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農場下凡塵 第524節
書迷正在閱讀:小石妖、靳總的隱婚甜妻又上熱搜了、宋醫生的心動報告、秩序之外(骨科 1V1)、You finally will be mine(1v1)、難以抑制【兄妹骨科】、誘媳(這是一篇公媳文)、殘缺的寶貝(1v1 骨科)、今天我的怨種上司搞事了嗎、小寡婦今日重振妻綱了嗎
又怨恨菩薩借唐僧的手,用緊箍咒控制自己,但對石仲魁他也不是沒怨氣的。 畢竟孫悟空是聽了石仲魁的話,這才老老實實回去找唐僧,想著先混個出身,再說其他的。 甚至在天庭見過石仲魁回來時,孫悟空還想過,既然西方教也不是鐵板一塊,那等自己有了出身,今后聽不聽佛祖的,那得看他心情。 卻不想,自己想的倒是不錯,卻因為心情高興,一時不差,就遭了西方家的算計。 孫悟空運起火眼金睛,看清是石仲魁后,立馬就想上天和石仲魁理論。 忙對唐僧說了句,“師傅,眼看天色臨近午時,俺老孫去幫您尋些熱乎的齋飯,可好?” 吃了三天硬邦邦脆餅的唐僧,一聽熱齋飯,喉嚨都動了動。 可此地荒郊野嶺,唐僧哪里敢獨自待在原地。 “你這猴頭,莫不是自己又饞嘴了,想哄騙為師,自己卻龍宮或者其他地方喝一頓美酒,再討要些殘羹冷炙敷衍我?” 孫悟空聽了這話,氣的抓耳撓腮,卻又顧忌緊箍咒,而不敢私自離開。 只能眼睜睜看著石仲魁一行人,徑直飛走,消失的無影無蹤。 暗道,俺老孫若不是擔心南海的菩薩和佛祖,都會那緊箍咒的咒語,哪里肯在你這小和尚面前伏低做??? 說不得,早就拼著頭痛欲裂,也要一棍子打死你這滿嘴謊言的賊禿。 石仲魁沒理會唐僧師徒,速度不減的只用了一個時辰,便遠遠看到萬壽山,被群山環繞著的五莊觀。 能做地仙之祖的道觀所在地,自然是人間福地、仙庭祖壇。 落下云頭,看著五莊觀周圍,便見‘松坡冷淡,竹徑清幽,往來白鶴送浮云,上下猿猴時獻果?!?/br> 果真是‘福地靈區,蓬萊云洞’。 再看五莊觀時,只見山門左邊有一通碑,碑上有十個大字,乃是“萬壽山福地,五莊觀洞天”。 而門庭上左右又寫著一副對聯。 上寫‘長生不老神仙府,與天同壽道人家’。 還沒等石仲魁多看,就見門庭打開,中門走出一個仙風道骨的道君,帶著幾十上百個仙童、弟子們,快步迎了出來。 沒等石仲魁開口,就聽鎮元子率先大笑道,“多年未見,不想大都督依舊天庭圓滿、玄都芳菲,可喜可賀?!?/br> 石仲魁聽完就皺眉,若不是他在老君哪里聽道多年,還真猜不出玄都芳菲暗藏的意思。 簡單來說,這老兒是在笑自己桃花源旺盛,而且最近剛成就好事。 若是換成其他人,石仲魁還擔心自己被人監視了,但鎮元子被稱為地仙之祖,靠的可不僅僅是準圣的修為。 更多的還是因為他有伴生的極品先天靈寶‘地書’。 而濯垢泉離五莊觀并不遠,自己又剛新任命小蜃龍敖歷夫妻倆為濯垢泉的土地公和山神婆,鎮元子若是沒一點察覺,那才叫意外。 至于兩人為何認識,石仲魁參加王母的蟠桃宴都幾百次了,別說見過鎮元子,還跟在太上老君、太乙真人等師長身后,給鎮元子等老牌大仙敬過酒。 甚至這些人有時候講道,石仲魁都能在一旁聽聽。 