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有名師為我授課 第259節
宋城如今正在苦讀,為下次會試做準備。如今大學堂的眾人都很珍惜這樣神奇又珍貴的機會,且大家擔心若是會試不中,到時候會被踢出去,都拼命鉚足勁兒學。連宋城這樣的富家子弟也不敢松懈。連朋友都不敢請上門來。 這會兒哪有工夫和宋州商量別的事兒。 “兄長,大人的事情你少管。安心等著吧?!?/br> 然后繼續埋頭苦讀。等晚間還要去上課呢。昨日的課業都沒完成。 在優厚的待遇之下,工人們如同打了雞血一般,很快就將第一批蜂窩煤趕制出來了。 謝來讓人在自己的屋里燒起來了。他平日里節儉,并不喜歡燒那些什么銀碳。但是哪怕普通的碳都不便宜。他向來是能挨著的時候就挨著,如今這煤炭總算是可以敞開來用了。不用扣扣索索的。 不止他,連祝橋劉連青也用上了。府兵兵營也用上了。 云長玉這會兒才知道這東西是做什么用的。但是作為一個世家子弟,他很是嫌棄這個。覺得味道熏人,且沒有香味。 劉連青懟他,“哼,整日里用著民脂民膏,剝削底層階級享受的好日子,你倒是還驕傲起來了?!?/br> 謝來想著,這同志的思想覺悟挺高的。果然,和底層百姓接觸多了,這思想就會發生更多的變化。 他打算日后學堂再招人,就把劉連青給吸納進組織。 云長玉不服氣,讓人給自己也用上。 謝來道,“這種日子你是要適應的,畢竟日后要是哪天讓你去打仗,總不能還用著銀碳。士兵們會心中不平衡的?!?/br> 云長玉本來想說,那不是應該的嗎? 但是想到了劉連青剛剛那些話,這話又說不出口了。 他甕聲甕氣的點頭,決定證明自己不是那種吃不了苦的世家貴公子。 最高興的要數祝橋了,“如今一來,這倒是給府衙又少了許多開支了。這比燒炭要便宜許多。光是府衙各房每日燒炭都可以節省下來了?!?/br> 謝來道,“節流是一方面,主要還是開源。對了,我預備鄉下那些貧苦百姓家每戶送一批碳,讓他們度過冬天?!?/br> 祝橋苦著臉,“大人,這可不少銀錢?!?/br> “你可想過,這蜂窩煤用出來了,那些平日里賣柴火為生的農人如何過冬?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這山是東州的山,自然要資助東州的百姓。且也算是一次宣傳,日后百姓們都用得好了,平日里自然也舍得買。這是東州遭難之后過的第一個冬天,既發現這寶山,就與民同樂?!?/br> 謝來沒法做到每個人都滿意,但是至少不能讓人因為官府的決策而凍死。 祝橋聞言,只能贊同。 第217章 利益動人心 蜂窩煤趕制出來一批,謝來就讓府城開始給百姓們推廣這東西了,專門發了告示,還有人在街頭演示。 這種東西一露面,在眾人面前燒了一遍之后,明眼人都能知道這其中的好處了。 哪怕是大戶人家也是完全用得上的,平日里燒水做飯,用這個最合適不過了。 甚至有些得臉面的下人房,那也是要取暖的。 這可比燒柴火好。 負責演示的人告訴他們,“這是大人為了讓東州的百姓能安然過冬,這才千辛萬苦找到的法子。變廢為寶。你們可一定要按照大人說的法子去用,可不能白費了大人一番苦心啊?!?/br> 圍觀的百姓都念著謝來的好。 他們對這話也是深信不疑,也只有大人這樣的好官,才會關心大伙兒能不能過冬了。往日里,誰管他們啊。 好些人蜂擁而至,問哪里能買。 這會兒謝來的名聲就發揮了作用了,他往日里的作風,讓百姓們天然地擁戴他,愿意信任他。所以知道是謝大人弄出來的東西,也不懷疑,都去買了。 知道府城開了煤炭店子之后,就趕緊兒安排人去買。 這是普通老百姓的想法。但是對于那些府城大戶就不一樣了。 他們可算是知道謝大人之前忙什么了,原來是在忙這個什么蜂窩煤啊。 現在這不是重點,重點是,這個蜂窩煤,謝大人是從哪里弄的。這蜂窩煤是如何做出來的,成本如何,利潤幾何,他們能不能也摻和上去。 已經有聰明的人,猜到了這個蜂窩煤和那被府兵們圍起來的黑石山是其中必然有聯系了。他們買回家之后,仔細一看,就知道這就是那黑石頭做的。只不過如何做的,倒是還需要琢磨一番。 這看著也不是很難。 這些大戶們動作也快,意識到這一點之后,立馬就讓人出去買這種黑石山了。 只是待他們忙了一圈,回來之后才發現,目前已經發現的黑石山,都已經被謝大人的jiejie謝杏花買了。 “這絕不是巧合,肯定是之前就知道這黑石山是個寶貝?!?/br> 眾人紛紛暗罵這謝大人也是沽名釣譽的。平日里倒是很愛百姓,但是也是貪得無厭,見錢眼開的主兒。還吃獨食。 紛紛打算著如何給自己背后的人寫信,揭發謝來的事兒。 不是清官嗎? 