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乾隆后宮躺平了(清穿) 第110節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假死后我被新帝搶進宮、【古風百合】樓蘭抄、江城黎明、表演過度、下屬,她嬌滴滴(1v1,sc)、跟白月光破鏡重圓后(NPH)、醉玉頹山(兄妹 H 古言 追妻)、公主能有什么壞心思呢(甜寵 1v1)
而縱觀乾隆后宮得寵的妃嬪,從高貴妃、純妃、謙貴人,乃至死了的的嘉嬪,各個都有一副好身材,舒嬪這個樣子,顯然是不合乾隆的胃口,起碼這兩年,怕是沒希望獲得什么盛寵了。至于以后,那就要看他這身材發育給不給力了。 倒是出身漢軍旗的常在張佳氏,倒是一副好相貌,且身材高挑,該胖的胖的,該瘦的瘦,頗有些高貴妃的意思,很有一番資本,難怪區區一個漢軍旗能從成百上千中的秀女中脫穎而出被皇上納入后宮,這讓眾人紛紛有了一絲警惕。 但是要說最讓眾人警惕的,卻是最后這位英貴人了。 雖然說長相論身材,英貴人比不得張常在,論家世也不如舒嬪顯赫,但是她確實有一點兩人都沒有的優勢,那就是她姓鈕祜祿。 沒錯,就是太后那個鈕祜祿。 雖然說英貴人所在的鈕祜祿和太后的那一支關系有些遠,但是到底也是同宗,就此這一點,眾人就不敢小看她。 而這個英貴人也聰明,知道自己最大的優勢就和太后有那么一點親戚關系,所以自入宮后,每天都去壽康宮盡孝,一天也不敢怠慢。 而太后對這英貴人這個同宗的妃嬪自然也是有所偏愛的,但是她也知道,以她這個身份,是不好參與到后宮爭斗這種事來的,倒也沒有在乾隆面前替英貴人說些什么,只是允準她每天過來侍奉。 不過太后雖然沒有明說提攜的話,但是乾隆怎么能看不出他親娘的心思? 因而這入選的三名秀女中,一開始最得恩寵反倒是中規中矩的英貴人,自身條件最為出挑的張常在反倒是落在了后面了,至于舒嬪那就更不要說了,除了頭一天乾隆翻了一次牌子后,就再也沒有寵幸過她了,不過好在她的位份高,家世也是不俗,也沒人敢為難她。 但是俗話說的好,打鐵還需自身硬,靠什么都不如靠自己。 雖然一開始英貴人靠著太后的關系一時風頭無兩,但是她的不論是長相還是身材在美女如云的后宮頂多只能算是中人之姿。 在得寵了一兩個多月之后,乾隆對她的興趣到底是淡了下來,而原來寵愛只是一般的張常在一下子成了乾隆的新寵,這讓有些心高氣傲的英貴人自然不能接受。 不過好歹是出身鈕祜祿氏,讓她拉下身段去主動勾引皇上,英貴人也做不來這些,也自知自己論容貌身材是比不得張常在的,最后想來想去,也只能在孝心這上面動心思了,伺候太后伺候地越發殷勤了,甚至還親手動手給太后做吃食,甚至還燙傷了自己。 這消息一傳到乾隆那里,乾隆果然大為滿意,當晚就翻了英貴人的牌子,氣得張常在牙癢癢。 張常在雖然有些畏懼于英貴人背后的太后,但是得寵這段時間已經嘗到甜頭的她哪里就這么甘心把到手的榮寵舍出去?自然要想方設法把恩寵給奪回來。 就這樣,一場無形的戰爭就在英貴人和張常在之間展開了,兩人從紫禁城爭到了圓明園,從春天斗到了入夏,看得黃朵朵這吃瓜群眾看了好些出大戲,讓她那顆八卦的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也讓她繁忙的日子有了一絲放松。 沒錯,就是繁忙。 自從,她把第一卷 的《白蛇傳》遞給太后之后,太后就對此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比之前看《西游記》漫畫的興頭還要大,每天都變著法的催更,她就是想偷懶都不成。 這幾個月,她畫漫畫畫地都快emo了,哪怕時常能得到太后的賞賜也開心不起來,每天都在后悔當初為了要弄出漫畫這個東西來,結果把自己弄得這么慘。 現在她終于知道富堅老賊斷更的樂趣了,既然已經實現了財富自由,為什么還要辛辛苦苦地畫畫呢?