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公主的快樂你想像不到 第6節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穿書重生:團寵大佬只想當咸魚、家兄嬴政、悄悄懷了君侯的崽、穿成豪門霸總男主的后媽
詩怡悟了,天佑帝取名時肯定是有點強迫癥在身上的。 到了九公主這,就取名為“瑟”,和大公主的“琴”對應上了。 詩怡接著往下看,十公主取名“梨”,因為她出生的時候梨花開了。 十一公主,也就是她的名字是“詩怡”,正好與十一諧音。 詩怡:…… 這兩個名字都不錯,但明顯看得出天佑帝的敷衍。 其實大多數公主的名字都挺敷衍,目前有寓意的,也就是大公主、五公主和九公主,還都是生母取的。 至于皇子的那些名字,大多數也來源于美玉備選,由天佑帝看心情分配一個。 詩怡拿出背誦課文的勁頭,才將他們的名字和序齒全部對應上。 往常,在宮中記住序齒即可,對皇子公主很少有直呼其名的機會,但在顧朗的教育改革中,名字的運用會越來越頻繁。 以姓氏加x郎、x娘的稱呼,會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增強宗族凝聚力,這是顧朗不愿意看到的。 他也要淡化“長幼有序”的概念,轉而推行“能者居之”的思想,才能讓序齒靠后的孩子有機會冒出頭來,不被哥哥jiejie們憑年齡壓著。 分班考試的卷子由顧朗親自出題,目前還在擬初稿,詩怡倒是和他討論過學制的相關事宜。 按本朝例,皇子三歲啟蒙,六歲被送到弘文館讀書,和諸多貴族子弟們共同接受教育。 顧朗了解過他們學習的內容,都是些經史書法,圣人名言,算學律學等可作為選修課。 公主的學習就更簡單了,啟蒙只學完《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就行,近年多加了一本《蒙求》。 學完這些基礎教材,接下來就全憑個人興趣,和生母的要求嚴格與否。 勤勉如大公主,經常待在秘書省的著作局內閱覽書籍,偶爾還會請教弘文館的授課博士。 不愛讀書的,學完規定課程后再也沒沾過課本。 她們平時就學點女紅刺繡,琴棋書畫;更懶一點的,就只顧吃喝享受,反正天佑帝根本就不管,沒提過什么要求。 這當然是不行的,顧朗準備進行大刀闊斧的教育改革。 弘文館是正式官署,除了給貴族子弟授課外,還承擔著校正圖籍、參議禮儀的任務,與其改它,還不如新開學校來得省事。 宮中收拾出一處宮室,名為清暉殿,顧朗重新提了字,寫了招牌,打算建立清暉幼稚園和清暉小學。 六歲及以下的孩子讀幼稚園,其他孩子參加分班摸底考試,小學不設年級,分為天、地、玄、黃班,不論年齡,什么知識水準讀什么班。 小學順利讀到天班,并成功畢業后,就可以進入到清暉中學,這部分構想先放著了,顧朗只是在設計圖中提前留出了場地。 先讀完小學再說唄,“升入中學”是吊在前面的胡蘿卜,不會那么輕易讓人得到的。 總要激發起他們的斗志,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培養出最優秀的人才。 詩怡用完早膳,將兄弟姐妹們的名字又復習了一遍。 內侍常平進來匯報,說拾翠殿賢妃給她送了些禮物。東西已收入庫房,他將禮單呈上。 詩怡看了眼,文房四寶一套,都是難得的好東西。 她點頭表示知道了,和身邊的人隨口說道:“是昨天送蛋撻的回禮嗎?賢妃好客氣哦?!?/br> 正在給她梳頭的是白露,昨日也在殿內服侍晚膳。 她只是個普通侍女,特別想獲得升職機會,在她的認知里,要實現這個目標,就得讓公主看到她的好處。 于是她說:“依奴婢看,賢妃的心機可深著呢?!?/br> “???”詩怡不明白。 白露:“昨日,陛下明明是來看您的,偏九公主要出風頭。她想分薄陛下對您的疼愛,賢妃又裝模作樣送了禮,想踩著您得一個好名聲?!?/br> 詩怡:…… 詩怡沒有接話,待白露出去后,叫來了她的上司立秋。 “給她轉崗,安排點別的活,以后不用上前伺候了?!?/br> 宮斗勿cue,她只想做大鄴朝的快樂咸魚。 第6章 為了杜絕作弊的可能性,分班考試的消息還在保密階段。 皇子公主們只知道,從今年三月起,他們就要到清暉殿那邊讀書了,而且還是分幼稚園與小學? 在鄴朝,這兩者都是新鮮詞匯。 幼稚園比較好理解,它的招生范圍是三到六歲的孩子,小學卻是不設限的,連已經定好駙馬人選的大公主顧琴都收到了入學通知,讓她做好準備。 顧琴猶豫了一陣,還是去求見賢妃。 鄴朝的風氣還算開放,并沒有嚴苛的男女大防,因此,皇子公主們共同上課倒不算什么出格的事,除個別酸儒指指點點外,無人在意。 詩怡還以為會遇到很大的阻力,幸好是沒有。 顧朗:“女性地位其實很能反映封建王朝的政治情況,想想北宋與南宋,女子地位的天壤之別?!?