而鎮元子會對石仲魁這么客氣,還有心思開玩笑,無非是因為石仲魁闡教三代親傳,還深受兩位圣人看重而已。 他鎮元子號稱‘不敬三清,只拜天地’,可再厲害,實際行動上,卻還是得敬著圣人。 不僅實力沒圣人強,真論輩分,他連道祖的記名弟子都不是,而老子和元始天尊卻是道祖親傳,甚至玄門的道通都交給老子。 當年三千紫霄宮中客,都得了道祖的恩惠,自然也要敬著點作為道祖親傳的老子和元始天尊。 而且遇人客氣點,至少不會給自己惹麻煩,更別說石仲魁是出了名的睚眥必報,還沒完沒了。 搞的西方教幾次丟了顏面,報復回去又沒個結果,既然佛祖都拿他沒辦法,鎮元子這種沒大靠山的逍遙仙,只能熱情些。 石仲魁反倒不敢在禮數上怠慢鎮元子,人家客氣,可實際上也算和圣人同輩的前輩。 但他也不會伏低做小,既然鎮元子笑話自己,自然要懟回去。 拱手笑著道,“大仙有禮了,不請自來,還請大仙恕罪?!?/br> 被石仲魁不輕不重的頂撞回來,鎮元子暗道石仲魁還真是不肯吃虧的主。 至于他為何上門,不用猜都知道必然和西方教,還有人參果有關。 說真的,鎮元子不是非要投靠西方教的。 但他在西牛賀州立山門,道觀也在西方教的勢力范圍內,為了減少麻煩,有時候只能妥協。 而且之前玄門不少大佬,對于地仙之道一向秉著,這是在和自己搶奪人力的心思。 修道之人那么多,但真正能成仙得道者又極少,天資非凡者本身就是一種難得的資源,所以玄門和天庭對鎮元子的態度自然好不到那里去。 卻不想鎮元子剛和西方教達成默契,玄門和天庭反倒開始重視他了。 拉著石仲魁的手,鎮元子笑著道,“大都督是有大福德之人,貧道這化外之地能得大都督蒞臨,實在是蓬蓽生輝?!?/br> 石仲魁心思一動,鎮元子說五莊觀是化外之地,可佛祖卻說過,‘我西牛賀洲者,不貪不殺,養氣潛靈,雖無上真,人人固壽’,乃是人間福地的話。 這算不算暗喻鎮元子其實并不是真心想靠攏西方教? 但石仲魁也不得不懷疑,鎮元子這是故意穩住自己,免得事情沒成之前,自己三天兩頭來搗亂。 誤了他和西方教的大事。 石仲魁反手掙脫開鎮元子的手,隨即托著鎮元子的手腕,“大仙乃是此間寶地之主,理該大仙先請?!?/br> 鎮元子見自己三言兩語,石仲魁就明白其中的隱喻,又主動退后一步,還扶著自己的手腕以示敬重,立馬哈哈大笑起來。 暗道這玄門弟子若是都和這大都督一樣機敏、有禮,自己哪里會被人排斥到,連想去南瞻部洲和東勝神州傳道都千難萬難。 又想著自己立道通于西牛賀州,卻只能去海外仙山傳道,心里對西方教的霸道,同樣滿懷怨氣的。 “大仙?” 第641章 人參果留著做種子 聽到身旁的石仲魁提醒自己,鎮元子忙收緊心神,笑哈哈帶著石仲魁往五莊觀內走,還對一旁的道童說道,“清風、明月,快去打兩個果子來給大都督解渴?!?/br> 說完,回頭看了眼一身披掛,卻沒拿著兵器的八太尉。 “大都督帳下人才濟濟,實是羨煞老道了?!?/br> 石仲魁臉色一僵,這才體會到玄門和天庭上的大佬們,為何不待見鎮元子了。 不是不知道這老兒的厲害,而是總不能鎮元子抱怨幾句,就讓他把好苗子先挑走吧? 換成是石仲魁當家做主,別說讓鎮元子先挑了,讓他挑選的資格都不給。 轉頭看了一圈跟著鎮元子出門相迎的門人弟子,很快發現修為最高的,居然也就金仙,還只有兩個而已。 