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你時自帶濾鏡 第12節
第24章 第 24 章 ◎眼神◎ 于戡并沒有說再見的意思。譚幼瑾發現, 如果她不說要回家,他們好像可以在小區里一直轉下去。 “不早了,我要回去了?!眰闳源蛟谒约阂粋€人的頭頂,越發凸顯的她出來送傘像多此一舉。 于戡這時倒沒顯出留戀的樣子, 對于她的提議響應得很快:“我送你回去?!?/br> 譚幼瑾不由得笑了, 像他們這樣送來送去的, 估計道別時天都快亮了。然而她拗不過他。雖然于戡身上的衣服已經濕了,這時候打傘也無法挽回。但譚幼瑾還是把傘收回到了自己手里, 一半遮在了于戡的頭頂。因為他比她高, 她舉傘的樣子顯得有點兒努力。譚幼瑾著急往前走,不像之前那么小心, 鞋在冰上打了滑。她還沒反應,于戡已經抓住了她的手, 好像他時刻都在注意她一樣。等譚幼瑾站穩了,于戡的手并沒有收回的意思。 譚幼瑾說謝謝, 于戡的手還是沒有收回去。他的手抓她抓得很緊, 好像怕她再次摔倒似的。大概怕她誤會, 他解釋道:“路上滑, 這樣咱們還可以再走快點。我想把你早點兒送回去?!弊T幼瑾沒有再把手抽回去, 她自己也沒有細究這心理。不知為什么,譚幼瑾覺得他有點兒緊張, 他的手本來很涼, 一會兒就熱了。這熱也傳到了她手上。 她并不太擅長和人拉手,這種不擅長不分男女。她小時候從來沒有和女同學手拉手上廁所的經歷, 以至后來她上大學, 和一個女孩子出門, 女孩兒很自然地拉起了她的手, 她整個人都很僵硬,又不好把手抽回來,覺得這樣不太禮貌,于是僵硬了小半路,中途趁機把手放回了口袋,那女孩兒馬上和她生出了距離感。在拉她手的女孩兒看來,兩個女孩子只要不討厭就可以互相拉手挽手。但對于譚幼瑾,她總覺得要非常喜歡才能這樣。 她和絕大多數人不太一樣,認為十指緊扣比親吻要親昵得多。不過于戡握著她的手倒跟親昵沒什么關系。 雖然兩人走路速度都比之前快,但譚幼瑾還是覺得這百米路有點兒漫長。走著走著,于戡的手放松了些,譚幼瑾趁機把手從于戡手里收了回去,手心還殘留著他手上的余溫,倒不覺得冷。 兩人像達成了共識似的,步子又放慢了些。傘換于戡舉著,傘下有一個半人,一個譚幼瑾,半個于戡。 于戡看著譚幼瑾的側臉,想起很久之前看過的譚幼瑾照片,照片上的她頭發比現在長很多,大概是燙過,眉眼比現在要凌厲,一看就對整個世界充滿著無窮的偏見,和現在很不一樣。照片上的她大概二十歲還是不到,總之很年輕。他那時候倒不覺得照片上的她很好看,但是一眼就記住了。他看到照片的時候已經到了電影學院,因為這照片記憶太深刻,以至于平時在學校里看見活生生的譚幼瑾,竟覺得是兩個人。 他第一次看到譚幼瑾的影評,還是在高三,那時候他并不知道那些東西是譚幼瑾寫的。讀大學之前,他沒有看影評的習慣,在他看來,看電影是吃飯,看完電影再看別人影評,就是吃完飯把別人吃過的東西再嚼一遍,屬實沒有必要。而且他也沒那么多時間,他爸為了維持和貴賓客戶的友好關系,把一部分任務交給了他。到周末,他要去教一個他爸女客戶的一個小孩子玩滑板,教另一個客戶的小孩子彈吉他,都是他爸給他攬下來的,因為他爸認為這兩個女客戶都是很重要的人脈資源,要積極維護,這對于戡也有好處。