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有名師為我授課 第180節
如今蔡黃兩家這是想打壓工人,不想讓工人翻身啊。 “簡直是吃人還吞了骨頭的豺狼虎豹?!?/br> “不能讓他們得逞了,” “走,去蔡黃兩家說理去。表明我們的決心!” 有人煽動,引導。幾天時間里糾集了一批人。 這隊伍還在擴大。 謝來站在酒樓上面看著這些人舉著橫幅,痛斥蔡黃兩家豺狼虎豹的樣子,心中激蕩。 云州府真是一個特別的地方啊。 這里因其特色,所以手工業者比別的城市都多。 所以才能有這樣多的手藝人。 所以這里才能燃起星星之火。 謝來開始期待其他地方了。 工人們越來越多,且很多小商戶也偷偷的加入其中了。 所謂失道者寡助,在這種時候體現的淋漓盡致。 孫大慶看著這一幕,也驚呆了。 上次那些商戶,和這個陣仗比起來,簡直什么都不是啊。 “謝兄,我未曾想到,這么多人愿意站出來?!?/br> “是啊,我也未曾想到,不過仔細想想,似乎也就該這樣才對?!蹦切┺r民起義,何嘗不是發生在古代封建皇朝? 所以說,底層百姓不是沒有膽量,只不過是缺一種信念罷了。 就如同現在的工人們一樣,給他們一個改變自身條件的機會的,在有人帶頭,他們就會勇敢的站起來。 “孫兄,這天下人數最多的階級,就是貧苦大眾。我們想要一個個幫助他們,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們需要學會引導他們。讓他們學會自救?!?/br> 孫大慶摸了摸額頭,“謝兄,雖然我覺得你說的很有道理,但是我又覺得怪怪的?!?/br> “如何怪?謝來道。 ”就是……和我以前所知道的不同?!彼郧皩W的書上所說的,和謝兄教他的完全不同啊。 可是如今這個境況,似乎更像是對的。 要是按照書上所說的,三六九等,工人們不敢反抗,那豈不是讓蔡黃兩家這種惡霸得逞? 且蔡黃兩家的威脅讓他爹這個當官的也不敢輕舉妄動,也打碎了他很多固有的觀念。 這樣一來,他更容易接受謝來的想法了。 引導貧苦百姓自救。似乎確實也是一個好的辦法。 …… 蔡黃兩家也是第一次遭受這種陣仗,門前屋后被圍的水泄不通的。 當然,因為這些工人還有人帶領,所以未曾出現打砸行為。 這也是帶頭的人事先說的。動手了就容易被官府抓,他們不動手,就表態就行了。 但是蔡黃兩家不知道。 他們擔心對方闖進來。各個嚇得瑟瑟發抖。 因為有工人守著屋子,兩家人都不敢互相通風報信,只能自己在家里猜測。 家眷們甚至開始收拾東西了。藏家產了。 孫知府也得到了消息,知道府城百姓鬧事的事情了。 他先是一驚,然后親自出去看。 待看到那陣仗之后,也嚇了一跳,趕緊讓人去把謝來和孫大慶找來。 “爹,找我做什么啊,我還在看戲呢?!?/br> 孫大慶不滿道。 孫知府道,“看什么戲,這事情鬧的太大了?!?/br> 謝來道,“大人,工人們未曾鬧,都有人帶著呢,可以控制住。他們有明確的思想引導,也有計劃,并不會鬧事?!?/br> “那也不行,如今這樣一鬧。本官倒是騎虎難下了。本官若是隨了這些工人,以后他們豈不是也要鬧?” 謝來道,“大人重視百姓訴求,百姓自然也不會胡鬧。誰有太平日子不過,整日里琢磨著鬧事呢?” 孫大慶道,“爹,難不成你就想順著那蔡黃兩家?這些人出面,蔡黃兩家自己都頂不住。這是幫了我們的忙?!?/br> “這……鬧的實在太大了?!睂O知府嘆氣。 作為他這個位置的人來看,這些百姓一旦鬧了第一次,日后就不算是服從教化的百姓了。 “還是太年輕了,”孫知府并不知道謝來是故意的,只以為謝來沒考慮周到。 年輕人想事情會比較片面。 可如今追究,已經晚了。 且之前的局面確實也兩難,現在也確實明朗了。他也不能言辭批評謝來了。 “罷了,罷了?!?