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醫生,別慫! 第1383節
趙建勇急匆匆走了進來。 “陳主任,不好了!” “吉本東野要向你挑館,杏林院內已經開始傳開了,而申請也提交了上去?!?/br> 陳南聽見這話,頓時笑了起來: “挑館就挑館,你激動什么?” 趙建勇一聽,頓時啞然,無奈的說了句: “我覺得咱們不能上當??!” “這吉本東野老混蛋現在分明是看著兒子出了事兒了,要跟您拼命?!?/br> 陳南笑了笑:“那又如何?” “挑館,比的是實力?!?/br> “又不是說你有多少的氣勢,就能贏多少?” “你瞧瞧,這不是……很多人都在說我不敢去比賽嗎?” “你說我能如他們所愿?” 趙建勇一聽這話,頓時著急了:“哎……” “陳主任??!” “這可不是小事兒?!?/br> “我對您很有信心,我只是覺得……咱們沒有必要和他們挑館?!?/br> “贏了,能贏點什么???” “沒有意義??!” 陳南擺了擺手,指著一條新聞說道: “誰說沒有意義的?” “你瞧!” 說話間,陳南把平板放在了桌子上。 上面赫然出現了一則新聞。 “安南制藥對包括黨參、黃芪、人參……等35種中藥制定了新的標準,該標準正在和國際接軌,目前該標準已經送達歐盟醫藥檢測、fda……等多個檢測機構!” “在此之前,日韓占據了國際中草藥出口百分之九十五以上份額?!?/br> “漢方醫學大家吉本東野否定了華夏標準,認為其在中醫藥研究水平領域,處于落后狀態,并且否定了陳南教授發表在《柳葉刀》上關于日本漢方醫學的評價,認為水平限制了對于醫學的認識……” “日本醫學部生成會建立……” …… 這一則新聞來源于泰晤士報。 放在以前,泰晤士報肯定是不會報道關于中醫的新聞。 可是現在,伴隨著陳南讓中醫藥的發展進入了世界視野,很多國家和機構開始對于中醫藥關注起來。 陳南片刻之后問了句: “你覺得,這只是一次挑館嗎?” “我倒是覺得,這是一次摘掉對方龍頭的機會?!?/br> 陳南瞇起眼睛:“這一次的挑館,國際媒體也要參與進來?!?/br> “吉本東野不是說我們不行嗎?” “既然如此,那就真刀實槍的來一次好了?!?/br> “這吉本東野啊是真的不長記性,連續兩次了……還想跟我比?!?/br> “成全他吧?!?/br> 趙建勇聽見這話,頓時激動了起來。 “真的要答應?” 陳南微微一笑:“這還有假?” 沒多久,陳南電話響了起來。 出乎意料的是,打電話的人是李沐海。 陳南頓時愣了一下。 “李老?” “您找我?” 李沐海笑了笑:“嗯,對,現在過來一趟吧,我帶你見個人?!?/br> “也是我的八段錦的老師?!?/br> “你們兩個老師,見見面?!?/br> 陳南聞聲,頓時哭笑不得。 掛了電話,陳南直接驅車趕去。 他自然知道,這一次的會面,顯然不是見見人這么簡單。 可能和自己的挑館有關系。 沒多久,陳南在警衛的帶領下,到了一個客廳內。 只見李沐海和一個老者面對而坐,桌子上正泡著茶水。 看見陳南進來,兩人齊刷刷的看向他,眼神里都多了幾分喜愛。 李沐海笑著說道:“來的挺快?!?/br> 陳南嘿嘿一笑:“聞到了茶香了,我有口福?!?/br> 惹得兩人都是呵呵笑了起來。 這個時候,李沐海主動介紹到:“給你介紹了人,關之德,關老先生,中醫泰斗?!?/br> 陳南聞聲,頓時瞇眼。 他當然聽過這個名字。 老師說過,杏林苑真正的會長,當之無愧的第一人,關之德。 “關老,您好!” 陳南不卑不亢,主動握手。 雖然對杏林苑有一百個不滿意,但是陳南該有的禮節,都有。 關之德微微一笑,和陳南握手,意味深長的說了句:“小陳對我有意見??!” 陳南一愣:“抱歉,道不同不相為謀?!?/br> 關之德聞聲,和李沐海對視一眼,隨后兩人都笑了起來。 “哈哈哈!” “我跟你說過了,這小子……可不給你面子的?!?/br> 關之德也不惱怒,笑了笑:“是??!” “時代變了,路子也該變?!?/br> “我和你爺爺,敬亭先生,其實是朋友,也算是故交?!?/br> 陳南有些驚訝,對方認識自己爺爺? 關之德繼續說了句:“你們家人,都是一個性子,直!” “喜歡就是喜歡,不喜歡就是不喜歡?!?/br> “也不怕你見笑,你爺爺也罵過我,說我是賣國賊?!?/br> “中醫國粹,被我便宜賣掉了?!?/br> “哎……” “這么多年過去了,也沒人說我了?!?/br> “沒想到今天在這里,又聽見了類似的話?!?/br> “來,喝茶?!?/br> 說話間關之德主動給陳南倒茶。 而李沐海這個時候看著陳南,說了句:“小陳啊,有些事情,你不太了解?!?/br> “這關老啊,其實付出很多?!?/br> “也背負了太多罵名?!?/br> “你陸師、于師這些曾經都是好友?!?/br> “關老甚至舍棄了在官方的任何身份和成就,以及榮譽,做杏林苑的負責人?!?/br> 陳南聽見李沐海的話,默不作聲,只是淡淡的喝茶,聽著他們的對話。 李沐海緩緩說道: “進步,是需要付出代價的,而底氣和尊嚴,也是需要底氣的?!?/br> “八十年代,那時候剛剛開放出口沒多久,國內醫療發展很慢,我們還沒有加入世界衛生組織?!?/br> “而那時候,我們必須要發展祖國醫學,關老先生的父親之前是共濟會的,有特殊的途徑和路子?!?/br> “那時候,我們就想到了用資源、技術、市場來換取技術的辦法?!?/br> “畢竟,現代醫學的發展,甚至是不少學科的發展,都處于一個低水平的狀態?!?/br> “那時候,我們沒有什么資格和底氣去和人家談判,而杏林苑當時,開了這個口子?!?/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