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火行舟 第34節
杜琢的心里在滴血。 湊活?! 那支毛筆可是最正宗的宣筆,是用最上乘的兔毛做的,一支的價錢能抵得上十支蘆管筆! 哪里是湊活?! 莫遲無情地將筆頭部分扔到一旁,用筆桿斷面沾了沾墨,完全不用思考,直接在紙上就下筆。 杜曇晝猶豫須臾,遲疑著問:“我不善畫,所以冒昧地問一句,難道畫之前不用構思么?” “哪有那個時間?”莫遲下筆的速度極快,他的畫技都是在軍中練出來的,“等你構思好,焉彌人早就跑了,還用得著傳信嗎?” 杜曇晝不作聲,想了想,又問:“恕我沒見過世面,可那偷信的小廝你已有多日未曾見過了吧?還能準確地記得他的樣貌么?” “當然啊?!蹦t頭都沒抬,手都不停,仿佛他問了個多么傻的問題。 杜曇晝抄著手站在他身側,就像個等待服侍主人的書童:“是、是,我怎么忘了,你過目不忘的,哪怕只打過一個照面的人,你也記得住?!?/br> 只打過一個照面。 這句話忽然點醒了莫遲,他筆下動作一頓。 杜曇晝立刻問:“莫英雄有什么吩咐?” “……沒什么?!逼毯?,莫遲低聲道:“畫完再說?!?/br> 很快,一張清晰的人臉出現在紙上。 莫遲的畫談不上什么名家筆法,但筆觸精干,尤其是五官畫得極為傳神,惟妙惟肖。 杜曇晝看著畫像,就仿佛那個小廝真的出現在了眼前。 他將畫紙收入懷中,追問道:“你剛才想要和我說什么?” 莫遲又看向杜琢。 杜琢這回學聰明了,把手里的墨條一放,轉身就出去了,一句話都不說。 杜曇晝知道,莫遲又要說和曾遂有關的事了,他對這位曾經的伙伴相當袒護,甚至害怕杜琢會走漏風聲。 “你為何如此提防?”杜曇晝不解地問:“他又不是三歲小孩,難道沒有自保之力么?” “你不懂,縉京城外還埋伏這群神出鬼沒的焉彌刺客,他們個個都恨毒了夜不收,萬一被他們知道曾遂也在,定會對他下毒手的?!?/br> 杜曇晝無奈地嘆了口氣,問:“曾遂怎么了?” 莫遲說:“我去西龍璧坊尋他的路上,在巷尾見到了一個乞丐,當時我便覺得很詫異,自古乞丐要飯都沒有要早飯的,于是便多看了他一眼?!?/br> “剛剛畫像之時,我突然想到,那個乞丐我之前是見過的?!?/br> 他抬起頭,看向杜曇晝:“就在你下發的海捕文書上,他就是那個和唐達一起失蹤的武庫看守?!?/br> 第26章 那人曲線婀娜,分明是個女子。 ============================================= 杜曇晝臉色微變:“那個叫包二的看守還活著?還假裝成乞丐,躲在西龍璧坊?” “對,我絕沒有看錯?!蹦t堅定道:“不知兩者是不是巧合,但曾遂一定有危險,他很可能被他的主人騙了?!?/br> “如何得知?” 莫遲說:“當時在壇山腳下,看到那串記號時,我便察覺不對。那些符號有幾個小小的錯誤,而且在末尾處,還有一個夜不收的警示信號。那行文字,很有可能是曾遂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寫的,又或者根本不是他本人留下的?!?/br> 杜曇晝心中一凜,頓覺不寒而栗。 “你是因為那行字才去了西龍璧坊,剛到不久,就被冷容帶人抓了??梢娏粝履切凶值娜?,不僅清楚掌握我們的行蹤、知道我們要去壇山,還能串通冷容,將消息傳遞給他?!?/br> 莫遲似乎不忍拆穿,小心翼翼地問:“那個時候,知道我們要去壇山的人,都有誰?” 杜曇晝心里早就有了懷疑的對象,莫遲一問,他立馬道:“你也覺得會是……?!” 莫遲停頓片刻,說:“目前還沒有確鑿的證據,所以我想扮作胡人,混進西龍璧坊,接近包二,從他口中探得實情,同時設法找到曾遂?!?/br> 杜曇晝捏了捏眉心,英挺的劍眉緊蹙:“你只管去做,而我會從趙府下手,找出那個偷出家信的眼線?!?/br> 半個時辰后,趙府。 所有人都被軟禁在房中,連下人也不例外,杜曇晝給翊衛驗過腰牌,翊衛才打開了緊鎖的木門。 這扇門后是下人們住的小院,杜曇晝帶著杜琢進去一一看過,沒找到莫遲畫上的那個人,于是叫來了同樣被關著的管家。 趙府的正廳被杜曇晝臨時當做審問所,管家撲通跪在他面前,等待著他發落。 杜曇晝讓杜琢把莫遲的畫給他看。 “此人你可見過?” 管家忙道:“見過,見過!此人是趙府的小廝,負責公子書房內的灑掃!” “他身在何處?” 管家說:“趙府被封是晚上的事,那天下午,此人就突然不見了。