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醫生,別慫! 第100節
伴隨楊鴻年的發話,交班正式開始。 何端康昨晚的夜班,今天有些萎靡。 “昨晚,沒有什么嚴重的患者,情況也比較穩定,但是……36床患者,情況比較復雜?!?/br> “患者是一個腦外傷術后的患者,兩個月前,不慎于十級扶梯之上墜下水泥地,后腦著于地上,當即昏迷不醒,急送我院神經外科搶救。診斷為:頂骨骨折,右顳、左額腦挫傷?!?/br> “病情好轉出院后,依然眩暈難支,僅能于室中扶物緩行,動作蹣跚遲鈍,稍稍加快則泛惡不止,甚則嘔吐。 納谷不振,二便尚調。目糊不清,視一物每見二、三重影;嗅覺喪失,但無鼻炎病史。生活起居,時刻需由家人看護扶持?!?/br> “三天前收入我科進行中醫恢復治療?!?/br> “昨晚,患者情況比較嚴重,徹夜未眠,甚至出現了幻覺,循衣摸床,撮空理線,口中訥訥自語,請神經內科會診后給予黛力新未見好轉!” “現在患者情況比較虛弱?!?/br> 第78章 觸發任務 聽著何端康的話,現場眾人都眉心皺起。 對于這種腦挫傷術后、腦梗腦出血后遺癥的患者,中醫科不少! 大多數都是在西醫科室找不到很好的治療方案以后,被推薦到了中醫治療。 但是! 偏偏這種患者,不好處理。 不過,也不是沒有“優點”。 這種患者一般住院時間比較長,經常會在20天一個月左右,這就意味著,患者的費用方面,會比較好。 這對科室的效益來說,是一件好事兒。 其實,送到醫院來,甚至對于有些特殊疾病患者的家屬而言,是一種減輕負擔的表現。 畢竟,這樣的患者每天在家,都需要一個人照顧。 有醫保,索性送到醫院來,也方便照顧。 這個患者是楊鴻年收入住院的,聽見何端康的匯報以后,他也是忍不住沉思起來。 有點復雜??! 楊鴻年沉聲:“這幾天給的方案是什么?” 何端康:“劉主任給的方案是活血化瘀治療,血府逐瘀湯加減?!?/br> 劉泉點頭:“嗯,方子是我開的?!?/br> “目前認為,腦挫傷術后的患者,均為瘀血證,使用血府逐瘀湯,通過通絡開竅,行氣活血,是從王清任的通竅活血湯化載而成,為顱腦損傷治療有效的方劑?!?/br> “可是,效果非但沒有減輕,反而有些加重了?!?/br> 其實,交班的意義,就在于這一點。 把一些疑難病例,在交班時間,進行一個討論,集思廣益,從而提出更好的治療方案來。 楊鴻年點了點頭。 劉泉的診療方案,在他看來是沒有問題的。 “患者舌脈如何?” 這個時候,一旁的趙建勇問道。 何端康說道:“劉主任查房,患者舌質晦暗,苔薄白,舌干無津液,脈滑?!?/br> 楊鴻年聞聲,點頭說道:“一會兒交班結束,先去36床查房?!?/br> 而此時! 正坐在自己位置上的陳南,卻聽見了來自系統的提示音! 【叮!副主任醫師劉泉的診斷錯誤,舌脈診斷不準確,治療方案不準確,觸發任務!】 【任務要求:否定劉泉的診療方案,并且準確的對患者進行診斷,進行合理的治療方案?!?/br> 【任務獎勵:成功減輕患者的病情后,可獲得豐厚的獎勵(獎勵視患者好轉情況而定)】 【是否接受任務?】 陳南看著系統提示音,整個人都沉默了下來。 劉泉的診斷錯誤了? 陳南有些沉默。 這是系統第一次主動給自己發放任務。 而系統既然說是豐厚的獎勵,那肯定是不少的。 要知道,系統對于獎勵評級近乎苛刻。 可是,陳南有把握給患者精準治療嗎? 這是一個腦挫傷術后的患者啊。 這種患者,治療周期漫長,患者依從性差,最重要的是……療效一般! 腦挫傷以后,一般會伴有顱內的出血,而淤血會導致顱內神經壞死,這種情況,顯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恢復的。 而且…… 系統是在逼著自己要差評??! 一會兒查房的時候,自己一旦提出反駁意見,這顯然是在當眾打臉,劉泉肯定會懷恨在心。 現在已經完全招惹了趙建勇,難道再得罪一個劉泉。 科室總共三個副主任醫師,自己難道得罪個遍? 不過,轉念一想,劉泉這廝前幾天剛剛給了自己一個差評,他能對自己有啥好印象! 怕個鳥! 而且,身為醫生,如果就連錯誤的診斷都不敢站出來反駁,還有什么意義? 這醫生不當也罷。 慫什么,干就完了! 自己又沒錯! 想到這里,陳南沒有絲毫猶豫,直接領取了任務。 【叮!任務領取完成!】 伴隨這一陣聲音的響起,陳南內心堅定無比。 說實話,做醫生如果連患者診斷的真話都不敢說,都要顧忌臉面,考慮人情的話。 這個社會,還有救嗎? …… …… 交班繼續。 接下來,都是一些無足輕重的瑣事兒。 而陳南已經摩拳擦掌,做好了戰斗的準備。 何端康站在陳南身后,抱著病歷,看著陳南,小聲問了句: “陳南,你這是什么表情?” “我是主管醫生都沒有你緊張?!?/br> 陳南看著何端康,小聲問道:“戰斗姿態!” 何端康愣了一下:“能變身賽亞人?還是奧特曼?最起碼也得是個鎧甲勇士吧,你算是啥?” 陳南猶豫片刻,說了句:“孤勇者,懂嗎?” 何端康翻了個白眼:“什么狗屁孤勇者!” “孤勇者都死了,活下來的都是慎勇者?!?/br> “快走吧,一會兒劉泉這老財迷又要罵我了?!?/br> 說話間,一行人已經到了19號病房門口,36床就在里面。 伴隨一行人進入。 楊鴻年為首的幾個主任站在最前面,主治醫師次之,住院醫老老實實在最后面貼墻站好,維持好隊形。 但是,好在陳南個子高,站在后面不影響視線。 患者是一名57歲的婦女,有些瘦弱,滿臉警惕的表情看著周圍眾人,身上裹著厚厚的被子,哪怕29度的溫度,也不影響對方臉上淡漠表情。 劉泉走了過去,大聲喊道:“你好,楊主任過來查房了!” “你有什么不舒服的告訴主任?!?/br> 沒辦法,患者的聽覺有些障礙,時好時壞,就跟壞了的耳機一樣,一會兒能聽見聲音,一會兒模模糊糊。 女人小心翼翼的抬頭:“???” “哦?!?/br> “你好,楊主任?!?/br> 女人看著一旁的何端康說了句:“楊主任可真年輕??!” 何端康一愣,內心竟然有些竊喜。 我這么有主任范兒嗎? 而楊鴻年也是愣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