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有名師為我授課 第235節
祝橋惱羞成怒,還沒來得及反駁,謝來就狠狠的咳了幾聲,“云副使未免過分了。都在商量辦法,你卻引起內部矛盾,這是要讓我們出師不利嗎?” 云長玉氣憤不已,但是想到云太傅的叮囑,只能忍著這一口氣。 謝來并不想和他們鬧翻。此次不止要治水,還要籠絡這些人,為己所用,做給皇帝看。 要不然沒法通過皇帝的考驗。 即便老師們能幫忙安排他們跟隨自己,但是也不能讓人服眾,這是謝來不想看的。所以剛剛他才會露一手,露露自己的手段。 謝來道,“我知道你們平日里各有想法,但是此次卻事關重大。不是為我們自己的前程,而是為了無數被洪水所困的百姓。我希望大家能在這期間互相配合,不要因為自己的私心讓生靈涂炭?!?/br> “好了各位,拿出各自的本事來吧,我相信你們都有自己獲得幫助的渠道?!?/br> 幾人互相看了眼,互相有些防備。 謝來笑道,“怎么,我都已經盡了全力了,你們是想撿現成的?這倒是讓我高看各位了?!?/br> 云長玉最是心高氣傲,聽不得這種話,立馬道,“我自然也是做了準備的,此次有族人在此地經商,對此地的情況最是了解,早就寫了信息回來了。當地商人正在籌措糧食,準備賑災?!?/br> 謝來聽著,怎么就覺得不靠譜兒呢? 其實有件事兒他還沒往外說,那就是最先哄抬物價的,就是給世家打理生意的世家旁支商人。 只是不想引起內部矛盾,所以他就隱去人家出身罷了。?祝橋見云長玉也拿出底牌來了,也不甘落后,“有幾個縣令正出身寒門,知道民間疾苦,必定能積極配合?!?/br> 謝來一聽,問了名字。 祝橋就說了兩個名字。 謝來沉默了,這兩名字怎么就和宋城他們匯報上來的名字那么像呢?這幾人就是消極抗災的代表。而且在當地還有個扒皮縣令的稱號。當地的老百姓都窮的叮當響了。 最后是青云書院的劉連青,他驕傲道,“東州知府正是我的同門師兄,賑災一事,有他配合,自然是事半功倍。 謝來聽了面露微笑的點頭,內心深處只想罵人。 這些人提供的外援竟然一個都沒用。這東州知府要真是個好東西,能不給老百姓放糧嗎? 據宋城所說,這位是個雅致的知府大人,每日里就是觀花賞畫。不理政務。 謝來只慶幸自己得虧是有自己的門路,要是靠著這些人提供的門道,自己只怕到了當地也要當瞎子聾子了。 “很好,各位提供的信息很有用,我現在信心倍增。只希望各位到了地方之后,能將這些人脈用起來。到時候我就看各位的本事了。真能立功者,我便是自己不要功勞,也要為各位請功?!?/br> 說著對著幾人拱手。 三人還禮,然后對著身邊的人露出一個桀驁的笑容。反正就是互相不服氣。 謝來笑著看著大家,心里想著,我就看你們丟臉。 不受點打擊,只怕你們團結不起來。 等知道朋友竟然是敵人,淪落到舉世皆敵的時候,才知道同伴的可貴。 一路磕磕絆絆的,總算是快到江東地界了。也是從這會兒開始,大家看到了很多亂民。 謝來攔了幾個人一問,都是逃荒的。 水把田地淹了,家里糧食也一并淹了。當地沒吃沒喝的,賣兒賣女都賣不出去。只能白送給大戶人家,求著有口飯吃。 這些身體不行的,白送都不要,只能逃荒。 看著這些人餓的不成樣子,謝來滿肚子的計劃一時間都用不上了,只想給他們吃口飽飯。 趕緊讓人支騎起大鍋,給這些人煮了粥。 “鄉親們,你們要是有親可依靠。我不攔著你們,但是如果你們在外面無依無靠求個活路,我還是希望你們能回去。這次我是奉命來為你們治理水患的。朝廷不會不管江東的,水患會治理好,百姓也會安頓好的。你們去了外面,路途遙遠,怎么活?” 這些人一看謝來這年紀,心里都沒法相信他的話。 這官給他們喝粥,是個好官,但是人太年輕了。 他們已經被當官的欺騙太多次了,哪里敢信。 紛紛都低著頭喝粥,準備喝飽肚子趕緊趕路。 謝來知道自己留不住他們,他太年輕了,得不到這些人的信任。 當然,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朝廷在百姓心里已經沒有了信用了。否則哪怕朝廷安排個小兒來,也是有人信的。 有老人喝完粥就給謝來磕頭。 謝來趕緊扶起他,老太太道,“大人,你是個好官。你這樣年輕,人還心善。以后肯定是個好官。但是我們要找一條活路啊。我兒子去打蠻人了,我家孫子都送給人家當奴仆了,老頭子也在路上餓死了,我們得出去找個活路,以后才能有指望?!?