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瓊枝 第82節
書迷正在閱讀:撒嬌四福晉最好命(清穿)、重生之再度利用GL(純百NP)、穿成美艷女配親媽[九零]、【穿越到春秋】色誘夫差、重生八零,我靠撿破爛拿下高嶺之花、青云妻上、女配要避免和男主糾纏[穿書]、方舟[廢土]、重生后反派她被迫洗白、我爹是滅世反派,而我才三歲半
這個男人,吃過了并不能解饞,反而叫人越發的上癮。再這么黏膩下去,她可能會越來越不像她。 所以琳瑯這次回老家,除了明面上的理由,其實也是為了冷卻一下二人升溫得火燙的關系,讓他和自己都可以靜靜心,戒戒癮…… 聽說楚琳瑯過一陣子要去江口老家時,女學里的同窗們一個個艷羨得不行。 關金禾表示,她其實也很想去。因為王公子奉差事,所以原本五月時商量的婚期改到了金秋十月。 這樣一來,她還可以在成婚前出一趟遠門,親自選購些江南織布一類的,想想都有趣。 當時正是扦插花景的課,教她們花藝的齊夫人聽了女學生們七嘴八舌的議論,便也閑插了一嘴,說是她年輕上女學夏休時,那時的女學都會組織些異地游船的活動。 若她們都這么有興致,便回去問問諸位女學子的家人,容林女學也不妨組織一次,到時候,若能由護衛隨行,說不定還真能去江口采風,游玩一番。 這一群貴族小姐嫁人后恐怕就沒現在這么悠閑。能有這等游山玩水的機會,豈能放過? 于是諸位女學子回家跟家人商量一番之后,除了陶雅姝府上還有功課不能去之外,大部分都能成行,有些甚至還要帶母親meimei同往。 聽著她們熱火朝天的議論,陶雅姝一向淡漠的臉上有幾不可查的羨慕…… 至于船只和一路的保全,也是各府顯著神通,最后竟然借來了陛下年輕時去江南,給百官乘坐過的方舟。 那大船甚穩,還有許多房間,甚至凈房和浴房也一應俱全,這讓一群小姑娘們興奮極了。 而護送她們的官兵,則是司徒晟請托了李成義將軍,從水師臨時調撥來的一隊精兵。 若是只有楚琳瑯一個人去,還真不好開口,不過有了這么多貴女同往,請這一隊官兵就顯得毫不夸張了! 楚琳瑯也沒想到,自己不過是回老家賣個鋪子而已,竟然組了個如此奇葩的夏游之約。 很快,當夏休開始的時候,浩蕩的兩條大船,便由水師出了一隊兵四條船護送,從水路出發。 而且在臨出發前,原本說去不了的陶雅姝居然也說動了母親,同意她在入宮前再散心一次。 楚琳瑯見她來了,連忙迎過去,小聲笑道:“終于說服你母親了?” 陶雅姝端莊地點了點頭,卻掩飾不住藏在眼中的雀躍,同時小聲道:“是我四姑姑跟祖翁求情,準了我出來玩一玩?!?/br> 不過陶雅姝并不是一人來的,她那個四姑姑也陪著她一同來了, 陶慧茹依舊是一身淺灰的尼姑衣袍,跟齊景堂的夫人華氏在一起有說有笑。 而琳瑯在看到那個陶慧茹的時候,笑意卻變淺了許多。 這些日子來,她也是有意無意地在其他女眷的嘴中問到了不少關于這個陶慧茹的事情。 這位陶家四姑姑當真是愛慘了她的夫婿楊毅,就算夫君的名字成為了大晉之恥,不可言說,陶慧茹依舊變相為他守節,不肯改嫁。 楚琳瑯聽說了那楊毅投降以后,已經是荊國一處部落可汗的乘龍快婿,據說他后娶的那個,也是荊國嬌艷的一朵名花。 以前她還會對楊毅這等三娶的傳奇經歷嘖嘖稱奇,有些不能理解,為何有不俗的女子前赴后繼。 可是在知道了司徒晟就是楊毅的兒子后,她一下子就能理解了。 不知道司徒晟與他的父親有幾分肖似,不過看兒子的樣子,大抵也能猜到做父親的是何等俊逸模樣了。 