可是給她八個膽子她也不敢斷更,也只有聽聽別人的八卦糗事,才能緩解一下自己郁悶的心情了。 時間很快來到了六月中旬,一天下午,黃朵朵剛午睡起來,稍微醒了醒神,就又開始畫漫畫了。 不過剛畫沒多久,小路子就急沖沖地進來了,不過雖然腳步急促,但是他的臉上卻不顯急色,甚至還帶著一絲若有似無的興奮之色。 一進來也不說廢話,行了禮后直接道:“娘娘,武林春色和上下天光那兩位又鬧起來了?!?/br> 小路子嘴里說的這兩人,分別就是住在武林春色的英貴人,和住在上下天光的張常在。 這些年,后宮陸陸續續添了一些人,有些原本沒人住的院子也陸陸續續迎來了自己的主人,這武林春色和上下天光就是其一。不過后宮原先那些老人,基本上還是住著自己一開始住的屋子。 這古人可不像現代人那般喜歡換著房間住、體驗不同的居住感。在古人看來,這寢室是養氣的地方,哪有人會常換自己的養氣之所?就連黃朵朵依然住的第一次住的天然圖畫,只不過因為這里出過天花,等她乾隆四年再次來住的時候,這里已經被粉刷一新了,很是漂亮。 也只有永璜永璉,隨著年紀的增大,他們再住在妃嬪妃嬪寢宮區的碧桐書院已經不合適了,早就搬到了前面勤政親賢以東的洞天深處,就連三阿哥永璋,乾隆看著也到了讀書的年紀也被一起打包送過去了。 這邊黃朵朵聽到英貴人和張常在又有八卦了,本來畫畫花地半死不活的她頓時來了精神,連忙放下畫筆,詢問情況。 “快說說,她倆又干什么了?” 就連素月秋葵她們也放下手頭的活計湊了上來,有些好奇這兩人又發生了什么。 小路子道:“具體的奴才還不清楚,只是聽說英貴人去湖邊采蓮蓬,偶爾遇到了前來賞荷花的張常在,不知怎么,兩人就發生了口角,結果英貴人失手把張常在推進湖里了,張常在成了落湯雞不說,還喝了好些水,還是值守的太監把張常在撈上來的呢!現在張常在被送回了上下天光?!?/br> 第130章 都被罰了 “推湖里了?”好久沒聽到這么勁爆消息的黃朵朵不由地眼睛一亮。 雖然說以前英貴人和張常在也斗, 但是都是暗戳戳地,明面上還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卻沒想到這次居然上升到動手了, 這讓黃朵朵興奮的同時, 又有些意外。 在她的印象中,這英貴人雖然憑著自己和太后有那么一點關系,素日就有那么一點裝, 但是也算是裝的得體大方,一向以名門閨秀自居, 怎么會做出把人推湖里這種野蠻的事呢? 秋葵這時問出了她的疑惑, 一臉奇怪道:“好端端的, 英貴人怎么會推張常在?這張常在做了什么才惹得英貴人生氣地都把她推湖里了?” “這個我哪知道去?”小路子聳了聳肩道,“不過依我說,也未必是張常在做了什么,誰都知道這些日子皇上對英貴人有些冷了, 反倒是張常在得寵地多,想來英貴人是看著張常在這些時間得寵、心有不平,一時沒忍住才對張常在動了手。 不過現在好了, 這一動手怕是更惹禍了。聽說一出事, 英貴人嚇得不行, 當即就去了方壺勝境的方向去了, 估計是去找太后求援了?!?/br> “這個時候找太后怕是也沒用了吧!”素月有些無語道,“大庭廣眾之下把人推進湖里, 太后還能怎么幫英貴人?這英貴人也真是的,這么熱個天去采什么蓮子?不然哪里會遇到這事?” “這就不懂了吧, 就是大熱天的, 才要去采蓮子呢!”黃朵朵挑了挑眉笑道, “要不然, 怎么能顯得英貴人侍奉太后至誠至孝呢?這要是在平時,太后自然會高興的,但是現在出了這檔子事,太后怕是都要氣死了?!?/br> 如黃朵朵所料,太后在知道英貴人把張常在推進湖里后,的確是氣得要死。 看著面前哭得眼睛都腫了的英貴人,太后一臉的疾言厲色。 “你說你,讓哀家說你什么才好?哀家和你說過很多次了,眼光要放長遠些,現在你最重要的事懷上皇上的孩子,這樣你在后宮的地位才會穩固。你倒好,全不把哀家的話放在心里,非要和張常在爭,結果出了這檔子事,還有臉來求哀家救你?