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首輔科舉文里重生了 第168節
而俞州呢? 對方一次性就連跳兩級,他還才弱冠出頭,怎能不讓人羨慕嫉妒! 但接下來。 讓眾朝臣震驚的還在后面。 因為有文德帝撐腰,俞州做事情不用怕皇帝忌憚,進了戶部之后就不再遮掩光芒,終于開始大展拳腳。 在進入戶部的第三天,俞州就拿出了阿拉伯數字,大大減輕了戶部官員的記賬難度,獲得眾同僚好感; 在戶部官員熟悉阿拉伯數字后,俞州立刻又拿出來了更為便捷的現代記賬算賬方法,再次減輕戶部官員的工作量,獲得一批擁護; 而在俞州在戶部獲得一批擁護后,俞州就沒有再拿出什么新東西了。 但他腦子好使,有眼光超前,經常碰到其他官員無法解決的事情,他都能輕松指點解決,簡直就像個行走的“百度搜索”,仿佛什么問題都難不倒他! 戶部的官員不知道百度搜索是什么,但俞州這樣簡直就是個萬事通。 搞得戶部官員根本不敢輕易為難他,畢竟除了他們有難相求外,想為難也為難不了啊。 一時間俞州在戶部簡直混得如魚得水。 而另一邊,喬楠也沒閑著。 在俞州與戶部官員周旋的時候,喬楠開始不斷的或參加,或邀請俞州同僚們的夫郎娘子一起宴會。 然后在宴會中給這些夫郎娘子或者出經營店鋪的好主意,或者幫對方出宅斗的主意,與這些官眷們交好關系。 于是。 在夫夫倆前朝后宅的雙管齊下,原本把戶部官員得罪了的俞州,竟然出乎所有人預料般,在短短一個多月內,就在戶部之中站穩了腳跟,并且還和其中不少人關系頗好。 其他部的官員:……就踏馬很離譜! 這俞州的腦袋到底怎么長的? 之前的什么糧食增產之法,硝石制冰,造紙術,甚至那什么數字、表格等等東西,還可以用對方得到了什么《秘錄》來猜測解釋。 可是,俞州幫戶部官員解決的那些難題,就不可能再用《秘錄》來解釋了,那只能是真正的聰明才智。 還有俞州那個夫郎手腕也是厲害,竟然讓京中但凡跟他來往過的官眷,十個里面有八個都對其推崇備至。 一時間,京城的達官貴族們,再也不敢小瞧喬楠夫夫倆。 別看俞州現在的官職不高,但他聰明又受陛下看重,只要抓到機會絕對就能一飛沖天。 這真的是個人才! 朝中官員們心中幾乎全都如此默契評價。 原本漫不經心的楊閣老,也越看俞州越慎重了起來。 但…… 俞州要的可不僅僅是眾人的不敢小瞧,而是所有朝臣的重視。 所以。 就在俞州進入戶部剛剛兩個月的時候,他就把戶部大半官員都給干掉了,包括廖尚書。 而他干掉的方法,僅僅是向陛下呈上了一份《戶部歷年賬務整理報告》。 ******* 沉寂了兩個月的景國朝堂上。 俞州在其他朝臣驚駭的目光中,慢條斯理的上奏, “啟稟陛下,臣近日整理戶部賬務時,無意間發現了一些非常嚴重的問題,還請陛下聽后定奪?!?/br> “文德十七年,戶部山東省田賦收入登記是白銀50萬兩,糧食是40萬石……比往年少了兩成,根據記載是因為當年山東糧食減產之故……但同年山東商戶的藥材皮毛商稅,卻比往年有所增加?!?/br> “相同的地方,糧食因雨水之故減產,山中藥材卻生長茂盛,完全是自相矛盾……” “文德十八年,琉球小國向我朝進宮了一批琉璃,數量比往年少了三成,根據記載是因琉球當年遭受地動,毀壞了大批琉璃之物……但同年我朝商戶記錄,卻增加了三成琉璃商……” “文德十九年,涼州金礦開采入庫數量,是10萬兩黃金,比之往年整整少了20萬兩黃金,據記載是因金礦開采年限過久,導致減產……但臣根據往年金礦減產數目,以及金礦大小面積等數據測算,當年金礦減產正常來說,頂多2萬兩黃金……” “文德二十年,西洲堤壩修建撥款100萬兩……” 俞州沒有一句話在告上司的狀,也沒有一句話在指責戶部官員貪污。 但他說出來每一個字,每一個對比,卻都在明明白白控訴戶部官員的罪責,告訴所有人戶部官員貪污了! 戶部那些官職較低,清清白白的還好些,畢竟他們沒有參與,再怎么連累也就是挨頓罵而已。 但那些涉嫌參與了貪污的官員,可就一個個臉色慘白,幾欲暈厥,看向俞州的目光充滿怨憤,仿佛下一刻就要撲上去將他撕咬分吃了般痛恨。 俞州這個王八蛋! 