于戡并不喜歡這差事,也根本不想維護什么人脈,但是沒辦法,他爸掙的錢,他也花了。所以做父親的跟人拍了胸脯把差事攬下了,他也只好去干。 他之前上的學校是他父親前女友托了周主任的人情上的,感情一變動,也不好再在這家學校繼續上下去,因為戶口在老家,也參加不了本地高考,索性去上國際學校。他上的這家新學校,學費很貴,他爸要求他為這學費負些責任,他也不好拒絕。 于戡沒有和任何人提起他在做的兼職,包括他當時正在交往的女孩兒。他們聊的話題完全不觸及生活本身,因為電影可以一幀一幀地揣摩,但他的生活卻不是很經得起細看。其他人都覺得,他和女孩兒交往,是因為外貌的互相吸引。但在他,完全不是這樣,因為他父母,他對那種因為皮相生出的愛慕甚至有點兒排斥,雖然是本能。事實上也確實不是長相,他自己也奇怪,為什么不見面在網上聊倒盡興,見了面卻沒那么多話可說,好像之前聊天的是另一個人。他決定考電影學院,以為女友會支持他,結果并沒有。她說,“如果你想要學電影,國外也多的是學校,你為什么一定要考國內電影學院呢?” 因為國內學費便宜,他對女孩兒說。這對他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甚至是最重要的原因。他不想再花父母的錢,而且他的父母也不會花錢讓他出國讀電影。他一點兒都沒撒謊,但女孩兒卻覺得他在開玩笑,讓他認真一點,她不想談異國戀。 后來,他進了電影學院,女孩兒去澳洲留學,兩個人的聯系也就斷了。等到他開始留意電影批評,才知道,但凡他們的聊天涉及到電影,大都是女孩兒辛苦從別處搜尋來的材料,譚幼瑾本人對此有很大貢獻,都是她做學生時寫的。 他開始搜集譚幼瑾早期的影評,她早先寫的東西很有鋒芒,一句話恨不能得罪一百個人,越往后這把刀越鈍。等到他考到導演系,譚幼瑾的筆鋒,對于他來說已經可以稱之為圓潤了,像是被招了安,但確實也不是被收買的文章,捧人也不是這么捧的。他去旁聽她的課,坐在最后一排。她每個字都在力求中立客觀,好像要把她所有的偏見壓下去,太客觀了,不像個人,倒像是個機器在講,簡直要把他的瞌睡勾出來。 這之后,他沒再去旁聽她的課。她的影評刊在雜志上,照例買了看,但隨便看幾眼就扔到了一邊。后來選課,他仍選了譚幼瑾,但一節課都沒去上過。他自己也說不清為什么,因為別的不喜歡的課,也多少去上了幾節。 即使這樣,當譚幼瑾在路上主動跟他說話的時候,他還是一眼就認出了她。不過當她推薦他演一個叛逆的兒子時,他覺得她的眼神大概有點兒問題。 【??作者有話說】 抱歉,這個晚上太晚了哈。 第25章 第 25 章 ◎傘◎ 一個人在傘底下空間很寬裕, 兩個人就有點兒擠。開始于戡只是象征性地在傘底下呆一呆,小半個身子還在外面,大概是領略到了有傘的好處,他整個人都擠進了傘里。 為了兩人同時能享受到一把傘的遮蔽, 譚幼瑾盯著地面, 努力和于戡的步調保持一致。她注意到于戡也在調整他的步子, 他腿長,步幅大, 好像為了遷就她, 把步子走得委委屈屈的,一點兒都不伸展。傘頂比她高一截, 因為于戡比她高一截。 他瘦是瘦,可架不住骨架子大。一把傘下, 兩個人無可避免地挨到了一塊。天很靜,譚幼瑾甚至能聽到兩人衣服摩擦的聲音。摩擦生熱, 她覺得自己皮膚也和衣服發生了摩擦, 整個人有點兒熱。