘文館的先生是當朝大儒出身弘農楊氏的楊祖輝,此人年過六旬,是原本廣明帝的太傅,如今被喬微用來教導弘文館的學子。 楊祖輝看了一眼安國公主、楚王和清河王府嫡長子崔景三人的策論,不禁搖了搖頭。 這三人中,最氣勢磅礴,鏗鏘有力的不是兩個少年反而是安國公主一個姑娘,他還記得之前安國公主跟著安都侯去了一趟軍營后作了一首行軍歌,充滿了對戰場軍人的向往之意。 也許在很多人看來安國公主可成大器,但楊祖輝卻知道安國公主只能為將才甚至是帥才卻沒有帝王之才。 至于楚王這個廣明帝唯一的皇子,這位對政事沒有半點天賦,反而對雜學頗為喜愛,左右現在陛下也喜歡這些雜學,甚至還開設了明算等科,楚王也算是從另類方向討得陛下開心了。 至于崔景,楊祖輝覺得這位和崔洺當真是像極了,只可惜崔景之才日后或可如其祖父一般為相,但為帝也不行。 唯一讓楊祖輝覺得欣慰的是,天授帝是盛名之君,如今年歲也不大,還有的是時間挑選繼承人,就算這三位不行,還有宗室那么多的子弟,就算都不行,立太孫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