/br> 她身邊的兒媳婦邊扶著她,邊抹著眼淚。 謝來鼻子酸了,眼含熱淚,“老人家,你信我,我會讓你們過上安穩日子的。一日辦不到,我一日不走?!?/br> 老人家還是搖搖頭。實在是沒有辦法把生的希望放在一個心善的小大人身上。 喝完粥之后,眾人繼續趕路。謝來給他們一人分了兩斤米。 云長玉有些不同意,“還未到當地,就用了這許多糧食?!?/br> 謝來道,“他們難道就不是江東的百姓嗎?本來就是江東沒治理好水患,讓他們流離失所,難道還要讓他們餓死在逃荒的路上嗎?” 祝橋倒是理解謝來,“大人,應該留下他們的。這一走,日后江東治理好了,也缺了人來耕種?!?/br> 謝來搖頭,“鮮花盛開,蝴蝶自來。若是江東治理的好,他們自然會回到老家?!?/br> 只有劉連青還在問那些災民關于東州的情況?!瓣愔蜎]管管嗎?你們為何要離開,東州沒有安頓你們嗎?” 這些災民都不想理他。有實在氣不過的在那邊痛哭,“哪里管我們,那知府大人還在辦百花宴呢?!?/br> “不可能!”劉連青不敢相信這種事情。 災民見他這樣反應,只在心中罵了一句,呸,官官相護的狗官! 還有什么不可能的。 他們這些百姓若是有半點活路,誰又想離鄉背井去外面討飯? 為這些災民耽擱了半日,也不是全然沒有收獲。至少幾人對江東水患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了。 按照逃出來的災民所說,那地方餓殍滿地,每天都有人餓死。 能逃出來的都是命大了。 第196章 東州同志會 謝來見劉連青一副備受打擊,不想承認的模樣,看的都牙酸了。 年輕人,受到的打擊還是太少了。 不就是同門師兄不是自己喜歡的模樣嗎?這有啥,有一天信仰崩潰,那才是滅頂的感覺。 謝來和大家提議,微服出行,先進城去體察民情,然后再通知大部隊進進城。 這事兒得到了所有人的同意。 劉連青是想親自驗證是否真如災民所說的那樣,祝橋和云長玉則是想看他的笑話。順便再捉一下青云書院的小辮子。等回去了,就把這事情大肆宣揚??纯催@青云書院日后還如何清高自傲。 一行人商議好,交代了這次的護衛隊隊長。 護衛隊是戶部安排的。畢竟押送了許多糧草,要確保路上安全。 這支隊伍全權聽從謝來的安排,倒是沒有別的小心思。 聽了謝來的指令之后,就安排人就地休息。 謝來幾人則輕裝簡行,帶著身手好的護衛進城去。 越是臨近東州府,亂民越是多。和前一批人所說的一樣,先走的反而是能走得動的,后面的是走都沒法走的。 拖兒帶女,老弱病殘。 謝來便是想救人,都有一些無能為力的感覺。 忍著心里的不適,幾人進了城。剛到城門口,還被人攔住了。問是干什么的。 謝來道,“行商的?!?/br> 守城門的城頭兵道,“拿的是哪家的牌子?” 謝來道,“東州商會的牌子?!彼€從身上拿出牌子來。這還是宋城給他弄的。 聽到謝來有憑證,這小兵倒是不敢攔著,只是還是敲了一筆油水。 進了城門,另外三人就開始罵起來了。 祝橋道,“真是魚rou百姓,這樣的時候還要收好處?!?/br> 云長玉問道,“那牌子又是怎么回事?” 謝來道,“我早就說了,這里商人囤積居奇,抬高糧價發災難財。他們組建了商會,所有從外面來的貨物必須是通過商會同意的,才能進入。而且進入商會之后只能賣給商會統一出售。這其中意義,你們可懂?” 這就是想要壟斷一切物資啊。 這幾人也不是沒見識的,立馬就想到這個情況了。 這樣一來,外面的東西進不來,百姓只能找這些人買。自然是任由著他們開價了。 云長玉咬牙,“這商會到底是何人負責的?” “你自己去打聽吧。我們幾人分頭行事,在城門口的茶館匯合?!?/br> 幾人也迫不及待去找自己在這邊的人脈了,拱拱手,各自領著一個護衛離開。 謝來則帶著兩個護衛和柱子在城內游蕩。 路上一堆人坐在地上討飯。 這些人都是已經失去了田地的災民。他們正等著富貴人家的一口施舍,又或者是官府開倉。 謝來去了東州府知府附近,那邊人來人往,正在辦宴席。 就是傳說中的百花宴。 按照宋城說的,這位知府十分附庸風雅,來了這里之后就一直收好處,而且他也挑,不要銀子,就只要書畫名花。仿佛這樣就不算貪。 商會每年都會從外地弄這些東西回來上供給他,他就基本不理事兒。 柱子對這狗官深惡痛絕,“少爺,我們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