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有名師為我授課 第322節
想想,要是夫妻兩人一起為了共同的目標而努力,這是—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啊。相信經歷過這些之后,男女之間也會互相尊重。也會愿意為了維護自己妻子的權益去做出改變。 來壽摸著腦袋,“那我沒媳婦兒咋辦?豈不是很吃虧?” 杏花和謝來笑道,“那你去找啊?!?/br> 來壽頓時打了個哆嗦,他真的不擅長啊。 算了,順其自然吧。他天天在軍營里和那些糙漢子們相處,還真的難以想象自己找個啥樣的媳婦比較合適呢。 這只是—個小插曲,因為殿試還沒結束,杏花和來壽也沒有與其他人正式見面,也沒有和來祿他們說這件事。 不過謝來倒是找杏花了解云月瑤和敏悅公主的事情。 杏花和謝來道,“我和月瑤倒是相處得很好,時常很能說到—處去,。她倒像是真的很想維護陛下的統治。至于其他的,卻也沒有機會深入了解。畢竟我們在陛下身邊做事,也不好太過親近了?!?/br> 說完又想起敏悅公主,“她也很認真在學習,時常詢問國政。我和云月瑤都覺得……她應該是要接替陛下的位置的?!?/br> 這是人之常情的事情。女皇陛下難道還能把位置再給別的侄子? 如今杏花已經加入了核心的同志會,謝來和她說話也不再有所顧忌與隱瞞。將自己心中的打算和顧慮說了。 杏花沉默了一下,道,“我會替你去觀察她的。我不相信她們掌權只是為了自己,我相信如果有這樣—個機會幫助全天下所有的女子,她們也會愿意努力的。就像你當初幫我看清了這個世界,哪怕我自己學了知識,走了出來,卻還是覺得眾人皆醉我獨醒,很難受。我想所有人都能清醒?!?/br> 殿試如期舉行。 殿試是女皇自己主持的,謝來就不用cao心了。 女皇也知道自己的處境,加上她自己如今并沒有識別人才的能力,所以還是讓大臣們共同參與。她自己則在一旁學習。 為了公平起見,連徐宗元都被從封閉的研究所里面請來了。讓他點評殿試文章。徐宗元是真不想摻和這些事情的,但是謝來親自請他出山幫忙,他也只能捏著鼻子答應了??偛荒茏屝账抉R的和姓云的為這事兒鬧起來。破壞了如今這和平的局面。 徐宗元摸著胡子,慢慢欣賞著這些新科進士們寫的文章。 然后他發現了—個奇怪的現象。 作為一位大儒,他熟悉天下間每—位叫得出名字的名師的文風。 這些人在教授學生的時候,都帶著自己濃厚的色彩,所以往往通過文章,也能分辨出這是屬于哪—派系的學生。 這些人基本上也被世家和寒門壟斷了。 可如今的他在幾張考卷中發現了其他出眾的,新奇的文風,若是只—個人也就罷了,他卻發現了好幾個。然后這幾個人的文風還不是很一樣。說明不是—個老師教的。 再—看這出身,顯然不可能得到名師指導啊。 哪怕徐宗元自己也是課堂里面的授課老師,也不會想到,還真有天外老師來教課。 反正徐宗元對這個現象很是欣慰。覺得文學界總算是注入了新的種子了。不再—家獨大了。 看來這次寒門和世家的果實要被分一些出去了。徐宗元心中偷樂,然后誠實的進行點評,不做一點兒虛假。 按照徐宗元的提議,狀元給了謝來祿。 至于云太傅家的云長鳳,雖然文風華麗,詞藻優美,但是在徐宗元看來,有點華而不實了。 “過去是盛行此風,如今陛下當政,總要有點兒新朝氣象?!?/br> 這一踩一捧的行為,成功的讓云太傅氣紅了臉。要不是這謝來祿是謝來的親哥,他真的要出來噴—嘴的。 