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配自救靠美食 第169節
李成碧輕輕翻了個白眼:“可我還不想死。想死也綁不來?!?/br> 李成義:“……” 他陡然發現事情不對。 自家兄弟的性子,他還是知道的,這個堂弟性格中正平和,頗有君子之風,但事情輕重緩急到還算清楚,對家族的事也很上心,大體比較聽話。 “到底怎么回事?” 李成碧干脆坐下,讓底下人備了酒菜:“我估計這個時間,京城上下大部分人應該都知道了?!?/br> 他平鋪直敘地把城門口的事說了一遍,李成義輕輕眨了眨眼,心道:這故事講得可真吸引人。放瓦子去,那是能引得賓客滿座的。 李成義端起碗茶來,沒滋沒味地喝了兩口。 李成碧小聲道:“大哥,你老想讓咱家棄武從文,想三代之后,讓咱家被旁人提起,也能說一句是詩禮傳家,既是如此,那對咱家環姐兒這事,家里這么干,像話么?” 李成義沉默片刻,目光幽幽:“老夫人已給環姐兒相看了人家,盧家的嫡長孫?!?/br> 李成碧登時愣住。 “盧家?” 他一時竟不知該說什么才好。 晌午已過,天氣到沒那么冷了。 老狗指揮著身邊的人去檢查宅子,蹙眉道:“東邊那座宅子明明更大也更新,為何要買這一座?咱們預算也還算夠的。這座是夠大,但這都到了偏角處,又是荒了十幾年的?!?/br> 不過,他也就是白說一句,更要緊的還是交代自己剛打探到的消息。 “小娘子可聽說過那盧家?” 顧湘轉頭朝旁邊的茶寮一點。 此時茶寮門口拉胡琴的老者,唱的正是盧家的事。 盧家顯赫時,人人服紫,結果一夕之間先是天災,再是人禍,不光家財全失,還死得只剩下三房一家人,如今當家的家主……很是一言難盡。 就算京城閑漢多,牙行多,顧湘瞧著也是‘兵強馬壯’,便是外地人,也無人敢糊弄,但折騰處宅子依舊是個大工程,顧湘已經坐了大半天,也聽那老者唱了大半天。 總覺得若老者唱的都是真的,那家主每日光是救人,就得耗去大半時光,怪不得人人都說他活了大半輩子一事無成,整日里,早晨救個孤苦少女,中午救個可憐老乞,晚上還得挺身而出為幾個受冤屈的窮酸秀才出頭。他哪里還能找出些去賺取功名利祿奔的時間? “不過,盧家這一代的兒子盧云,盧葉波,卻是京城里最具盛名的公子之一,號稱詩畫雙絕,最令人傾慕的卻是他的容貌,世人都說,京城公子里容貌最盛的,唯有盧家公子可與狄雅懷并肩?!?/br> 老狗起了頭,趙素素便跟著道,“我們打聽過了,近來李家傳出風,說是那個遁入空白的李寧李公子,曾同盧家主有過婚約,約定好了,李寧將嫁一女兒給盧家的公子?!?/br> 顧湘:“……” 趙素素笑道:“若李家這回真能順利把小娘子認回去,而這門婚約兩家還都要認,那小娘子的未來夫婿……便是這位書畫雙絕盧公子了?!?/br> 顧湘:什么盧公子,李公子的,都是些沒譜的事。 “說說李家?!?/br> 盧家的事不重要,李家到更要緊些。 “李家老太爺李周,同老夫人育有三子,庶子四人,如今亡故者多,還在李家的只剩下第三子李全,自幼紈绔,雖他父親把家里蔭官名額給了他,可他沒當兩年官就辭了,如今賦閑在家,每日逗鳥遛狗,到是悠閑自在的緊?!?/br> “第三代的三位嫡公子,大公子李成義,是李家長子長孫,三公子李成芳也是長房嫡出的公子,二公子李成安是李全的庶子?!?/br> “這第三代里,大公子李成義襲了輕車都尉的爵位,剛升任了正六品的樞密院副承旨,官職不高,可李家在軍中舊部頗多,李家的地位,到也不全因著李家子孫的官職?!?/br> 趙素素細細地把李家的事說了一遍,輕聲道:“小娘子忽然赴京,不知可有什么章程?” “只是早晚要來一趟?!?/br> 顧湘一笑,“既到了京城,待我安頓好了便去拜訪,把事情弄清楚說清楚?!?