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首輔科舉文里重生了 第219節
“哪個官員搞幺蛾子,我,我去他家門口潑糞水!” 一群單身漢握起拳頭恨恨表示。 他們才不管當太子的是不是一個哥兒,他們只知道,誰能讓他們過好日子,誰能讓他們娶上媳婦,他們就支持誰。 這些單身漢的家里人也是如此想的。 一時間,原本壓根不關心朝廷大事的百姓們,瞬間對朝廷立太子之事關注起來,眼巴巴的等著消息落實。 甚至還有膽子比較大,想媳婦都快想瘋了的單身漢,故意跑到朝廷官員們下朝后,經過的街道上。 明著議論,實則暗示威脅大聲道, “六皇哥愛民如子,哪個官員反對六皇哥立太子,我就去把他砍死!不讓我娶媳婦,我就跟他同歸于盡!” 路過聽到的官員們:…… 不就是娶不到媳婦么,何至于此。 …… 家中妻妾無數的官員們,根本不能理解單身漢子們娶不到媳婦的憂傷,自然也就想不通大家為什么能夠因為一個不確定的消息,就表現如此瘋狂。 對于這些激動的百姓,那些不是很愿意支持喬楠的官員們,都很是惱怒,但又拿大家沒辦法。 因為這樣的百姓實在太多了,法不責眾。 眼看著民間呼聲立喬楠做太子的聲音越來越大,三皇子又成了殘廢,三皇子派系的勛貴們都慌了。 好些聰明果決的都開始主動向文德帝投誠,性格猶豫的也不敢再搞事情,一時間派系成了散沙。 包括杜家都不例外。 杜閣老倒是還想再拼一下,畢竟三皇子殘廢了,但三皇子不是還能生兒子么,想辦法讓三皇子生個皇孫出來,他還能再戰五百年! 但可惜的是……杜宣康把他權給奪了。 是的,在俞州的幫助,以及現在嚴峻形式的逼迫下,杜宣康成功把杜閣老在杜家的權利給奪走,成了杜家現在沒有明著承認,但已經實際上的新家主。 這也沒辦法,三皇子眼看著已經沒戲,而六皇哥勢頭如日中天。 杜家人都不想死,杜宣康給他們保證,只要他們老老實實投誠,就能保他們小命,識時務的眾人當然知道怎么選擇。 包括杜老夫人,這回都沒有再鬧幺蛾子,乖乖閉上嘴巴了。 沒辦法,杜老夫人也不想自己一把年紀了被流放,客死異鄉尸體都沒人收那么慘啊。 哪怕杜宣康母子上位后,她多半還是沒有好日子過,可怎么都比流放強吧。 幾乎九成的杜家人都站到了杜宣康那邊,剩下杜閣老成了光桿司令,還怎么搞? 杜閣老一瞬間老了不止十歲,再也沒心情跳出來跟喬楠斗了。 大勢已去。 他如今正在想,等文德帝清算他的時候,他到底是選砍頭好呢,還是毒酒好呢,還是三尺白綾的死法更好? 算了……怎么死都不好。 他還是想想怎么才能求陛下留他一命吧! 杜閣老為自己的未來憂心忡忡。 整個三皇子派系官員全部罷工,三皇子和杜貴妃母子倆又慌又氣。 “啪!” 三皇子暴戾將面前粥碗推開砸碎,不甘心抓住杜貴妃的袖子嘶吼請求,滿是憤恨 “母妃,母妃你幫幫我,我不要當個廢人,皇位是我的,老六不過一個哥兒,憑什么做太子?!?/br> “母妃我不服,我不甘心……舅舅為什么不幫我了,母妃,你再去找舅舅,我們利益是在一起的,他不想活了么……” 杜貴妃看著這樣的兒子很心痛,她并沒有反省兒子能有這樣的下場,都是自己作的,心中也恨極了喬楠和文德帝。 還有她的兄長杜閣老。 都是哥哥沒用,都是那群勛貴廢物,經營多年竟連個哥兒都斗不過,害她皇兒失去了皇位,一群廢物。 “皇兒你放心,母妃會想辦法的,這皇位你坐不了,別人也別想做!老六想當皇帝,癡人做夢……” “娘這就去找嘉陵大儒,那群老頑固最是看重教條,他們一定不會同意一個哥兒成為大景儲君的!” 杜貴妃一邊抱著殘廢的兒子心痛,一邊恨恨道。 第132章 奪嫡之爭18 在景朝文人界有句話叫做:南甄氏,北嘉陵。 甄氏大儒之名天下皆知,嘉陵王氏其實也不遜色太多,只是因為甄氏懂進退,只做學問,不摻和朝政,更得皇室之心; 而嘉陵王氏就不太安分了。 王氏幾位大儒不僅思想古板老舊,還心心念念重現曾經朝堂人才由氏族舉薦,而非科舉的榮光,因此對朝政很有些想法。 不過,這些才都是真正的癡心妄想。 