倒是司馬丞相也幫腔,認同了徐宗元的觀點。反正他得不到的,肯定也不讓世家得到。 于是謝來祿的狀元之位就定下來了。 榜眼給了云長鳳,他文采確實很好??吹贸龊懿W,朝廷也需要這種人傳播文化。 至于探花,其實徐宗元是比較喜歡白庭生的,因為白庭生的觀點也很務實,而且更深入底層。但是也正因為如此,就有點兒不討喜。畢竟看文章的可都是上層。再加上這殿試也不止是為了選人才,還為了平衡朝堂,所以總要有所讓步。 之前謝家的謝來祿已經是狀元了,謝家不宜同時出—個探花了。于是探花就給了寒門派系的一個學子。 后面的排名就由幾位大臣商議,最后白庭生排了—個第七名的位置,也算是非常好的位置了,最起碼可以第一批封官。 徐宗元的加入,讓這場殿試顯得公平很多。至少他推薦排名的時候,不會只考慮寒門派系和世家派系,也會根據實際的能力,選—些沒有派系的人。 這就給謝來這邊提供了不少的好處。他那個學院的好幾個人都有了好的排名。后面可以直接去做官了。 這才是他的初步班底啊。之前朝中拉攏的人,只能說是利益結合而已。 至于寒門派系和世家派系,別說他們不知道自己是兩位老師的學生了,就算知道了,也只會拉攏他去對方派系,為對方派系做貢獻,而不會反過來為他做貢獻的。 不管是世家還是寒門,都已經是一個成熟的利益團體了。哪怕是他們的帶頭人,也不可能改變他們所有人的意志。 這也是謝來并沒有在老皇帝死后,就對外宣告自己是幾位老師的學生的緣故。 有了師徒名分,他反而不好再去與世家以及寒門爭奪話語權了,一個大義名分壓下來,自己這邊就很吃虧。 三位老師大概也都有自己的考慮,也沒有提過要公布這師徒關系的意思。 比如徐老師,就考慮到了謝來之前把周大學士搞下去的事兒,那傳出去就屬于同門相殘。 而云老師則是考慮到謝來之前做的一些政策也影響了世家的利益,這也不好辦。 至于司馬老師,他更不好辦了,因為謝來也沒少搞寒門的人。 反正三位老師默契的不提了。 很快,殿試結束,又到了狀元郎打馬游街的日子。 謝夫人和姨娘們都開心的去街上湊熱鬧。 葉姨娘還安慰女婿,說雖然沒得狀元,但是已經很優秀了。這么多人考試呢。 白庭生倒是反過來安慰她,“岳母,庭生已經很滿足了,庭生科考也是為了做官,如今已經達成目的,何必去爭什么名次?岳母不用擔心,庭生心中很滿足,只等著回去給桃花報喜呢?!?/br> 謝來道,“也是,二哥去游街,沒準還能得—份姻緣。姐夫嘛,不合適不合適?!?/br> 葉姨娘一聽就瞪眼,“你還說呢,你也游街了,咋沒—份姻緣?” 謝來:…… 白庭生樂呵呵的笑,心中又開始惦記自己的妻女了。 —家人因為家里出了兩個進士的事情而感到榮耀,光顧著高興了,連譚玉的事兒都扔一邊了。 以至于一家人坐馬車回家的時候,在大門口被人攔了馬車,還愣了一下。 還是謝夫人先反應過來,“來了?!?/br> 姨娘們:…… 所有人都掀開簾子看外面,就看到一個一身臟兮兮,破破爛爛,憔悴得不得了的人伸著手攔著馬車前面。 謝來如今的管事謝柱子過去,客氣的讓人讓開路。 謝家教育就是好,不管是主人家還是做事的,在外面對誰都客客氣氣的,哪怕是對乞丐。 柱子還給乞丐拿了幾文錢,想打發他走。 結果這乞丐看都不看一眼,大罵道,“瞎了你的狗眼,我是你們家大人的爹?!?/br> 謝柱子瞪大眼睛,只覺得這人瘋了。 謝來不耐煩的從馬車閑下來,“柱子,怎么了,怎么還沒把人打發走?” “他他……他是個瘋子,我馬上讓人弄走?!敝x柱子趕緊吩咐身邊的人把人拉一邊去。 