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農場下凡塵 第112節
書迷正在閱讀:小石妖、靳總的隱婚甜妻又上熱搜了、宋醫生的心動報告、秩序之外(骨科 1V1)、You finally will be mine(1v1)、難以抑制【兄妹骨科】、誘媳(這是一篇公媳文)、殘缺的寶貝(1v1 骨科)、今天我的怨種上司搞事了嗎、小寡婦今日重振妻綱了嗎
更別說抓他們的還是繡衣衛。 此刻認罪,也只會罪及個人,而不會連累家人和家族。 當然,前提是石仲魁不愿意把事情鬧大。 但他本來就存了殺雞儆猴的心思。 現在只不過把目標,從薛蟠、石光珠身上,變成兩個戶部小官頭上。 “本官昨日明令稻田之事乃是欽命,要以軍法行事,你等今日就犯下以次充好,擾亂軍心之罪。本官如何饒了你二人?” 一句擾亂軍心足以殺頭的。 兩人嚇的臉色慘白,其中一人嚇的直接五體投地,癱在了地上。 另外一人則雙眼無神,嘴里念叨著,“本官是工部屯田司書令,你沒權利殺我、你沒權利殺我?!?/br> “大人”,繡衣衛百戶崔和忠在石仲魁身邊低聲道,“這書令雖然該死,但最好還是交由下官帶回繡衣衛。 或者交給工部的主官們處理?!?/br> 石仲魁當然也知道別看自己說要用軍法出事,但再怎么說自己也不是領兵大將,或者奉旨領軍的文臣。 而且國朝無論哪個朝代,一向都說人命關天,更別說殺一個有官身的文官了。 甚至今日這兩人要是武官,殺了的話,文官這邊肯定會有無數人拍手叫好。 可這兩人不死,稻田之事必然會生出事端,更別說之后的開荒和疏通河道了。 掃了一眼周圍的十幾個都頭、巡檢,石仲魁瞬間就有了決定。 手按在劍柄上。 “鏘”的一聲,精鋼劍閃過一道寒芒,就被他甩向了直愣愣跪著的書令。 “大人,不可?!?/br> 就見那柄利劍,瞬間沒入書令面前的磚頭里,劍柄還發出‘嗡嗡嗡’的顫抖聲。 其他人也被石仲魁嚇了一大跳。 看石仲魁的目光頓時一變,這一手無不表明石仲魁懂武藝,而且本事不小。 即便讓在場的武官們,拿著利劍往地上的磚塊上插,也沒人能像切豆腐一樣,如此輕易的深入一掌深。 而石仲魁還是用甩的手法,不僅力量肯定很大,眼力和手法的要求也極高。 還沒等他們緩過來,石仲魁先把家丁、除了崔和忠外的繡衣衛全趕出去。 這才開口道,“你自裁吧,免得連累家人和家族子弟,不僅要流放,還連考科舉的機會都沒了。 世世代代都為奴為奴,永世不得翻身。 而且本官保證到你們為止。 并且會以你等為的是讓更多的屯田兵丁的家人,能有個吃飽飯的機會。 這才在糧食里摻了野菜和木屑,來上報給朝廷?!?/br> 第136章 哪有那么多非黑既白 剛才反駁石仲魁的書令,當然沒那么容易自殺。 但那個被嚇的癱在地上的人,猶豫幾秒后,雙眼中反而浮起一絲決然。 一句到他們倆為止,也就是說石仲魁不會繼續查下去,足以保證自己家人不會受影響。 再有后面一句,那些不知情的士子、讀書人,只會嘆息自己的做法不對,而不是咒罵他們是蛀蟲。 “謝大人?!?/br> 但這人剛想伸脖子撞向還在微微顫抖的利劍,一道寒芒閃過。 直接被劍鞘,撞的往后仰倒,翻滾了兩圈才趴在地上呼痛起來。 眾人正再次被石仲魁這一手,唬的一愣一愣,又心里滿是疑惑時。 就聽石仲魁冷笑道,“書令方立順向本官檢舉同僚官正宏貪污糧餉,違抗欽命。被查實后官正宏畏罪自殺。 而且過往諸多罪行,都是他一人做下,你等可認可?” 剛才想自殺的就叫方立順,而那個還直愣愣跪著的就是官正宏。 而且那把精鋼長劍,一開始就插在他面前。 眾人這才明白過來,欽差大人一開始就想殺官正宏來立威。 對石仲魁來說,殺一個還是殺兩個其實都一樣,無非是像曹cao一樣,借人頭來震懾不法,穩定軍心而已。 