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農場下凡塵 第442節
書迷正在閱讀:小石妖、靳總的隱婚甜妻又上熱搜了、宋醫生的心動報告、秩序之外(骨科 1V1)、You finally will be mine(1v1)、難以抑制【兄妹骨科】、誘媳(這是一篇公媳文)、殘缺的寶貝(1v1 骨科)、今天我的怨種上司搞事了嗎、小寡婦今日重振妻綱了嗎
沒多久,石仲魁忽然微微皺眉,很快感覺到蛋生和紅孩兒從天上落在前院。 不用猜,就知道肯定是黛玉把他們師兄弟倆給招過來的。 自從蛋生跟著黛玉學文之后,蛋生除了石仲魁外,最聽黛玉的話,甚至很多時候表現的更加親近黛玉。 明眼人都能看出蛋生這是把黛玉當成亦師亦母了。 等紅孩兒出生五年后,拜了石仲魁做師父,蛋生已經兩百多歲,修為更是直達天仙境界。 自然被石仲魁派去教導紅孩兒的武藝。 蛋生倒是很喜歡紅孩兒這個師弟,教武藝、道法都沒問題,但他在最后還是求上黛玉教導紅孩兒的文事。 又是三百年過去,蛋生修為到了玄仙,紅孩兒則輕松成了天仙境,喜的牛魔王和鐵扇公主逢年過節,必然重禮上門的同時,又多送一份厚禮給黛玉。 所以黛玉隨隨便便就能把蛋生和紅孩兒召喚到自己跟前,石仲魁也樂得如此。 兩個小娃娃雖然早就不是孩子了,可樣貌始終五六歲,陪在家中妻妾跟前時,總能激起她們泛濫的母愛,算是少點心思去找給石仲魁的麻煩。 輸了十幾把后,黛玉一臉不在乎表情的走進來,低聲在他身邊說道,“相公,聽聞草原起了蝗災,妾身讓蛋生和紅孩兒一起去看看。 若是解決不了,再去天庭找瘟部問問?!?/br> 石仲魁皺眉點點頭,稍微一想就猜到應該是西方教出手了。 第514章 不聽話就打一頓 當年如來就在眾多弟子面前說過,南瞻部州的人貪yin樂禍,多殺多爭,正所謂口舌兇場,是非惡海。 而西天靈山所在的西牛賀洲者,不貪不殺,養氣潛靈,雖無上真,人人固壽。 可事實卻是此時的南瞻部州正處于太平盛世,雖不是人人有飽飯吃,可人心思定,向往和平,自然少爭端。 反倒是西牛賀洲基本上算是妖魔匯聚之地,人族多為妖魔欺壓對象,甚至是嘴里的口糧。 當然,換成如來佛祖說這話時的西漢末年,人族確實殺戮過多。 到了三國兩晉南北朝和隋唐相爭時,這話就更沒亂說。 石仲魁覺得如來往自己臉上貼金的原因,說的不是南瞻部州,而是如來說西牛賀州的那番話就是在胡扯。 既然金蟬子已經是第十世轉世,那么佛法東傳就必然要成行,可若是大唐安居樂業,不就顯得西牛賀州比不上南瞻部州了嘛。 以和尚們的秉性,當然得給大唐找些麻煩。 越是天災人禍不斷,唐皇和大唐的朝臣、世家貴族們才會更容易接受佛教那一套。 而玄門內部,比起西方教,其實也好不到哪里去。 和尚們貪婪、偽善,難不成道士就個個都是圣人? 歷史上打著道門旗子作亂,甚至叛亂的,真的不要太多。 說白了,絕大部分道士、和尚都不錯,可若是人間真的沒苦難,大概也就沒信徒來源了。 就算石仲魁不需要信仰和香火,卻也不敢和整個天庭,還有人叫、闡教、西方教在這種事情上作對。 想維護人族沒問題,但石仲魁絕對不會圣母道,危害自己的安全。 再說人族自己的歷史,就是一部戰爭、殺戮和權謀史。 甚至被人族自己殺死、害死的數量,可能比妖魔鬼怪要多上無數倍。 …… 隔天,石仲魁在三圣母屋子里醒過來,就見趴在自己胳膊上的媳婦嘴角含笑、眉心舒展、臉色嬌嫩,一看就知道身心舒爽,昨夜必然是極為安樂的。 而石仲魁當然也舒心的很。 別看三圣母一直緊守獨自服侍石仲魁的底線,但當年嫁過來的頭幾個月里,早就體會過石仲魁的厲害。 經常被石仲魁禍禍的第二天渾身無力。 不得已之下,只能主動安排跟著自己多年的靈芝,做了陪房大丫鬟。 可惜別說一個靈芝了,就是她們主仆一起都應付不了石仲魁,更別說還是單獨對付他。 等寶琴進門,三圣母倒是想過把寶琴要過來,以服侍自己的名義,安排寶琴和靈芝一同住在自己的院子里。 順便借機給靈芝一個姨娘的身份。 可惜三圣母沒寶釵下手快,寶琴進門第二天,就被寶釵以堂妹身子欠安,安排進了自己的院子照顧。 這一照顧,就再也沒出寶釵的院子,干脆就住在一起了。 最后三圣母只能以主母名義,接過家中大權的同時,把白海棠、常白玉和柳魚兒三個管著一些事情的管事姨娘拉到自己這邊。 一開始自然是石仲魁先在三圣母屋子里折騰,再去找靈芝,最后還是沒投降的話,才去找白海棠三人住的屋子里繼續。 