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天下為聘 第362節
“司空先生,不僅是司空學院的主人,也是本宮的授業恩師。先生學識淵博,乃我輩楷模。今日由先生主婚,再合適不過?!?/br> 大臣們又是一陣頭皮發麻。司空學院的主人這個身份,他們已經不甚在意。 畢竟,現在司空學院即便歸還了司空玉,也只是一個空殼子而已。 可,皇后娘娘的授業恩師,這一重身份,可就舉足輕重了。 尊師重道,乃是基本道德,就連皇后這個學生,見了司空玉,都得行師徒之禮,就像方才一般。 可是這司空玉,何時竟成了皇后娘娘的授業恩師? 司空家被滅族之后,他不是,一直在逃亡嗎?后來又以琴會友,四海為家。 大臣們交頭接耳,禮部尚書想了想,還是直言相諫: “皇上,皇后娘娘,今日三對新人,可都是皇親國戚,讓一介布衣做主婚人,會不會,有欠妥當?” “是啊,司空玉消失多年,了無蹤跡。突然出現,做皇親國戚的主婚人,實在是,不太合適,倒還不如讓太傅主婚?!?/br> 有大臣緊接著提議。 眾人看向太傅,那可是名正言順,正兒八經的,皇上的先生。若是太傅主婚,便足以服眾了。 總比一個,不知從哪里冒出來的,皇后先生強多了吧? 君凌云竟也點頭同意。 “眾愛卿說得有理,一介布衣,的確是地位低了些?!?/br> 大臣們松了一口氣,那叫一個感動啊,皇上終于肯聽他們的諫言了。 可下一瞬,就聽君凌云下令道: “來人,擬旨,封皇后的授業恩師司空玉,為內閣大學士。將司空學院與天下學院,合二為一,統稱天下學院,交由司空玉掌管?!?/br> 這,這,眾朝臣嘩然,內閣大學士?正一品? 從一介布衣,直接封為正一品大學士?這跨度,會不會太大了些? 這次,就連一向審時度勢的曹丞相,也出言相勸。 “皇上,您三思啊,就算司空玉,當真是皇后娘娘的先生,也不能一躍升至一品內閣大學士???這讓那些,經過層層選拔,幾年才能升一級的官員,作何感想???” “曹丞相說的是啊,皇上,您不能任人唯親??!” 喜堂上一片反對之聲。他們有的兢兢業業做了一二十年的官,才能位列朝堂末班。 這司空玉,憑什么一出現,就位列一品大員? 當然,也并非所有大臣都是因為嫉妒,才出言反對。 凡事,都講究個章程禮法,就算是皇上,也不能為所欲為。不然,全憑皇帝一己喜好,天下豈不是大亂了? 這是原則問題,絕不能退讓!冒死也要諫言的。 他們這也算是,為了云霄國的長遠發展,忠心相諫了。 另有一些沒出聲的大臣,則是當年,受過司空學院恩惠的。 可即便是受過司空家的恩惠,也不代表,此事就能如此胡來。他們不出聲反對,已經是在報恩了。 楚云溪不慌不忙,淡定開口: “諸位大人可能不知,本宮,還有一位師弟,同屬司空先生門下?!?/br> 大臣們聽得更蒙了,師弟?什么身份的師弟,值得皇后娘娘放到這里來說? 云霄國最尊貴的人,都在這大殿之中了。這司空玉,除非是皇上的先生,不然,能有什么說服力? 只是這顯然是不可能的,不然,早就擺出這身份了,也不至于受了這些質疑。 曹丞相只好又替眾大臣開口詢問: “敢問皇后娘娘,您的師弟是?” 楚云溪淺笑,問得好! “東夷國太子,東方匯澤!師弟前幾日,方才來信問候先生?!?/br> 又是一片吸氣聲響起,東方匯澤? 就是那個,僅僅用了半個多月的時間,就斗倒了原太子東方沐澤,和有皇后照拂的嫡長子東方晨澤,又力壓眾兄弟,成為了東夷國新任太子的東方匯澤? 楚云溪一字一句問道: “不知,本宮先生如此身份,可否當得內閣大學士一職了?” 大臣們訕訕地閉了嘴,這誰還能說出半個不字來? 雖說他們云霄國,現在吞并了西昭,看上去是幾個國家中,勢力最大的。 可他們都知道,西昭現在還是百廢待興,不僅沒多少助力,反倒可以說在拖后腿兒。 