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農場下凡塵 第99節
書迷正在閱讀:小石妖、靳總的隱婚甜妻又上熱搜了、宋醫生的心動報告、秩序之外(骨科 1V1)、You finally will be mine(1v1)、難以抑制【兄妹骨科】、誘媳(這是一篇公媳文)、殘缺的寶貝(1v1 骨科)、今天我的怨種上司搞事了嗎、小寡婦今日重振妻綱了嗎
第127章 入宮 石仲魁這番道喜的話,聲音有些大,賈家眾人頓時恢復了笑容。 可惜賈政沒聽出‘皇恩浩蕩’的暗示,是讓他進宮向皇帝謝恩后,別親自去龍首宮,而是用上表的模式去謝太上皇。 即便真害怕太上皇問罪,也別一出了皇宮,就一副急不可耐的樣子去龍首宮謝恩。 只需要讓轎子在宮外停一刻鐘,皇帝心里肯定會好過很多。 明白賈家其實和自己一樣,都是逼不得已。 …… 石仲魁見賈政重新恢復了笑容,甚至比之前還要燦爛。 心里卻再次嘆息一聲這一家子都是真是毫無危機感,臉上的笑容也跟著燦爛起來,做給一旁的太監看。 隨后就用賈家還有喜事為理由,直接就走了。 本想和石仲魁好好聊聊的賈寶玉,忙問道,“這是為何?” 賈母哈哈笑起來,拉著賈寶石解釋道。 “我的好孫子,你二姐夫這是要避嫌。免得一會還有圣旨過來,他同為宣旨欽差,站也不是、躲著也不是,只好先走了?!?/br> 其他人一聽,想想也覺得應該是這樣。 王熙鳳笑嘻嘻道,“二妹夫果然張的儀表堂堂,一看就是做狀元的。只可惜我們倒是見到了他,他卻沒機會見見二meimei,說不定此時心里正罵娘呢?” 眾人一聽頓時哈哈笑起來。 賈母裝作生氣的樣子,心里其實也對石仲魁剛才避開的舉動很是滿意。 加上石仲魁確實相貌英俊,一米七八的身高穿著官服,渾身上下隱隱透露出威嚴,一下子把賈璉都比了下去。 笑罵道,“你這猴兒就會編排你meimei和妹夫,哪天得罪的他,不給你送年節禮,看你氣不氣?!?/br> “哎呦”,王熙鳳一臉不在意表情說道,“那我打上門去,找二meimei要就是了。妹夫本事再大,總不能把我這個親嫂子趕出門。 說不得,反而能把妹夫家的好東西,全搬回來,孝敬老太太、大老爺、老爺和兩位夫人?!?/br> 眾人一聽,又哈哈笑起來。 “你這個破落戶,要是真那么做,你妹夫還真拿你沒辦法?!?/br> 閑聊一炷香,皇宮那邊夏守忠果然不出所料的帶著圣旨,直接往賈家而來。 很快石仲魁就得知夏守忠來宣旨,居然只帶了兩個小太監。 換成政治敏感度稍微強一些人,基本上都能明白,皇帝心里是不爽的,否則規格絕不會這么小。 甚至有點敷衍了事的意思。 可惜就如石仲魁擔心的一樣,賈家上上下下全被富貴和權勢迷住了眼睛,或者干脆就是蠢,看不出問題。 旨意宣讀完了后,夏守忠也沒多留,收了一張銀票,說了些恭喜的吉利話就走了。 賈政忙著要謝恩,一家子人也亂哄哄的沒人在意,石仲魁和賈政說了些什么。 卻沒想到皇帝果然如石仲魁期盼的那樣,隨意問了句,石仲魁這個女婿上門,就沒留下陪著老太太好好說說話? 賈政頓時想起石仲魁的那番話,心里一緊。 他倒是沒說‘做人要有遠見’的話,而是跪在地上道,“伯謙見我賈家一門朱袍,勸小臣說,既然賈家無一個有功名在身的讀書人,又無軍中效力者。 今后做人、做事都需謹慎些。 還說元春能得以封妃,那是皇恩浩蕩,全賴陛下大恩?!?/br> 皇帝聽完嘴角微微上翹,心情大好。 但話到嘴邊,卻變成了,“朕欽點的這位狀元郎就是啰嗦,賈家的忠心,朕是知道的。 他一個侄女婿,如何能如此和愛卿說話,實在是不知禮?!?/br> 賈政根本沒聽出皇帝這話,完全是反話和試探。 只以為皇帝這是真對石仲魁起了不滿,忙再次叩首解釋起來。 這一解釋,也讓皇帝明白,賈政這人還真和繡衣衛密探傳回來的消息說的一樣,迂腐、不懂變通,也無權謀之智。 按說這種臣子讓他們當米蟲就當米蟲吧,反正對比其他一些個掌握兵權的勛貴,還有些王爺,賈家根本沒威脅。 犯不著吃人老虎不先打,卻去打偷米的老鼠。 可誰讓太上皇拿賈元春做局,賈家想避開都避不開。 而且還和王子騰是姻親關系,這一旦涉及到兵權,就更避不開了。 “去龍首宮謝恩吧,免得去晚了父皇不高興?!?/br> 賈政也是真傻,居然很是聽話的出了宮,直奔龍首宮而去。 聽到夏守忠稟告的皇帝,臉色頓時難看了起來。 隨后又嘆息道,“但凡賈政有朕的狀元一半聰明,賈家也不會淪落到一個正經做官的人都沒有?!?/br> 夏守忠嘿嘿一笑,“陛下,狀元公可是六元及第,千古第一。 全天下能比他聰明的應該也不多。 不過狀元公再聰明,還不是陛下的臣子?!?/br> 有了賈政之前那番話,皇帝對石仲魁的態度又好了起來。 不過,皇帝又想著反正后天瓊林宴之后,石仲魁就得上謝恩表,左右不過幾天時間,先等等再說。 夏守忠悄悄偷看了皇帝一眼,見他臉上露出笑容,心里也高興了起來。 上次從石仲魁手里拿了4500兩銀子,這次他考中了狀元,按照約定又是5千兩。 加上那次吃飯時的400兩,這前后就得了近一萬兩。 如此爽快的金主,夏守忠打心眼里就不希望石仲魁出事。 而且這次要是把皇帝和賈政剛才的對話賣出去,也不知道能拿幾百兩、還是一千兩。 不行,就要1千兩,畢竟自己剛才那番話,可是向著狀元郎的。 至于西紅花每月賺到的750兩,夏守忠一直都認為是薛蟠的功勞。 石仲魁得知這事時,已經是第二天去大興見過于洪高回來的夜里。 想了想后,還是決定送六千兩過去。 但這次他沒全給銀票,而是讓錦毛鼠帶著紫金紅葫蘆,放了3900兩的幾張銀票,然后是2100兩的銀元寶和一些散碎銀子。 夏守忠應該能猜測,這是缺銀子了。 可夏守忠知道后,只是笑了笑,他才不管石仲魁是否缺銀子。 總之得了自己的消息,不給也得給。 這讓石仲魁今后明白了,和太監只能談錢,而且這群人會越來越貪婪。 以至于石仲魁心里一嘀咕,就讓錦毛鼠去了夏守忠藏錢的地方,差點全搬空了。 好在他還算理智,明白一旦要做,那干脆先把夏守忠弄死,再拿他的錢。 而且這么做也挺愚蠢的。 光幾條消息,就不是一萬兩銀子可以比擬的。 瓊林宴其實和鹿鳴宴差不多,無非是參與的人級別更高一些,這次倒是沒人非要他作詩,而石仲魁也不想再出風頭。 古代同科進士基本上都會自發的形成同盟,石仲魁作為狀元,天然就是這200人的領頭的,當然更在意拉近大家之間的關系。 不僅酒到杯干,態度和語氣還出奇的謙虛、和藹。 一下子就讓很多同科進士們,對他的第一印象極好。 不過可惜的是,拉攏這些人只能算是投資,想獲得回報,至少也要三年以上。 而且真正能起到作用的,還是那些大考之后,成為庶吉士留在翰林院觀政的那二三十個而已。 這些庶吉士要不繼續留在翰林院,默默無聞許多年,把人生目標放在內閣上。 要不就會去御史臺和六部當給事中,也就是所謂的言官。 其他的人,一旦外放,那真是十年都不一定見得了一面。 瓊林宴之后,除了一甲三人直接去翰林院報道,直接做官外。 二甲、三甲都得留在禮部或者翰林院備考,而這一次大考,可以說直接決定了進士們今后升官的天花板。 重要性,絲毫不比會試、殿試差。 所以新科進士們未來三個月,也沒心思和功夫互相串門、增進感情。 石仲魁寫了一份言辭懇切的謝恩表,沒等來皇帝的回應。 心思不由全放在了京畿的稻田上。 此時已經是四月初十,京畿一些人家正在準備著播種了,再不行動起來,鐵定有御史會參自己一本。 好在自己去年就讓大興土地公,勘探全大興的稻田,倒是不用擔心這項最耗費人力、物力的工作。 卻沒想到皇帝接了自己的謝恩表后,隔天夏守忠就親自上門,宣自己進宮。 石仲魁毫不猶豫就是一張百兩的銀票遞給夏守忠。 這太監偷偷一看,心里就一樂,笑呵呵道,“狀元公,陛下宣你進宮,是遇到了些麻煩?!?/br> 皇帝找石仲魁的原因很簡單,太上皇加恩于賈家,拉攏了勛貴之后,又出招了。 之前皇帝算計前安樂郡王時,用皇后的名義,下了一道宮里嬪妃家的老太君、夫人們,年節前可以進宮見一件嬪妃們的旨意。 這在一定程度上,確實收了嬪妃們和嬪妃娘家的心。 而宮里要是鐵板一塊,對太上皇來說就不是好事了。 既然皇帝可以加恩于嬪妃,太上皇干脆明確了每月二、六日時,嬪妃、太妃家的女眷都可以入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