/br> 她輕輕揚了揚眉:“無論我生父生母是誰,這年節,生恩不及養恩大,所謂無欲則剛,我要姓顧,便是官家來說這個道理,這道理也在我這兒?!?/br> 第二百八十七章 女子 趙素素和蕭靈韻,還有秋麗,櫻桃幾個丫鬟面面相覷,轉身就去整理行囊,卸車,還得安頓那隨車來的八個年輕女子。 阿大一早溜到附近的茶寮里盯了這環姐兒有些時候,此時見幾個丫鬟仆婦大大方方地談論了一波李家,他是各種不自在,等這一群丫鬟,全都自顧自地做事,全然不把李家當回事時,他就更不自在了。 “我這以前……” 絕沒有這般自虐過。 阿大回過神,登時被茶水苦了一下子,“呸呸!” 低頭就見他杯子里的茶湯渾濁的要命,左右客人們紛紛側目,阿大臉上一紅,趕緊低下頭去。 在茶寮里會自己帶茶磚,自己煎茶的,大多數都是煎茶,分茶的好手,他這回可真是丟了人。 阿大瞥了坐在對面優哉游哉地,只喝白水的那個‘環姐兒’一眼,到底沒敢腹誹什么。 顧湘把視線收回來,落在自己剛買到手的宅子上:“京城的房價真是有點嚇人?!?/br> 老狗說他們的預算還夠,確實是很夠的。 不光是來京城時,大家想著窮家富路,把能調的流動資金都給抽調了,這一路上他們更是不光沒怎么花錢,反而大筆大筆的進賬。 每到縣城,州府,驛站等地,自家小娘子便把路上制的各種小食拿出去販售,每每一撐起攤子,沒一會兒就能全都賣光,那些個行路的商人,再吝嗇的都忍不住要買些吃。 路過泉州時,他們家的兩壇新酒,老狗親眼所見,小娘子從路過的一家小村子里,連采集帶收購,廉價買了一批藥材和果子,回過頭便釀了兩壇散著果香的果子酒。結果這果子酒到了泉州,竟讓一家道觀的老道,花了足足一萬貫買了下來。 成本一共用了一百三十七文。 當然,自家小娘子的人工費用,還是要另外算的。 不只這些正經賺頭,他們家的好雪鷹,一路上遇見黑店就興奮,遇見山寨匪寨便手癢癢,這一路,宰的土匪強梁都快要數不清了,領的官府的懸賞加起來竟有一萬九千三百兩銀。 雪鷹有點強迫癥,看著這九千兩的數渾身不自在,從前日開始,每過一縣城,便忍不住盯著官府的告示,尋看哪個匪首的頭顱能值七百兩,可惜走了兩日,愣是沒見著合適的,這會兒正難受的很。 顧湘卻還是覺得缺錢。 她轉過頭,目光落在大車邊上。 秋麗和櫻桃都沒敢打擾雪鷹,兩個人接了差事,負責幫著那一批剛被救回來的女子先安頓。 這活說來簡單,可其實一點都不簡單。 這一路上救回來的女子都經了官府,想回家的都去了信,有些悄悄被家里人接走,有些家人雖沒來,她們還是心有期盼,剩下的這八個,都是連話都不肯同官府的人多說一句,顧湘一眼就看出來,她們怕全是好人家的女兒,只是……恐怕已經沒有家了。 以前顧湘看不見這些,現在她看得有點難受。 其實五感啊,尤其是眼睛變得敏銳了,好處很多,麻煩的地處也多,此時她的心情就有些凄凄惶惶,很有點無處話凄涼的意思在,也說不出什么,反正就是有點難受。 她剛來時,活著就很開心,其它的什么都顧不上。 “小娘子?!?/br> 秋麗過來灌了兩杯水,豪邁地抹了把嘴,吐出口氣道,“氣死人,都不吭聲,就那自己說自己叫樂兒的那個jiejie看著還有點活氣?!?/br> “我就納悶了,都跟她們說過,錢夠用,每人至少能分個四五百多貫,這可是六七百貫錢,哪怕是京城,尋個偏遠地處都能買個小宅子的。我爹娘一年到頭都賺不到四十貫,還要養活一大家子?!?/br> “換了我有這么多錢,早高興瘋了,你瞧瞧她們,一個個的半死不活,問什么都不說?!?/br> 顧湘略微沉吟,輕聲問:“再過兩年,你和櫻桃若是不嫁人,就要交200個錢的罰金了吧?!?/br> 本朝女子十八不嫁,每年罰金兩百個錢。早些年這規矩被廢了一段時日,近來又重新開始實行,不過只要200錢,比起前朝和本朝初立時少上許多。 秋麗對這事一點都沒放在心上:“200個錢而已,櫻桃那小丫頭平時愛偷懶,賺個兩三天也能把這筆錢賺出來,誰在意這個?