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當繼室(雙重生) 第4節
他再不敢再直視對方,起身再次長揖,聲音因緊張激動而微微顫抖,“在下定竭盡全力!” “嗯……”趙先生滿意點頭,朝桓翊招了招手便提步朝門外走去,“讓他們兩人再敘敘舊,郎懷跟我走吧!” 桓翊應了一聲朝秦、宋二人拱手作別,迅速追上已走出書房院門的趙先生。 “這宋彥銘確實不錯?!壁w先生語氣輕快。 “是,恭喜皇上又得一有為之臣?!被格摧p聲應和,眼中閃過絲神采。 此人確是當今圣上寧惠帝,他腳步不停,回頭瞥了眼落后他兩步的年輕人,淡淡道:“幾位相爺多次向朕舉薦你,你若為官,自也是有為之臣?!?/br> 桓翊聞言神色微斂,“陛下您又不是不知,晚輩自認字那日起就聽無數人夸贊有經天緯地之才,哪里能信的,父親常教導晚輩為官不易,晚輩能力尚且不夠,怎能入仕?” 寧惠帝眼眸深沉,不置可否,嘴角卻隱隱透出絲笑意,似乎很滿意這個回答。 很快就到了秦府大門口,車駕已等候在外,臨上車前,他朝桓翊溫和一笑,“若有閑暇多進宮看看你姑母?!?/br> “是?!被格垂淼降?。 看著寧惠帝遠去的車駕,桓翊揉了揉眉心,不加掩飾的疲態盡數顯現。 方才皇上臉上一閃而逝的笑意他沒有漏過,即便這一世他沒有入仕,皇上對桓家依舊保持著忌憚和警惕。 那么上一世,有鎮北大將軍的父親,盛寵多年的皇后姑母,以及十八歲就高中狀元強勢進入朝局的自己,這樣的桓家,怎能不成為天家的眼中釘、rou中刺? 桓家綿延百年,一直能夠與時推遷,源于桓家有個不成文的祖訓,那就是桓家子弟隔幾代就有人會擇幼年皇子為其師,不論嫡庶親疏,而他們選中而輔的皇子,大多會以出眾的能力登上帝位。綿延不絕的帝師便已擁有了綿延不絕的富貴尊崇,故而桓家人只為帝師,輕易不會入仕。 桓翊的父親桓柏是個例外,他是桓家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武將,陪當今圣上外擊蠻夷、內平叛亂,是寧惠帝的肱股之臣。 桓柏忠君愛國,并無野心,一代武將本不會引起皇家忌憚,然而緊接著桓家出了第二個例外,那就是桓柏的親meimei,也就是桓翊的姑母桓姝。世人大多以為桓姝為后是因著母族的強勢,實則桓家無意成為外戚,桓姝被皇帝看中源于世人最不信的真愛,情難自已。 桓姝聰慧通透,于感情上容不得瑕疵,她嫁皇帝只是為其人不為后位權勢,故而被立為皇后那日便一杯絕子藥斷了生育,以此明志。 桓翊金榜題名時,本該解甲歸田的桓柏卻猶豫了,大寧朝文強武弱,他還沒有出色的接班人,他不放心離開鎮守多年的邊疆,他以為皇帝也是如此想的。 思及此桓翊不由苦笑,那時的父親糊涂,自己也糊涂,在天家眼里忠心是經不起考驗的。 他們父子低估了皇帝的心胸,還有桓氏族人由他們的改變而生出的妄心。 想起最后那幾年疲于奔命,為拯救家族心力交瘁的自己,他悔不當初,更悔的是在家族大廈將傾時娶了她,他該等等的,他不該任性那一次。 桓氏族里最年長的二叔祖說,桓家祖先曾救過一個術士,術士預言,桓氏家族有四百多年的氣運,此時不過兩百一十八年。二叔祖說他見過那位術士,術士說,桓家這一代有劫難,不過不必憂慮,桓翊能夠救家族于危難。 