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金堂 第137節
城門上報信, 片刻有人打著傘,送一位服淺綠龜甲的官員迎出來。 “下官見過淮陽郡——” 就被武延秀滿身污泥的模樣嚇了一跳。 “哎呀,這是怎么話說?” 大驚小怪招呼人打傘,武延秀推辭,“郎官不必了,打不打都是一樣?!?/br> 那人留了把難侍弄的大胡子,傘下抬手捋著。 “下官是朔方軍屯所守備陳路遙,秩正七品,郡王并使團滯留靈武期間的一應事務,皆是下官侍奉安頓?!?/br> 一壁說,一壁覷著武延秀笑。 “裴郎官好大的膽子!不過是個殿中侍御史,論品級還不如我,仗著是御前的近臣,混個緋龜袋掛著,就抖起來,一把傘不與郡王,自己倒歇息去了?!?/br> 武延秀聽了頷首,誠懇向他解釋。 “陳郎官眼明心亮,可惜久在邊塞,不知京里行市。肅政臺么,論品級,從上到下都不高,可職權了不得,掌京中不法事,糾察百僚……您聽聽,這大帽子能框住多少人?一個不高興,四品的部堂官兒,他也舉發。小王不敢招惹他,將好與您透個底兒,這趟回去,他就該升侍御史啦?!?/br> 陳路遙早知如此,卻裝作初初聞聽,面露難色地搓著手。 “啊,這……” 武延秀把眼一橫,已是明察秋毫。 “怎么,上房給他了?” 陳路遙嘿嘿笑,“原本還有一間留給郡王,可說又來了位春官侍郎……” 武延秀很爽快,抬手指身后兩人。 “不妨事,上房留給閻侍郎,給小王安排間梢頭上,清凈的,連這兩個長隨挨著。再者小王的衣裳鞋帽,煩陳郎官著人去取,并問裴郎官多要兩身,給他們替換?!?/br> 都是份內小事,陳路遙連聲應下,排輛車子從速送進驛館,轉頭向人道。 “這郡王恁地好性兒!必是在京里受了排擠?!?/br> 雨停了,天還灰蒙蒙地,武延秀推說受寒,沒去吃朔方軍的宴席,裴懷古鐵骨錚錚,也不來問候,兩下里僵持。 那并州來的小吏,姓吳名小寶,有眼力見兒,自擔了長隨活計,跑進跑出幾趟,端了酒菜來,也不敢上桌吃,就蹲在門口張望。 裘虎等團團圍住武延秀,都在七嘴八舌,大罵裴懷古不仗義。 郭元振道,“他那號人,肚里腸子都是直的,不消理他?!?/br> 八仙桌上堆了幾樣尋常兵器,都是裘虎才拿來,橫刀也有,大刀也有,弓矢也有,行滕也有,不及武延秀從前在京托將作監打造的精道,但還算趁手,遂摘了領巾細細擦拭橫刀,瞧刀鞘上刻著久視元年的字樣。 他草草梳洗了一回,披著件堂皇的紅袍,頭發才偎著火烤干了,鬢角額頭一圈毛茸茸地,露個美人尖兒,愈見細皮嫩rou,楚楚的大眼睛。 饒是郭元振看慣了,還是唾罵著扔根發帶命他綁起來。 “你這張臉吶——” 回頭瞧小寶絞著手指,果然又看呆了,“你來,托人帶話回去沒有?” “帶了!” 小寶磨蹭過來,無措地站在地心兒。 “才與陳郎官借筆墨寫了封信,聽說小的從并州來,他便叫打點了兩色皮毛香料,一并隨信送給我們長史?!?/br> 郭元振嘆服。 “這人在這兒真是糟踐了,一絲兒縫都要鉆營,合該在京?!?/br> “他送的哪幾樣香料?” 武延秀兩手夠在腦后,胡亂去綁,一松手就散,嘴銜著發帶問。 “你們這兒請客送禮都用香料?哪樣最貴,什么行市?” “他懂得什么好壞?只知道買貴的!” 小寶絮絮答了幾樣,見武延秀很有興趣,繞過八仙桌站在他身邊。 “小的祖籍五原郡,祖上三代做香料買賣,生意大哥、二哥cao持了,獨把小的送來從軍,可是手藝沒荒廢,好賴一聞便知?!?/br> 武延秀瞥他兩眼,似笑非笑模樣,籠在燈火里,更見妖嬈。 可怕的沉默,只有燭火撲簌簌聲響。 裘虎幾兄弟都不說話,賊兮兮看他,是街上閑漢看打架的神情。 