反正我們姐妹一時半會兒沒想嫁人。我們要錢有錢,要房子也有房子,嫁人作甚?去伺候別人一家子去?我又不傻,為何那般想不開?” 櫻桃也笑道:“嫁人就是為了養個孩子,養個孩子還不是為了養老?現在有小娘子在,用不著嫁人!” “老杜老兩口一大把年紀了,看看小娘子給他安排得多周到,每日不做事都能領月俸,下頭一堆小徒弟殷勤伺候,住得好,吃的好,一年四季衣裳鞋帽小娘子都給發了,錢賺了一堆,根本就花不著。咱們老杜,如今都開始富貴人家的老太爺才能玩的玩意,帶著他夫人去外頭喝茶,懷里總是揣著一荷包的銅子,專門備了,給人家茶博士,店小二賞錢用,日子過得有滋有味啊?!?/br> “我和jiejie以后,也要小娘子給我們養老?!?/br> 一時起了談興,秋麗干脆翻出賬本算了算,算得自己都瞠目:“按照現在咱們賺的銀錢,頂多再過五年,我手頭能攢下五萬貫?!?/br> 櫻桃笑得見牙不見眼:“這般說,我想起個笑死人的事來,咱路上不是碰上個寡婦么?四十歲了,因著有三萬貫的嫁妝錢,他們那位才二十八歲的縣太爺和縣里幾個大戶人家爭搶要娶這寡婦,都打得頭破血流?!?/br> “要是我們攢下五萬貫,可千萬記得財不可露白,否則這不嫁人的想法怕是會讓咱們姐妹步履維艱了?!?/br> 顧湘失笑,目光掃向馬車那邊,就見那邊幾個女子,都悄悄抬起頭,靜靜地看過來,臉上依舊惶惶,甚至惶急憂慮之色更濃了。 可她們面上會流露出這點憂慮,總比剛才那副麻木不仁的模樣要好上許多。 顧湘看了看老狗已帶著人清理好了行囊,便拍拍手笑道:“諸位小娘子,天色不早了,大家一起動手把自己的屋子收拾好,然后我們吃飯,睡覺?!?/br> 第二百八十八章 舒坦 顧湘一口氣吩咐下去,清理園子,拔出那些長了好些年的野草,清理淤泥,修補房間的門窗,磚瓦,打掃房間。 雖說粗重的活兒,她們年紀小,根本做不了,大部分體力活都是老狗帶著一干親兵家丁們做的,另外秋麗還出錢請牙行雇了仆婦雜役來幫忙,但也沒讓她們閑一時片刻,安排好居室,就開始洗掃屋子,糊上窗紙窗紗,鋪床疊被。 秋麗,趙素素,蕭靈韻三人親自帶著這些孩子們去做。 活是越做越多,這些小娘子們個個身子嬌弱,八個人里頭,甚至有七個丫頭都裹了腳,哎! “造孽!” 趙素素看她們的模樣,心里就有點泛酸。 早些年京城流行了一陣子大腳為美,但時間很短,人們又開始給家里的女孩兒裹腳。 她比較幸運,當年她爹和她娘都有點離經叛道,被人覺得小腳美,她父母卻道,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可損傷,硬頂著家族的壓力,由著她養了一雙大腳板。 也多虧了這雙大腳板,早些年受苦受難的,她也挨了過去,當年族妹是人盡皆知的美人,只美人可養在金絲籠里頭,放到曠野上卻是難生活。 好在如今所謂的裹腳,只是追求纖直而已。 顧湘當初剛來這地處,就刻意打探觀察過女子裹腳的情形,村子里是絕對沒人裹腳的,也只有姜氏這般讀過書的女子,才能知道此事。 據說,姜氏當初也打算給原主裹來著,只原主哭得實在讓人心疼,想想也便罷了。 如今的小腳女子,多是官宦貴胄之家出身,家中女兒幼年,便以布纏足,穿上束腳的小鞋,但并不似后世那般,甚至要到腳趾骨折的地步,放了足將養一段時日,很多人都能恢復過來,多數并不會落下殘疾,影響走路。 這會兒一群女孩子都是戰戰兢兢地放了腳,讓秋麗去領了大夫來診治過,換上寬松的布鞋,被秋麗她們支使得團團轉。不一會兒,到人人累出一身大汗來,一時卻也沒了那些個沉重的,讓人絕望的情緒。 所有人辛辛苦苦將近兩個時辰,宅子終于煥然一新。 顧湘徑直走到后院的大廚房去看了看,對這一排足足安置了二十個大灶的大廚房十分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