他不信,他太累了,大廈將傾,憑他一人之力,怎能力挽狂瀾? 二叔祖堅信他是桓家的希望,可二叔祖不知,宋時祺是他的希望,他的希望死了,在他懷里,那么的冰冷僵硬,眼睛閉得那樣緊,連最后一眼都不愿看他。 他的希望死了,他也就死了。 后來,二叔祖帶他找到了行將就木的術士,他用自己的性命,和桓氏余下兩百年的氣運,獻了祭,于是便有了這一世的重生。 此刻,桓翊清俊的面龐現出一抹溫柔。 兩年前,他重生后第一次見到她,那樣的猝不及防,他幾近失態。 十歲的她,他兩世來也是頭一次見,那樣的鮮亮,那樣的明媚。洪水襲來的那一刻,她臉上滿是恐懼,他心如刀絞,重活一世,他怎會讓她父親再度受傷? 看著她朝自己的方向奔跑,他想出聲提醒,卻動彈不得,亦如前世那次初見,還是避無可避的碰撞,卻點亮了他兩世的生命。 那抹溫柔牽著桓翊嘴角向上勾起。 她來京城了,終于。 一聲鵲吟從頭頂的柳樹上傳出,桓翊抬頭,笑容漾開,陽春三月,喜鵲枝頭報喜,她的生辰快到了。 他招手喚來不遠處等候多時的小廝墨三,低聲詢問,“上月我定的九玉連環可做好了?” “碧軒堂的掌柜昨日遞信來說好了,小的正準備今日得空去取?!?/br> “就現在吧,我親自去?!?/br> 墨三掩去滿眼的驚訝,垂首應是,他多久沒見少爺笑過了?他記不清了,反正,這么笑,很好。 第5章 尋找幫手 ◎我說這多漂亮討喜的丫頭,可眼神怎么跟個小大人似的老神在在的!◎ 宋時祺一路上都思索著遠離宗族的法子,僅憑她一己之力或許不夠,她應當再找些幫手。 追根溯源,其實父親這一支跟如今宋家宗族掌權者們已經隔了好幾房,在這世上真正與他們家有血親關系的應當只有大伯一家,而大伯家很多年前便脫離了宗族,自立門戶了。 爹爹跟唯一兄長的舊事還要從二十年前那場瘟疫說起。 宋彥銘父親這一支叫南樓巷宋家,從名字上就可以窺見其多年前的繁盛興旺,然那場瘟疫過后,南樓巷宋家只余了宋老夫人,也就是宋時祺的祖母,大房嫡長子宋彥鈞,即宋時祺的大伯,以及三房庶子宋彥銘。 這時,族老們出現了,以孤兒寡母無力支撐偌大家業為由,收走了房產、鋪子和田莊,美其名曰宗族代為照管,其實與明搶無異。一夜之間,宋老夫人竟要帶著兩個兒子靠著族里接濟過活,兩子一嫡一庶,親疏遠近自是不言而喻,雖不會明著苛待,但作為庶子宋彥銘身份尷尬,度日艱難。 大伯宋彥鈞于學問上并無所長,僅有一秀才功名在身。不過宋老夫人慧眼獨具,給兒子結了一門好親,大伯母唐氏雖是庶出,但嫁妝豐厚,且幾個兄弟都在朝為官。 據說唐氏其人十分強勢,她厭惡宋氏族人,不愿住族里分配的宅子看人眼色,早早用嫁妝新置宅院自立門戶,大伯性子軟弱,一切全憑妻子做主,宋老夫人也是受盡族里的苛待輕視,自然是跟著兒子兒媳的。 那時宋彥銘秋闈在即,也知嫡母、兄嫂都不樂意他跟去,只好宿在書院的一處簡陋偏房里,埋首苦讀,宋氏族里除了秉承家訓許他讀書之外再無任何幫襯,他每日只靠族學提供的一張餅過活。 好在功夫不負有心人,宋彥銘秋闈中舉,次年連中二甲,終得金榜題名,入了翰林院名單。 之后宋彥銘因一些事情未入翰林院惹怒了族里,輾轉謀了外任,宋彥銘跟大伯這個唯一的血親也斷了聯系,五年前宋老夫人過世,大伯也未通知宋彥銘這個庶弟。 宋時祺夢里對大伯一家印象不深,父親腿傷回京后也無心與他們來往,依稀記得只在她成親時見過一次,其余再無印象。 