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養生系統(慢穿) 第919節
“確定這個人不是騙子嗎?他怎么沒有辮子呢?”費利佩五世低頭跟身邊的皇后埃麗莎貝塔說話,“這些人不長得不像歐洲人,他們該不會是阿拉伯人假裝的吧?” 對比起歐洲大陸,阿拉伯是東方國家。但是比起阿拉伯,大清才是真正的東方之國! 其實仔細辨認之下,能看出來東方人的五官跟阿拉伯人還是有很多不同的地方的。 西班牙王后埃麗莎貝塔最喜歡刺繡,她對于東方的刺繡很感興趣。她告訴這群宣稱來自東方的年輕人:“如果你們能拿出令我震驚的東方刺繡作品,西班牙會承認你們的合法身份,并且和大清建立友誼?!?/br> 王后定下這樣的外交大事,西班牙國王居然一句反駁都沒有。費利佩五世乖巧地坐在王后埃麗莎貝塔身邊,聽話得像是一只小鳥一樣。 鄒長生瞧著屋子里充滿女性偏好的裝飾,心想這個西班牙的國王是完全被他的妻子拿捏住了。與其跟西班牙國王打交道,還不如直接交好西班牙王后。 “東方的刺繡天下第一!” 鄒長生不會西班牙語,他說著流利的法語,他猜測國王和王后完全掌握這一門語言。他打開與同伴們打開一只箱子,在西班牙人半信半疑的目光中,拿出來一件精美絕倫的作品。 那是一把雙面繡的團扇,一面繡著金絲猴,一面繡著大熊貓。團扇之美,在整個歐洲大陸僅此一份,別無二家。雙面繡的團扇用玻璃罩子罩著,隔絕外界的污染和塵埃。鄒長生先用干凈的帕子擦過雙手,然后小心翼翼地將其取出,生怕手上的汗漬會不會玷污這幅作品。 他把雙面繡交給宮廷侍女,用法語說:“這是大清皇帝送給西班牙王后的禮物,在我們的國家,這是皇室女眷才有享用的好東西。我敢說在整個歐洲大陸,找不出來跟這個一樣好的扇子!” 東方的扇子在歐洲本是一種稀罕的東西,更何況是一把雙面繡的扇子?西班牙王后埃麗莎貝塔輕輕地撫摸著扇面,她忍不住驚嘆出聲:“親愛的,你看這就是東方的藝術,是不是很美?” “是很美?!辟M利佩五世十分認同的點頭。 一面繡著大熊貓,一面繡著金絲猴的小扇子完全擊中了王后埃麗莎貝的心。她從小到大都喜歡刺繡,便是跟大臣們談論政事的時候都喜歡做上兩針。她幾乎完全控制住丈夫費利佩五世,儼然是西班牙的攝政女王。 與王后埃麗莎貝交好之后,大清留學生們的歐洲之旅變得順暢多了。他們離開西班牙,下一步的目的地是海邊的法國。如今的法國國王路易十五是西班牙國王費利佩五世侄子,西班牙王后埃麗莎貝讓丈夫給路易十五寫信,她的善意使得留學生們能夠順利進入法國宮廷。 比起從前未曾有過建交的西班牙,法國和大清之間的外交事務可多得多了。 前幾任法國皇帝都會曾派傳教士到東方留學,康熙很青睞的一個洋大臣白晉就是法國人。白晉曾奉康熙之名,從大清返回歐洲,這位洋大臣為大清聘請海外的科學家,又將《易經》等傳統著作的譯本帶到歐洲。 《易經》太難懂了,路易十五至今沒看懂這本書,但這不妨礙他對于大清這個東方國家產生濃厚的興趣。他十分好奇地問這群大清留學生:“你們真的是大清人嗎?怎么你們沒有辮子呢?” 鄒長生苦笑了一下,不得不跟這位法國國王解釋這個問題。 “在海上淡水很少,留著長辮子不方便清潔……吾皇仁慈,特賜我等便裝短發行走……” 路易十五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他自己很少洗澡,全靠香水和香料的氣味來掩蓋頭發的味道。在這個神奇時代,法國國王的頭發也沒有比大清本土老爺們的辮子干凈多少。 這位國王他不愛洗澡。 路易十五大方地表示:“你們可以來我的國家學習,在這個國家游歷。