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郎是個嬌氣包 第141節
紀文良端著飯碗躥過來道:“我們這一箱子就花了三十多兩銀子,全然是不敢多買?!?/br> 霍守也湊來:“海貨價高,那么一星半點的能抵上北域一頭羊的價格了?!?/br> 他搖著頭,果真北域吃的粗放,南頭吃的精細。 不過在海臨府他們也下了兩回館子,鮮貨海味當真鮮美,但也不乏他吃不慣的一股子腥味兒。 桃榆道:“那也還劃算,城里要買上這許多海貨花費兩三倍的價錢還不一定買得下。過年什么東西價格都漲了?!?/br> “我們也并不是獨獨只花這么些,路費食宿也還花了些錢,林林總總的算下來……” 紀文良默了默:“還是劃算?!?/br> 桃榆笑道:“自帶些回家吃,另外正好拿些今年年節里做禮送人?!?/br> 這開了鋪子做起生意,人情往來也多了。 雖是沒盤上做生意的貨,過年上的禮不必太費腦筋有了著落。 晚些時候,桃榆留了預備送人做禮的,自帶了不少海貨回家。 范伯等人也去買了一根大豬蹄,準備用海帶燉豬蹄湯,也好叫沒有去海臨府的北域老鄉嘗嘗海味。 當晚紀家這頭便取了些螟脯來燉雞。 這螟脯新鮮時軟噠噠的,用料不好做出來怪是腥,倒是用鹽腌著風干以后燉湯很鮮香。 不過一刻鐘,泡過的螟脯與老土雞就燉出了濃郁的香味兒來,光是嗅著便覺得味道暖呼呼的,跟別提喝進嘴里。 桃榆躲在灶下往灶里塞柴火,正好暖和。 黃蔓菁跟元慧茹一并包著羊rou餡兒餃子,準備一會兒用雞湯做湯底。 一家人其樂融融做著晚食,紀揚宗也樂呵呵的,幾次進灶房來看。 倒是霍戍沒在灶屋湊熱鬧,大伙兒以為他去喂牲口了,實則他回了屋。 霍戍尋出紙筆,研磨寫了封信,趁著年關以前,快馬加鞭的給送了出去。 今年過年同州未曾下雨,只是雨水很多,整個臘月和春節都濕遭遭的,天氣不比下雪天暖和。 桃榆終日離不得炭盆兒和暖手壺,天氣冷路又泥濘,他都不愛如何出門了。 除卻小年時去了一趟城里把鋪子裝點了一二,又幫著給大家采買了些年貨外,他幾乎都在家里。 又似成親以前在家里的日子一般,翻翻醫書,把他的藥爐子點著。 閑著無事,桃榆做了不少曬膏。 他去北域的時候發覺那邊天干氣躁,姑娘小哥兒雖都以紗巾覆面防著太陽,但還是曬的有些厲害。 這朝做點舒緩曬傷和防曬的膏脂,塞在貨箱里就能帶走,不會占多少位置。 霍戍倒是每日都還是去城里,過年城里雖是熱鬧,但與他們的鋪子沒多大干系。 之所以還日日前去,是現在大家都空閑,趁此好把招錄的人換去騎射場訓練一二,能學會騎馬駕車最好,若是不能,自身cao練強身健體也是不錯的。 另外還培訓了突發狀況的應對,好比如遇見匪徒一系。 也都是先時走商的經驗。 不想是訓練期間,有兩個農戶聽聞兇險如此之多,扭扭捏捏著想要退出。 霍戍倒是未曾阻攔,畢竟現在只是光聽見兇險就怕了,屆時正在路上遇見點什么,只怕是跑的比誰都快。 只是言明要想把簽的契紙拿回去,那往后是再不會錄用他們。 經此波折,商隊少了兩個人,倒是影響不太大。 剩下的人更多了些決心。 紀文良本是還想跟著商隊出去的,奈何他爹娘不答應。 說是去年準許他去一則是因為他大哥受了點傷養著,大嫂也想分家,家里一時間有些緊這才允了他出去。 既是掙到了錢,他大哥身子也好了,家里現在寬了,自是不必他在出去冒險。 紀文良心頭念著外頭,找了霍戍和桃榆,兩口子也不好替他開這個口,畢竟今年他們倆都不出去。 紀氏的都眼饞霍戍和桃榆出去一年掙了大錢,可真要叫自家孩子也出去那么跟匪徒正碰上,怎也舍不得。 紀文良也便消停了,這朝聽聞走了兩個人,又燃起了火苗苗。 回去與紀揚誠一通癡纏,無奈還是答應了他前去。 霍戍想著紀文良跟霍守兩人倒是好的很,如此一道路上相互照料也是好事。 年底上,紀揚宗按照慣例去州府衙門領年賞。 誰曉得往年賞土地給取消了,一眾里正都只領到了幾條rou干兒和十來斤米面,比之往年的節賞少了不止一星半點。 紀揚宗回來氣的不行,卻也不敢多說什么叫外頭的人看了去多言。 