這聲音不大, 不用心根本聽不出來, 卻跟了她一路。她特意避開他些, 身體有一部分到了傘外,傘馬上又跟了過來, 兩個人又挨在了一起。 譚幼瑾眉毛旁邊長了一顆痘, 是今天新長出來的,于戡昨天沒發現。再次見面之后, 都是他找話題, 但電影又不能談, 自己沒拍出滿意的, 不好意思談別人的,好的壞的都不想談。 “你的痘好像每次都長在一個地方?!?/br> “嗯?” “今年春天我在路上看見你,你眉毛旁邊也長了一顆痘,離著遠了我還以為是一顆痣。我剛要跟你打招呼,你就轉身走了?!庇陉浀?,那天她穿了一件卡其色的風衣,背著她今天白天還在背的一個大單肩包,手里捧著一個色塊凌亂的杯子。他記得,譚幼瑾買咖啡大多時候都是自己帶杯,她也曾建議他這么做,自帶杯子環保,而且能便宜一點。 “我現在視力下降,那次應該是沒看見你?!?/br> 于戡確認譚幼瑾認出了自己,否則不會走得那么快。 “去年秋天我有一次看見你,你也是眉毛邊長了一顆痘,你見了我臉還紅了?!庇陉耸悄奶炝?,只記得她穿了一件橄欖綠的衛衣。她很少穿這種顏色,一般都是黑白卡棕以及靛藍。那天她好像蠻高興,見到他立刻板起面孔,微微點了點頭,算是和他打了招呼,疾步而過。每次遇見他,他都能重新體會一下“疾步”到底是怎么樣個步子。 “那應該是皮膚過敏?!倍炜赡苁莾龅?,秋天只可能是皮膚過敏。這是實話,說出來好像在遮掩。她有點兒奇怪,于戡竟記得那樣清楚。但是她知道他記憶力好,見到什么,能在腦子里馬上生成畫面,一幀一幀都是動起來的,且自動削減了他不需要的素材,很連貫。當于戡還她投資的時候,她很納悶,于戡到底把兩個人的相處剪接成了怎樣的影像。 她刻意以一種師長的口吻問:“你當初選了我的課,為什么一節都不來?” “你想聽真話還是假話?” “你”譚幼瑾頓了頓,“那你還是先說假的吧?!?/br> “我不想在講臺下聽你說話,我想跟你面對面說,就像現在這樣。不過后來我還是有點兒遺憾,因為坐在講臺下,我可以肆無忌憚地看你,你不僅不會躲,大概還會覺得這人孺子可教?!?/br> 仿佛是為了驗證她除了皮膚過敏,也會臉紅一樣,譚幼瑾感覺于戡的目光像雪花似的往她臉上撲,躲無可躲。譚幼瑾有點兒不自然,她不喜歡這不自然。換了別人,她會迎著目光盯過去,直到對方不敢再看她。 “你好像怕我覺得你太好,又不肯把你不好的一面給我看?!?/br> 于戡這句話說的很突兀,譚幼瑾沒否認,只說:“這都是我的職業道德?!彼M一步笑著解釋:“前者是我希望你對人性能有更深刻的理解,擴展你看人的厚度;至于后者,當然也是職業道德的一種?!?/br> “可我又不是你的學生。你在我面前,不用講什么職業道德?!?/br> 譚幼瑾對著空氣笑,心里呵了一聲。在那些她看他一眼就覺得心煩的時間里,如果不是他每次見他,都叫她一聲“譚老師”,她根本不會克制住自己對他的不屑,忍著不耐煩回應他?,F在他說他不需要她的職業道德。 不過嚴格來說,他確實不算是她的學生。但是于戡是一個導演,一個自己寫劇本的導演,她可不想把她的弱點暴露給他,成為他的素材庫。他發現是一回事,但她主動暴露是另一回事。把自己的經歷拿來安慰別人,結果反手就成了人家創作素材,被當做一個有心理問題的缺愛女配畫在漫畫里,那是她十來年前才干的傻事,這樣的事情她不準備來第二次。