一個武功高強,有著不俗戰功的英俊武將,若要迷倒個把女子,簡直易如反掌。 只是這樣一個風流男人,居然是司徒晟的爹,他又是如此不堪地辜負了自己的發妻和長子,甚至將楊家忠臣良將的清譽也毀滅殆盡。 如此想想,楚淮勝居然還不是世間最不堪的爹,也是有夠可悲可笑的。 當那位陶家四姑姑的目光撥轉過來時,楚琳瑯也適時避開了眼神。 于是一群女學的學子和女眷在歡聲笑語中上了船。 因為男院和女院都夏休了。所以很多無所事事的夫子也跟著一起隨行,不過為了避嫌,他們不跟這些貴女們一條船,在另外一條船上。 那個邋里邋遢的廖夫子也來了,正跟幾位夫子立在船頭,指著周圍的風光吟詩大笑。 看來上次被女學子拔毛的慘痛經歷,并沒有讓廖夫子得到太多的教訓。 這位的穿著打扮還是那么放蕩不羈。 隨著天氣轉熱,夫子又添了新行頭,趿拉著一雙沒跟的布鞋,手里的扇子不停搖晃,將下巴上的長須吹得炸開,讓人又有一把拽過來,狠狠梳上幾下的沖動。 陶雅姝瞥見這樣的廖夫子就渾身不自在,可又控制不住自己的眼睛,總是不由自主地往他身上冷氣森森地瞟。 楚琳瑯立刻貼心地立在她前面,替同窗遮擋視線,省得再看惱人的景兒。 陶雅姝被她的貼心給逗笑了,也懶得再看那一船的臭男人,與同窗一起展目遠眺起了船景山水。 這一路,江水兩岸碧山重重,不時有猿猴和山鳥的鳴聲傳來,當真是滌蕩人的心境,讓心情分外舒朗。 那夫子的船上最有趣,由著廖夫子帶領,幾位夫子光著腳兒,挽著褲管垂釣,笑聲傳得老遠,停船歇宿時,還真讓他們釣了不少的魚,給大船上的女眷都添了些新鮮的燉魚。 這一路且走且玩的舒緩愜意,也稍微緩解了楚琳瑯近鄉情怯。 她別離了江口甚久,都快忘了老家是什么樣了。 如此快船水路走了十多天,當看到了江口熟悉的景致時,楚琳瑯還是忍不住心內激蕩。 她忍不住笑著對站在身邊的關金禾道:“你看!那里就是我小時候賣泥娃娃時站著的河埠頭!” 然后她又是如數家珍,說了江口老家久負盛名的小吃名產。 只聽得一群沒出過遠門的小姐們心馳神往,紛紛表示一會上岸,就要買來試吃。 宜秀郡主也在旁邊伸著耳聽,卻不屑地潑著冷水,表示那些攤子上買的貧民食物都臟死了,她娘不讓她亂吃東西,白給她,她也不要! 楚琳瑯向來不會跟同窗貴女們斗嘴,所以聽宜秀郡主說這話,她也假裝沒聽見。 不知道為何,自從她說自己從侍郎府辭工后,這位宜秀郡主對她雖然依舊稱不上親切,卻緩和了不少。 后來聽關小姐偷偷跟她講,原來是云家看上了司徒晟,找了人去司徒晟那邊透話。 可惜司徒晟還是以母親孝期為由,對自己的婚姻大事一律不議,讓云家碰了個軟釘子。 楚琳瑯聽了,倒是沒覺得什么可意外的。 若不是因為這“守孝”的借口,只怕俊俏侍郎家的大門都要被媒婆踏平了。 不過這位宜秀郡主大抵是沒有希望的。在楚琳瑯看來,也只有像陶雅姝這樣的大家閨秀,才配得上司徒晟那樣的人。 可他又背負著沉重的秘密,看那樣子,一時半會都不會想成家立業。 所以楚琳瑯聽到有人垂涎司徒晟,都能心平氣和,不慌不張。 她覺得自己太壞了!當初驚聞了司徒晟背負的秘密后,竟然有種平白撿了寶貝,可以心安理得獨占上幾年的感覺。 這種扣著不該屬于自己寶物的心思太陰暗,連楚琳瑯自己都唾棄自己。 既然刻意與司徒晟分開一段時間,楚琳瑯決定不再去想他。 她此番回來,并不打算回楚家,更不想見自己的父親。 等她打點了店鋪的事情,再偷偷約母親出來見一面,商量一下以后的章程再說。 下了船后,她便帶著丫鬟,給同窗們買好吃的錢婆豬rou餅、破麻酥、還有張九家的燒素鵝,油爆蝦、桂花糯米蒸糕等等。 