而且這幾十個弟子中,站在最后面的門人居然還有元嬰期的修士。 難怪這老兒心里不忿。 可惜大部分地仙都是些,度過天劫后,卻不愿意上天的逍遙客,而一旦投靠天庭又能稱呼為天仙了。 石仲魁仔細想想,暗道活該鎮元子被人排擠,你這是在和玉帝、玄門搶人力的同時,又教出些不服管束、不愿為三界正統效力的仙人。 換誰也會防著你! 而且既然地仙都是逍遙慣了的人,自然也不會全都團結在鎮元子身邊,這大概才是他最煩惱的地方。 人手不缺,卻沒法擰成一根繩。 鎮元子想壯大聲勢,自己反倒第一個懷疑那些地仙們,會不會先壞自己的事。 “大仙這是哪里話,海外仙山無數,修煉地仙之道者如過江之鯉,大仙又是三界認可的地仙之祖,何必在意身邊沒幾個體貼人?” 這話不僅讓鎮元子的門人、弟子氣憤不已,還直接插了鎮元子的肺管子。 被石仲魁扶著的手都僵硬起來,好不容易才穩住心神,暗道石仲魁這猢猻難不成只是來氣自己的? 而石仲魁的意思很明確,就算想拉攏鎮元子,但自己可不會為了拉攏鎮元子,就得罪了師門那么多長輩,還有玉帝和天庭那么多的大佬。 而且自己一開始的目的很簡單,只要破壞鎮元子和西方教結盟的計劃,就達成了最低目標。 一路氣氛有些尷尬的進了主殿,分主客做好,又喝了幾口香茶,就見清風、明月兩個小道通,端著個放著大紅綢緞的玉盤走上前。 而玉盤上的兩個娃娃樣子的果子,自然是三界聞名的人參果了。 說真的,看著如此生動,仿若真人的人參果,一般人心里確實會有膈應,下不了手去吃。 唐僧再三拒絕吃人參果的舉動,雖然迂腐,卻也還算正常。 就像有的人有潔癖一樣。 但石仲魁后世吃過果農故意培育的人臉果,又知道人參果真是植物類瓜果,自然不會丟人的不敢吃。 鎮元子心里對石仲魁不滿,卻也不會反悔,笑著道,“大都督,此物原名‘草還丹’,因酷似人型,這才有了個雅號,名換‘人參果’。 貧道這觀內能拿得出手的,也就只有此物了,還請大都督品鑒?!?/br> 石仲魁強忍著吞咽口水的想法,拿起一個果子,毫無心里顧忌的拿起便吃。 只一口,就感覺一股渾厚木靈之氣,直沖肚腹內,變成海量靈氣滋養rou身和神魂。 再一口,便覺三魂舒暢,五氣凝聚,確實無愧能和蟠桃比肩的神物。 可惜石仲魁吃過的蟠桃實在太多了,空間農場內的仙桃,同樣早就吃膩了,根本不需要擔心壽命的問題。 又學了八九玄功,仙神們畏懼如虎的三災劫難,對他來說只是等閑。 甚至修行早過500年了,連孫悟空師傅菩提祖師嘴里的第一災,‘天雷災’都沒出現過。 之后的陰火災,赑風災大概率同樣不會影響到他。 所以人參果對他而言,還真是解渴之用的東西而已。 但第二個果子,石仲魁卻起了心思。 雖然不打算現在就種人參果在空間農場里,卻不妨礙他藏著這個果子,等到八品先天造化蓮臺成長到九品、十品,直到升無再升時,再種下去。 而人參果九千年才30個,就算是玉帝王母都沒那么容易吃到,今后鬼知道還需要多少年,才能再次得一兩個人參果。 說不定自己都不需要九千年,就能把先天蓮臺升級到頂級。 那時總不能干等著幾千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