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再婚夫妻 第205節
因為她開業大搞優惠活動這事被有心人在家屬區傳播開來,不看好她的人也更多了。 不過這些話,趙青嵐都沒有理會,只認真經營店里的生意。 城里現在大一點吃飯的地方,都是國營飯店。 這兩年私人賣吃食的雖然漸漸多了起來,可基本都不成氣候。 忽然來了這么一家看上去規模還不小的店。不管是為了優惠湊熱鬧的,還是想體驗一把的,進店消費的食客都不少。 看客流量不是問題,趙青嵐就徹底放心了。 有的人本來只是打著嘗一嘗的主意,可嘗過店里的東西后,就被折服了。 最主要的是店里服務人員的態度,一個個如沐春風的,跟他們在國營飯店時的感受完全不一樣。 這也是趙青嵐之前重點強調和培訓的內容。 她不求店里的服務人員對待客人如上帝一般,但起碼態度要尊重客氣。 現在國營飯店還有供銷社大多工作人員對客人都是愛答不理的態度,她自己經歷了也受氣。 現在忽然來了這么一家服務人員都客客氣氣面帶微笑的,光是體驗感都完全不一樣。 家屬區那些等著看趙青嵐后悔和笑話的,在店鋪開張一個月,趙青嵐交上來的第一次分成后,就被狠狠打臉了。 當初孫勝利他們只是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卻沒想到趙青嵐能帶給他們這么大的驚喜。 再看趙青嵐的目光,都跟看大財主似的。 其實若不是當下時代限制,趙青嵐又哪里愿意把到手的財物往出分。 可要不是掛靠在了部隊這,她依舊無法也不敢擴大規模,只能經營之前的那家老店,拿以前的那些分紅。 所以現在的情況就是合則兩贏,就算要分一些利潤出來,她也依舊是賺的。 才短短一個月,就掙了這么多,家屬區的人都傻眼了。 除了這個,還有在店里上班的幾個軍嫂。除了一開始談好的工資,每個人還都發了獎金,加起來收入也著實不少。 這下不知道有多少人后悔當初沒使足勁爭取到店里工作的機會了。 第252章 家屬區的紅人 開業這一個月,趙青嵐大半時間都在城里。 等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她也能稍微松口氣了。 她是掌舵人,自然不會天天把自己耗死在店里。 新店一走上正軌,她除了需要配置底料那些,也就是偶爾過去轉一轉。 因為老店那邊她基本就沒cao心過了,等這邊一弄好,她又和母親meimei們開誠布公地好好談了談。 新店雖然要拿出部分利潤上交,可她還是拿了分成的大頭,而新店規模大,人手多,營業額也更可觀。 她打算以后再也不要老店的分紅了,就讓母親和兩個meimei分紅就是。 這次不管孫氏她們怎么堅持,這件事最后還是按趙青嵐的想法來了。 她的目光從來不盯在這一家小店上。 新店開業的時候,孩子們就放了暑假。 等趙青嵐忙完前一個月,就帶著孩子們出去玩了幾天。 李淮沒空就沒跟他們一起去。 是趙青嵐和母親孫氏帶著他們家四個孩子一起的。 等她和孩子們游玩回來,大家都不同程度黑了一些。 趙青嵐和孩子們不在家的時候,李淮又接到一次張宇的電話,得知了京城的一些事。 李振華出院了,因為身體行動不是很方便,直接就去了療養院。 而大院里的房子也被上頭給收回去了,李偉被趕了出去。 李偉能樂意?他自然還是鬧了的。 可惜連李振華現在都不認他這個兒子了,他鬧了又有何用。 沒了家,他只能在京城里找別的落腳處,可他身上沒多少錢,以前認識的人又都是些狐朋狗友。 知道李家落敗,他去求助壓根就沒人理會。 到頭來,他竟混得跟個叫花子似的。 