我鈕祜祿氏家的臉面都要被你丟光了?!?/br> 對于英貴人,太后很是恨鐵不成鋼。 本來看著都是本家,英貴人又孝順她的份上,太后對英貴人還報了一絲指望,期望她能生出一個留著他們鈕祜祿家族血脈的皇子來。 倒也不是說太后想讓英貴人生下皇子后和皇后的嫡子打擂臺,而是想著多一個皇子,那他們鈕祜祿家族的富貴也就多了一層保障。 畢竟她雖然貴為太后,但是年紀也大了,還不知道能庇佑家族多久的時間,一個帶著他們家族血脈的皇子是最好法子,所以才暗中對英貴人多有提攜。 誰想到這英貴人明面上看著大方端莊,卻是個短視的,居然和一個小小的常在鬧起來,還把人推進了湖里? 越想越生氣,太后重重地把手中的茶盞重重地往桌上一放,發出沉重的聲音讓英貴人的心也跟著抖了一抖。 眼看著自己就要失了太后的歡心,英貴人連忙大喊冤枉。 “太后,嬪妾冤枉,臣妾真的不是有心要推張常在,實在是張常在對嬪妾出言不遜,嬪妾一時氣急,才拉著她理論,是她自己沒站穩才掉進湖里的,太后明鑒?!?/br> 說著英貴人也不敢隱瞞,事無巨細就把事情的始末從頭到尾交代了一遍。 原來今天下午,英貴人帶著宮女去湖邊采蓮蓬給太后做蓮子湯,結果偶爾遇到了張常在。兩人一向都不怎么對付,在人前也就算了,現在沒外人在,說起話來自然就夾槍帶棒的。 期間張常在說話有些沖了,英貴人自覺被冒犯了,就拉著她爭辯,拉扯間,張常在沒站穩就掉湖里了。 英貴人一邊哭一邊道:“嬪妾看近日太后苦夏,飲食不好,想著蓮子能夠清熱去火,就想著去湖里摘一些新鮮的蓮子來。結果遇到了張常在,嬪妾本來是不想理她的,但是卻被她攔住了,說些好了風涼話。 這也罷了,都是姐妹一場,嬪妾本想忍忍就算了,但是張常在卻越說越過分,竟然說嬪妾孝順太后是裝模作樣。天地可鑒,嬪妾對太后一片赤誠,竟然成了她嘴里的裝模作樣,嬪妾實在忍無可忍,想拉著她分說,誰知張常在自己心虛沒站穩、失了腳就掉湖里了,嬪妾真的沒有推她啊?!?/br> 聽英貴人這么說,太后的氣不由地消了些。 當然了,作為浸yin后宮多年且獲得最終勝利的贏家,太后自然是不可能全部相信英貴人所說的,里面定然有不盡不實的地方,再不然就是夸大了對方的責任、對自己的過錯卻是輕描淡寫。 但是她也敢肯定,英貴人說的那些是真實存在的,張常在的確有以下犯上之舉,這一點,就足夠了。 “你說的這些,可有半點虛假?”太后瞇著眼睛看著還在哭泣的葉貴人,眼中的厲芒看得英貴人頓時心中一顫。 咬了咬牙,英貴人舉起手三指朝天發誓道:“嬪妾對天發誓,嬪妾若有半句虛言,定不得好死?!?/br> 見英貴人發下如此重誓,太后神色緩和了許多,嘆道:“這段時間,你一直侍奉哀家身側,你的性子,哀家也是了解的,想來也不會做出推人入水這樣的惡毒之事,定是有緣故的?!?/br> “太后……”見太后這么說,英貴人心中不由地一喜。 只是還沒等她高興一秒,就又聽到太后說道:“但不管怎么說,張常在到底是因為你落的水,你到底是脫不了關系,哀家不能不罰。這一個月你就不要出門了,再去抄一百遍《女誡》?!?/br> “太后……”一聽太后這個處罰,張常在頓時有些急了,連忙請求開恩。 對于英貴人來說,抄《女誡》倒不是什么難事,但是這一個月不要出門等于禁了她的足了。她現在的恩寵已經不如張常在了,要是再被禁足一個月,那等她出來的時候皇上還能記得她這個人嗎? 但是太后卻絲毫不給英貴人開口的機會,只說自己累了,就讓英貴人出去了,英貴人無法,又不敢得罪太后,只能一步三回頭,帶著失望離開了。 英貴人離開后,太后忍不住按了按鬢角,眉頭微鎖,沒好氣道:“這個英貴人,看著長了副聰明相,沒想到卻是個笨人,真是枉費哀家在她身上花的這些心思了?!?/br> “太后也不必太過生氣,英貴人到底還年輕,行事不周到也是在所難免的,太后再□□些時日也就出來了?!币娞筮€是一臉不快的樣子,太后身邊的姑姑恭敬地把新沏的茶遞給太后,笑著寬慰道。 “依奴婢說,英貴人受了這次教訓也是好事,總是順風順水的苗也長不好?!?/br> “你說的倒也有理?!碧蠼舆^茶,卻沒有喝,總是捧在手心,臉上做思索狀。 “罷了,若竹,你等下去一下皇上那里,把剛才英貴人說的那些告訴皇上,讓皇上看著辦吧!” 雖然多英貴人多有不滿,但是太后也不能真的放任不管,畢竟涉及到鈕祜祿家的名聲,太后自然不能任由這件事發酵下去。 孫姑姑自然明白太后的意思,點頭道:“太后放心,這事奴婢會辦好的?!?/br> 長春仙館中,乾隆和富察皇后在西次間的羅漢榻上相對而坐。 看著一臉陰郁之色的乾隆,富察皇后斟酌了一下,道:“這事也算明了了,雖然說張常在落水的確和英貴人脫不開干系,但是到底也是張常在先犯了口舌之過。不如各退一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吧!” 富察皇后不說還好,一說乾隆越發生氣了,怒道:“了?憑什么就這么了了?這一個兩個都是不省心的,盡給朕找麻煩。朕的臉都被她們丟盡了?!?/br> 一想在他的后宮居然出了推人落水這種事,乾隆總覺得心中的那團火蹭蹭蹭地往上冒,連坐都坐不住了,在屋子里走來走去,一邊走還一邊厲聲道。 “你說這英貴人,這大熱天的去湖邊采蓮子,還說是為了太后?這不是裝模作樣給人看是什么?她要是對太后真有心就悄悄做了,這弄得合宮都知道是幾個意思? 還有這張常在,只是寵她幾天就不知道自己是了,英貴人再怎么位份也在她之上,輪到她去說三道四的……” 如果這些話讓英貴人和張常在聽到,怕是要大感寒心。 她們一直以為經過自己這幾個月的努力,自己不說被乾隆放在心尖上,但是起碼也是有一席之地的,但是乾隆這字里行間,卻沒有一絲憐惜之意,只怪她們丟了自己的顏面。 對此,富察皇后卻是一點也不意外。 英貴人和張常在畢竟入宮時日短,和皇上沒有什么情分,要是仗著一點寵愛就飄了,那可就大錯特錯了,當年的謙貴人就是最好的例子了。 眼看著乾隆的火氣越來越大、都快要砸東西,富察皇后只好出面安撫。 “皇上就不要生氣了,她們兩個也是剛進宮,還年輕,小姑娘身上有些鋒芒也是常有的,拌兩句嘴也不是什么大事,這次落水也著實是意外。再說……”富察皇后說到這里頓了頓,眼色有些莫名地看著乾隆,“這事說到底皇上也是脫不了干系?!?/br> “這和朕有什么關系?”乾隆一愣,一臉的莫名其妙。 只見富察皇后換了個姿勢,語氣悠悠道:“若不是皇上一直放縱這兩人爭來爭去,哪里會讓這兩人的矛盾越來越大,以至于鬧到如今這個地步?皇上敢說這事皇上自己有沒有責任?” 對于英貴人和張常在的那點子事,富察皇后豈有不知道的?但是卻礙于乾隆,不好出面敲打。 做皇上的喜歡被妃嬪爭來爭去的感覺,她這做皇后的又好說什么?只能裝聾作啞了。 自己的那點小心思被人猜到,乾隆瞬間老臉一紅,有些惱羞成怒道:“朕才沒有放縱她們,只是看她們初來宮中、怕她們害怕不習慣對她們多照顧了些,哪成想卻縱了她們越發地沒分寸起來?!?/br> “是,是臣妾說錯了?!毖劭丛僬f下去,乾隆就要真的惱羞了,富察皇后連忙打圓場,“只是事情已經發生了,皇上看這事怎么處理的好?到底不是什么光彩的事,還是不要鬧大的為好?!?/br> “不想鬧大,她們當初怎么就不安分點?”乾隆恨恨地說道,卻也知道這事的確不宜鬧大。 冷靜下來的乾隆想了想,道:“既然皇額娘那里已經罰了英貴人了,朕也不好多說什么,也就罷了,至于張常在這里,不是落水了嗎?那就把綠頭牌撤下去吧!這一個月好生休養休養,再同樣送一套《女誡》過去,讓她也順便也修修心?!?/br> 乾隆一言,就給這場落湖事件給畫下了句號。 英貴人知道結果后,暗自松了一口氣,她最怕的就是皇上還會追加處罰,畢竟這事,說到底她也不清白,能有這種結果,已經是最好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