既如此,那就別有半點污名,否則這清官就沒法當。這些平日里本就對謝來不滿的大戶,都覺得找到了謝來的污點了,就等著將這位謝大人給弄下臺了。 只是他們還沒來得及動作,府衙又有新的告示了。 官府要開辦蜂窩煤加工廠,官府不與民爭利,所以這工廠就要選一些大戶合作開辦,其中宋家為皇商,自然是主導地位。其余人選擇是觀其對東州府的表現來選。 其二,因為義商謝杏花捐獻寶山有功勞,所以日后成為東州府蜂窩煤第一代理商。 孫大慶獻羊有功,成為第二代理商。其余代理商,按照之前對東州府的貢獻來分。 這兩條規定,把本地大戶和外地商戶都給照顧到了。 但是一條核心沒變,那就是對東州府是做出過貢獻的。而不是坐享其成。 這告示也徹底地粉碎了其中一些人的打算。誰也沒想到,這謝杏花竟將這樣的寶山貢獻出來了。 是不是傻啊。哪怕知府大人是親兄弟,也不能這么做啊。 那蜂窩煤若是真的那么好,這日后可就是滾滾財源啊。 先前還罵杏花貪心的人,頓時又反過來罵她傻。 杏花這會兒正和孫大慶他們一起開會。 他們準備成立一個商會,專門就賣這個蜂窩煤的事兒。 這事情也不用和謝來打招呼,他們自己私下里就安排好了。 之前是孫大慶主導這個隊伍,現在因為杏花貢獻寶山有功,所以成了第一代理商,這商會自然是以她馬首是瞻。 至于什么男子女子之類的,沒人計較了。能帶著大家發財的,那自然就是女中豪杰。 孫大慶都要退后一步了。 他都要酸死了,“怎么你就這么好的運氣呢,讓你碰到這么好的事兒了?!?/br> 他可知道杏花發現寶山的過程了,那真是瞎貓碰到了死耗子,然后讓謝來的火眼金睛給發現寶貝了。 杏花笑道,“這運氣來了,真是擋不住。咱們商會要發展好,也正需要我這樣的好運?!?/br> 孫大慶翻了個白眼,“你倒是也大方?!?/br> 杏花心里便是心疼得滴血,依然還是笑著,“銀子是賺不完的,但是我是一心要為東州百姓做點什么的。何必在意這點銀子?” 其他行商紛紛的拍馬屁,“謝東家真是大義啊?!?/br> “難怪是謝東家發現這山,天意。若是換了旁人,可不會拿出來?!?/br> 孫大慶問道,“謝東家這么大方,這是準備如何分配利益呢?” 杏花才剛開心一點,就被孫大慶破壞了心情了。 她坐在第一把交椅上,“為了公平,咱們還是要有原則。多勞多得。以后肯定要來更多人搶這些機會的,所以咱們這批人得團結,不能內耗?!?/br> “同意的人,留下繼續談。不同意的人,出去?!?/br> 自然是沒一個人出去的。 于是杏花道,“好,那我們同志會蜂窩煤商會,就在此成立了。我謝杏花,承蒙各位抬舉,擔任第一任會長。日后自然是盡心盡力,讓大家都能賺銀子?!?/br> 她豪爽的拱手,十分有大當家的氣概。 孫大慶歪了歪嘴。 商會這邊自然是一切順利,倒是東州府當地大戶爭搶開辦煤場的資格,差點打起來了。 這可是制造蜂窩煤啊。這生意一旦做開了,那就是穩賺不賠的事兒。 好些人不服氣,還要去拜見謝來,請知府大人主持公道。 謝來倒是讓他們進來府里,只是沒給他們爭吵的機會。 謝來坐在高堂之上,看著下面這些只知道賺錢的大戶。 他也不是不許這些人賺錢,但是若是平日里只知道賺錢,壓榨貧苦百姓,心術不正,他是不同意的。 “你們這其中,有多少人不服氣本官,本官是知道的?!?/br> 有人心虛了,但是臉上還是沒表現出來。 謝來道,“如今東州府所有的煤山都在府衙手里,你們想要賺這筆銀子,既要遵守本府的規定。本府說讓誰來做,就只能誰來做?!?/br> 有人不服氣,知道謝來是好官,便大膽地提出質疑,“大人是不是太獨斷專行了?!?/br> “你是蔡家的吧,本官記得,你前幾日還在家中,準備和一干人等要去檢舉本官。如何今日又指望本府寬厚待人呢?” 謝來這話一出,那些當日在場的人,都變了臉色。 一方面是懷疑到底是誰泄露出去的,誰是叛徒。另外一方面,又擔心謝來秋后算賬。 謝來道,“念在你們也算是監督貪官,本府就不和你們一般計較了。只是你們平日里實在是沒有為東州府百姓做什么事情,如今倒是要好處。是覺得本府好說話不成?” 說完眼神凌厲地看著這群人。 仿佛這些人要是再多說一句廢話,他就不客氣了。 這些人這才想起來,這大人可不是什么好說話的主兒啊。才來東州府,就抓抓抓,抄抄抄。他那治水的功勞,一半都有抄家的緣故。 多少人的基業,都被充當了這謝大人治水的踏腳石了。 偏偏百姓們還都覺得是這謝大人的貢獻。 謝來也不和這些人廢話了,站起來,讓祝橋處理此事兒,讓宋家協同。一切還是按照他之前的規定來辦,誰也不許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