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醫生,別慫! 第784節
因為對方太年輕了,很難出現虛癥,如果按照舌象來判斷的話,以清肝涼血來治療,絕對是一個大問題! 這就不是一個尋常??! 看似吐血,脾氣也大,舌苔雖然黃膩,但是…… 患者其實是“虛勞!” 沒錯。 這是中醫診療中,很難診斷出來的一種疾病,名為虛勞癥。 虛勞,病名。 出自《金匱要略·血痹虛勞病脈證治》,乃是正氣損傷所致的虛弱癥和具傳染性表現為虛弱證候的疾病。 這種病,一般很難有主癥。 主要表現就是……沒有主要表現! 沒錯,因為,虛勞,為五臟虛損所知,每一個臟器虛損,都有不同的表現。 患者看似是肝氣犯脾,導致脾虛。 但是,其實本質是因為士氣不足,脾陽虛弱,導致了無法抑制肝臟的正常行為,這才出現了面部的青黃之色。 如果是肝氣過剩,則不是這樣的表現。 所以,治療起來,本質上是有很大的區別的。 逍遙散,針對肝郁脾虛,可用于調和肝脾,但是力道過于弱小。 但是,如果力道過于足,用龍膽瀉肝,來瀉肝膽之氣,反倒是會傷了肝陽,肝陽源于心腎之陽氣,傷了根本陽氣,脾陽就不足了。 所以,治療,很關鍵! 至于吐血,其實搞清楚這些之后,就很容易解釋了。 正所謂“吐血二者,皆治在肝絡?!?/br> 肝藏血,這是因為肝陰陽之氣不足了,導致了血外溢。 患者的情況,已經是脾陽腎陽,亦為苦寒滑潤,伐其生發健運之常,所以腹痛晨泄不食。 而且,這也是患者患者脈沉弦細之所由來也。 整體辯證治療的思路,也很清晰了。 這個考核,很有意思。 不僅讓你寫診斷,還要寫按語。 所謂按語,就是患者導致機體不舒服的原因。 陳南寫道:“按語:三焦俱損,先建中焦,補土可以生金,腎關之虛,亦可仰賴于胃關矣?!?/br> 隨后,陳南自擬方子: “蓮子15錢,芡實9g白扁豆3g冰糖9g 茯苓塊12g廣皮炭6g人參6g甘草6g” 藥不在多,能治病就行。 陳南其實也能開具其他方子,但是……方子大了有什么用嗎? 8味藥,剛好! 但是…… 陳南在后面寫到: “30副,緩緩多服為宜?!?/br> 抓藥,陳南只需要抓一服藥就行了,不需要抓夠三十副。 而此時,陳南僅僅只用3分鐘不到。 就把方子開好了! 如此一幕,直接把對面兩位老人給鎮住了! 兩人對視一眼,臉色有些凝重。 不得不說! 陳南的診斷,十分精準。 在病歷本上,陳南寫的治療原則,也就是按語十分詳細。 按語,其實就是判斷你是否診斷清楚,以及你治療思路的推斷。 而陳南的按語,字數不多,只有寥寥一行多,但是……卻足以把患者的情況解釋清楚。 這個按語,足夠滿分! 兩位老人可不是一般人,其中一人是廣州中醫藥 大學的副校長譚智輝,還有一人,是國醫大師:于同慶。 兩人看完陳南的按語之后,直接忍不住驚訝起來。 因為……陳南的古文水平,很厲害??! 不得不說,這里用古文的話,能省去很多字。 如果于眉在這里的話,絕對會說,這小子投機取巧。 但是! 對于第一次見到陳南的譚智輝和于同慶兩人來說,對于陳南的欣賞,卻與日俱增。 因為搞中醫的,對于醫古文十分熟悉,學習年長。 所以,對于醫古文的美感,也是十分喜歡。 而陳南這個按語,精簡意賅,字數雖然少,但是意思卻十分充分。 分析的很到位??! 其實,按語對了,就有5分了,因為這意味著診斷和辨證論治的分析,對了。 方藥3分。 抓藥2分。 第一個患者,陳南用兩分半的時間,拿到了5分,這個速度…… 于同慶和譚智輝兩人相視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的驚訝。 年僅25歲,實在是天賦異稟??! 而當陳南把方藥寫出來以后,兩人再次一愣。 其實…… 方藥沒有固定答案。 只要總體沒有變化,療效到了,便可以! 但是,陳南只有8味藥,這也太少了…… 不對,這八味藥看似少,但是……該有的都有了! 這就很難了! 有時候有些醫生認為,開大處方比開小處方要難,甚至一個方子里,能凝練出三四個經方出來,但是……其實藥味少,反而更難! 因為精簡立專,效果最為通透! 思考八味藥,遠比思考兩個方子,要困難數倍。 陳南完全可以使用逍遙散配合補中益氣湯然后甲減歸脾湯,但是…… 如果陳南真的這么來了。 于同慶絕對不會對陳南高看幾眼。 中醫診療疾病,手法低的,效法經方然后做加法,多配合一點,高一點的,經方加減配伍,再高一點的,自擬方。 因為想要自擬出一個方子,可不簡單,君臣佐使,寒熱溫涼,性味歸經,這些都需要考慮到。 減法,任何時候,都要比加法來的困難一些。 一些水平差點的醫生,甚至能開出三四十味中藥的處方,純屬……(自己寫)。 那他媽不能叫看病,那得叫吃飯。 不對,吃飯也用不了這么多藥,一個藥物最少10g吧?三四十味藥物下來一斤多,這他娘的……喂豬也吃不了這么多吧? 于同慶對于大處方,十分排斥,甚至覺得,擬方,要精簡,診斷清晰了之后,治療也應該更加精準一點。 大處方歸根到底,是醫生的不自信! 所以,看見陳南的處方之后,于同慶閉上眼睛,稍微一分析琢磨,頓時滿臉開心! 好方子??! 譚智輝也是有些經驗。 陳南轉身抓藥的時候,譚智輝看了一眼于同慶,只見對方滿臉欣賞,忍不住笑了起來。 兩人壓低聲音,小聲說道:“好苗子??!” “是??!” “開小處方,其實要比大處方,還要耗費腦力和時間?!?/br> “寫按語,同樣也是如此,寫醫古文格式的按語,遠比寫長篇大論白話文,更難一點,也更考驗醫生的水平?!?/br> 但是,其實…… 陳南真的取巧了。 因為……他一開始就打好了目的,字數越少越好! 他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