/br> 鄴朝開國幾十余載,不說太平盛世,至少沒經歷過重大打擊;中原人的民族自信依然高昂,不需要讓女性成為封建社會最底層,來獲得那點自我欺騙的優越感。 聽聞皇家教育改革,近日顧朗收到的請安折數量猛增,不僅有拐著彎自薦的,還有同僚之間你吹我捧,花花轎子眾人抬的。 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其實并不清楚清暉小學具體是什么章程,但不妨礙他們知道,這面向全體皇子的授課,是大好的政治機會??! 詩怡都無語了,就算天佑帝從前留給他們的印象再廢物,但皇帝到底還沒駕崩,底下人就敢把想買股的心情寫在臉上啦? “這些世家聰明著呢?!?/br> 顧朗隨意翻開幾張奏摺,圈出他們的姓氏,“看,都是大姓,但都是旁支?!?/br> “由他們先沖鋒,來試探我的態度。如果能成功,主支的人就會擠進來;倘若當了炮灰……” “即使被貶官、流放,過幾年也就找個理由撈回來了?!?/br> 詩怡歪著腦袋問:“他們不怕被殺嗎?” “這些世家大族同氣連枝,沒有足夠讓人心服口服的罪證,皇帝也不能隨意斬殺官員?!?/br> 否則,他們商量好了來個全體罷官,這天下由誰來治理,皇帝一個人干三省六部的活嗎? 更別說,在皇權不下縣的古代,更是讓世家和豪強連接起密密麻麻的關系網,他們在當地的影響力,遠勝于只有一個符號意義的皇帝。 這就是世家掣肘皇帝的方法,知識由他們壟斷,哪怕前朝的科舉制度沿襲下來,讀得起書、能考試的依然是那一批人。 “教育是百年大業啊?!鳖櫪蕠@息道,“清暉小學將成為改革試點,我們要在兩個時代的學科知識中不斷平衡,摸索最適合鄴朝的道路?!?/br> 全套照搬是不行的,還要考慮到古人的接受能力,和當下社會生產力的情況。 所以,授課教師的人選要由他親自把關。他并不排斥世家出身的官員,但想要在課堂上夾帶私貨,課后拉幫結派,絕無可能。 詩怡嗯嗯地附和著,她聽得懂,只是沒往心里去,這些事情交給阿爹來cao心就好啦。 造辦署給她送了新玩具,一套木制拼圖,詩怡正拼得起勁呢。 感受到顧朗盯著她的視線,詩怡略心虛地說:“我這是給新產品擔任質檢員,如果品質合格,就批量生產面向市場?!?/br> 他們得從世家手里撈錢呢,這款拼圖的賣點就是“公主同款”,以她的名人效應來帶貨,溢價個幾十倍很合理吧? 顧朗在她腦袋上敲了敲,又看向桌案。 鄴朝的紙已經達到了東漢蔡倫改進造紙術之后的水準,因此紙張在顧朗的“發明”計劃排序中不算優先,目前的湊合一下還能用。 杜志遠上前稟報,弘文館學士榮恩陽在思政殿外求見。 在鄴朝,“學士”并不是統稱,而是總領弘文館事務的官職。放到現代,和校長的意思差不多。 榮恩陽此人,還算圓滑穩重,他對二、三皇子,也是保持著端水的風格,不曾偏頗哪一方。 那就還算能用……可以考慮將他調到清暉閣,繼續當校長。 如果他能一直這么識趣的話。 顧朗提筆,在紙上寫了點東西,隨后便傳榮恩陽進來。 詩怡抬頭看了眼,阿爹沒有讓她回避的意思,那她就不走了,懶得挪位置。 榮恩陽進來后,不僅見到了皇帝,還見到了十一公主。 他臉上的驚詫一閃而過,又很快恢復正常。榮恩陽先是行了禮,再用尋常的語氣匯報工作。 顧朗給出答覆后,又指著桌面上的白紙說:“榮卿,你來看,這是十一娘寫的字?!?/br> 詩怡有些懵,想了會才反應過來,之前阿爹確實讓她用阿拉伯數字,將一到十寫一遍。 大概要推廣阿拉伯數字了,這是好事,她可不想用十二筆寫“壹”字,多麻煩啊。 榮恩陽第一眼看過去,搞不懂那奇形怪狀的東西都是什么,直到他看到了下面的對照表。 原來這寫的是一到十……也對,十一公主今年才三歲,要她寫字也太勉強了,感覺她是在“畫畫”呢。 榮恩陽斟酌著拍馬屁:“若以此指代數字,的確簡潔明了,可見公主天資聰穎,繼承了陛下的智慧啊?!?/br> 顧朗露出有點得意,但又刻意收斂的微笑,擺擺手道: “這孩子慣會偷懶呢,朕教她寫字,叫她練上二十遍,她就在紙上亂涂畫,還和朕說什么,這樣寫出來的數字更簡單,用起來更方便?!?/br> 最后一句話敲在榮恩陽的心上,讓他身體一震,在電光火石之間,他懂了。 他立刻接話道:“公主所言是極,若能推廣這種數字,對算學發展極有裨益,帳目記載也會更清晰易讀?!?/br> “臣雖不才,愿為公主揚名,為陛下分憂?!?/br> 顧朗還算滿意,雖然他想不到更深層的東西,但作為一個工具人,這點領悟力足夠了。 顧朗點頭:“詩怡,那你便去到偏殿,和榮卿說一說這數位的具體使用方法,十往上該怎么寫。畢竟是你想出來的點子,由你負責到底?!?/br> 詩怡:? 詩怡:??? 等等,她就玩了一會魯班鎖,怎么阿拉伯數字就變成她的活了?! 詩怡本想大聲抗議,但榮恩陽正用期盼的眼神看著她,像是在看什么稀世珍寶,讓她不好意思開口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