此時想來,對族里怨念最深,且早已脫離宗族的大伯一家應是她最好的幫手,這些年父親與他們雖無往來,也極少提及他們一家,但偶爾說起還是懷念居多,畢竟血濃于水,骨rou親情是抹滅不了的,或許她該從此處嘗試一下。 帶著宋氏族徽標記的馬車緩緩在二門停下,車簾從外面被掀開,宋時祺便看到神采奕奕的父親,她驚喜地朝向她伸出雙臂的父親撲去,“爹爹你回來啦!” 自夢魘后有了前世記憶,她只有在父親面前才能自然地展現屬于十幾歲小孩的萌態嬌憨。 宋彥銘不忘摸出一粒銀錁子打賞車夫,并令其帶回他對族里的感謝,看著馬車掉頭走遠了,才抱著女兒往后院走去,“欸,我的乖漾漾,宅子看得如何了?” 宋彥銘其實在二門口等了有些時候了,他與秦大人相談甚歡得了不少指點,對即將接任的差事躊躇滿志,直至回到自家府邸依舊心潮澎湃,問了門房得知兩個女兒還未歸家,便決定在二門里等候,順便平復心緒。 “那宅子,可大可漂亮了!”宋時祺一臉夸張,還伸出兩只小手朝父親比劃著,“有三個大花園,那么大,漾漾跑一圈都氣喘吁吁的!” “哦?是嗎?”宋彥銘有些驚訝,生怕小女兒夸張了,視線轉向默默跟在身邊的大女兒求證。 宋時禧點點頭,那宅子確實是她見過的最大最好看的。 “那漾漾喜歡這里,還是喜歡方才看的大宅子呢?”宋彥銘再次寵溺地看向懷里的小女兒。 宋時祺裝作為難的樣子,眉頭輕輕蹙起,好半天才道:“爹爹喜歡哪里漾漾就喜歡哪里!” 宋彥銘聞言哈哈大笑,騰出一只手來輕刮女兒小巧的鼻頭,“還真是個機靈鬼!” 到了后院飯廳,得了丫鬟稟報的姨母已命人開始擺飯,見父女三人面色都很好,懸了半天的心總算放了下來。 她很清楚宋家族人的嘴臉,那時她meimei嫁進宋家時族里就鬧得極為難看,她這個妹夫哪里都好,唯獨在宗族禮教上頭有些迂腐,一聲不吭任人宰割,他被輕視就算了,可兩個寶貝外甥女她可舍不得被那些人欺負。 見到姨母宋時祺就掙扎著要下來,興奮地湊近姨母說今天的所見所聞, “姨母你不知道,周嬸娘帶我們去看的宅子可好了,又大又敞亮,我和爹爹、jiejie一人一個院子都住不過來!還有還有,爹爹常提起的那個天降神兵秦大人,姨母你還記得嗎?”宋時祺生怕姨母沒聽清,還拉了拉她的衣角。 “秦大人?周嬸娘還跟你們說了秦大人?”宋彥銘聞言臉色微變,不等謝宛回答,自己先問了。 “那是自然!”宋時祺用力點點頭,再次對著姨母說話,“那個周嬸娘說爹爹真厲害,滿京城人人都想搭上秦府的路子,可求路無門,唯獨爹爹是被請去的,姨母你說我爹爹厲不厲害?” 謝宛與宋彥銘同時變了臉色。 “漾漾渴了!”宋時祺大功告成,也不再煩大人,撲到飯桌上拿起一只茶杯喝水,時不時雞賊地看父親和姨母一眼。 姨母謝宛率先回過神來,她并不意外,只是覺得宋氏族人的嘴臉著實可憎,她似笑非笑地瞥了一眼呆立一旁的宋彥銘,未有多言,徑直走到宋時祺身邊張羅吃飯。 他們一向講究食不言的規矩,一頓飯下來安靜無比,宋彥銘臉色好了些許,但比之剛進門時的意氣風發那是大打折扣,此刻明顯的頹然蒼白很多。 宋時祺吃飽喝足,覷著父親的臉色,繼續自己的嘗試,“爹爹,聽說大伯家有個女兒同漾漾一般大,我們何時能見到???” 