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嬌知青 第19節
“紅英姐對院里的知青都挺好的?!鳖欇笇幷嬗X得,院里沒有一個男知青當得起老大哥的稱呼,但趙紅英卻能當得起老大姐。 一個知青直點頭,“咱們院里找紅英姐幫忙她肯定會答應,不像別人,總是推三阻四?!?/br> 這次去縣城沒有順風車搭,大家都是步行,出發的時間也比上回早,快到公社時天色才剛亮起來。 顧莞寧才剛傷過腳,同行的知青照顧她,特別放慢了速度。 “莞寧,聽說你家在海市,海市大嗎?時髦嗎?” 院里的知青來自五湖四海的都有,南省、川省、云省等地的有,北方幾個大省有,連北江省本地的知青也有,京市像徐文理和另外幾個知青都是京市人,只有顧莞寧一人來自海市。 京市作為首都,有不少知青都曾去過。至于海市,大家只依稀感覺那是個時髦的城市。所以知青們免不了好奇,但是因為先前顧莞寧一直生病,大家不好意思打擾她。 再就是劉曉玲曾說,顧莞寧是海市的大小姐,她們……其實還挺相信的,不自覺就敬而遠之。但是相處下來,她們又覺得,顧莞寧就是漂亮些嬌氣些,此外跟她們也沒什么不同。 當然認真的說不同也有,畢竟整個知青院只有顧莞寧每天一個雞蛋雷打不動。 “海市不算大,時髦的話……還行?!鳖欇笇幏朔鞯挠洃?,回答道。 同行的知青們睜大眼,一臉不敢置信,“真的?那街上有轎車嗎?” 顧莞寧點頭:“有。但是很少,不過自行車比較多?!?/br> 大家的想象中,海市得是那種隨處都是小轎車,街上的人穿著時髦的大都市。跟顧莞寧的形容不說一模一樣吧,只能說毫不相干,一時間都很失望。 顧莞寧解釋,“海市的工人和其他地方的工人都領一樣的工資,能買得起自行車就算殷實的人家了?!?/br> “也對?!币粋€知青道:“哪怕是雙職工家庭,養著一家幾口也不容易?!?/br> 這樣一來,同行的知青再看顧莞寧頓時沒了厚厚的濾鏡,也覺得親近不少。 原來大家根本就一樣??! 很快就到了縣城,顧莞寧和幾個知青結伴,先去供銷社,在嚴慧姐的柜臺前買了斤雞蛋糕和一斤水果糖。 程嚴慧熱情地招呼幾個女知青,目光不停往顧莞寧身上瞟。前個她娘又來了趟縣城,跟她說找了桂花嬸子說項,也不知道顧知青答應了沒? 察覺到嚴慧姐的目光,顧莞寧沖她笑笑,等同伴都挑好東西,才一起離開。 程嚴慧挺著大肚子坐下,回想剛才小顧知青沖她那一笑,心說怪不得老三才見一面就念念不忘,那眉眼那氣質她都險些看呆了。 ** 離開供銷社,顧莞寧和同伴緊接著去了郵局。 下鄉三個多月第一次跟家里打電話,想到之前和大姨鬧的矛盾,顧莞寧握著話筒的手一直冒汗。 電話轉接到廠里的家屬樓,‘嘟——’一聲后,一道女聲響起。 “喂!” “喂是小晚嗎?” 顧莞寧深吸一口氣,小心翼翼回道:“瑞珠姐,是我?!?/br> “你可算是知道給家里來電話了!”周瑞珠啪一下把碗放到桌上,噼里啪啦一頓說:“我媽都擔心死你了,擔心你在北江省吃不好睡不好,擔心那地方冷再把你凍著了?!?/br> 顧莞寧下意識把話筒拿遠了些。 “你個小沒良心的,一走就沒了聲兒,你還真當我媽生氣不理你了?拉倒吧,你走的當天晚上我媽在客廳坐了一宿,而且她只要在家就守著電話不動彈。你倒好,一個電話也不打?!?/br> 說多了話口干,周瑞珠終于停下來,灌了杯水,問道:“給你寄過去的東西收到沒?” 電話這邊,顧莞寧用力點頭,點完頭才覺出沒用,對著話筒回道:“收到了。大姨在家嗎?” “我媽不在。家里就我一個人,你想說什么跟我說就成?!敝苋鹬閱枺骸氨苯∧沁呥€冷不?” “咱們海市棉花不好弄,我爸尋思說托人弄件軍大衣給你寄過去。實在不行,你看看跟本地人換件棉衣先將就著?!?/br> “你在外地,離家還遠,缺什么千萬別憋著一定跟家里提知道不?” 周瑞珠好像有說不完的話,顧莞寧捧著話筒默默聽著。 “還有,你記住,小晚你至少每個月給家里打個電話報平安,不然我們都不放心?!?/br> 顧莞寧:“嗯嗯,我記住了?!?/br> 她心想自己落水的事情還是別提了,免得大姨擔心。 聽周瑞珠絮絮叨叨了五分多鐘,同行的知青都在一旁看著,顧莞寧不好讓她們多等,跟周瑞珠說好下個月再打匆匆掛掉電話。 一個電話就花了兩塊四毛錢。 在心里快速換算一筆,這就是四十個雞蛋。 交完錢,顧莞寧扒著郵局窗口,問:“大姐,請問有寄給前進大隊顧莞寧的信件嗎?” 