她一向覺得安慰一個人最好的方法是,告訴對方,同樣不好的事她也經歷過,現在走出來了,你也可以。漫畫作者特意送了精裝版給她,大概是覺得她會喜歡,因為漫畫里給缺愛的女配配了一個霸道多金的老男人,過上了傳說中的幸福生活。 “就算你把本性全都暴露出來,也比我好得多。所以你在我面前真不用有什么包袱?!?/br> 這話過于坦誠了,譚幼瑾笑道:“那你得壞到什么程度啊,我得離你遠點兒?!彼鶄阃馄似?。傘又移過來,完全遮住了她整個人,但于戡并不移動。譚幼瑾見他淋著,又往中間湊了湊,于是兩個人就都在傘下了。 于戡把譚幼瑾送到門口,譚幼瑾沒說再見,這一天她說了好幾次再見,于是再見了不止一次。向著電梯走了兩步,譚幼瑾想回頭看看于戡有沒有打傘?;仡^,正發現他站在玻璃門外面看著她。趁著大堂的燈光,隔著玻璃門看他,看著并不真切。 譚幼瑾拿出手機,打開相機,先是5倍放大再調到10倍再調到15倍,在一次次放大之后,于戡的臉離她越來越近,仿佛就在她眼前。她略微變換了一下手機的位置,他的眼睛眉毛跑到了鏡頭之外,相機對準的是他的鼻子嘴巴下巴頦,本來他的嘴是閉著的,可能是注意到她,嘴角動了動,像是故意裝深沉,笑的時候沒有露出牙齒。譚幼瑾按了拍攝鍵。她抬頭看玻璃門,發現于戡還站在那兒,她忍不住笑了,隔著玻璃門,她仿佛看見于戡也在對她笑。 她轉身走向電梯,進了電梯,手機又響了。接了電話,那邊只說了一句明天見,大概是電梯信號不好,之后便沒了聲音。出了電梯那邊還是沉默,譚幼瑾仍歸結于信號不好,她在電話里說:“我聽不到你說話?!?/br> “明天見?!?/br> 又是沉默。譚幼瑾愣了好一會兒才搞清楚,于戡特意打電話就是為了說一句明天見,之后長時間的沉默都是在等她先掛電話。表達告別,有人說拜拜,她說再見,于戡從以前到現在總是對她說“明天見”。 她回了一句“明天見”,沒給對方反應的時間,就掛了電話。 【??作者有話說】 第26章 第 26 章 ◎明天再看吧?!?/br> 譚幼瑾把錄節目當作上班, 她的新同事比她工作要積極得多。她在樓上還沒準備好下樓,新同事已經到了樓下。 大冬天,從有暖氣的房間轉移到寒冷的室外,同事見到她第一個字便是:早。這早含著白霧, 于是她也回了一個早。班上到一半, 就接到了編導發來的新任務, 說是今天要直播,明天去兒童福利院, 而明天他們送給兒童福利院小朋友的捐贈物資取決于今天直播的觀看人數。另兩位女嘉賓都是公眾人物, 而他倆都不算嚴格的幕前人士,跟人比直播觀看人數罕見地沒有優勢。 譚幼瑾對直播不算太陌生, 早前她還做過幾節直播課,但在直播之前稿子已經準備好?,F在有什么可直播的, 難道直播她和于戡隨便閑逛? 譚幼瑾想起于戡吉他彈得不錯,建議道:“要不你直播教人彈吉他吧?!?/br> “那你呢?” 譚幼瑾笑:“我可以拍你?!把酝庵饩褪撬幌氤鲧R。 于戡表現得很謙虛:“我的水平還不足夠教學, 估計沒什么人看?!?/br> “光看臉也不虧嘛?!?/br> 等到于戡的目光射過來, 譚幼瑾才自覺失言。 譚幼瑾問于戡:“你平??粗辈??” “不怎么看, 不過你上次的直播課我看了。你那次和現在好像有一點兒不一樣?!?/br> 譚幼瑾很誠實地說:“上次直播加了美顏濾鏡?!