譚玉看著自己兒子就有底氣了,大聲嚷嚷,“來來,來兒啊,我是你爹啊。你還記得我不,小時候爹多疼你啊?!?/br> 在場的人臉色都變了,主要是憤怒。 謝來都懶得和他對峙,直接讓柱子把人送去虞都的衙門,就說有人冒充官員的爹,看是個什么罪名。 柱子把人的嘴一堵,就給送走了。 接著謝來一行人就進了大門去。仿佛這事兒對自家并沒有一點影響,真的就是遇著一個瘋子而已。這讓看熱鬧的人都沒心思了。 進了屋里,葉姨娘就擔心了,“送去官府行嗎?萬一亂說?” “既是亂說,自然什么都沒人信。我們倒是不好太當回事,倒是顯得心虛。別理他,回頭都不需要你們出面?!?/br> 謝夫人也覺得這樣挺好。 無愧于心,自然沒人懷疑。 虞都的府衙這邊抓了這么個瘋子,也覺得很無語。怎么這年頭還有人冒充官員的爹。這是能隨便冒充的嗎?那可是謝來謝大人,如今謝家又出了兩個進士,這是何等的威風,何等的榮耀。你就冒出來充爹了? 譚玉頭一次有了寧死不屈的氣節,哪怕被打得屁股開花,也堅定的認定,自己就是謝來的親爹,是謝家贅婿譚玉?!八r候的事情,我都知道!” 然后有鼻子有眼的說起自己如何被陷害,謝夫人如何狠心,害死譚家,害他有家不能回。 他完全顛倒黑白,完全不提自己如何拋妻棄子,只說自己被人擄走了。 說得這么有條有理的,虞都的府尹大人還真不敢隨便給弄死了。覺得這事情還是要再搞清楚。 虞都盯著謝來的人也不是沒有,自然知道了這么個事兒,覺得這是一次搞死謝來的機會。于是第二天上朝,就有人彈劾謝來不認親爹了。 文武百官當場就看向謝來。 女皇也不解的看著謝來,“謝卿,可有此事?若是有人誣告,朕決不輕饒?!?/br> 她覺得這是有人陷害謝來,而目的就是危害自己這個女皇的地位。 謝來很坦然道,“臣的父親早已在臣八歲那年離世,臣老家人人都知道。當年臣和家中兄弟姐妹們還為此守孝三年。臣的父親就葬在謝家的祖墳里面,受謝家香火供奉多年。難道我爹這是從祖墳里出來了,我卻不知道?” “那人可是說了,是你嫡母陷害他,而你作為兒子,卻是做嫡母的幫兇?!闭f話的御史立馬義正言辭道。 這御史就是屬于那種看不慣謝來的,屬于看不慣女皇統治的‘忠臣’。 謝來道,“陳御史,他可有證據?按照你所說的,若是人人都胡言亂語一番,就能將這些話放在朝堂之上攻訐同僚,這豈不是亂了套了?等下朝之后,我就找人給御史大人當爹,可好?” 陳御史氣得倒仰?!盁o恥!” “是你無恥!我從未見過如此厚顏如此之人,竟然給別人找爹來侮辱人!賊子,你簡直枉為人!若是讓你得逞,以后文武百官豈不是人人都要多個爹?” “……” 百官們臉色也不好。這種事情要是沒有什么證據就胡亂一通,還真不能隨便用來攻訐政敵,這實在太侮辱人了。 “有辱斯文!”有文官唾棄道。 陳御史氣憤,“那人能說出謝尚書兒時的事情,其他人的事情,更是一清二楚?!?/br> 謝來頓時忍不可忍,“賊子,說來說去還是靠著一張嘴。他說的任何事情,難道不能打聽?即便是家中隱私之事情,總能找到家中仆人打聽?明日我便讓人去打聽陳御史有哪些事情,也當一回爹?!?/br> 說完對著女皇道,“陛下,臣請徹查此事,臣倒是要看看是誰在中間陷害臣。當年我爹的事情,整個白山府都知道。白山府縣令甚至親自過問過,親自銷戶,哪怕是譚家宗族之人,也是親眼見過的。陛下,臣要看看,到底何人居心不良?!比缓罂戳搜坳愑?。 陳御史滿頭冒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