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農場下凡塵 第514節
書迷正在閱讀:小石妖、靳總的隱婚甜妻又上熱搜了、宋醫生的心動報告、秩序之外(骨科 1V1)、You finally will be mine(1v1)、難以抑制【兄妹骨科】、誘媳(這是一篇公媳文)、殘缺的寶貝(1v1 骨科)、今天我的怨種上司搞事了嗎、小寡婦今日重振妻綱了嗎
現在他說‘不愿意等’,自然是心有不甘了。 第625章 誰騙誰還不知道呢 石仲魁笑著就把酒壇送到孫悟空手上,在猴子大口喝酒時。 心里默默想著,孫悟空不甘心,也不愿意徹底投靠西方教,其實這也不算意外。 別看孫悟空此時說的好聽,但等他脫困后,其實還是改不了桀驁的脾氣,否則南海菩薩也不會罵他‘不服管教’。 直到被唐僧騙著戴上了緊箍咒,又聽了東海龍王敖廣的勸,明白了自己要是沒個正經出身和靠山,今后還是個野仙而已。 這才安心護衛唐僧西行,但一路上,猴子和唐僧一直都互相看不順眼。 唐僧嫌棄孫悟空不聽話,愛惹事,而且有大路不走,非要往荒郊野嶺闖。 搞的他三天兩頭被妖魔抓住。 孫悟空也看不上自私、怯懦、嘮叨,沒半點擔待,一出事就把責任推給別人,還動不動就哭的唐僧。 但孫悟空愿意保護唐僧西行,其實已經說明,被壓五百年后的孫悟空確實成熟了。 換句話說,其實還是被馴服了。 這種馴服不是說,他就一定要歸降西方教。 而是說,孫悟空明白了,光靠自己一人,是沒法挑戰整個神佛世界的規則。 等他被騙著帶上了緊箍咒,一開始猴子是真想打死唐僧的。 所以石仲魁自然愿意在孫悟空心里,留下道疙瘩,今后他就算成佛了,也不會一心一意當西方教的打手。 喝完壇子里的酒,孫悟空哈哈大笑著,“爽快,俺老孫多少年沒像今日如此痛快了!” 說完,看著石仲魁說道,“多謝賢弟送俺美酒,也謝賢弟過去看望俺老孫的恩情。今后但有需要,賢弟只管來找俺便是?!?/br> 石仲魁一邊點頭,一邊忙轉移話題,免得被一路跟著的五方揭諦等人聽出問題。 “等兄長修成正果后,小弟自然會多多叨擾兄長的?!?/br> 這話算是提醒孫悟空,還需忍耐。 孫悟空自然聽得懂,笑著看向一臉不解的唐僧,“長老可是東土‘大王’差往西天取經去的么?” 石仲魁聽猴子說‘代王’差點就笑了,大概在孫悟空眼里,管你是皇帝還是國王,都和‘山大王’一個樣。 唐僧知道正題來了,忙點頭,“貧僧正是唐皇欽定的取經人,神猴為何如此問?” 孫悟空一聽唐僧沒提菩薩和佛祖,暗道這和尚心里,難不成覺得人皇比佛祖還重要? 又看了眼石仲魁,見他只是笑,頓時覺得這和尚鐵定被人算計了還不知道。 眼珠子一轉,九真一假的笑著繼續說道,“俺是五百年前大鬧天宮的齊天大圣,只因犯了誑上之罪,被佛祖壓于此處。 前番有個觀音菩薩,領佛祖旨意,上東土尋個取經人。 我教她救我一救,她卻勸我再莫行兇,盡早歸依佛法,盡心殷勤保護取經人,往西方拜佛,功成后自有好處。 故此日夜警醒,只等師父來救我脫身。我愿與你做個徒弟,保你取經?!?/br> 唐僧聞言,滿心都是歡喜。 這神猴既然和大人兄弟相稱,定然也是個本事非凡之輩。 而且有了這關系,今后遇到麻煩,只需央求神猴去天庭請了大人,不僅能得大人相助,還能獲得大人賬下兵馬相援。 再則,菩薩都親自相請,有能得佛家的幫助。 這徒弟收的,怎么算都劃算的很。 忙說道,“你雖有此善心,又蒙菩薩教誨,愿入沙門,只是我又沒斧鑿,要救你,還得求一求大人?!?/br> 石仲魁白了唐僧一眼,自家這娃娃雖然聰明、有時候還腹黑的很,卻還是缺乏社會經歷。 居然沒聽出孫悟空,那句‘菩薩勸我再莫行兇’的暗示。 孫悟空詫異的看了看唐僧,又看看笑呵呵的石仲魁。 暗道這和尚還真是癡傻,看起來已經被賢弟忽悠瘸了,否則他一個出家人,不叫賢弟‘施主’,卻以大人相稱。 不是呆子還是什么? “不用賢弟出手,也不用斧鑿,你只管去山頂上揭下如來的金字壓帖,俺老孫自然能脫困?!?/br> 唐僧忙看向石仲魁求證,石仲魁笑著點頭道,“小長老放心,某這兄長肩能扛山,手能撕熊虎。 若不是一時不查,區區一座五行山,如何能困不住他?!?/br> 這話說的天上的五方揭諦暴跳如雷,讓唐僧去揭下如來的金字壓帖,為的就是告訴唐僧,孫悟空再如何厲害,也敵不過佛祖一道金帖。 