小寶不知又招惹了他什么,提心吊膽等著,好一會兒,才見他從袖袋里掏出一枚金葉子遞過來。 小寶不敢接,又舍不得不看。 多好的手藝??! 葉片的脈絡絲絲分明,欣賞了好一陣子,才壯起膽子試探。 “郡王想買什么?小地方沒人用金銀,絲帛就挺惹眼了,您這個……頂好的沉水,能換半箱?!?/br> “給你的?!?/br> 武延秀扔到他懷里,依次指郭元振等等。 “這幾位都是我結義的兄弟,一共八個,多從十六衛出身,他是大哥,最早在右武衛,如今在主客司……” 看小寶磕頭似的頻頻點頭,不耐煩了。 “總之你跟了我,待他們也當盡心竭力,若服侍的好——” 他抬了抬下巴,示意小寶坐下,一雙眼笑盈盈似汪著春水。 “我抬舉你做老九?!?/br> “得嘞!” 小寶出門遇貴人,樂的擼高袖子亮出兩條細麻桿,表示要盡全力。 “小的絕不與您見外?!?/br> 他倒會順桿兒爬,裘虎幾個嘻嘻哈哈全笑了。 “要說這香料里頭的門道,您當它是個催幫兒……” 武延秀扳起臉,拿食指敲了敲案臺,打斷了。 “虛頭巴腦的玩意兒,我這兒全免,你先辦兩樁差,看看本事?!?/br> 小寶一口答應。 “您盡管吩咐,準錯不了!” “其一,采買兩車郁金,要最好的貨色,送到太原城中商鋪,地址、店名,待會兒我寫給你?!?/br> 幾人一頭霧水,尤其裘虎,那鋪子正是他家掌管。 “你拿這金貴玩意兒開張?我小舅子不懂,就會個荔枝殼兒?!?/br> 小寶噗嗤笑了,居中點評。 “知道燒荔枝殼兒么,也算鄉巴佬里的風雅?!?/br> 瞧把他能耐的!好像比人都見世面。 孫猴兒不忿,推開他道,“是好東西,就怕賣不動,人家買買,兩錢、三錢就罷了?!?/br> “不不不!兩車剛好,要是房子大,只怕還不夠!” 小寶笑得稀里嘩啦,捂著嘴憋得臉通紅,并不問東西送誰。 兩只瞇縫眼懂行地沖武延秀眨巴,夸他長情,這頭和親,那頭還記掛別人新婚和不和睦。 武延秀面上發燒,幾兄弟都不老實,這個最滑頭,起身走兩步,挽起袖子,輕輕把手一推,便把小寶整個從凳子上推落,他們忙七手八腳去扶。 “小的不說!小的一個字也不說!” 小寶坐在地上,兩只胳膊被裘虎兩個提著,齜牙咧嘴還在忍笑。 武延秀橫他一眼。 “記住了!背著我也不許說?!?/br> 他側臉看郭元振,“寫詩是不是有個路數?” 扒拉著刀鞘上紅穗子,仿佛閑來問問解悶兒。 “專為遠征之人解兩地相思,這路數是誰最好,他缺不缺錢?” 小寶嘿地一聲,不等人家吭氣兒,搶答道。 “沈佺期!石淙那幾個才子,獨他公然賣文,可他貴呀,尋常貨色,兩百貫一首,若要額外好的,論金!您買他的詩裝才子,一裝一個準兒!” 武延秀把他看看,起了疑心。 “你買過?” 小寶只管搖頭,“我家主子嫌他貴呀!” 前仰后合,惹得郭元振也笑了。 武延秀掛不住臉,刀鞘原本握在手里,忽地往前一聳臂,就見雪光炫閃,他全憑震蕩之力,把刀把兒連著刀刃推出鞘外,重重一擊,撞的小寶心口生痛。 郭元振擺手勸他,“說歸說,笑歸笑,你這動手的習慣不好?!?/br> 武延秀正色道。 “你細說說,張仁愿如今管著哪一攤活計,干的怎么樣?” 大家聊到后半夜,口干舌燥,紛紛回房去睡。 郭元振與武延秀合住一間,躺在榻上踢開窗扇,嗅聞雨后清新的空氣。 “太孫年紀輕輕,肚里有些章程?!?/br> 武延秀合著眼皮,曼聲應他。 “況且風頭在李家,跟他干,能成大事?!?/br> “那回你說圣人說的!” 郭元振越想越心潮澎湃,一拍大腿坐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