好在是很快就到了過年,紀揚宗叫把城里的北域老鄉叫來家里吃了頓團圓飯,熱鬧得很,倒是心里那點不快散了去。 紀揚宗吃了不少酒,還給桃榆霍戍霍守發了些壓歲錢。 年后就是一日接著一日的走親訪友,桃榆給那些有來往的商戶封了禮品。 又把帶回來的海貨給吳憐荷母子倆送了些去,霍戍這個做大伯的,也在桃榆的提點下給趙盼封紅包。 桃榆在村里走親整日撐的圓滾滾的,不似去年還惦記著霍戍要出門走商,心里憋悶悶的吃不下什么。 這朝是心頭寬松,想抓著年節里多吃點,過了正月可就沒這機會了。 不想這日才從他四姑郎家里吃了席面兒回來,霍戍便同他說要出一趟遠門。 “我要去一趟渝昌府,歸期咱定不下,但會盡快回來?!?/br> 桃榆乍然聞此,不免有些傻眼。 “好端端的去那邊做什么?咱們又沒生意在那頭?!?/br> 霍戍與他解釋道:“我們既要做南北走商生意,且非只做一回兩回,不算同州和北域,兩地也得橫跨三個府城。一口氣過去實在有些不易,若在渝昌府有一個我們的中轉地,如此會方便很多?!?/br> 桃榆眉心稍稍舒展了些,渝昌府地廣人稀,是幾個府城中地勢最為寬闊的一個府城,且還在同州和北域中間的位置。 在渝昌府有個中轉地確實商隊能過去喘口氣,加減盤纏物資,方便和這邊聯系。 只是:“先前怎也沒同我說一聲,你這貿然前去當如何建立?” “你可還記得我們在渝昌府遇見的虎彪商隊那個做藥材生意的張冗?年前我寫了封信快馬加鞭送了過去,不想今日收到了他的回信?!?/br> 霍戍在信中同他說明了自己要在渝昌府建立一個商隊中轉地盤,問他有沒有門路。 那張冗倒是還記得先時結伴之緣,很快回信說可以幫忙。 “這么大的事,你就一個人去么?” 桃榆抿著嘴,睜著一雙杏花眼可憐巴巴的看著霍戍。 “我會叫兩個北域老鄉一同?!?/br> 霍戍看著桃榆的神色,便知他心里想的什么。 “不是不讓你去,只是我此行不知什么時候能回來,二月里商隊便要啟程,若是我們兩人都不在,屆時誰點貨?” 他們今年定的時間是二月初十,比去年早了將近半個月。 同州過去的這段路官道平順,就是下雨也比旁的府城好走,為此早些出發也合適。 眼下初七,霍戍不確定能不能在商隊出發前返還,雖說同州到渝昌他騎馬過去五六日就能到,可在渝昌府不知還要耽擱上多久。 桃榆默了會兒沒有應答,半晌后才道:“知道了?!?/br> “那你什么時候走?” “早去早回吧。我明日便出發,到渝昌府當恰時過了十五?!?/br> 桃榆點了點頭。 下午霍戍去了一趟城里,做了些交待。 他一早就定了主意今年自己不帶隊,提前就交待了許多,倒是沒什么旁的需要多說。 只是將瓦陽寨的鏢旗先行交給了葛亮,讓他保管好。 渝昌府那頭最是容易遇匪,有了這東西,事半功倍。 最后又囑咐了此行不去走商的阿予和十一兩個北域老鄉準備著與他前去。 桃榆和紀揚宗和黃蔓菁出去走親吃飯回來,順道同他們說了霍戍要出去辦事的事情。 天有些黑了,霍戍才從城里回來,卻又接著被紀揚宗喊去了書房里頭。 霍戍回屋的時候,桃榆竟還沒上床。 他瞧著背對門坐在桌邊的人,微微耷垮著肩頭,只穿了一件薄薄的褻衣顯得身子有些清瘦,而下跟霜打的茄子一樣。 “還沒睡?” 桃榆聞聲偏過腦袋瞧了一眼,轉又回過頭。 “還在洗腳?!?/br> 霍戍垂眸,見著泡在水盆里的一雙腳已經泡得通紅,跟套上了一雙薄襪子一般。 他從旁頭拿過擦腳布,抬起桃榆的腳,給他擦去了水漬,旋即將人攔腰抱著往床邊去。 懷里的人泡了腳又挨著火盆兒,身上暖呼呼的。 霍戍見不得他不高興,微頓了片刻,道:“你若是想……” 桃榆坐到床上,自掀了被子把燙熱的腳捂住,他先霍戍道:“我就在家里?!?/br> “你帶人過去辦事快,我去了反而拖沓,再者家里也還有事?!?/br> 霍戍眉心微動。 “你放心去吧?!?/br> 桃榆揚眸看著霍戍,說得實誠。 霍戍在床邊坐下:“這么懂事?!?/br> “這是自然?!?/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