可石仲魁僅僅一句‘一時不查’,誰都能聽出佛祖是用了陰私手段。 唐僧聽完,目光果然閃爍起來。 求著石仲魁說道,“大人,小僧rou體凡胎,行不得遠路,也爬不了高山,還請大人陪小僧走一遭?!?/br> 石仲魁自然不會拒絕,他早就想名正言順的去看看佛祖的那副金帖。 若是能看出點什么,萬一自己今后也遇到被困的情形,至少比孫悟空多些脫困的概率。 兩人一路上山,石仲魁見唐僧爬的確實吃力,干脆暗中釋放點靈氣幫他。 唐僧頓感雙腿如風,爬山時毫不費力,心中更加期望能修煉。 沒多久來到五行山極巔之處,果然見金光萬道,瑞氣千條。 有塊四方大石仿佛鎮石一樣壓著,石上貼著一封皮,卻是“唵、嘛、呢、叭、咪、吽”六個金字。 唐僧走近前跪下,朝石頭,看著金字,拜了幾拜。 隨后望西禱祝道:“弟子唐三藏,特奉旨意求經,果有徒弟之分,揭得金字,救出神猴,同證靈山。 若無徒弟之分,此輩是個兇頑怪物,哄賺弟子,不成吉慶,便揭不得起?!?/br> 石仲魁則趁機仔細查看起那金貼,這一看,還真讓他看出點門道。 畢竟太上老君可是太清圣人的身份,修為到不了圣人,卻也是實實在在的準圣。 半點不比西天如來的修為低。 若是真論見識和經驗,那肯定比如來都要強。 有老君五百年的教導,石仲魁又經常吃空間農場里的‘朱果’。 這果子不僅能提升百倍領悟能力,還能洗髓、改善資質。 五百年下來,石仲魁的天資早就被改造的不同凡響了。 否則就算功德再如何深厚,也不可能五百年就追上楊戩的修為。 可等石仲魁想繼續多看看,卻見那金貼忽然迎風搖擺起來。 第626章 俺出來也 隨即一道金光閃過,金貼上頓時冒出耀眼強光,逼開石仲魁的目光。 石仲魁暗道一聲可惜,只見那金貼沒等唐僧去揭,自己便飛上天空。 就聽空中傳來金頭揭諦的聲音,“我等乃監押大圣者。今日他的難滿,吾等回見如來,繳此封皮去也?!?/br> 唐僧忙對著空中一拜,石仲魁卻撇撇嘴,暗道一聲‘佛祖就是小氣’。 隨后自然是孫悟空央求石仲魁,把唐僧帶到遠處去,免得他脫困時,掀起的亂石傷了唐僧。 石仲魁知道孫悟空大概是想出口氣,非要掀翻這五行山,向西方教表達不滿后,才肯出來。 同時也是在唐僧面前顯擺一番,好讓他知道自己的本事,免得遭人看輕。 石仲魁也不啰嗦,抓著唐僧的肩膀,一個閃身便出現在三里外的一處山坡上,正好讓唐僧看清孫悟空是如何掀翻這座大山。 孫悟空還不放心,高聲叫著,“再遠些,再遠些?!?/br> 唐僧忙看向石仲魁,可石仲魁卻沒繼續后退,心思一動,一道金光化成光圈,罩在自己和唐僧頭頂。 孫悟空也看到這道光圈,又見唐僧站的地方,確實視線極佳。 暗道還是賢弟知我心意,嘿嘿一笑,只聽一聲震天巨響,瞬間整個五行山,山崩地裂、亂石群飛。 唐僧嚇的哆嗦一下,再看過去時,只見漫天都是塵土,各種亂石砰砰砰的砸在眼前的光圈上,激起一道道漣漪。 好在這光圈確實神奇,不管多少亂石,多大的亂石砸上去,都被彈了開來。 唐僧這才放心下來。 等他想起孫悟空時,就見那猴子居然騎著一匹馬,又牽著一匹馬,忽然出現在自己面前。 唐僧見自己的汗血馬安然無恙,心里自后悔不該忘了馬匹的同時,對孫悟空的好感立馬漲了一大截。 能記著自己剛才說過‘行不了遠路’的話,這徒弟也算心細和有孝心了。 可惜唐僧算是誤會了。 孫悟空可不是真想著他,而是脫困之前,就念叨著自己當年被石仲魁奪走的金箍棒。 又見這兩匹馬明顯神俊不凡,就猜到肯定是石仲魁送給唐僧的腳力。 而且既然是兩匹馬,那是不是說,俺老孫今后西行時,也能騎著馬,而不用靠雙腿走? 笑嘻嘻的跳下馬,孫悟空對著唐僧行了個禮,“師傅,俺出來也!” 隨機就對石仲魁說道,“賢弟,你乃是天上的大官,這兩匹凡馬全都送給我師傅當個坐騎和扛行李的腳力,可好?” 唐僧還不知道孫悟空也在打騎馬的主意,自然是巴不得多一匹馬馱行李。 而且自己騎著的馬匹走累了,還能換著馬騎,去西天靈山的速度就能更快些。 石仲魁自然不會那么小氣,點頭之后,孫悟空忙道謝,笑著對唐僧說道,“師傅,俺老孫當年也曾做過天庭御馬監主官。 看護的全是龍馬、天馬。這凡間的尋常馬見了俺,不是腰軟蹄矬,就是戰兢兢的站立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