鄙洗坞娪爸辈フn她本來是反對加濾鏡的, 因為主辦方給直播課定的主題是電影如何讓我們直面真實的不完美的自己。一邊講如何直面真實的不完美的自己, 一邊給自己加濃重的濾鏡讓人家看不到真實的自己,有點兒說不過去。但是和她一起出鏡的女孩兒卻不能接受不開濾鏡, 因為她皮膚過敏且因過敏沒有化妝。而譚幼瑾化了妝, 她這時再堅持不開美顏,就有些不近人情, 于是她只好一邊開著美顏, 一邊跟人講如何直面真實的自己?;丶覍χR子卸妝, 心想獨處時比在人群里更能直面真實的自己。然而晚上衛生間的光源很好, 鏡子里的自己比原相機里的自己要美上幾分。 在鏡子里看到自己,確實感到了年齡在臉上留下的一點印跡。前陣子周主任拉她一起去美容院,給她做護膚項目的女孩子得知她三十歲后對她說“jiejie,您保養得真好,根本看不出來你三十了?!彼⒉皇怯讘B長相,一般人猜她的年紀至多差個兩三歲,并不至于猜不出來她三十了。她聽了這夸贊,并沒有一點兒欣喜,這話好像三十歲多老似的,還需要掩飾。但她聽了,稍微過了下腦子,也就從耳朵里滑過去了。但周主任卻受了些刺激,又勸她趕快戀愛結婚,“前幾年可挑得還很多,現在差一點兒,但還來得及,過幾年就是真困難了?!蓖瑫r又讓她保持自信,不要降低對男人的選擇標準。 她了解她母親,比起她長時間單身,母親最害怕的是她和一個不符合她要求的人在一起。 于戡笑:“不是因為這個?!彼麤]就這個話題說下去,反問譚幼瑾:“你平時看直播么?” 兩個都不看直播的人打開了直播app,想要借鑒一下別人的直播內容。一開始彈出的都是在賣貨,還有教人穿搭化妝以及各類探店,刷到一條做飯直播,于戡說:“要不咱倆直播這個吧。你覺得怎么樣?” 譚幼瑾笑:“我的做飯水平遠不如你彈吉他的水平?!?/br> “誒,你想什么呢?我做。你想吃什么?” 譚幼瑾收好了臉上的驚訝,“都行?!?/br> “對我有點兒要求行嗎?” 譚幼瑾不好麻煩他,便說了幾個最基本的菜式,炒土豆絲、番茄炒蛋…… “我給你燉個湯吧。干貝雜菇湯可以嗎?” “可以?!本驮谧T幼瑾驚訝于戡廚藝的時候,發現他剛下好了一個廚房app,在上面看菜譜。 于戡又說:“來個涼菜吧?!?/br> “涼拌黃瓜?!睉摏]有比這個更好做的了。 “看來你長了一個經濟實用的胃?!辈恢朗强洫勥€是諷刺。 “咱們去買菜吧?!?/br> 譚幼瑾本想去超市,沒想到于戡提議去菜市場。譚幼瑾從來沒和人一起來過菜市場,她自己倒是去過幾次。于戡對菜市場比譚幼瑾想象得要熟,起碼比她熟。 “你經常來?” “上次拍戲,在這里取過景。來過幾次?!?/br> 于戡表現得并不像只來過幾次的,他對這里的每一個攤位好像都很熟悉,知道哪一家的土豆和西紅柿最好。 【??作者有話說】 太少啦,對自己有些失望。 第27章 第 27 章 ◎作品◎ 大多數時候, 譚幼瑾習慣且喜歡一個人行動。一個人去看畫展,遇到合眼緣的,可以就站在那兒一直盯著看,干看, 一幅畫從一個細節看到另一個細節, 看到閉館;要是遇不到喜歡的, 繞一圈就走人,買一個冰淇淋邊走邊吃觀察路上的路人也很有意思。和別人一起來, 就不好這么自由。一個人叫自由, 在兩個人的關系里也可能被理解成自私,只顧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