謝宛對宋時祺大伯一家印象還不錯,他們與宋彥銘雖不甚親近,但對當時剛嫁給宋彥銘的謝凝還算關照,宋彥銘夫妻當年離京赴任的盤纏還是唐氏給湊的,她順著外甥女的話音幫腔道: “確實,你們回了京城,族里也去過了,你兄長那里自是也要去拜訪的,你畢竟喊宋老夫人一聲母親,雖未戴孝,于情于理也該去祭拜一番!” 宋彥銘沉吟片刻才道:“阿姊所言甚是,明日我便帶她們姐妹上門拜訪?!?/br> 翌日一早,宋彥銘去工部遞交了上任文書后,就帶著兩個女兒前往兄長宋彥鈞家做客。 馬車剛到門口,就有管事模樣的中年男子帶他們進去。 宋時祺由jiejie牽著,十分好奇地四處打量。院子不大,卻處處整潔干凈,一磚一瓦、一花一草都透著蓬勃的生活氣息,足見主人的精心打理。 大伯宋彥鈞站在垂花門口,似是等候多時,一身家常的石青交領衣袍,個子比宋彥銘略高一些,身材微微有些發福。他并無預料中的冷漠,反倒是有些激動后的克制,眼中隱含淚光,相顧卻無言,只是伸手重重拍了拍宋彥銘的肩膀。 “大哥?!彼螐┿懸嗍羌t了眼,聲音微微顫抖。 待兩人稍稍平復,宋彥銘拉著女兒上前介紹,“這是小女,時禧,時祺?!?/br> 宋時祺由jiejie帶著,一同屈膝行禮,“見過大伯?!?/br> “好,好……你們大伯娘跟時妍在后院等著了,去玩吧!” 父親和大伯去前院敘舊,宋時祺和jiejie跟著引路的丫鬟往里走,剛踏進二門,就有一個粉色嬌小身影朝她們姐妹跑來,像是風兒一般。 “宋時妍!”后頭一個婦人從屋里出來,語氣帶著些無可奈何。 “阿娘,我就看看嘛~”女孩子說完一個急剎,在宋家姐妹兩人面前停下,好奇地打量兩人。 這個宋時妍應該就是大伯的獨女了,她比宋時祺略高半個頭,一雙杏眼神采奕奕,嬌俏可愛,她看宋時祺的時候宋時祺也在看她,兩個小丫頭大眼瞪小眼,把一旁的主仆都看笑了。 這時,身后的婦人也走近了,一身素絨繡花薄襖配翠藍百褶裙,頭頂一支赤金累絲簪,此人應是大伯娘唐氏,可并看不出傳聞中的強勢,反倒給人一種端莊親和之感。 宋時禧忙屈膝見禮,“大伯娘安好?!?/br> 唐氏飛快地上前一步扶起宋時禧,從手腕上退下一只白玉鐲套在宋時禧手腕上,見宋時禧推辭,爽朗一笑,“不值什么,拿去玩!” 她目光又轉向一旁已經懶得跟宋時妍瞪眼,回過頭來朝自己見禮的宋時祺,本想去摘手腕上另一只玉鐲的手一頓,“這丫頭呀……我想想……” 唐氏邊瞧著宋時祺邊往身上摸,好一會兒,終于從脖子上取下一條翡翠觀音玉墜,招手叫宋時祺過來。 “多漂亮的孩子,這眼睛像你阿娘!”唐氏想到了什么,神色暗了暗,很快又恢復了方才的熱情爽利,她拿著玉墜在宋時祺胸前比劃了一下,“這掛繩有些長了,來,跟我進屋,我讓丫鬟重新打一個繩結?!?/br> 說著便領三個孩子進了正屋。 宋時祺捕捉到了方才唐氏眼里那抹一閃而逝的黯然,姨母同她說過,唐氏曾幫過她母親,想來以前關系應是不錯的,再加上門口爹爹、大伯兄弟倆久別重逢后的感人模樣,看來往后真可以同大伯一家常走動了。 屋內布置溫馨典雅,桌上擺了四五樣精致的點心,還有一些裝著果干蜜餞的罐子,她們方一坐定,就有丫鬟托著茶盤上茶來了。 “這是茉莉花茶,我和阿娘自己采摘的,你嘗嘗,可香了!”宋時妍自來熟地遞給宋時祺一杯茶,好像很喜歡這個同齡人,“對了,還未問你是幾月生的,看看我們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