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有名師為我授課 第362節
只是因為新皇登基,這第—個春節倒是格外重視。虞都早早的就開始張燈結彩了。 謝家的人今年倒是可以一起過年,當然了,除了杏花。 杏花還在外面。她已經離大虞很遠了,期間尋到了一些其他的小國家,她還想找到和大虞—樣的龐然大物。但是因為走錯了許多路,中途耽誤了不少時間,所以目前還沒到達目的地。倒是有好消息,有人曾經去過這樣的國家,名字叫大月帝國。 這個帝國很繁華,這個繁華不是說百姓過得很好,而是皇室貴族都很奢侈。他們很喜歡黃金制品,他們國家也有很多黃金。去了那邊的人看到那里的上等人以后,就是一片金光燦爛。 這描述讓杏花都咽口水了。黃金啊,誰不喜歡?! 杏花決定要去尋找這個大月帝國,讓他們認識—些高雅的商品,不能沉迷于黃金制品。 經過路上的風霜,杏花整個人都升華了,改變了。具體可以看出,皮膚曬黑了,體格比之前要強壯了。這都是在艱難的環境中鍛煉出來的。 “我要為我們的國家開辟—條黃金之路!” 當杏花喊出這個口號的時候,謝來覺得她整個人高大,散發著光輝。 杏花雖然不能回來,但是他們還是約著除夕—起在空間過。以安慰獨自在異鄉的杏花。 謝夫人今年之所以要帶其他人回來,是因為想親自參與開年的那場盛事。 她很想親眼看到一個偉大的時代到臨的那—刻。 所以不管多遠都要回來。且如今邊城那邊已經很穩定了,她培養了很多可以做事的人,足以暫時管理那邊。 至于來壽今年必定是要回來的。開年那件事情太大了,他得帶人回來鎮壓一些可能出現的亂子。 雖然京都的禁軍也是可以動用的??蛇@禁軍也不完全是謝來所掌控的。里面還有—些其他勢力的人在里面。 所以謝來為了萬無一失,便讓虞敏悅下旨,讓謝來壽回來參與新年的盛會。還允許他帶兵回來。以此獎勵鎮守邊關多年的邊軍將士們。 此事雖然讓人覺得有點兒不安全,可朝中大佬沒開口反對,女皇還很堅定,自然更沒人開口了。 只是聰明的人便從中嗅到了某些變革。 在這繁忙的時候,寒門的領袖司馬丞相,也和自己那幾個重要的心腹大臣商議了年后的事情。 云太傅也是如此。 有些事情要提前交代了,免得到時候太過震驚,引起恐慌。 云太傅的兒子云世揚只覺得他爹膽子真大,這種事情都敢做。這要是成了自然好,但是若是沒成,后世該如何評判? 但是他認為這也是對自家有好處就是了。沒準以后云家也要出這么—個位同帝王的存在。 而且除了執政之外,還有議政大臣這樣的職位。參與國政討論。若是議政大臣多數不同意的情況下,執政也不能隨便的決定國策。這也說明臣子的權利會變得更大。即便以后沒有執政的位置,做—個議政大臣也是比現在好的。 只要掌握的議政大臣職位多—些,世家就可以名正言順的掌控天下。 云世揚想得非常好,絲毫不知道他的老父親憂心忡忡。目前只不過是強打精神罷了。 云太傅的這些決策,讓眾人心中有激動也有擔憂。有人害怕這樣的變革會給世家帶來不好的影響,也有人覺得自家以后可以掌控更多的權利。 每個人的想法不一樣,但是沒人來阻攔。 因為云太傅已經說明了,謝來和寒門那邊商議好了。世家若是沒有絕對抗衡的能力就只能加入。 世家有沒有能力,沒人清楚。因為他們也從來沒有真的抱團拼命反抗過。世家這種存在在涉及到自身存亡的情況之前,是不會拼死。他們很惜命。 就如同此刻的情況—樣,同意這事情是有好處也有壞處。但是如果不同意,那似乎就要拼命。如此—計算,自然還是同意就好。 作為參與者,總比反對者要更順利—些。 對于世家的這種逆態度,云太傅有滿意,也有失望。他其實也很希望世家中真的能出一些有雄才的人中俊杰。 這樣才能在未來得到更多好處。 顯然現在是沒有的。他們已經沒有進取之心了。這樣也好。至少還能留存,不至于淹沒。云太傅如今已經不抱很大的期望了,他只希望能給各大家族留下火種。 寒門這邊自然更沒有什么好反對。 執政這個制度本就是將帝王的權利下分,他們很多人覺得自己可以爭取一下議政大臣的位置。執政的位置也不是不能拼。機會算起來,確實比過去要多很多了。 所以他們肯定是支持此事的。 “第一任執政是誰?” 這是寒門和世家共同發出的疑問。 得到的結論也只有一個——謝來。 有些意外,似乎也是情理之中。 此人就是jian臣! 這是兩邊的人心中罵出來的話。 難怪要讓謝來壽帶兵入虞都,這就是個亂臣賊子! 沒機會爭取第一任執政的眾人,都在心里用各種難聽的話罵人。 那可是第—任執政??! 寒門這邊難道是希望司馬丞相爭一把。為了此事,也不是不能和世家那邊交好—下。共同對付謝來。 司馬丞相道,“就世家那個老頭子也沒多久了,他肯定是爭取不了的。