你們必須要尊重紅衣主教弗勒里,弗勒里是我的好朋友?!?/br> 紅衣主教治國理政,當真稀奇啊。 鄒長生頭一次見過這種宗教首領統治國家的方式,他把這種見聞寫在信里,想要送回去給皇上。他和同伴們走過法國的公路,第一次感受到這種交通帶來的便捷。法國設立橋梁學校和道路學校,負責修造的平坦筆直的公路,公路從巴黎延伸到遙遠的鄉村。 “我們大清也該搞這個!咱們的泥路不如這個路好走,等路修好了,可用百年,這是造福子孫后代的大事!”一個圓臉的留學生露出激動的神色,感覺找到人生理想的方向,“我想去學修路和搭橋,有人想一起嗎?” 在大清,并沒有專門教人修路和搭橋的學校。不會看的看熱鬧,會看的小伙子一下子看出來橋梁和道路的用處。 在他們的眼里,橋梁和道路足以成為國家的百年基業!皇上好不容易送他們出來留學,就是想要他們出來學技術的! 第二個留學生站出來高呼:“我跟你一塊兒,去學修路和搭橋!” 男生大多有工業夢,很快有第三個留學生站出來:“我,我也去學!” 如此一來,這三人留在法國學習橋梁和道路技術,剩下的同伴們坐著船,跨過了英吉利海峽。 作者有話說: 感謝在2022-07-15 00:11:41~2022-07-18 00:25:57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小米糕 29瓶;大仙也餓了 20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938章 番外:大清出海記3 ◎英國1◎ 按照當時歐洲的形勢來說, 其實法國的國力強于英國。 法國的農業十分發達,生產能力也強于英國。對于想要學習現代工業的學生來說, 法國是一個好去處。蕭靖提前給留學生們布置下任務:你們要去學法國的技術, 又去學英國的制度。 英國的制度是什么制度? 1689年頒布的《權利法案》、1694年的頒布的《三年集會法案》、1701年的《王位繼承法案》早已改變了英國國王“一言堂”的地位。國王的權力被大大約束起來,甚至國王想要額外多花錢,都需要得到議會的批準。 這在大清是難以想象的一件事情。 歷朝歷代的中華皇帝們想要做什么事情, 誰能攔得住他呢?皇上就是天底下最大的人,但凡不是被大臣和百姓趕下來的倒霉蛋—— 皇帝想要做什么就做什么,他想花錢就花錢, 他想□□就□□。 權力是皇帝手里最鋒利的寶劍。 “皇上為什么想要我們去了解英吉利國的國制?是為了知己知彼嗎?”鄒長生起初十分疑惑, “權力都掌握在皇上的手里,這樣不好嗎?歷代君主都想要把所有權利集中在自己的手里,英吉利國王把權力分散出去, 這難道不是一種蠢事嗎?” 最開始的時候, 年輕人覺得皇上犯蠢,他不敢說。但是當他看到史書當中某一頁的時候,他生出一種大膽的想法。 “大業元年,每月役丁二百萬……東京官吏督役嚴急,役丁死者什四五,所司以車載死丁……” 隋煬帝揮霍著手里的權力,天下男丁苦于徭役, 苦役者的尸體多得要用大車來運走。這就是權力沒有收到控制的結果,即使是精明者如楊廣,也難免陷入權力的漩渦,最后亡于權力。 有時候天大的權力真他媽不是一個好東西。 鄒長生若有所感, 皇上大概是想要把自己手里的權力控制起來的。有時候高度的集權并不是一件好事, 尤其是當權者沒有一個好腦子的時候。如果皇帝把手里的權力分散出去, 這能否延續一個皇朝的生命? 鄒長生不知道,也不敢說,這樣的想法和做法是不是對的。 不過他可以肯定的是,英吉利國不就是一個現成的例子嘛?英吉利國的將來如何,他們大清興許可以從中參考一二。 