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再婚夫妻 第208節
他們大早上就走了,還有人想過來看電視,就只能看著鐵將軍把門。 等到李淮回來,自然也有人問起,李淮就說妻子帶張宇這個好友進城轉轉。 其實有啥可轉的,趙青嵐他們一進城,張宇也就是去趙青嵐的店里觀摩了一番,就坐火車走了。 這家里就剩李淮一個男人,他一貫又是個話少冷淡的,大家還真不好意思對他開口說把你家電視搬院子里再讓我們看看吧。 其實張宇這才帶來的還不止這些。 他還給了李淮一沓錢。 可李淮要那么多錢干啥,本來是讓張宇收回去繼續做生意的,張宇卻說他們的生意不差這些,最后就給趙青嵐了。 既然給了妻子,李淮也就不推辭了。 趙青嵐這開店其實也賺了不少錢,可也不怎么見到這么多現金擺在面前。 因為這些錢,她看張宇都跟財神爺似的。 進城的時候,李淮因工作沒去,張宇就和趙青嵐聊了不少。 之前看李淮買房子,張宇覺得不錯,就也跟風買了。 現在看趙青嵐生意做得不錯是同道中人,兩人就此也聊了不少。 以前張宇就知道好友這個妻子不簡單。 現在和趙青嵐深入聊生意,才覺得豈止是一般的不簡單。 這好友拋不下身上的責任,自己以后可以和趙青嵐這個嫂子合作呀。 對,就是嫂子,雖然張宇平時也沒認真叫過。 他露出了這么個意思,趙青嵐沒立馬答應,但也沒拒絕,只說要想想。 其實她一開始的想法就是做自己的吃食生意。 可眼看著張宇賺錢那么利索,她要說一點不羨慕那就是假的。 現在張宇主動提出和她一起搞事業,她也還是心動的。 現在張宇手下的攤子說是和丈夫合作的??刹还苁勤w青嵐還是李淮都明白,要是張宇以后越做越大,李淮是不可能心安理得的繼續拿那么多的。 畢竟他基本就沒管過,出力的基本都是張宇。 可要是自己也參與進去貢獻力量了呢?趙青嵐忍不住思索起來。 第256章 老伴的意義 她倒不是做生意有多么厲害,可架不住她眼光好呀。 主要是她知道什么生意容易賺大錢,什么產業前景好。 有時候做生意就差這么點眼光和機遇。 而她的先知就代表著很多機遇。 如果光是她自己的,也許她就按部就班地一步一步發展自己擅長的餐飲行業了。 可現在有張宇這種真有做生意天賦的人在,她覺得真合作一起干的話,那些好的機遇他們未必不能抓住一些去賺錢。 當然,張宇是丈夫的好哥們和朋友,這件事上丈夫的一件也很重要。 張宇也不是啥外人,這事也沒那么著急,先讓她好好想想。 孩子們乍一進城住,還有些不習慣。畢竟這里就沒家屬區那么多熟悉的小伙伴了。 好在兄妹幾個都在一起,適應能力也很強,住了幾天就習慣了。 他們這一進城住,趙青竹也帶著孩子還有母親過來了。 家屬區就剩下李淮和周勁生這連襟兩。 母親和meimei一來,趙青嵐他們就更不想著回去了。畢竟城里干啥都比他們那犄角旮旯方便。 趙青嵐他們去店里也更方便,很快就到了。 這一群人樂不思蜀的,可苦了李淮他們倆,每天都沒可口的飯菜吃了,只能吃食堂,回家還冷冷清清的沒人。 以前孩子們多了,有時候他們也會覺得鬧騰,可現在都不在了,又冷清得過分。 趙青嵐他們樂不思蜀,幾個孩子還是有點惦記家里的電視的。 趙青嵐大手一揮,再買一臺。 多大點事呀,新買的電視就放他們在城里的房子,他們想怎么看就怎么看,也不用像在家屬區時擔心大家都來蹭電視看又不好意思拒絕。 對于現在的趙青嵐來說,一張電視機票還真不是太費勁的事情。 就是她帶著孩子們去看了看,城里售賣的電視機只有黑白的,沒彩色的,都已經看慣了彩色的了,大家也不愿再看黑白的。 沒辦法,趙青嵐只能想著再聯系下張宇,看他能不能從南邊再給他們寄一臺彩電過來了。 因為趙青嵐帶著孩子們好多天都沒回家屬區的家,就也沒和丈夫提張宇的提議。 