要不然,前幾日那高調地拍賣國庫寶物,是為了什么? 這種情況下,鄰國是能交好就不要交惡的。以免尾大不掉,被敵國鉆了空子。 在場的大臣們,哪個能不明白這個道理? 見沒人出言反對了,君凌云對司空玉道: “司空先生,接旨吧?!?/br> 他不好當著眾朝臣的面,喊司空玉前輩,便隨著楚云溪,喊他先生。 反正司空玉現在,有個學院院長的名號在,任何人喊一聲先生,都不為過。 第460章 皇后有孕,昭告天下 司空玉掀袍雙膝跪下。 “臣,司空玉,領旨謝恩?!?/br> 他雙手接過圣旨,這才起身,面對眾人。 君凌云便想起了在青峰山時,司空玉對他說過的話:改日,待你登基為帝,我必還你以臣子之禮! 如今,他的確是遵守諾言了。 君子楓和楚家兄弟互相看看,都是臉上帶笑。 司空玉不僅學識淵博,還見多識廣,是少有的,能讓他們幾個真心崇拜之人。 “多謝司空先生為我們主婚!” 三人抱拳對司空玉道謝,三位新娘也跟隨福禮,就連圣雅郡主也不例外。 除了皇上皇后,以任何官職,都不足以讓世子身份的君子楓,和郡主身份的南宮圣雅低頭。 但以先生的身份,司空玉便受得起這一禮遇。 三對新人這一句謝,便是認可了司空玉主婚人的身份。 他現在地位有了,又是皇上和皇后親指的主婚人,且當事人都同意了,旁人還能置喙些什么? 司空玉垂首回禮,才道: “吾司空玉,虛長幾歲,有幸游歷天下山水,見過五湖四海,看過世事變遷。今日,承蒙不棄,吾愿為汝等,見證夫妻之禮?!?/br> 大臣們對司空玉的印象,多數還是停留在他年少時的傳聞,和他那無與倫比的琴藝上。 隨著人的成長,很多事情是會變的。從前的成就,拿到現在,也許就不值一提了。 可聽司空玉如此說,倒真讓他們覺得有些自愧不如了。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單后者,他們就比不了。 司空玉為三對新人,獻上自己的金玉良言: “兩性締良緣,瑞兆昌五湖。是皇上和皇后,對你們的期盼,亦是恩惠。望你們能興小家,而顧大家。勿忘君恩,心懷天下百姓?!?/br> “謹遵司空先生教誨?!?/br> 三對新人聽著如此贈言,心中都有些澎湃。 旁人的新婚贈言,無非是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姐妹。夫妻和睦。 司空先生的話中,卻能容納家國天下。 男兒志在四方,大愛天下百姓,正是他們這些,衣食無憂的皇親國戚,最容易忽視之事。 更有種,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豁達胸懷。 朝臣們雖然對司空玉,還有些質疑,可對他這番話,卻也都是認同地點頭。 司空玉的贈言,的確立意高遠。 足可見得,即便世事變遷,司空玉,卻還是當年那個,令所有人都驚艷的清貴公子。 “先生,您請坐!” 楚云溪將司空玉的位置,安排在了太傅旁邊。 同樣是皇室的先生,同樣是正一品,皇后娘娘將司空玉安排在此,可見對他這個先生,是十分敬重的。 大臣們心中都有了些猜測。難道,這司空家族,僅剩了司空玉一人,還能再現當年繁盛? 司空玉見太傅朝自己看過來,微微垂首見禮。太傅也點頭示意,讀書人雖清高,可對有真才實學之人,也是禮遇的。 婚儀已經開始,其他人也不好再交頭接耳,只是各自在心中盤算。 禮官開始唱禮。 “三對新人,今日喜結連理,一拜天地!” 三對新人,背過身,同時朝殿外拜去。 “二拜高堂!” 他們又回身,對著生養自己的父母,恭敬拜下。 幾位夫人都是拿帕子沾著淚花兒。 “夫妻對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