因為氏族,是比世家更為令人忌憚的存在! 皇室好不容易才擺脫被氏族當成傀儡的處境,別說文德帝,就是其他國家君主,也絕對不可能再讓氏族作妖的。 這些年,在皇權的刻意阻擾下,嘉陵王氏大儒之名,也就是在文人圈子里比較響亮,普通百姓很少知道。 嘉陵王氏對皇室如此打壓自己的行為很是惱火,一直都在找機會抓皇室的小辮子,以圖為氏族翻身謀取利益。 所以,當杜貴妃找到他們,勸說他們針對文德帝立一個哥兒當太子,不符合禮教的事情做文章,嘉陵王氏并沒有猶豫太久,就決定干了! 一來這是個搞幺蛾子的好機會; 二來思想迂腐的他們,也覺得立哥兒做太子之事,簡直荒唐之極。 于是。 就在喬楠立太子消息傳得沸沸揚揚時,嘉陵王氏上奏阻擾,文德帝不理會他們后,便帶著數百名族人,跑到皇宮門口靜坐抗議。 嘉陵王氏的弟子們,則在京城之中搭臺講學,以圖說服百姓,像當年麗妃那般,利用百姓的輿論壓力。 聽到侍衛匯報的情況。 喬楠和文德帝并不著急,讓人注意著外面情況,有鬧事再繼續匯報,沒鬧事的話,那些人愛靜坐,就慢慢靜坐吧。 然后,父子倆就繼續低頭商討其他政事了。 仿佛這就是件無傷大雅的小事。 嚴陣以待匯報消息的侍衛:…… 行吧,陛下和親王說啥就是啥。 皇室對嘉陵王氏靜坐的事情,并沒有給出任何反應,如此沉默態度,讓嘉陵王氏有些不安,覺得十分蹊蹺。 要知道,他們以往用這招,皇帝絕對能被他們逼得跳腳,這次文德帝的反應,實在有些不太正常啊。 但開弓沒有回頭箭,嘉陵王氏也只能繼續抗議。 順便通知那些搭臺講學的弟子,一定要努力煽動百姓的輿論,立一個哥兒做儲君,簡直荒唐。 哪怕歷史上并非沒有哥兒女子做皇帝的先河,但這群老頑固還是對此嗤之以鼻。 當然,如果文德帝能夠恢復氏族舉薦人才制度,那讓他們同意六皇哥做太子,也不是沒有商量的余地。 嘉陵王氏興致勃勃準備大干一場,覺得這是他們氏族翻身的好機會! 但很快,他們就被打臉了。 因為…… 百姓們壓根就不買賬。 首先,嘉陵王氏的大名,只在文人圈子里,百姓們對于大儒只認可耳熟的甄氏,嘉陵王氏對他們來說,就是一群陌生人,誰會輕易相信陌生人的話? 然后,就是嘉陵王氏那些弟子宣講,情緒的確激動澎湃,可惜辭藻華麗的之乎者也,百姓們壓根聽不懂! 他們解釋了半天,百姓們也只聽懂一個意思,那就是: 因為六皇哥是哥兒,立為儲君不符合自古禮法。 然后百姓們:就很懵逼。 禮法是個啥東西?能讓他們吃,還是能讓他們喝? 有百姓很不解,反問,“以前不是也有女子哥兒做皇帝嗎?現在六皇哥做儲君,咋就不符合禮法了?” 嘉陵王氏弟子們:…… 這個確實矛盾了。 他們嚴肅辯駁,“以前那些當皇帝的哥兒女子,都是謀朝篡位,是不對的!哥兒女子的天職,就是生兒育女,好好呆在家里,怎能拋頭露面混在一群男人堆里,參與國家大事?那是傷風敗俗?!?/br> 然后就有大嬸不高興了。 大嬸生氣道,“哥兒女子咋就不能拋頭露面混在男人堆里了?我就天天在男人堆里干活,我咋就傷風敗俗了?” “我家男人身體不好,我要是不出去干活掙銀子,我家孩子就要餓死了,我憑啥只能呆在家里,不能出門?你想餓死我全家嗎?” 大嬸的關注點顯然錯了,把自己帶入嘉陵王氏弟子的話中,覺得對方是指桑罵槐說自己,非常生氣。 嘉陵王氏弟子,“……我不是這個意思,大娘,您誤會了?!?/br> 大嬸不聽叉腰,“那你是啥意思?不是你自己說的,哥兒女子只能呆在家里,出門就是傷風敗俗嗎?這是你自己說的話吧!” 旁邊也有姑娘哥兒憤憤贊同, “就是,剛才你就是這樣說的,我們都聽清楚了的?!?/br> “你說我們哥兒女子不能混在男人堆里,可我天天下田干活,周圍都是男人,你這算啥?” “對,我們怎么就不能拋頭露面了,你不要我們出門干活,要我們餓死啊……” 一群姑娘哥兒,大嬸老娘紛紛開口,一句接一句,根本沒有人插嘴的余地。 還有不少男人也覺得嘉陵王氏弟子的宣講莫名其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