/br> 為了“安撫”百姓,孫知府讓人出面去與那些工人溝通。聽取他們的所求。 帶頭的人早就知道接下來的計劃了。引導百姓們寫萬民書。萬民書最大的訴求就是,開集市! 并且放話,若是此事知府大人不公平對待,他們就要把萬民書送往都城。 送去都城,意味著要把事情鬧大。 這就看背后的人愿不愿意真的把這事情鬧大了。 反正孫知府最后讓人給蔡黃兩家帶話,“民心不可違?!?/br> 第147章 要離開了 為了順應民興,府衙寫了告示,告訴百姓,為了云州府瓷器的發展,集市本就是要開的,無需大家在大張旗鼓的寫萬民書。 以此來挽回些許顏面。 也是告訴這些鬧事的百姓,集市并不是因為他們鬧事才開。以免這些人再有下次。 不過信的人有多少,那就不得而知。 蔡黃兩家也不信。 可不信不行。若是他們鬧事,那些帶頭鬧事的工人沖入他們的家里,也不是不可能。到時候全家丟了性命,他可不信有人會為了他們這些商戶在府城大開殺戒,到時候必定是法不責眾,找個借口就蒙混過去了。 兩人也不敢了,哪怕背后有人撐腰,他們也不敢了。 他們不怕一個幫,但是當上千百姓聚集的時候,那種氣勢和力量,讓這些平日里魚rou百姓的之人也不得不瑟瑟發抖。 兩家人干脆龜縮在家里,也不出門。 “哈哈哈哈,謝兄,這一仗咱們打的真漂亮!” 謝來道,“不是我們打的,是工人們自己打的。為自己打仗,才會最用心。所以孫兄,由此可見,為官者最重要的是什么?” 孫大慶仔細思索,腦子里通透起來,“教化百姓?!?/br> 謝來道,“所謂教化,不是讓他們一味的順從。而是要從思想上讓他們學會自立自強。學會保護自己的利益。官府說到底并不能管理任何角落,為了杜絕百姓遭受欺壓,要讓他們在律法所在范圍內反抗,然后府衙秉公處理,就會震懾宵小之輩?!碑斆耧L因此越發彪悍之后,官員膽敢貪污受賄魚rou百姓,那就要消失在人民群眾的海洋當中。后面這話是不能說的。 謝來這番話,讓孫大慶恍然。 謝來道,“改變百姓的經濟只是一時的,一個貪官就能毀掉一切的努力。而改變的思想是世世代代的。長久的?!?/br> “謝兄,你說的太有道理了。難怪我隨著我父親去了好幾個縣里,總覺得有些東西還不夠。你如今一說,我便明白了,缺的就是你說的這個思想?!?/br> 孫大慶回憶往昔,去的時候,百姓的眼睛是麻木的,走的時候,百姓的眼睛也是麻木的。 頂多對他爹還有些不舍吧。 謝來這一提點,就好了。 “多謝謝兄提點,真是如同醍醐灌頂一般?!?/br> 謝來笑道,“我是把你當我的好同志,所以才和你說這些,一般人我不說。這些話你也不要隨便說,要是遇到和我們一樣的人才能說。否則旁人肯定不認同你。更多的人認為百姓就該一位的遭受欺壓?!?/br> 孫大慶心中微微尷尬,因為他爹似乎也是這個想法。 他爹常說,好日子是官給百姓帶來的。好官就能給百姓帶來好的生活。所以百姓過的好不好,還是要看運氣,能不能遇到一位好官。 其實內在意思就是百姓只需要接受父母官給他們帶來一切。 孫大慶以前未曾遇到謝來,便只能聽他爹的,如今遇到謝來,只覺得的遇知己,良師益友,讓他不大明朗的思想也清晰起來了。 他覺得謝兄說的真是太對了。 就比如他爹通過科舉當大官一樣。也是自立自強。 只是百姓那么多,哪里能個個都當官呢?所以改變百姓的思想是最重要的。 孫大慶突然想當官了。想當一個像謝來所說的那種官。 …… 經過一番選拔,進駐瓷器市場的瓷器商人終于選出來了。 又經過月余的準備,以及謝來所說的提前宣傳,做活動等。 瓷器集市圓滿的開市。 來福也趕過來了。他在這里有買了鋪子的。不過他沒有自己做瓷器,而是租給了本地的商戶。 畢竟他也不認識什么大師傅,也不好管理。還不如租出去省心。 瓷器集市一經開市,就迎來了很多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