所以在方立順、官正宏之間選一個,當然選連家人都不顧的官正宏去死了。 留下方立順不僅可以證明官正宏確實貪污糧餉,又畏罪自殺,還能利用方立順顧家的弱點。 今后這個營地的清理和挖魚渠工作,肯定會完成的非常好,還不用擔心糧餉分配和稻田養魚維護的事。 等秋收后,評他一個優等,升他一級、半級的,自己在工部也算有了個被捏住把柄的親信。 甚至未來花點錢,找些關系,調他為工部的給事中,自己也算有了個言官親信。 最重要的是,方立順活著,他背后合伙貪污糧餉的人,就不會視自己為死敵。 好處如此多,石仲魁當然殺一個、保一個了。 十幾個都頭、巡檢雖然沒法像石仲魁一樣想的那么遠,但之前定的是以次充好,擾亂軍心之罪。 現在定的是貪污糧餉、違抗欽命。 雖然都是死罪,但前一條頂多一死了之。 違抗欽命則是禍及三代的重罪。 說官正宏想一死了之,保全家人,絕對符合常理。 也免了外界說他剛上任,就殺人。 而且面對敢以死謝罪的方立順,這些底層武官不僅起了同情心理,還對石仲魁露出崇敬和畏懼的目光。 會畏懼很簡單,除了石仲魁非要殺人外,還因為這些都頭、巡檢就沒幾個是干干凈凈的。 石仲魁甚至都不用查,就知道這些人平日里,必然欺壓手下的兵丁,吃兵丁的空餉。 剛才他又說了,過往諸多罪行,都是官正宏一人做下。 此刻這些都頭、巡檢們,甚至方立順,那是恨不得官正宏立馬去死。 官正宏正想大喊、大叫,就有幾個都頭、巡檢沖上前。 捂嘴的捂嘴,扣住手臂的扣著手臂,把死死官正宏壓在地上。 “簽字畫押?!?/br> 寫好一份公文后,石仲魁盯著在場的都頭、巡檢,還有崔和忠。 很快,就連方立順都抖動著手,在公文上簽字畫押了。 十幾個都頭和巡檢連違抗的膽子都沒有,而繡衣衛百戶崔和忠在十幾道目光注視下,也不得不頭皮發麻的簽字畫押。 一旦簽字畫押,等于承認全真實,還但負著連帶責任。 而且石仲魁根本不怕有人反悔,因為他會逼著這群人親自動手,勒死官正宏。 再說,公文上寫明了,自己知道這事時,官正宏還沒死。 正打算把他關押在祠堂里,等待工部等部門接手。 之后官正宏自殺,頂多就是個看管不力。 石仲魁吹干墨跡,接過崔和忠撿回來的劍鞘、利劍。 收劍歸鞘后,盯著都頭、巡檢們說道,“本官不是御史,也不是一軍主將,所以不愿管你等過往的齷齪。 但要是誰在稻田之事上敷衍了事,甚至欺瞞、壞本官的欽命差事,那就別怪本官送你等去地府走一著了?!?/br> 有人一聽心里就嘀咕,可看著石仲魁一把打掉官正宏的官帽,再隨手一扯,就把他身上的官袍扯了下來,仍在地上。 “官正宏,你該慶幸自己是個舉人?!?/br> 這些都頭、巡檢這才反應了過來。 自己等人可不是讀書人出身的文官。 而文臣殺武將,是真可以用軍法直接殺了的。 眾人看著石仲魁帶著人直接離開。 立馬有人喊道,“大人,這姓官的……” “住口”,方立順用顫抖的語氣說道,“我等看管不利,以至這姓官的居然自縊了?!?/br> 官正宏頓時掙扎的更加激烈起來。 可惜方立順可不會再給他機會,撿起地上的袍帶,就往祠堂的橫梁上扔。 隨后低聲吼道,“爾等還在等什么,非要本官一個個點名,然后向欽差大人檢舉嘛?” 八九個沒動的都頭、巡檢一聽,哪里還顧得了那么多。 一個個全都圍了過來,抓手、抱腿,用絲巾堵住他的口鼻。 兩個巡檢還很有經驗的指揮大家如何做。 等官正宏快要被悶死,神志不清,卻還有一點呼吸后。 把官正宏舉起來,抱起來掛在祠堂的橫梁上。 這下即便是仵作來了,也別想查出問題。 …… 走出祠堂,石仲魁看著遠處的天空,好一會才嘆息一聲道。 “殺幾個貪官容易,可這天下的事,沒了這些底層文武、胥吏,什么事都做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