他們早就料到俞州不是個吃素的,知道對方這段時間的好好先生模樣,多半是裝的,多半要想辦法在戶部往上爬。 但怎么也沒想到俞州出手竟然這么快,這么狠,一擊就讓人致命! 這人真是太能裝了,誰能想到這家伙平日里和和氣氣的,轉頭插刀這么狠。 戶部大半涉事官員,全都眼睛通紅盯著俞州。 可俞州卻并未給他們半個眼神,繼續念著自己從戶部賬目上發泄的問題——也就是戶部官員的貪污證據。 俞州的眼神很冷。 他從現代穿越而來,縱觀歷史,很清楚水至清則無魚這句話,也知道貪腐的問題根本就不可能完全避免。 但是,這當官的貪不要緊,只要有個限度,只要能夠為百姓做點事情,那么你貪點東西也不是不可以。 可現在戶部這群官員,實在太過分了。 這兩個月算完戶部歷年的賬目,俞州真是都要氣笑了,朝廷每年十成的收入,他們起碼貪了三成走。 難怪文德帝每年不停地壓榨這群人自掏腰包填國庫,這群人還能心甘情愿的繼續呆在戶部,因為他們貪的可比文德帝預估的還要多! 文德帝聽完也是臉色沉如水,聲音陰森, “戶部,俞愛卿這份奏折,你們何解?” “陛陛陛下,我我我們……” 一群人結結巴巴,渾身顫抖地跪在地上,根本說不出半句辯駁的話。 他們所屬勢力其他官員想幫忙,也根本幫不上,只能一個個額頭冒汗的站在原地。 誰讓俞州出手就是快準狠三個字!充足的證據根本就沒給人任何辯駁轉圜的余地。 鐵證如山。 戶部的官員根本沒有反抗的機會,文德帝當場下令刑部徹查此事。 不出意外,此次涉案官員全都完了。 而這些人,基本都是戶部之中沒有擁護和俞州交好的,而那些和俞州交好的戶部官員,全都安全無疑。 此情此景,朝中其他大臣看向俞州的目光,全都充滿了忌憚和驚懼。 這個家伙簡直就是魔鬼瘋子! 兩個月,他竟然用兩個月就把戶部的情況摸清楚,然后將戶部大半官員都給干掉了。 偏偏他用的還不是陰招,而是光明正大的陽謀。 如此聰明才智,如此手段心性……難怪入朝就能得到陛下重用,他們之前竟然忽略了這么一只猛虎。 一群朝臣滿心驚惶。 面對眾人忌憚的視線,俞州面不改色,心中沒有半點后悔。 戶部這些個蛀蟲必須拔出,貪了百姓那么多銀子,這些人死不足惜! 何況這些蛀蟲不死,他和戶部剩下的正直官員又怎么上位? 畢竟戶部少了大半官員,空出了那么多位置,自然就輪到他們升遷了,尤其是揭穿了貪污案的俞州和賀元柏幾人。 俞州直接又升了兩級,成了正五品戶部郎中,暫代戶部總事務。 因為此次貪污案,廖尚書和左右兩個侍郎皆涉及其中,一個正二品和兩個正三品的位置,文德帝暫時還沒決定由誰坐。 而俞州的功勞雖然大,但也不可能直接從正六品升到正二品去。 能夠再次連升兩級,并且代管戶部總事務,已經是文德帝開后門,想讓他快點幫忙肅清收回戶部權利的用意了。 俞州也很上道,當即拱手謝恩, “謝陛下信任,臣定當竭盡全力辦差。臣的為官宗旨便是:食君之祿擔君之憂,任何讓陛下為難的人和事,臣都會努力解決!” 眾朝臣:……難怪陛下重用,這踏馬真是一把不要命的好刀。 …… 戶部貪污案俞州不僅在朝中大大出了風頭,也在京城百姓之中出了大大的風頭。 因為此次涉案落馬的戶部官員真的有點多,刑部審案結束后,京城官兵抄家的動靜自然不可能小。 尤其里面還有之前兒子出事,在百姓面前耍了一波大義滅親好形象的廖尚書,怎能不引起百姓的關注? 百姓們聽聞這些官員獲罪愿意,竟然是貪污國庫,真是都氣壞了。 國庫里的銀子,可都是屬于百姓的,每一分每一毫都應該用在百姓身上,這些可惡的官員貪國庫,不就是在貪他們的銀子嘛! 百姓紛紛拿著臭雞蛋去刑場砸人大罵。 然后回頭就對揭發了這么大貪污案的俞州夸獎,讓俞州的名聲在京城百姓口中直線上升,一時風頭無倆。 不過。 俞州如此上升勢頭,京城卻并沒有多少官員來交好巴結,除了戶部那些已經被他給綁上一條船的人。 而這般情況原因也很簡單,他干掉了戶部那么多官員,那些官員背后的勢力肯定恨死他了。 通常過于招風的樹,總是活不久的。 即便俞州有陛下撐腰,接下來在朝中的路也不可能走得太順了,并且各種危險陰招肯定也避免不了。 此刻和俞州交好,就是被他牽連的份兒,誰還敢跟他走近? 但躲避俞州的同時,朝中的大臣們也不得不佩服俞州的勇氣。