結果就是石仲魁有時候折騰夠了,投降之后干脆摟著柳魚兒或者白海棠睡覺,三圣母一心想早點懷上孩子,自然覺得自己吃虧了。 很快就調換了次序。 有人先消耗石仲魁體力的話,最后再去找三圣母,那她懷上孩子的概率就更大。 這道理當年寶釵、迎春和黛玉早就想明白了,一直都是先讓人去陪石仲魁,再去自己屋子里安歇。 可惜石仲魁一直不想要孩子,若是他愿意,以殷小姐為例子,家中早就兒女成群,甚至上百個了。 …… 感受到石仲魁醒過來,三圣母捂著嘴打了個哈欠,也不睜開眼睛,對著臥室外喊了句‘靈芝,快來服侍老爺更衣’。 成仙修道的好處中,就有不用擔心早起時會有口氣。 石仲魁低頭在嬌妻的紅唇上親了親,三圣母扭了扭身子,笑罵道,“老爺,昨夜蛋生和紅孩兒肯定勞累一夜,你這個做師父的就不能體諒、體諒兩個孩兒。 早點去見他們,也好讓孩子們早點用膳和歇息?!?/br> 石仲魁毫不在意的撇撇嘴,一個五百歲、一個三百歲,哪里還能算是孩子? 但這話卻不能說,畢竟五六歲模樣,一口童音的孩子確實討喜。 偶爾還會撒嬌的紅孩兒,更是深得家中妻妾們的歡喜。 “蛋生還好說,紅孩兒那混不吝的性格說不定就給我惹事了,那小子此時可能巴不得我晚點去。 以便你們四姐妹和眾多姨娘都在場,挨罰時,好有人幫他求情?!?/br> 一想到紅孩兒當初居然敢自稱圣嬰大王,把牛魔王、鐵扇公主所住洞府周圍百里的山神、土地,精怪妖族全拘過來,當成奴仆一樣服侍他一個人的事,三圣母就覺得好笑。 石仲魁一開始聽到這事時,自然是生氣的。 可蛋生卻主動替紅孩兒說話。 聽到紅孩兒只是胡鬧,并沒傷人性命,也沒隨意打殺精怪、妖族和山神、土地后,石仲魁這才沒命人去捉拿他上天處罰。 只是那之后,蛋生除了練武、修煉道法之外,還有了個盯著紅孩兒的任務。 一開始紅孩兒才幾歲、十幾歲時,蛋生倒是非常痛惜這個師弟。 可相處的年歲久了,這種關愛難免帶著一股責任感。 從第一次處罰犯錯的紅孩兒抄寫之后,慢慢變成不聽話就罰站,罰練武,最后干脆動手打一頓的兄弟情。 以至于紅孩兒見了蛋生,那是要多聽話就有多聽話,畢竟這小子實在是打不過蛋生。 蛋生的授藝師父是佑圣真君和王靈官,又時不時跟在太上老君、太乙真人跟前聽道,法寶更是隨意讓他自己進寶庫里挑。 這待遇到了紅孩兒時,不免就降了一兩個級別。 蛋生是太乙真人第一個徒孫,自然愛惜的不得了。 老君見了蛋生第一眼,就和石仲魁隱隱提過蛋生的出生不凡,關愛程度有時候比對待石仲魁都要好。 到了紅孩兒時,兩個老兒就沒了當初的那種稀罕感。 第515章 惹禍和沖突 別看牛魔王是三界都有名的大妖,可在老君和太乙真人眼里,確實算不上什么好出身。 石仲魁自己對紅孩兒也沒對蛋生那么在乎,老君和太乙真人的態度就沒那么上心了。 石仲魁除了幫他找老君要了一把火尖槍和肚兜、金鐲、長命鎖、特制盔甲,麒麟坐騎外,居然連個護身法寶都沒賜給他。 反倒是蛋生這些年,暗地里連著給了紅孩兒好幾件不錯的靈寶。 所以紅孩兒對蛋生是既怕又愛,更敬畏,生怕做錯了就得挨打。 至于牛魔王和鐵扇公主,兩人哪里敢幫兒子找蛋生的麻煩。 反倒是借著某年御馬監宴會時,當這伏魔大都督府一眾將官、文臣的面,把紅孩兒交給蛋生管教。 紅孩兒沒了爹娘當靠山,師父石仲魁又早已命蛋生教導他武藝、道法,這小子在蛋生和石仲魁,還有御馬監八太尉,一眾將官面前時,那叫一個乖巧。 到了三圣母、寶釵、迎春和黛玉跟前,干脆臉都不要,一直把自己當成娃娃,撒嬌、討好都是常事。 可去了外面沒人盯著時,絕對是個混世魔王般的存在。 石仲魁自然看的出這小子老老實實的樣子是裝的,不過只要不吃人、不無故殺生,欺壓良善,胡作非為,石仲魁也就不怎么在意了。 即便是裝,只要能裝一輩子,那就是好人。 而且乖寶寶不一定就是又出息的孩子。 至于會不會忽然性情大變,犯下不可饒恕的大罪,石仲魁自問自己能一直穩穩壓制紅孩兒。 就連他爹都只是太乙金仙,紅孩兒的天賦再高,有這三百年的時間來觀察,石仲魁確定他強不過蛋生,更別說石仲魁這個有掛的人。 而且即便是蛋生,都沒學到八九玄功。 甚至天罡、地煞神通,兩人可以學,卻只能靠自己去體會和專研。 想靠著當年袁守義破解的地煞七十二術,而被石仲魁整理成冊的《如意寶冊》下冊來輕易把地煞七十二術全學會,那就是妄想。 至于天罡神通,石仲魁自己都沒學全,蛋生和紅孩兒只能有選擇的去學契合自己的天罡神通了。 至于紅孩兒耗費三百年才學會的三昧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