一群大清留學生剛進入英國的時候,他們說著口音奇怪的英語,在泰晤士河附近租了一處帶花園的宅子。他們自稱是來自東方的商人,賣出的茶葉和絲綢很能坐實他們的身份。精美絕倫的絲綢幫助他們快速地進入當地的社交圈子,他們在劇院、音樂會、舞會等地方打聽到各方的消息。 膽大包天的鄒長生甚至給自己捏造了一個大清貴族的身份,他自稱是東方的伯爵。 在英吉利,遙遠的大清對于人們是傳說中的國度。這個國家產出的茶葉、絲綢和瓷器在倫敦十分有名。當一個“伯爵”出現在倫敦的時候,許多熱情的貴婦都向“伯爵老爺”投來青睞的目光。 貴族的身份總能讓人高看一眼的。 這位年輕的伯爵有著一頭絲綢般順滑的黑發,眼眸是和夜空一樣漂亮的黑。他穿著剪裁得體的西裝,舉著一把畫著山水畫的油紙傘,行走在小雨當中,這是泰晤士河旁邊難得的一景。有年幼的賣報童冒著雨水向他沖來,哀求道:“這位好心的伯爵老爺,買一份報紙吧,買一份報紙吧——” “你這里有那幾種報紙?”鄒長生已經學會了倫敦的口音,除了個別晦澀難懂的詞匯,他的口音真是流暢極了,“叫我看看,如果有可以的話,我愿意給你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br> 賣報童露出激動的笑容,臉色漲得通紅。他太高興了,果然這位來自東方的伯爵大人真是富有極了。 小孩把濕漉漉的手在身上擦了擦,然后翻著手里的包,他舉著好幾份不同的報紙,竭力不讓雨水沾濕報紙上的油墨。小孩不停地大聲介紹著:“伯爵老爺,這是《每日新聞》、這是《晨郵報》……如果您再給我一些時間,我能給您送來今天的《晚郵報》!” “《每日新聞》和《晨郵報》我各要五份?!编u長生遞過來小巧的一枚銀幣,“在星星出來之前,你能把《晚郵報》送到我的住址嗎?你知道我住在哪里嗎?” “知道!”賣報童用力地點著腦袋,在他們的圈子里早已傳遍了,有一群來自東方人住進了泰晤士河附近的別墅。 這群來自異國的老爺們出手闊綽,他們帶來一箱箱時興的絲綢,能讓許多貴族太太們瘋狂。他們還帶來許多東方的小玩意兒,能在倫敦賣出高昂的價格。 鄒長生拿出一條絲質的帕子,將帕子遞給賣報童。他溫聲道:“可憐的孩子,擦一擦臉上的雨水吧。你叫什么名字?你跟我在大清的弟弟年紀一樣大?!?/br> 小約翰緊緊地握住那條絲帕,高興得快要昏迷過去。他的眼睛被雨水模糊了,道:“嘿,伯爵老爺,他們都叫我小約翰。我的父親叫做老約翰,我的哥哥也叫做約翰!” 一家男丁共用一個名字,這在大清是難以想象的事情。但是這在英國是很常見的,鄒長生已經打聽到,死去的老國王叫做喬治,如今的國王也叫做喬治。鄒長生甚至猜想,下一任國王興許也叫做喬治! 他跟小約翰約定好報紙的事情,道:“以后你每日都過來我住的地方,你把報紙交給我的同伴,他們會給你錢的。當然,報紙不能有錯漏,不能自字跡模糊,不能臟污的地方……” “伯爵老爺,你放心吧,我一定會把最好的報紙給您送過去!”小約翰握著絲帕,一邊尖叫著,一邊飛快地跑開了。 鄒長生拿著今日的報紙,笑著搖了搖頭,他回到了留學生們居住的據點。這個地方是大家一起住的,大家在一塊兒商量,心里都盼著為皇上辦成大事。 報紙是了解一個國家制度和民情、很好的工具。 倫敦街頭有許多小報,鄒長生負責的是賣報的任務。他把報紙攤在一張大圓桌上面,一群年輕人圍了過來,七嘴八舌地說:“今日的報紙到了?快看看,都講了些什么事情……” 鄒長生瞄了一眼,道:“今天頭版講的是杜松子酒法案?!?/br> 一個口才好的小伙子大聲把報紙的內容翻譯成漢語,另外一人拿著筆和紙,將內容以漢文快速記錄下來。 【杜松子酒法案通過,政府加強對杜松子酒加以管制和征稅。