還是張宇給李淮打電話的時候,詢問他趙青嵐考慮好了沒有,李淮才知道咋回事。 正好他也想妻子孩子們了,就等趙青嵐打電話到家里的時候,以此事為借口,讓她帶著孩子們回來。 雖然城里的房子更大,可家屬區這個小家對趙青嵐和孩子們的意義也是不一樣的,回來后就覺得分外親切。 大娃二娃他們都來不及著家,就去找人玩了。 小朵現在越來越大,倒是隨著哥哥弟弟出去玩的次數變少。 趙青嵐一回來,就和丈夫討論起張宇的提議來。 其實這事吧,李淮沒怎么想,他還是選擇尊重妻子的意見。 趙青嵐也不是拖泥帶水的性子,丈夫都這么說了,她要是不抓住這個機會,以后心里恐怕都會遺憾的。 所以她很快給張宇打了電話,說她答應了,就是怎么個合作法,他們倆以后還是繼續探討和摸索。 畢竟趙青嵐現在是不能完全拋下家庭去京城或者深市的,偶爾出個遠門出個差啥的沒事,就是不能長期。 這點張宇自然能理解,他本來也沒想著讓趙青嵐怎么出頭露面。 和趙青嵐細聊以后,他就是覺得她的眼界和許多想法挺好的,看重的也是她這一點。 兩個人暫且達成一致,趙青嵐也放心了。 有些話就要一開始就說清楚,省得以后出問題了還傷感情。 趙青嵐臨掛電話的時候,才想起來麻煩張宇再給他們寄一臺彩電。 這點小事,張宇自然不會拒絕了。 趙青嵐帶著孩子們在城里住這么多天都不回來。哪怕一開始主意是李淮提的,他心里也是有些怨念的。 于是乎,晚上趙青嵐就被自家男人給好好「懲罰」了一番,不過她也樂在其中就是了。 這種事和諧了,又不是只一個人享受。 和李淮一開始預料的沒錯。 趙青嵐離家許多天,家屬區的人們又不好意思找李淮蹭電視。 現在趙青嵐雖然回來了,大家那股新奇勁也下去了。 大娃他們也不傻,知道自己電視一直開著家里亂糟糟的,也不主動招惹人回來看。 當然偶爾帶他們玩得好的小玩伴一起回來看個電視啥的,趙青嵐也不會阻止。 他們才回來沒兩天,隔壁兩個參加高考的孩子高考成績就出來了。 孫佳佳沒考去京城,是本省的師范院校。 而孫武則是東北那邊的一所軍工學校。 兩人雖然考得不如大哥孫文好,可也很厲害了。畢竟現在高考的競爭情況可不是孫文參加考試那會那樣了。 家里三個孩子都考上大學,吳梅和孫勝利那個高興呀。 孫勝利直接說要請大家吃飯慶祝。 趙青嵐和吳梅交好,對于孫武孫佳佳也是親切的,兩個孩子考上大學,她也替他們高興,還包了厚厚的紅包。 孫家兄妹三都是大學生,家屬區誰不羨慕呀。 孫勝利被人捧得多少天那激動勁都下不去。 孩子們剛開始考上大學的時候嗎,這夫妻兩是高興,可等孩子們要出發上大學了,兩人又不舍起來。 都說兒行千里母擔憂,他們家三個孩子,就要在三個地方上大學。哪怕距離最近的閨女大學就在本省,可也是要住校輕易不回家的。 一想到這,吳梅難受得幾天都沒睡好覺。 孫文和弟弟孫武是一起走的,他先送弟弟去弟弟的學校,再返回京城。 其實孫武說自己去就可以的,不過吳梅也說讓孫文這個做哥哥的送,孫武才不敢說話了。 這幾天吳梅這個母親有多不舍難受他們也是看在眼里的,哪里還好和母親爭執。 等隔壁三個孩子都去上大學了,家里立馬就冷清下來。 也還好不管是孫勝利還是吳梅都有忙碌的工作,孩子們這一走,也就是失落難過幾天,很快便振作起來。 看到這一幕,趙青嵐都忍不住想起以后來。 “你說,等咱家幾個孩子也長大都去外頭了,咱倆是不是也這樣難受呀?” 李淮一聽就笑起來。 “不至于,咱倆互相陪著呢,到時候,就像你說的,咱們到處走走看看散心?!?/br> 一想到夫妻倆到處旅游的場景,趙青嵐就憧憬起來。 這大概就是老來伴的意義? 至于之前還擔心的幾個孩子們,早被她拋之腦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