李淮毫不同情李偉的遭遇,以后這個人也不會和他再有任何關系了。 暑假一結束,大娃就正式升入小學五年級。 吳梅家的龍鳳胎孫武和孫佳佳也升入高三年級。 大娃學習成績不出意外的話,一直都是班里第一。對于他上初中的事,趙青嵐這個做媽的也一點都不擔心。 吳梅對于自己的一雙兒女,還是很cao心的。 大兒子上了大學,她自然也希望小兒子小閨女也能有個好結果。 這次暑假回來,孫文也好好給弟弟meimei補了補課,還帶回來不少他在京城搜集的學習資料。 除了第一年剛恢復高考的時候,之后趙青嵐他們這家屬院就沒怎么出過大學生了。 也是因為后來有了越來越多有競爭力的應屆生考試,且試題難度逐漸加大了。 不過還是有人想抓住這改變命運的機會,一次不行就多來幾次,復讀的風氣也慢慢漲起來。 趙青嵐他們這些在城里工作的軍嫂,每日依舊會坐部隊里的車來回。 不過因為部隊里的車每天來回時間是有限制的。所以店里也出了排班表,每天都會留人輪班值守。 尤其是下午飯點,其實吃飯的人還是不少的。因為他們要回家就無法經營的話損失也有點多了。 對此,軍嫂們倒是都沒意見。 實在是趙青嵐給得太多呀。 她們可是知道現在家屬區有多少人羨慕她們的。 但凡她們有點松懈,說不得工作位置就要被人頂替了。 趙青嵐也喜歡她們這樣的工作精神,自然不會阻止。 她是個大方的老板,只有下頭員工好好干,她不吝嗇于多發些福利。 這也導致趙青嵐現在走在家屬區里,簡直是最受歡迎的人。 誰不想給她個好印象,好蹭個工作機會呀。 趙青竹這邊,等到囡囡一歲就給孩子斷了奶。 這一斷奶,她也能出門自由些了。 帶一個也是帶,帶兩個也是,孫氏就讓閨女放心工作,她同時帶著囡囡和三娃。 其實家屬區現在還不夠年紀上小學的孩子不少。 計劃生育政策現在是越來越嚴了。 尤其是在京城海市這些大城市。 害怕以后真不讓生了,家屬區這幾年出生的孩子可著實不少。 這有小孩,就得有大人帶著。 可不是家家戶戶都有身體好能幫忙帶孫輩的長輩的。 這么一來,就有人建議部隊也弄個托兒所,把年紀小的孩子們放在一起集中照顧。 本來團里還資金困難呢。 現在有了趙青嵐的店每個月上交的收益,辦托兒所的事也順利推行下去了。 為此又不知道有多少人感激趙青嵐。 天氣才冷起來,部隊里的托兒所就開了。 囡囡太小,不管是趙青竹還是孫氏都不放心把囡囡送托兒所去,倒是三娃年紀各方面都可以。 趙青嵐雖然疼愛孩子們,可并不溺愛。 大家都把兒子往托兒所放,她覺得自己也沒必要搞特殊。 托兒所里照顧孩子的也是幾個細心的軍嫂,對于孩子的安全她還是能放心的。 于是三娃就成了托兒所的一員。 他第一天去的時候,陣勢可是相當不小,家里的哥哥jiejie,還有外婆都去送他了。 兒子去托兒所的第一天,趙青嵐還是有點擔憂的。 等后來問了托兒所的軍嫂,了解了兒子的情況后,她就放心了。 據說她家三娃是托兒所里讓老師們最省心,最好帶的孩子。 家里其他三個娃都大了不怎么需要管,小兒子又有托兒所,日常接送除了她還有母親cao心。 趙青嵐這下是徹底時間自由了,也把看書學習這事又給撿了起來。 她之前雖然考上了大學,但是也沒去上。 現在她倒是沒想著再考了,不過還是想拿一個夜大或者別的容易些的文憑。 她的這個想法,家里人都挺支持的。 畢竟愿意上進是好事。 家里的家務活母親基本都攬了下來,她除了偶爾去店里,就是學習和上課。 也幸好城里現在有了能進修學習的地方,只要她能順利學完所有課程并通過考試,就能拿到文憑。 雖然這文憑的含金量不如高考考上的大學文憑,可也是有一定用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