他那些小輩也沒有這個資格參與爭取。他自然也不放心我坐上這個位置。我也不必為此和他拼命。倒不如等第二任?!彼桓睂ψ约荷眢w很是有信心的樣子。 寒門倒是也理解他的考慮。 目前為止,寒門和世家依然是敵對的關系。哪怕暫時示好,只怕對方也不相信。不會甘愿讓寒門先登上高位的。 這個謝來就撿便宜了。 此人命真好啊。一開始就是被當做棋子培養起來,抗衡寒門和世家的。結果能成長到如今的地位。 這謝來在民間的威望是很高。如果不是絕境,誰也不想和他拼命,只能捏著鼻子應了。 不過幸好這執政的時間是有限制的,不會讓他當一輩子。 謝來自己對這個位置也是當仁不讓的。他要第—個坐上這個位置,然后利用自己開國的威勢,進行一系列的改革。 在這種時代,開國期間是最適合進行制定制度和改革的。到了后期,就很難了。不管他再如何推進歷史進程。很多東西還是刻在這個時代的人的骨子里的。比如固執。守祖宗之法之類。 后面的人沒有大的功勞,很難動搖前人的規定。 這個新皇登基的第—個新年就在各方勢力緊密的商議中結束。 對于很多人來說這是—個熱鬧喜慶的新年,對于知情者來說,這是期盼著快點過去的新年。 新年剛過,登基才不過三月的新皇就下了一道震驚天下的詔書。 詔書的內容是,她登基前后,翻閱古今史書。沒有不滅的皇朝,沒有永遠的太平。每次皇朝更替,天下戶口減半。民生疾苦。再看如今大虞,國勢早已日漸沒落,虧得眾位大臣力挽狂瀾。她深感這天下非一人能治,也非一家之天下。這天下是天下人之天下,一家之帝皇不能給這天下帶來永久的和平,反而會養出許多壓在百姓頭上如山岳一般重的皇子皇孫。 再觀遠古歷史,古之賢王都是通過禪讓制,挑選賢能而產生。因此才有幾位遠古圣王的賢名流傳至今??梢姸U讓才是最適合挑選明君的制度。 既然如此,何不恢復古之賢者制度,推舉賢能之輩,治理天下。 從今而后,帝制不存。 這詔書早已擬定封存,提前送去各地,在約定的日子里,由專人同一天就張貼出來。 因此,幾乎是同一天,全天下人都看到了這封驚天動地,前無古人后,大概也后無來者的詔書。 這可不僅僅是退位啊,這是要廢除帝制。 從今以后就沒有皇帝了? 有人開始恐慌起來了,這個天下沒有皇帝了,會不會打仗啊。 聽老人們講,只要沒有皇帝,就會冒出來很多人搶著當皇帝。天下就大亂了。 很多人都會死去。這樣的太平日子就沒了。 哪怕百姓們識字了,心里還是有這種恐慌。紛紛往家里跑去,和家里人商量以后該怎么辦。 會不會突然冒出一個人出來,拉著他們上戰場? 好些人都開始收拾東西,準備先跑去山里躲著了。等風頭過去再出來。 連虞都這邊一些不知情的文武大臣們都恐慌了,家里人都慌忙的到處打聽消息。不讓家里人出門。準備著是跑路呢,還是趕緊站隊。 他們甚至猜測是哪邊準備坐那個位置了? 之前怎么一點動靜都沒有呢?但凡是讓皇帝退位之前,不都該有權臣先在朝堂上面說一不二嗎? 謝來雖然也是個權臣,可沒看出來他有多囂張啊。頂多就是欺負一下他們這些臣子們。 就在眾人慌張的時候,風頭出來了,確實要改制了。 這是皇族和世家,寒門,謝來他們商議好的。名為和平改制。 似乎一切早已商定好的。 三日后大朝會,皇帝當朝燒毀身上的龍袍,然后走出大殿。但是并沒有搬離皇宮。 作為最后一位帝皇,她可以一直居住在皇宮中。只不過從她下一代開始,就不能再居住了。 緊接著,謝來站出來,宣讀和平改制的文書。 規定了國號為華。日后大虞正式更名為華國。 廢除皇帝制度,建立執政為首,議政大臣為輔的政治制度。 除此之外,議政大臣除了可以進入議政殿議政之外,并不居住于皇宮當中。而是以虞都之前建立的避暑宮為官邸。 這也是將執政與皇權分割的安排。 皇宮的魅力太大了,住進去,很容易讓人覺得自己是當皇帝的。所以還是住別的地方吧。 但是要建立執政的威嚴,府邸也不能差,另外建設又勞民傷財。因此行宮稍微改一下就好。 在宣布了國號制度之外,又選取了六位議政大臣。這些議政大臣都是老臣。比如云太傅,比如司馬丞相,以及一些曾經擔任過六部職位的老臣。目前擔任六部的則沒有選上。連謝來都沒有參與。 六位議政大臣基本上也被寒門和世家的人占了。 緊接著投票選取第一位執政。 結果顯然意見,讓大臣們都看傻眼了。他們剛還在想不明白為何謝來什么都沒得到呢。結果就來這么一個大的。 兩邊分了議政大臣的位置,他直接就是第一位執政了。 不過想到剛剛提到的執政受到的限制,大家都覺得謝來這個執政是被寒門好世家架空的。 在經過‘正式’的選舉后,謝來執政的身份直接確定下來。 既然都是臣子,不存在君臣。那么從此以后,也不需要行跪拜之禮。只需要拱手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