當時草民還以為他偷了府里的東西跑了,帶人在書房里清點了一番,沒發現丟了什么貴重東西,便沒有繼續追查他的下落?!?/br> “跑了?可有留下行裝?” 管家:“怪就怪在這里,他所有的行裝都沒帶走,全都留在了府里,連存的一袋子碎銀都沒帶,倒像是……落荒而逃?!?/br> “把他所有的東西都帶到堂上來,本官要一一查驗?!?/br> 不久后,那小廝的所有隨身之物都鋪在正堂的磚石地上。 杜曇晝俯下身,一件件看過。 小廝的物品不多,多是些七零八碎的東西,唯有一件短打上衣引起了杜曇晝的注意。 他把衣服拎起來,對著陽光細看,在衣袖上發現了幾個墨色的斑點。 用手摸了摸,斑點的位置有些發硬,湊上前仔細一聞,能聞到墨汁獨有的怪味。 杜琢問:“大人,是什么?” “是墨水,他只負責灑掃,又不負責侍弄筆墨,衣袖上怎會有墨水?” 杜曇晝冥思苦想半刻,突然似有所察,當即對管家道:“趙慎的書房在何處?” 趙慎書房內,管家指著桌上硯臺和墨條說:“這就是公子常用的墨,硯臺據說是先皇賞給趙將軍的,公子十分喜愛,而墨條產自暉州名家之手,價格不菲?!?/br> “杜琢,研墨?!?/br> 杜琢在硯臺上倒了幾滴水,將墨條不斷來回摩擦,很快,濃黑的墨汁漸漸析出。 杜曇晝俯身一嗅,與小廝袖子上的墨汁氣味完全不同,是一股典雅的墨水清香。 他問管家:“此人在趙府還負責寫字?” 管家否認道:“不曾聽聞他會寫字,下人里識字的都不多,更別說寫字了?!?/br> 杜曇晝似有所悟,對杜琢道:“帶上那小廝的衣服與這方硯和墨條,隨本官回臨臺?!?/br> 從趙慎的書房出來,杜曇晝瞥了眼東面的小院,無意問了句:“那是什么地方?” 翊衛說是趙慎的寢院,趙夫人就軟禁在那里。 彼時懷寧設法接出趙夫人后,將一個身形樣貌與她類似的侍女打扮成她的模樣,悄悄送了進來。 杜曇晝隨口一問:“趙夫人狀況如何?” 翊衛道:“成日都待在房中,沒什么異常?!?/br> 杜曇晝點點頭,吩咐道:“她身懷六甲,你們平日巡視,盡量少接近,以免驚擾到她?!?/br> “是?!?/br> 臨臺官署,杜曇晝找出趙府家信,湊到紙上深深一聞,味道與小廝袖管上的一模一樣。 “果然如此!這些家信不是趙青池父子寫的,是這小廝模仿字跡偽造的!” 杜琢驚詫道:“這人究竟是誰?竟能將筆跡模仿得如此相似?” “立刻帶畫工去趙府,畫出此人的樣貌,在縉京連同京畿地區全域下發海捕文書,文書上要寫明,此人極有可能曾是代筆先生!” 民間百姓常有不識字的,有時與家人親友來往通信,自己寫不了,便去街頭巷尾尋代筆先生代為書寫。 代筆先生多為落魄書生用以謀生的職業,有許多進京趕考后落榜的書生,為了節省費用,會住在京畿的郊縣中,靠代人寫信賺取一點閑錢,支撐自己繼續讀書,以參加下一次科舉。 由于皇帝喜愛書法,他們大多極善文墨,一人能寫出好幾種不同的筆體。 這樣的人想要模仿他人字跡,只要稍加練習,便能以假亂真。 杜曇晝看著手中的信:“我有預感,海捕文書一旦下發,我們很快就會抓到他了?!?/br> 西龍璧坊。 莫遲的頭發依舊束在腦后,不同的是,他將部分發絲編成了一縷三股辮,同其余頭發綁在了一起。 這是很常見的胡人未婚男子的打扮。 他身上穿的也不是大承人的中原衣物,而是左衽的胡服。 西龍璧坊住著的,除了富有的胡商,還有不少來縉京謀財的平民胡人。 他們大多給富商們當隨從做護衛,或者干些力氣活。 此時此刻,莫遲就混在一群等活的年輕胡人男子中,面無表情地干嚼著胡餅。 晌午時分,假裝成乞丐的包二終于又出現在轉角。 他的裝束確實和乞丐無異,但他眼中時常閃過的精光,讓莫遲立刻就能斷定,他是個武人。 包二非常警惕,走兩步就要回頭看幾眼,不只看向身后,四面八方全都要認真看過,確認沒有危險存在,才敢繼續往前走。 走了幾步,便在一處隱秘的墻角蹲下,從懷里掏出一個凍得干硬的饅頭,放到嘴邊啃下一口,費力地咀嚼。 莫遲大大咧咧地走到他面前,將手中的胡餅掰下半個,直接扔到他懷里:“要飯的,接著!” 包二凌空一接,反應極為敏健,也不說話,只他招了招手表示感謝。 莫遲大喇喇走到他身邊,靠墻而立,和他閑扯起來:“你從哪里來的?這么年輕,手腳都在,干什么不行,為什么非得要飯???” 莫遲的官話還帶著些許焉彌口音,聽上去就像剛來中原不久的樣子,欺騙性極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