大姐低頭翻了翻記錄,搖頭道:“沒有?!?/br> 顧莞寧垂眸,還是沒有。 “那有前進大隊趙紅英和柴瑞云的包裹嗎?從北湖省和東山省寄來的?!?/br> 大姐抬頭,“有北湖省的包裹,寄給柴瑞云,要拿嗎?” 顧莞寧點頭,“要的,我是跟柴瑞云一個大隊的知青?!?/br> 在單子上簽下字,顧莞寧幫柴瑞云取了包裹。 ** 離晌午還有段時間,現在往回走還能趕上知青院開飯。 同行的知青提議,“現在國營飯店人少,我們去碰碰運氣,說不定剛好趕上rou包子出籠?!?/br> “沒帶飯盒也能買嗎?”顧莞寧有些心動,吃素多日,她可太饞rou了。 提議的知青指了指包著雞蛋糕的油紙,嘿嘿一笑:“我們吃一塊雞蛋糕,多出來的油紙剛好用來裝包子?!?/br> 這個辦法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贊同。 步行從前進大隊進城,顧莞寧早就餓得前胸貼后背,很快就解決掉一塊雞蛋糕。 再次來到國營飯店,大門敞開著,門后多了兩張并排放的桌子,桌上擱著半人高的蒸籠,蒸籠還冒著熱氣。 rou包子八分錢一個,個頭比顧莞寧的拳頭還大兩圈,她買了三個,和雞蛋糕、水果糖一起放進布袋里面。 布袋掛在手腕上,顧莞寧還要抱著個大包裹,因此回去的路比來時要慢。 大家說說笑笑,路上倒是不乏味,顧莞寧偶爾也插一嘴。 再走一段路就是之前顧莞寧落水的那條河,沿著河往上游走,要經過豐收大隊,豐收大隊之后才是前進大隊。 路過豐收大隊時,村口站著一群人。 同行的知青默契噤聲,拉著顧莞寧步履匆匆,垂著頭目不斜視逃也似地飛奔離開,一直回到前進大隊才長舒一口氣。 扶著路旁的樹,顧莞寧大口喘氣,這是發生什么了,剛才她幾乎是被人拖著快跑回來的。 見顧莞寧不知情,有人為她解惑,“你剛來不知道,隔壁豐收大隊大隊長的兒子害死了一個女知青?!?/br> 顧莞寧吞了吞口水,“沒報警嗎?” “報警?”一人冷笑道:“沒用的?!?/br> “鄉下地方一個姓氏就是一個大家族,前進大隊的社員都姓程,而豐收大隊的社員都姓趙,一個大隊的人沾親帶故,哪怕報了警也沒人肯出來作證?!?/br> 顧莞寧沉默。 “那……那知青們呢?” 其實不問顧莞寧也多少能猜到,朝夕相處的同志被害死,人人心里肯定都少不了驚慌恐懼。 大隊長的權利沒多大,但唯有介紹信一項就能把知青限制得死死的。哪怕再少年意氣想要為那位女知青報仇,也得考慮現實的生活。 顧莞寧的心情頓時蒙上一層霧霾。 一陣靜默后,有人道:“還好前進大隊的社員們都不錯?!?/br> 休息片刻大家結伴回了知青院,這次再沒人說笑。 顧莞寧把包裹送去隔壁宿舍,回來后就靠著棉被發呆。 趙紅英剛才就發現顧莞寧神色不大好,不怎么放心進屋看看,“累了嗎?” 顧莞寧點點頭,聲音悶悶的,“有點兒?!?/br> “紅英姐,你知道豐收大隊那件事嗎?”顧莞寧抬頭,眼巴巴看著趙紅英。 擰開暖水壺,趙紅英倒了缸熱水遞給顧莞寧,問:“是她們跟你說的?” “嗯?!鳖欇笇巻枺骸八允钦娴膯??” 趙紅英回道:“是真的?!?/br> “上一年年初,豐收大隊大隊長的兒子強迫了一個女知青,女知青清白被辱,受不了,跳了河?!?/br> “事情鬧得很大,差不多傳遍了整個南河縣。警察去豐收大隊走訪,但是沒有一個人肯出來作證?!?/br> “包括那些知青?!?/br> 趙紅英說這句話時,語氣很復雜。 “原本你們這批知青也該有人被分去豐收大隊,是公社的書記做主,讓該去豐收大隊的知青來了前進大隊?!?/br> 見顧莞寧愣愣地不說話,趙紅英有些擔心,開導她:“莞寧,那些知青的日子也不好過?!?/br> 顧莞寧回神,搖搖頭,“我知道?!彼褪菃渭儽粐樦?。 得虧她來的是前進大隊。 得虧救她的程營長一家都是好人。 得虧她們知青院有趙紅英這樣好的老大姐。 但凡少一個條件,憑她對這個年代幾乎沒有的了解,她可能比原主的下場的還慘。 “紅英姐,你說,警察有調查清楚的可能的嗎?”顧莞寧忍不住問。 趙紅英長嘆一聲,“難啊?!?/br> “哎,對了?!壁w紅英說起另一件事,“今早桂花嬸子過來找你,說有事情和你說,沒見到你她說下午還過來?!?/br> 顧莞寧撓撓頭,不解道:“什么事?” 趙紅英:“她沒說。不過我看桂花嬸子那樣像是好事?!?/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