這些特色小吃,足足裝了六個五層的大食盒子。 當地的官員早就接了信兒,一早命人在江口景致最好的映月荷花湖畔撐起了涼棚,鋪了香席,設了香爐。 大家可以圍坐賞著荷花湖景,順便品嘗特色美食。 這水鄉的小吃,帶著江南特有的溫潤雅致,每個擺碟都精致考究。 眾位夫人小姐都是生活在北地,就算偶爾吃過這些菜式,也絕沒有利用當地獨有食材工藝做出的考究味道。 一時間,眾人吃得是贊不絕口。就連那個信誓旦旦說不吃路邊攤的宜秀郡主,也忍不住偷偷拿起筷子品嘗了兩口。 這一吃之后,便有些停不住嘴。 結果楚琳瑯故意抬眼看她的時候,她正在一口接一口地吃燒素鵝。 吃得正起勁兒時,宜秀郡主才發現楚娘子帶著笑,意味深長地看著她。 小姑娘頓時有些臉兒緊,為了掩飾只能趕快咽下,結果咽得太急,還噎著了,伸著脖子直翻白眼,急得旁邊的丫鬟連忙給她拍打后背。 楚琳瑯不動聲色地調轉目光,心內默默一笑——甭管多金貴的身份,這個年歲的小姑娘,哪有不貪吃的? 早早立誓說不吃,真是白白的嘴硬! 她作為地主,款待了諸位同窗一頓美食之后,剩下的游玩事宜都有當地的縣丞安排。 她只管先帶著丫鬟去自己的鋪上去看看。 車夫隋七,還有小廝王五是跟在廖夫子那一船同來的。 就在楚琳瑯陪著貴女們吃著地方小吃的時候,七爺已經領著王五,在當地的馬行雇好了馬車,然后默默等在路邊了。 有這等心細而又經驗豐富的老人跟著,真的很輕省,不必吩咐,人家都已經默默做好了。 等馬車入了城,楚琳瑯看著周圍熟悉的街市,心中頗有些感觸。 她當初嫁給周隨安后,就是在江口這個鎮子度過了初為人之婦的頭兩年。 此處的每一塊青石板都讓人那么的熟悉。 那時候,周家一貧如洗,她雖有薄田幾畝,可收不到租子時,過日子就得精打細算。 每到臨近傍晚時分,她就要在這條街市上來回地走,看看能不能撿些便宜回家。 等魚攤,rou攤快要收攤的時候,她才沖過去,以便宜的價格買些剩下的小魚回去做魚rou糜,再花幾文錢買些剃干凈rou的骨頭回去煲湯,給正在苦讀的夫君補充營養。 那便宜小魚的魚刺特別的多,想要挑一碗魚rou,很花功夫累眼睛的,有時候攤販甚至會將這些不值錢的魚白送給她。 因為總是貪占這等小便宜,她也沒少被人嘲笑,明明是江口富庶鹽商楚家的女兒,非要嫁給個窮光蛋,連買魚添菜都跟乞丐一般。 那時候,她笑而不言,任著人奚落,可心里暗暗發誓,自己遲早有一日要離開這個地方,就算再回來時,也要誥命加身,衣錦還鄉。 可沒想到,她走的時候還算風光,可如今頂著下堂婦的名頭,回來一趟,還得偷偷摸摸地瞞著父兄,更不敢讓鄉里看見她,免得去父親那里通風報信…… 重游舊地,楚琳瑯一時想起了很多不及回想的舊事。物是人非,大抵都是人生的常態,她的這些傷感,也只是片刻之間,很快就被腦子里盤旋的生意經驅散得不見影蹤。 當到了鋪子門口時,掌柜和伙計正在清點貨物,一看東家回來了,立刻高興地將她請入了后堂。 楚琳瑯慣例問詢了店鋪的生意,又看來看賬本。 掌柜的姓錢,是楚琳瑯用慣了的老人,從看到楚琳瑯時,就一臉欲言又止的為難。 待楚琳瑯查賬完畢,掌柜的斟酌了一下,才對她道:“東家,您回來的事情,沒有知會楚家那邊吧?” 見楚琳瑯搖了搖頭,他才說道:“楚老爺好像知道了您……跟周大人和離的事情了,還來店里大鬧了一通,要收回這鋪子呢!” 楚琳瑯猛一抬頭:“他是怎么知道的?這鋪子跟他有什么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