哦,杜松子酒法案確實應該推行,聯想到之前的迪福爾案,杜松子酒泛濫讓人震驚!迪福爾是一位守寡的年輕女子,她在周末帶著女兒瑪麗外出,之后瑪麗便失蹤了。真實情況是,酒鬼迪福爾勒死了自己的孩子,賣掉了女兒的新衣服,只是為了去買杜松子酒……】 鄒長生聽著同學對這一則文章的翻譯,他不由得皺起眉頭。杜松子酒在英吉利泛濫,對下層貧民造成的影響真是壞透了。為了一件衣服而害死自己孩子的事情,居然真的會發生? 他禁不住聯想到鴉片,恐怕鴉片泛濫之后,造成的后果會比杜松子酒壞多了。他見過鴉片上癮的人,比倫敦街頭酒癮發作、醉得袒胸露乳的婦人更加可怕。 皇上一力禁煙,是明智之舉! 在座的都不是傻子,講完這一則新聞之后,有同學發出感嘆:“英吉利能釀出那么多杜松子酒,耗費的糧食不在少數??梢娹r作物的產量十分之大,在供給百姓溫飽之余,還能有余量拿來釀酒!” “杜松子酒造價低廉,又是烈酒,其成//癮性和麻//醉性強。愛其者多是窮人,而非貴族。貴族權力雖大,但是窮人人數眾多,我看英國政府想要禁止杜松子酒,恐怕一時半刻未能有成效?!编u長生甚至想到一個荒謬惡毒的念頭,“等到哪一年糧食歉收,杜松子酒泛濫的問題自然就沒了!” 飯都吃不上了,哪里來的糧食釀酒呢? 民以食為天,這句話在哪個國家都 是準確的。在英國的食物價格并不高昂,這群大清的留學生們生活得還算滋潤。 翻譯完這一則關于杜松子法案的頭版新聞,已是用去大半個時辰的時間。鄒長生給同學們泡了一壺紅茶,讓大家在工作之余可以休閑一刻,再提起些許精神。大家不愛吃英吉利的食物,有同學自告奮勇為大家去采購食材,并且加以烹飪。 鄒長生摸了摸肚子,心想也該是吃飯的點了。 英國不產水稻,多產小麥、大麥、燕麥等作物。有出身北方、擅作面食的同學買來小麥面粉,又買來三四磅新鮮的牛rou和一籃子菜蔬,提議道:“今天做牛rou包子,大家看成不成?” “成!”“太好了!” 眾人對于這樣的餐食是舉雙手歡迎。 大清禁止食用耕牛,在座的人在國內幾乎很少吃牛rou。但是牛rou在英國價格低廉,一磅牛rou的價格在三便士左右。便士是英國最基礎的貨幣,一英鎊等于二十先令,一先令等于十二便士。 一戶英國農民辛苦耕作,他們一家一年的收入大約在十五磅左右。按照三便士一磅的牛rou價格來計算,他們一年下來能買一千多磅牛rou! (英國一磅約等于0.9市斤。) 那個出去買菜的留學生說:“我問過賣rou的大叔,他說農民每天都能吃上黑麥或者大麥做的面包,每周至少吃兩次烤牛rou或者烤羊rou。羊rou的價格比牛rou低一些。我拿著報紙的內容跟大叔講,大叔竟然也是識字的,他也在看《每日新聞》!” 下一秒,他的情緒有些低落:“在我爹娘半個月才吃一回rou,我爹認識的字不算多?!?/br> 英國底層人民的文盲率不斷下降,好多人都能吃上rou,可見這個國家的生活漸漸富裕起來。而在大清,種地的農民是不常能吃到rou的,更別說是牛rou。 鄒長生抿了抿嘴唇,他見士氣一時間有些低落。他一拍手,高聲道:“別的國家有好的辦法,我們把這些東西學通了,再帶回去國內,這不就是皇上派我們出來的初衷嗎?我們這代人努力一下,等到我們兒子、孫子的那一代,恐怕天天有rou吃,吃rou吃到要減肥呢!” “減肥”這個概念,是皇上說過的?;噬腺F為天子,不缺吃不缺穿的,他老人家自然有“肥”可以減。 鄒長生心想,如果一個國家的老百姓都肥到要減肥,這該是多美好的一件事情啊。 他真希望能看到這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